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
icon
搜索文档
从“五组数据”“四张网”看四川“十四五”基础设施发展“成绩单”
中国发展网· 2025-11-04 13:53
中国发展网讯10月31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会上,四川省铁路和机场建设办 公室专职副主任兼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志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成就作介绍。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以来,四川一手抓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大批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发布 会上,黄志用5组数据和"四张网"介绍了四川基础设施发展的"成绩单"。 5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为"11353"。 第2个"1"是全省水电装机即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位居全国第1,全国每100度水电中有30度来自四川。 "3"是指全省拥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位居全国第3。四川建有全球海拔最高的宇宙线观测站,发现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亮伽马射线暴,开启了"超高 能伽马天文学"时代;有地下最深的锦屏实验室,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还有能量最高的环流器装置,新一代"人造太阳"引领未来能 源变革。 "5"是指全省已建成5G基站24.8万个、位居全国第5,实现了千兆网络乡乡通、5G网络村村通、工业园区万兆光网全覆盖,信息化建设底座不断夯实 ...
四川“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成就发布 “四张网”撑起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川日报· 2025-11-01 09:2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全省综合交通线网里程达到44.3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2] - 公路总里程达42.5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三 [2] - 铁路运营里程将突破7000公里,已覆盖21个市(州) [2]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三,实现连续两年“千万级跨越” [2] - “十四五”时期公路水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10%以上 [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预计今年全省完成水利投资将超过700亿元,“十四五”水利投资总量或将突破2800亿元,是“十三五”总量的2倍 [4] - 水利投资结构多元化,在2800亿元总投资中,财政投入1507亿元,政府专项债484亿元,金融信贷资金503亿元,社会资本306亿元 [4][5] - 骨干水网加速构建,引大济岷工程即将开工,乡村水网提质增效惠及2200多万农村居民 [5] 能源与数字新基建成就 - 全省电力总装机1.49亿千瓦,今年累计发电量超过4100亿千瓦时,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 [5] - 全省500千伏骨架网络线路超2.1万公里 [5] - 全省数据中心已建成128个、在建49个、拟建80个,综合算力水平居全国前列 [6] - 已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智算占比从“十四五”初的不到10%提升至目前的近60% [6]
专家预计四季度将落地投资、消费、外贸领域增量政策
新浪财经· 2025-10-13 07:38
宏观经济总量预测 - 预计四季度需要约15万亿元的投资总量 [1] - 预计四季度需要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 [1] 政策方向 - 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或将推出增量政策 [1] - 将强化现有政策的执行 [1] - 结合财政、货币、行业政策打出组合拳 [1] 消费支持政策 - 四季度将持续推动大宗消费的支持政策并可能再加码 [1]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继续扩大补贴范围并简化申请流程 [1] - 家电和家装消费将形成联动 [1] - 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将持续推进 [1] 新消费增长点 - 政策可能在健康、医疗、文旅、数字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创造消费新亮点 [1] - 支持方式可能包括发放消费券 [1] - 将积极推动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 [1]
湖南全链条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6:11
就业岗位创造 - 湖南重大项目岗位归集机制共归集岗位5.4万余个 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特定群体专项计划[3] - 民营企业提供岗位11.61万个 全面覆盖重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3] - 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四大优势产业提供岗位5.21万个[3] - 数字产业、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四大新兴产业提供岗位2.54万个[3] 创业支持体系 - 设立专门面向大学生的投资基金 已支持创业项目2880个 累计投资9230万元[4] - 分类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明确15条服务清单 基地内孵化项目达2550个 较今年5月增长22.5%[4] - 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13933个 形成创业品牌效应[4] - 打造"创业在湘"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政策、导师、课程、资金、场地、设备、活动等七类服务[4] 招聘与服务平台 - "智汇潇湘才聚湖南"行动覆盖上海、北京、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城市开展专场招聘[3] - 上线"留湘来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提供岗位推荐、简历管理、政策解读、AI服务、面试测评五大功能[5] - 设置数智就业体验区 提供AI简历诊断和模拟面试服务[5] - 打造"15分钟就业圈、培训圈" 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和跟踪回访[5]
【省商务厅】知名民企“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招商系列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9-08 06:43
招商活动成果 - 活动成功促成3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意向投资总额达136.3亿元人民币 [1] - 活动围绕前期征集的51个与陕西重点产业链契合度高的投资线索展开 [1] 活动组织与参与方 - 省商务厅在西安 商洛举办2场"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投资推介会 [1] - 活动精准邀约50余家省外企业 20余家省内企业及18家省商务厅驻境内商务代表处总代表参会 [1] - 宝鸡 榆林 汉中 商洛等市及多个县区就本地优势产业 资源禀赋和重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 [1] - 荣华控股集团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华南数字集团等多家参会企业代表发言 [1] 实地考察与对接 - 活动期间组织企业在西安 渭南 商洛3市考察蓝田通航产业园 潼关县肉夹馍产业园 商洛比亚迪项目等14个产业承载平台及重点项目 [1] - 安排有关市县与来访企业面对面交流 深入对接洽谈以推进合作 [1]
政策驱动下的五大消费新场景
北京商报· 2025-08-07 20:27
首发经济 - 构建首发时尚新矩阵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体验区并集聚全球知名消费品牌 鼓励开设首店、旗舰店和创新概念店 举办全球首发节及高能级首秀首演首展活动 培育本土时尚品牌并支持国际品牌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3] - 打造全球首发中心 支持商圈商街商场改造提升 鼓励东城、西城、朝阳、丰台、大兴打造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 鼓励海淀、石景山、怀柔培育科技电子消费品首发中心 便利审批或备案服务[4] - 加大科技资金支持力度 支持企业开展全球首发或国际领先的创新药械早期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 支持CRO机构对标国际标准提升临床试验服务能力[5] 数字消费 - 支持企业数字化场景应用 发展直播电商和即时零售等新业态 鼓励运用大数据、XR、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数字人导购和虚拟消费场景[6] - 树立数字消费新标杆 鼓励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模型优化智能购物服务 推动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 支持构建可感知的数字消费场景 培育30个特色直播电商基地和50个直播电商示范案例[8] - 建设中国数字视听制作中心 支持线上超高清视听内容消费和线下融合应用场景体验[9] 赛事经济 - 举办潮流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中国网球公开赛、WTT中国大满贯等赛事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 与商圈景区互动链接 举办北京马拉松等精品赛事升级竞赛服务 聚焦数智体育和虚拟体育举办创新赛事[10] - 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 培育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和50项本土影响力赛事 形成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 打造赛事+消费场景并扩大体育消费节影响力[10] - 引进国际电竞赛事 丰富电竞+消费场景 支持举办多元场景融合的电竞主题消费活动[11] 场景融合 - 加强旅游与百业融合 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场景和乡村旅游集聚区 加快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12] - 提升双枢纽消费能级 发挥机场汇集作用打造国际消费桥头堡 建设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世界级商贸旅游综合体 支持免税店扩大国货精品销售并拓展跨境电商即买即提试点[13] - 打造微观精品片区 依托文脉公园水域等资源在多个区域加强文商旅体多元功能融合 打造兼具生态人文与活力的城市精品片区[13] 文化消费 - 挖掘文娱消费新内涵 深化演艺之都和博物馆之城建设 鼓励历史文化场所活化利用 支持线上演出直播拍卖等新业态发展[14] - 丰富时尚文化体验区 加快博物馆之城建设 培育天桥现代演艺群落等演艺集聚区累计认定百家演艺新空间 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原创艺术和演艺娱乐[15] - 激励技术创新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AIGC等科技与游戏电竞产业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布局游戏引擎交互式流媒体和扩展现实等领域 给予智能化技改最高3000万元奖励[16] 跨界融合与品牌建设 - 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 鼓励新老品牌跨界合作激发国潮产品潜力 支持老字号数字化转型与IP跨界合作 打造京彩四季消费主题品牌并规范发展谷子经济[7] - 打造国际美食新品牌 支持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国内外餐饮品牌在京设立首店 推动传统餐饮技艺振兴[4] - 打造特色消费街区 深入挖掘烟袋斜街模式口等街区历史文化内涵 优化业态配置融合文化时尚元素 美化街区环境营造时尚消费氛围[17]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支持消费活动广泛开展 针对同一主体同一场地同类活动推行一次性安全许可制度 提高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度 实行海外预先检测试点和归类预裁定等措施[4] - 鼓励支持出海发展 用好文化新质生产力和服务贸易创新政策 鼓励游戏电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对出海成绩显著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16] - 促进消费开放协同 依托两区政策深化文旅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开放 加强京津冀服务消费协同联动 构建文商旅体跨区域融合新模式[13]
欧盟委员会已放弃对数字企业征税的计划,此举标志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及苹果、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取得重大胜利。(Politico)
快讯· 2025-07-12 03:56
欧盟数字税政策变动 - 欧盟委员会放弃对数字企业征税的计划 [1] - 该决定被视为美国科技巨头的重要胜利 [1] - 涉及公司包括苹果 Meta等美国科技企业 [1]
引领多边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中欧领导人通话深化互信
环球时报· 2025-05-24 07:06
中德合作 - 中德两国将深化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拓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 [2] - 202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约为2460亿欧元 [6] - 中国企业2024年在德投资项目数量达199个,创历史新高 [6] 中法合作 - 中法将深化投资、航空航天、核能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数字、绿色、生物医药、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 [1] - 法国明确表示欢迎中国投资,希望继续与中国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关系 [6] - 中法在农工产品、低碳能源、航空航天和科技创新等六大关键领域合作意愿强烈 [7] 中欧经贸关系 - 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 [8] - 2024年欧盟对华出口2133亿欧元,进口5178亿欧元 [8] - 2024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7%,达到100亿欧元 [10] 新兴领域合作 - 中欧将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 [2][10] - 欧洲吸引了中国对高收入经济体直接投资的53.2% [10] - 欧盟和英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的份额升至19.1%,为2018年以来首次大幅增长 [10]
广州出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 率先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规则衔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09 16:26
政策核心内容 - 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市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旨在优化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企业结构、提升效益和增强实力 [1] - 政策聚焦扩大制度型开放,包括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等措施 [1] - 突出湾区特色,率先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规则衔接,强化与港澳服务对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业务增量 [1] 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 - 鼓励服务贸易标准化建设,支持相关行业转化运用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湾区标准、国际标准 [1] - 在跨境养老、互联网仲裁等特色领域打造服务标准"广州样本" [1] 数字贸易发展重点 - 数字贸易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的重要驱动力 [2] - 政策强调提升服务贸易"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加强数字贸易的制度软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硬环境 [2] - 促进金融、会展、人力资源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做强数字、文化、中医药、知识产权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2] 企业支持措施 - 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提供涉外法律服务保障,配套资金支持、税费服务、出口信保、统计监测等保障措施 [2] - 安排3亿元资金对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具有创新引领性的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每年以综合评价方式分档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广州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广州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在服务贸易规则对接、业态创新、平台建设、要素流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 [2] - 形成了创办港澳子弟学校、首创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创新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等多项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2] - 2024年广州服务贸易进出口超750亿美元,其中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占比40% [2] 未来发展目标 - 广州市商务局表示将支持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企业创新发展,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的广州标杆 [3]
确保“双过半” 河南亮出经济发展新“底牌”
河南省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9%,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和0.8个百分点 [1] - 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增速均快于去年同期且高于全国水平 [1] - 经济实现"开门红",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 [1] 二季度经济政策组合拳 - 发布《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作为"1+7"政策体系的核心 [1] - "7"项配套政策包括提振消费、促消费活动、基础设施投资、外贸稳量提质等重点领域 [1] - 政策涵盖企业补贴、消费券、适老化改造等"真金白银"措施 [2] 消费提振措施 - 推出文旅消费繁荣行动,强化"老家河南"品牌效应 [2] - 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2] - 推动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培育数字消费、低空消费等新增长点 [3] - 打造新零售、新餐饮、新文娱等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 [3] 基础设施投资措施 -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0.5%,低于全国16.3个百分点 [3] - 出台14条措施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回升 [3] - 建立重大项目集中督导机制和前期工作会商机制 [3] - 制定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重点项目清单 [3] -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用地技术指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