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搜索文档
湖南“直播双带”助力高校应届毕业生留湘来湘
中国新闻网· 2025-11-06 09:27
活动概况 - 湖南第二届“厅局长直播带岗”和“书记校长直播荐才”活动于5日在长沙启动 [1] - 活动打造“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的就业服务生态 [1] - 这是湖南连续第二年举办“直播双带”活动 [3] 活动具体内容 - “厅局长直播带岗”环节由负责就业工作的厅局长介绍就业形势、服务举措和政策,企业招聘代表解读用工需求、岗位及薪资福利 [1] - “书记校长直播荐才”环节由高校书记或校长介绍优势学科和人才培养特色,并重点推荐5位到10位优秀应届毕业生 [3] - 去年的活动以45场高频次直播吸引湖南省内近百家企业招聘负责人参加 [3] 政府人才战略与举措 - 湖南省委、省政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3] - 自今年9月21日开启“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2025年系列行动,省委省政府领导分赴六省市招贤纳士 [3] - 推出“湘才留湘”校园巡回双选会活动,将组织超过1400家优质用人单位,提供7万余个就业岗位 [3] 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 湖南推出创新创业“七个一”行动,包括一批支持政策、一支5亿元创业投资基金、一批创业孵化载体等 [4] - 自去年9月“七个一”政策推出以来,湖南省大学生创办的经营主体新增1.4万个,同比增长44.9% [4]
北京推出一揽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0:34
政策核心观点 - 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从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健全机制三大维度细化9个方面举措,旨在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1] 鼓励企业稳岗扩岗 - 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社会组织招用符合条件的青年可享受每招用1人1000元补助 [2] - 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延续实施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 [2] - 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动态发布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社区岗位 [2] 加大人才引进与支持 - 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加大科创型中小企业引进毕业生支持力度 [3] - 大学生创业板在板企业成效突出者,其发起人或核心成员可申请办理毕业生引进或工作居住证 [3] - 支持有条件的区推出住宿保障、安居补贴等政策,以减轻青年在京生活成本 [3] 放宽招考招聘条件 - 机关事业单位及地方国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应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限制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 [3] 提升就业能力与培训 - 搭建京津冀大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全年归集实习岗位不少于1万个 [4] - 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储备,全年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1万个 [4] - 落实“双千”计划,开设百余门培训课程,并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4] 延伸就业服务与资源整合 - 在市属高校建设一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将政策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延伸至校园 [5] - 建立就业创业指导师专家库,为青年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5] - 各区建立青年就业驿站,为外地来京求职青年提供临时住宿、政策对接等服务 [5] 强化困难毕业生帮扶 - 开展人社局长结对帮扶,为就业任务重的高校上门举办校园招聘 [7] - 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的“1131”实名服务 [7] - 对低保、残疾等困难家庭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提供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 [7] 打造便捷线上服务模式 - 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张图”,整合服务资源,可搜索附近岗位、招聘会及服务机构 [7] - 建设“大学生就业安居一件事”场景,集成就业登记、档案转递、补贴申领等事项,实现统一入口办理 [7] 健全就业监测体系 - 建立健全青年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定期开展青年调查,为完善政策提供保障 [7]
北京出台9项举措支持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创业
新华社· 2025-10-31 19:46
政策支持措施 - 北京市发布通知从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健全机制三大维度细化九个方面举措支持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创业 [1] - 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社会组织可享受招用1人领取10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1] - 扩大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并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 [1] 就业市场与服务优化 - 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动态发布北京市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区工作者等城乡社区就业岗位 [1] - 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地方国有企业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开放不限制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 [2] - 开展"人社局长结对帮扶"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即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 [2] 人才引进与重点领域 - 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加大科创型中小企业引进毕业生支持力度并对成效突出的大学生创业板在板企业加大毕业生引进力度 [2]
毕业生速看,北京出台一揽子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举措
新京报· 2025-10-31 12:44
政策支持维度 - 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社会组织招用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及失业青年可享受每招用1人1000元的补助 [2] - 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 [2] - 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加大科创型中小企业引进毕业生支持力度 [3] - 放宽高校毕业生参加招考(聘)条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向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开放岗位,不限制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 [3] 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 搭建京津冀大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全年归集实习岗位不少于1万个 [4] - 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储备,全年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1万个 [4] - 落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开设百余门培训课程,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4] - 扩大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规模,通过体验活动和课程教学提升求职能力 [4] 就业服务与资源整合 - 在市属高校建设一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将政策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延伸至校园 [5] - 建立就业创业指导师专家库,为青年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5] - 各区建立青年就业驿站,为外地来京求职青年提供临时住宿、政策对接等服务 [5] - 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张图”,整合服务资源实现岗位、招聘会等信息一键查询 [7] 困难群体帮扶机制 - 开展人社局长结对帮扶,针对就业任务重的高校上门举办校园招聘 [6] - 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普遍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 [6] - 强化低保、残疾等困难家庭毕业生结对帮扶,实施“一人一策”,提供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 [7]
北京多项举措吸引高校毕业生在京就业创业
新京报· 2025-09-23 06:49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主题为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政策宣讲会暨专场招聘会 [1] - 活动是“京聚英才 职创未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的一部分,于9月启动 [1] 参与规模与岗位 - 9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提供2800余个核心岗位 [1][2] - 岗位涵盖法治建设、商务金融、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 [2] - 北京市已在“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归集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9万余个 [2] 服务与支持措施 - 活动现场设置AI求职互动、职场礼仪指导等特色服务区域,提供面试模拟、简历诊断等服务 [2] - 提供职业化妆指导、职业正装穿搭、配套证件照拍摄等个性化服务 [2] - 组织职业指导专家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解答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困惑 [2] 后续计划 - 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将组织用人单位密集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对接活动 [2] - 组织“人社局长进校园”活动,将岗位、服务与政策精准送达校园 [2] - 持续推进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建设,常态化开展现场咨询和专题讲座 [2]
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宣讲就业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留京创业就业
新京报· 2025-09-22 18:42
招聘活动举办 - 北京市于9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高校毕业生政策宣讲会暨专场招聘会 [1] 参与部门及服务内容 - 市委组织部 市人社局 市委农工委 市二分院 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昌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 [1] - 聚焦青年人才关切 现场宣讲招聘就业政策 [1] - 系统解读首都从政策引才到服务留才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1] 政策解读目标 - 帮助青年人才更好地了解招录招聘政策体系 重大聚才项目 创新创业生态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1] - 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京就业创业 [1]
湖南全链条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6:11
就业岗位创造 - 湖南重大项目岗位归集机制共归集岗位5.4万余个 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特定群体专项计划[3] - 民营企业提供岗位11.61万个 全面覆盖重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3] - 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四大优势产业提供岗位5.21万个[3] - 数字产业、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四大新兴产业提供岗位2.54万个[3] 创业支持体系 - 设立专门面向大学生的投资基金 已支持创业项目2880个 累计投资9230万元[4] - 分类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明确15条服务清单 基地内孵化项目达2550个 较今年5月增长22.5%[4] - 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13933个 形成创业品牌效应[4] - 打造"创业在湘"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政策、导师、课程、资金、场地、设备、活动等七类服务[4] 招聘与服务平台 - "智汇潇湘才聚湖南"行动覆盖上海、北京、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城市开展专场招聘[3] - 上线"留湘来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提供岗位推荐、简历管理、政策解读、AI服务、面试测评五大功能[5] - 设置数智就业体验区 提供AI简历诊断和模拟面试服务[5] - 打造"15分钟就业圈、培训圈" 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和跟踪回访[5]
2025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人社部门着力破解“有人无岗”难题
镇江日报· 2025-07-29 08:08
政策激励 - 2025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占比超70% [1][2] - 实施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定岗特选计划,吸引人才投身镇江建设 [2] - 推广"直补快办"模式,企业每招用1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获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今年已为1198家单位发放641.55万元,带动就业4277人 [2] - 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可获最长1年社保补贴,今年累计为659人发放335.9万元 [2] 精准服务 - 开展2025在镇高校毕业生留镇就业"百日行动",吸引1010家企业提供18033个岗位,超1.5万名学生参与 [4] - 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41场次,上半年摸排1227家重点单位1.21万个人才需求 [4] - 创新"赛事+就业+夜市"融合服务模式,举办直播系列夜市招聘活动 [4] 创业支持 - 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租金补贴等,以及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5] - 举办创业服务活动18场,覆盖数字化工具应用、直播带货等领域 [5] - 今年已扶持大学生创业460人,带动就业552人,提供创业服务11266人次 [5] 技能培训 - 将高校毕业生纳入职业培训服务范围,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6] - 开展数字技能、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培训,组织3921人参加培训,发放补贴361.58万元 [6] - 推进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6404个见习岗位,吸纳2824人参加见习,发放补贴616.44万元 [7]
广东部署十大行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17:09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广东省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在粤就业创业,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方案包含十大行动、29条具体举措,涵盖政策支持、岗位拓展、能力提升等多维度措施 [1] - 重点挖掘新质生产力领域(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低空经济)及消费热点(绿色消费、夜间经济、直播电商)的就业潜力 [1] 政策支持与岗位供给 - 综合运用税费优惠、社保补贴、扩岗补助等政策工具,社会组织可参照企业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2] - 公务员岗位提供不少于1.9万个,事业单位岗位不少于5.5万个,8月底前完成招聘 [2] - 国有企业全年新招高校毕业生不少于2万人(省属国企占8000人) [2] 重点行业与新兴领域 - 新质生产力领域: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低空经济被列为就业潜力增长点 [1] - 消费热点:绿色消费、夜间经济、直播电商、赛事文旅成为就业新增长点 [1] - 民生领域:扩大养老、医疗、托育、家政等服务岗位供给 [1]
16条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河南日报· 2025-07-21 07:39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政策 - 河南省推出16条举措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重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青年就业行动 归集重点产业企业用工岗位需求50万个 [1] - 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社会组织 参照企业享受每招用1人发放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1] 基层就业岗位拓展 - 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齐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招聘岗位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倾斜 [1] - 实施"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专项计划 组织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开展服务 [1] - 面向2025届毕业生在高校、企业开发科研助理岗位4800个 [1] 创业支持措施 - 政府投资的创业孵化载体安排30%左右场地免费供高校毕业生创业者使用 [2] -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可获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合伙创业的最高不超过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之和的110%且不超过400万元 [2] 就业困难青年帮扶 - 建立就业困难青年帮扶机制 逐人建立台账并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 [2] - 允许失业青年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进行求职登记 持续开展联系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