Workflow
英雄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纪念母亲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开会地点在今河南濮阳,时间是1945年,各地选出了部队战斗英雄36人,劳动英雄62人,会后举行了英 雄骑马盛大游行,绕濮阳城巡游一周,群众夹道欢迎,高跷队、秧歌队伴着锣鼓声助兴。这些母亲没 说。英雄们跨上高头大马,边区党政军领导为英雄们执缰牵马——母亲也没说。只提到纺车、犁和镰 刀。群英大会回来后,八路军动员母亲参加队伍,但母亲最终没走了。随着胜利的到来、哥哥姐姐们出 生,到1957年举家迁往北京,再到1959年我的出生,母亲逐渐习惯了和平的生活,她在我们面前很少提 及那场战争,说的最多是那架纺车。 今年一个朋友让我为加拿大一个华人活动写点什么。我对加拿大不熟,从未踏足过加拿大,提到加拿大 第一个想到的是白求恩。一查才发现河间竟有白求恩手术室旧址,就在卧佛堂镇,许多东西联系起来, 历史变得完整。纪念馆坐北朝南,院西为一水塘,白求恩治疗伤员时,乡亲们曾在此洗绷带。门前是宽 敞的停车场,院内有手术室、医疗室、消毒室及展厅、职工宿舍等建筑。北面为手术室,即真武庙,砖 木结构,硬山顶,前出厦,透花正脊,银锭垂脊,顶覆灰色筒瓦,檐下垂兽面瓦当,处处古色古香。 白求恩在我老家建有战地手术室,对此我过去一直不知。最近偶然才 ...
辽宁:黑土地上英雄多
人民网· 2025-09-11 10:02
英雄精神传承与教育 - 辽宁通过"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线路串联10市15区县抗战遗址 今年夏季客流高峰显著[3]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8月参观高峰 游客情绪激动 青少年明确认知英雄历史贡献[5] - 辽沈战役纪念馆创建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信息查询系统 收录6万余位烈士名录 为5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6] - 辽宁用英雄名字命名地点街路班级 包括雷锋派出所 雷锋小学 士英街 尚志乡及"杨靖宇班"等教学单位[11] 英雄事迹与模范实践 - 11岁小学生30秒内用海姆立克法救窒息顾客 大货车司机主动让道避免事故 民辅警横警车救5名少年[2] - 沈飞公司"罗阳青年突击队"持续攻坚急难险重任务 队员方文墨创造0.00068毫米锉削公差航空精度[13][15] - 鞍钢首席技师李超30年解决270余项技术难题 创造经济效益1.7亿元 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影响青少年[15] - 本钢工人凭听觉避免生产事故 消防员攀爬60米电塔救援 盘锦电工研发工具提升检修效率10倍[16] 国家级仪式与纪念活动 - 第十批43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495件遗物由运-20接返 歼-20伴飞护航 沈阳以过水门礼遇迎接[9] - 2014至2024年共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安葬沈阳 市民自发祭扫并敬献苹果小米战斗机模型等[9] - 辽宁雷锋干部学院举行雷锋入列式 2000余名高校学子宣誓 重走雷锋路社会实践覆盖多所名校[10] - 沈阳市设立首个"工匠日" 致敬行业英模与匠心传承 省委领导强调宣传英雄事迹推动社会学习[7][16]
以英雄之名守护万里山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08:12
图①:赵登禹路。 图②:位于张自忠路地铁站的张自忠胸像。 图③:位于佟麟阁路北口的怀表雕塑。 图④:人们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曼街上行走。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严 冰摄 潘旭涛制图 "这条路承载了太多历史。"附近的居民告诉笔者,"逢年过节,总会有人带着鲜花,敬献到张自忠雕像 前。我们走在这条路上,心里都会多一份敬意。这条路,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路,更是让我们牢记抗战 精神的路。" 英雄的名字闪耀在大街小巷,历史在街头巷尾沉淀成记忆,在寻常生活里生长出力量。张自忠路,既是 一条城市的道路,也是一条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传承着先烈的精神,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怀表刻壮烈 在北京,张自忠路、佟麟阁路、赵登禹路,以英雄之名见证着城市的脉动;在黑龙江哈尔滨,一曼街回 荡着巾帼英魂的不屈呐喊;在四川芦山,乐以琴路承载着"空中赵子龙"的忠勇传奇;在山西,左权县铭 记着八路军高级将领的赤胆忠心……一个个闪耀着英雄光辉的名字,被写在祖国的广阔山河,刻进城市 的街巷,融入人们的生活。 近日,笔者走进北京的街头巷尾,从庄严肃穆的张自忠将军像,到承载历史记忆的佟麟阁铜质怀表雕 塑,循着英雄之名,找寻大街小巷 ...
时代的新兵
人民日报· 2025-09-04 07:32
阅兵方队展示 - 海军方队接受检阅 [2] - 空军方队接受检阅 [2] - 火箭军方队接受检阅 [4] - 信息支援部队方队接受检阅 [6] - 民兵方队接受检阅 [7] - 联勤保障部队方队接受检阅 [11] 仪仗方队表现 - 仪仗方队首先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展现大国威仪和钢铁意志 [9] - 仪仗队员赵曌表示所踏的是和平之路和复兴之路 [9] 装备方队执行 - 装备方队二级上士绪成海护送大国重器上阅兵场实现梦想 [9] - 绪成海2013年参军 训练期间多次刷新个人训练纪录 [10] - 绪成海强调大国重器是捍卫和平最坚强的盾牌 战车始终向胜利前进 [12] 战旗方队传承 -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三营班长李奇高擎百战百胜第三营战旗接受检阅 [12] - 战旗承载厚重抗战历史 英雄精神融入部队血脉 [12] - 李奇表示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必须赓续英雄精神一直向前 [12] 空中梯队飞行 - 空中梯队以威武集群和精确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13] -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魏星驾驶战鹰接受检阅 强调平时训练水平过硬 [13] - 魏星表示祖国利益所至航迹必达 守护山河是使命和职责所在 [13]
烽火信笺——永不磨灭的信仰
核心观点 - 英雄书信展现抗战时期民族精神与牺牲精神 体现历史传承价值 [2][12] - 信息传递方式反映特殊历史条件下斗争智慧 [5] 历史文献内容 - 赵一曼烈士就义前写给儿子的家书 表达未能尽责的遗憾及为国牺牲的信念 [2] - 左权将军写给妻子的家书 体现分离21个月的思念之情 [8] - 书信题词展现对爱与事业的忠诚态度 [10] 精神传承 - 英雄笔墨精神历经80年未褪色 曾化作战斗号角 现成为历史回望坐标 [12] - 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通过书信得以传承 [12] - 英雄精神持续照亮前行道路 [12] 信息传递方式 - 东北抗联将士采用树皮刻消息或贴标语的方式进行隐蔽信息传递 [5]
时政镜距离丨英雄之路——承载历史,通向复兴
新华社· 2025-09-02 14:5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 一条条以英雄命名的道路 化作嵌入城乡的红色血脉 涌动着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 又似守护航向的灯塔 照亮如砥来路,指引光明前程 兆麟公园里,繁花似锦 簇拥着将军的雕像 晨曦穿过梧桐叶 斑驳地洒在一曼街 烤玉米的香气氤氲升腾 正午的左权路 车流如梭 夜幕下的靖宇街 灯火通明 街头巷尾飘过的每一缕炊烟 脚下行走的每一寸安稳土地 都是对这份无声守候的深情回应 以深沉敬意铺就的英雄路 它们化成眼睛 凝视着喧嚣与生机 它们化成臂膀 守望着城市的每一次日出日落 它们连接着历史,通向复兴的未来 统筹:毕晓洋 编导:卢烨 屈彦 记者:杨青 胡超 张启明 编辑:常能嘉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民族的血脉将永远赓续 英雄的热血化作守护的臂膀 英雄的故事融入城市的日常 只要我们记得 他们的理想就绝不会凋零 ...
大地铭记·天地英雄气
人民日报· 2025-08-30 06:01
抗战剧作品与角色 -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角色以"狭路相逢勇者胜 逢敌必亮剑"为标志性口号 展现面对装备精良日军时"刺刀见红也要拼到底"的血性 [4] - 《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坚贞不屈 《悬崖》周乙深沉隐忍 《伪装者》明家三兄弟重情重义 《太行英雄传》杨树生勇猛果敢 这些角色已铭刻于文化记忆 [5] - 抗战胜利80周年展播新作包括《我们的河山》《归队》《阵地》 展现东北抗联小分队重新集结与崮城县抗日根据地建设故事 [5] 英雄形象塑造与精神内涵 - 英雄形象涵盖从江湖气姜大牙(《历史的天空》)成长为革命者 到国民党特务林楠笙(《叛逆者》)转向共产党阵营的信仰转变过程 [5] - 抗战剧通过无名战士、运送弹药老乡、纳鞋底大娘等配角镜头 展现"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的平民英雄主义视角 [6] - 作品核心精神包括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 构成伟大抗战精神的创作主题 [6] 创作理念与艺术表现 - 《归队》聚焦1938年"三江大讨伐"后抗联战士散落各地的困境 通过鲁长山"只要打不死 那就打不散"的宣言体现极端环境下的信仰践行 [12][13] - 演员胡军为角色减重近20公斤 全体演员通过节食保持饥饿状态追求艺术真实 袁姗姗、蒋欣突破类型剧窠臼塑造女性形象 [13] - 东北籍演员任彬、李俊贤呈现地域幽默达观特色 林永健、倪大红、刘佩琦等老戏骨倾力加盟增强表演厚度 [13] 群众工作与基层视角 - 《我们的河山》庄埼风角色展现基层党员通过减租减息、组织农会等具体工作团结民众抗日 体现"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行动准则 [8][9] - 角色塑造强调政策宣传需对接百姓"小心思" 通过改善村民生活赢得支持 折射"胜利基石在人民群众一砖一瓦间夯实"的历史画卷 [8][11] - 演员通过沂蒙红嫂纪念馆采风理解"最后一口粮做军粮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军民鱼水情 [10] 观众共鸣与社会影响 - 网友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以残酷真实镜头展现战争惨烈 《小兵张嘎》以儿童视角完成爱国情感启蒙 《雪豹》展现极端环境下战斗精神 [19] - 青年演员提及《亮剑》李云龙战场决策、《闯关东》朱家人护家卫国、《悬崖》潜伏者孤勇坚守等场景对个人职业选择产生的持久影响 [15][16] - 抗战剧通过跨越时空的精神传递 使和平年代观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延续"敢啃硬骨头""坚守道义""保持清醒"的英雄精神实践 [7][17]
擎起英雄的旗帜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21
抗战历史与英雄精神 - 14年抗战历史铭刻无数战斗 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长城谱写雄壮史诗[1] - 习近平主席指出杨靖宇 赵尚志 左权等殉国将领及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群体为千千万万抗日将士杰出代表[1] - 9月3日盛大阅兵举行 3名来自抗战英模部队受阅官兵讲述传承抗战精神故事[1] 刘老庄连事迹与传承 - 1943年3月18日连队82名官兵为掩护群众与数十倍敌人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2] - 连队移植江苏淮阴八十二烈士陵园松树作为精神坐标 官兵在英雄精神滋养下奋斗成长[2][3] - 连队多次承担军事训练试点任务 取得系列战法训法创新成果将胜战刀锋越磨越利[3] 狼牙山五壮士连荣誉与发展 - 84年前5名战士为掩护群众转移与敌人搏斗后跃下悬崖诠释视死如归民族气节[4][5] - 连队1943年被授予荣誉称号 每次点名先点五壮士名字全连官兵齐声喊"到"[5] - 连队连续30年被军以上单位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参与机降战斗等试点探索[5] 金刚钻旅历史与成就 - 部队前身为新四军二师四旅十团 24分钟成功拔除反动武装"铁桶"据点被授予荣誉称号[7] - 旅队发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精神 多次承担全军重大任务探索新战术新战法[7][8] - 政治指导员第三次参加阅兵 力求高标准呈现让金刚钻荣光闪耀阅兵场[7][8][9]
走在前 勇争先
经济日报· 2025-08-18 08:05
历史背景与抗战经济 - 江苏作为华中敌后抗战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与日伪军展开两万余次战斗,最终歼灭日伪军二十万之众 [1] - 日伪实施"贸易统制政策"封锁抗日根据地,江苏军民通过自产和代用运动建立经济防线,发行120余种抗币形成独立金融体系 [1] - 抗战胜利时,苏北、苏中解放区确立抗币本位制,构建了根据地经济自主性 [1] 现代经济发展 - 2024年江苏5个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GDP均突破万亿元,显示区域经济强劲实力 [2] - 县域经济表现突出:全国百强县江苏占24席(前10占6席),昆山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 [2] - 城区发展均衡:全国百强区江苏占22席(前10占3席),体现城市化建设成效 [2] 区域战略布局 - 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徐州、盐城、淮安加速融入长三角产业集群,强化区域协同效应 [2] - 连云港作为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支撑江苏陆海统筹和"一带一路"东西双向开放战略 [2]
英雄连队英雄兵(强军路上·永不褪色的战旗)
人民日报· 2025-08-17 06:03
狼牙山五壮士连历史传承 - 1941年狼牙山战斗中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以5人对抗3500余日伪军,最终弹尽跳崖,其中3人牺牲2人生还[6] - 战后晋察冀军区将连队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连",聂荣臻元帅题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作为连队精神[6] - 建连至今共有7752名官兵,其中1307名在战斗中牺牲[11] 新时代连队建设成就 - 2024年已承担20多次新型战法演练、装备试验和联教联训任务,多数为独立完成[12] - 2023年被集团军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12] - 连队先后4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荣立大功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18次[15] 军事训练与比武成绩 - 武装越野成绩多次获全旅第一,2023年中外联合训练中班长吴文俊获评优秀队员[12][13] - 2019年六班全员在旅比武中获"决胜尖兵"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14] - 2017年以来有100余人次获"决胜尖兵"称号,涌现"一级神枪手"李光辉等典型[17] 红色基因传承机制 - 坚持84年点名先点"五壮士"的传统,重大任务前在雕像前集体宣誓[16] - 设立"金牌林"制度,比武夺冠者种植纪念树并悬挂金色铭牌,目前吴文俊已挂5块[14] - 卫生员白洋通过3次集训从不及格到全旅第一,体现"五壮士传人"标准[17] 现代军事转型实践 - 全连基本掌握无人机操作技能,能完成有人/无人协同战法实战应用[18] - 推动基础体能向战斗体能转化,同时深化现代战争特点研究[18] - 2023年城市反恐演练中成功完成解救"人质"任务,展现联合作战能力[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