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
搜索文档
舞英雄,做英雄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英歌舞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 英歌舞流行于广东潮阳、普宁等地,其历史可溯源至古代中原的祈福典礼,后与潮汕民俗交织蜕变[2] - 明代受《水浒传》英雄传奇影响,舞蹈融入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英雄气魄,构筑起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为角色的壮阔舞阵[2] - 明清时期潮汕尚武之风盛行,武术汇入英歌舞,增加独特的槌法与阵法,形成舞武结合的特色[2] 英歌舞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 英歌舞阵法多变,如双龙出海、猛虎下山、粉蝶采花,角色包括画着蛇花脸的时迁和司鼓装扮的宋江等[3] - 舞蹈迭代发展的内核是英雄精神,从古代结合忠孝节义与民间侠义,到当代融入抗疫英雄、消防勇士等楷模形象[3] - 舞蹈承载华夏儿女的情感记忆,渲染一往无前、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4] 英歌舞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 - 2024年6月,普宁南山英歌队作为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重头戏登场,继2024年春节首次亮相英国百年地标伯灵顿拱廊后再次惊艳国际友人[2] - 2024年陈来发带领南山英歌队亮相英国伦敦,6分钟表演《英歌雄风》在伦敦街头吸引逾70万人围观,得到英国国王查尔斯赞扬[4] - 2025年春节,广东潮阳西门英歌队一行25人赴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表演吸引20余万人齐聚[4][5] 英歌舞的现代创新与融合发展 - 近年来英歌舞与街舞跨界创新融合,在《这!就是街舞》等综艺舞台上进行试验性呈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破圈对话[5] - 舞蹈动作与街舞Breaking的Power Move、Krump等形成呼应,将东方武舞与西方街头的原始力量感融合[5] - 2025年广东卫视春晚上的摇滚英歌保留传统鼓点震撼,同时巧妙融入现代音乐元素,积极回应当代审美[5] 英歌舞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 - 英歌舞在潮汕地区不仅是地方民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传承,当地有“锣鼓响,心蓬浅”的俗语[2] - 文化传承被视为代际的精神传承,七旬老艺人捐建英歌传习所,华侨新生代在海外排演“中华战舞”[5] - 英歌舞与希腊扎隆戈舞等世界“英雄之舞”形成跨越山海的呼应,共同展现对勇气与尊严的坚守[4]
“无语哥”非遗上头!跳英歌舞根本停不下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4:23
"无语哥"本名卡比·拉梅(Khaby Lame),是一位在全球坐拥超过2亿粉丝的顶级网红。五年前,他开始 在TikTok平台发布短视频并迅速走红,凭借其标志性的"无语"表情包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他以独特 的"无声幽默"风格脱颖而出,成功吸引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9月17日至18日,被誉为"世界第二大网红"的"无语哥"卡比·拉梅(Khaby Lame)到访广州,展开为期两 天的行程。18日,他走进岭南印象园,沉浸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尝试英歌舞和传统武术,吸引不少 游客围观拍照。 (原标题:"无语哥"非遗上头!跳英歌舞根本停不下来) ...
潮州鼓、英歌舞融入中华武术 布达佩斯掀起“中国风”
新华社· 2025-09-15 07:39
合作备忘录签署 - 中国潮响鼓社与匈牙利禅武联盟于9月14日在布达佩斯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创建匈牙利潮州文化国际传播基地 [1] - 合作以武术为纽带,旨在推动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1] 合作内容与目标 - 计划将潮州二十四节令鼓、英歌舞等潮州民俗与武术文化相融合,在欧洲开创全新的文化呈现方式 [1] - 潮响鼓社将委派国内教练指导匈牙利学员,借助禅武联盟的禅武文化日、国际禅武传统功夫竞技武术大赛暨中国文化周等活动进行文化推广 [2] 匈牙利禅武联盟背景 - 匈牙利禅武联盟成立于2003年,是国际禅武联盟的欧洲总部 [1] - 联盟拥有15个会员单位,涵盖中华武术、太极、传统中医、茶艺、书法、舞狮舞龙等多种中华传统文化项目 [1] - 联盟每年举办全国性武术比赛与多样化文体训练营,促进学员接触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1]
“萌娃”庄恩琪,英歌跳到更大舞台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31
文化传承与个人影响 - 6岁女孩庄恩琪通过英歌舞表演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并受到广泛关注 [2] - 庄恩琪出身英歌世家 其父亲是锣手 爷爷曾是队员 体现三代传承 [3] - 庄恩琪已登上中国非遗春晚并赴新加坡演出 致力于成为英歌传承小使者 [2][7] 非遗英歌的行业现状 - 潮阳英歌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 英歌舞是一种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 在潮汕地区拥有深厚群众基础 [3] - 仅汕头市潮阳区就有上百支英歌队 许多镇、街道都有英歌队 [3] 地方政府的支持与产业化发展 - 汕头市市场监管局2024年批准发布并实施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 [8] - 汕头市潮阳区引导12支英歌队进行工商登记 推动职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8] - 当地推动英歌技艺普及、精品创作、进校园 并助力英歌队"走出去" [8] 文旅融合与市场效应 - 英歌舞视频自2022年以来在网络平台持续受关注 成为当地文旅一大亮点 [8] - 小长假或节庆期间的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加入英歌舞表演以吸引游客并带旺文旅市场 [8] - "小恩琪效应"带动英歌舞走进校园和社区 吸引年轻人参与传承为非遗注入生命力 [8]
“萌娃”庄恩琪,英歌跳到更大舞台(为梦想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行业概况与市场地位 - 英歌舞是一种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在潮汕地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特色民俗 [2] - 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 潮汕地区很多镇、街道都有英歌队,仅汕头市潮阳区就有上百支英歌队 [2] 传承与发展举措 - 当地推动英歌技艺普及、精品创作、进校园,并助力英歌队“走出去” [7] - 2025年汕头市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并实施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 [7] - 汕头市潮阳区引导12支英歌队进行工商登记,推动职业化、市场化、规模化 [7] 品牌影响力与市场拓展 - 2022年以来英歌舞视频在网络平台受到持续关注,在全国范围内打开知名度,成为当地文旅一大亮点 [7] - 为满足游客需求,小长假或节庆期间当地文化体育旅游等活动都加入英歌舞表演 [7] - 英歌舞不仅是文化符号,也是文旅融合的“法宝”,带旺当地文旅市场 [7] 文化传播与国际化 - 庄恩琪于2024年底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向国际友人展示并教学英歌舞 [6] - 通过电视节目、现场表演等舞台,英歌舞为更多人所知、走向更大舞台 [1][6] - “小恩琪效应”带动英歌舞走进校园和社区,吸引许多年轻人参与传承,为古老非遗注入生命力 [7]
王京生:文化赋能崇德向善文明城市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8-21 08:07
城市发展转型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7个重点任务 其中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是重要内容[1] - 强调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1] 文化功能定位 - 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之一 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1] -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的目的[1] -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对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有重要意义[1] 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不同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2] - 英歌舞"出圈""出海"增强潮汕地区吸引力 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历史文化地标走红[2] 文化传承策略 - 正确认识"传"与"承"关系 "传"指向记录与保护 "承"指向创新转化与拓展延续[3] - 需留住城市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城市风格 勾勒城市发展脉络[3] - 浙江省2020年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2024年启动文化基因激活工程 培育中华文明的浙江标识[3] 创新表达方式 - 通过科技赋能、艺术重构让文化遗产焕发活力 将抽象文化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具象载体[4] - 北京中轴线布局艺文空间、开发文创文旅产品、启动数字中轴项目[4] - 西安大唐不夜城以唐风建筑、实景演出再现盛唐气象 深圳无人机夜间演艺融合文化符号与现代科技[4] 市民共建机制 - 建立全民共创促进制度 明确文化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归属 对优秀创作者给予激励[5] - 借助数字技术搭建市民共创平台 让市民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5] - 推动全员共建 创造条件使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文明传播与城市微治理[5]
广东将把英歌舞、醒狮、人形机器人Walker C带到大阪世博会的舞台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3:11
活动概述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将于2025年6月27日至29日举行,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绿美广东,智创未来",突出岭南地方特色和文化特点 [1] 主要活动安排 - 开幕式定于6月27日上午在中国馆举办 [1] - 6月28日将在神户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暨中日大健康产业对接会,预计300多名中日企业代表参会,聚焦大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 [1] 科技展示内容 - 6月28日至29日将展示广东在智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果 [2] - 通过广州地铁沙盘模型展示"四网融合""无人接驳"等智慧交通技术 [2] - 人形机器人Walker C将提供智能导览服务,展示人工智能创新成果 [2] - 运用AI交互、动态捕捉等技术制作虚拟数智人、AI知识图谱等文化文博数智产品 [2] 绿色发展展示 - 广东阳江将展示海上风电场和零碳工厂的创新实践 [2] 文化交流活动 - 举办"南粤之窗"国际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展示英歌舞、粤剧、广东音乐、醒狮等非遗民俗精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