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luation

搜索文档
Jack Clark: 美国AI 政策的隐形推手,时代的良心还是囚徒?
虎嗅· 2025-07-06 08:12
Jack Clark的背景与影响力 - Jack Clark是Anthropic联合创始人,曾担任OpenAI政策负责人,现为美国AI政策领域的关键人物[1][3] - 拥有文学与新闻背景,擅长将复杂技术转化为政策语言,曾在彭博社担任"全世界唯一的神经网络记者"[6][7][8] - 创办Import AI周刊拥有2.5万名行业专家读者,通过技术解读建立行业影响力[14] AI行业战略观点 - 提出"推理模型大范围扩散"概念,将DeepSeek R1视为重要里程碑[1] - 认为HyperHetero异构集群是"超级智能持续自我训练"的关键基础设施[1] - 强调算力是AI竞赛核心要素,主张严格控制芯片出口以限制竞争对手发展[16][26] 政策理念与治理框架 - 提出"务实制度主义"治理哲学,主张在监管与创新间寻找平衡[23] - 设计"监管市场"机制,政府设定目标,私营机构竞争提供合规服务[22][24] - 推动"评估优先原则",建立标准化AI部署前测试框架[31][32] 对华战略建议 - 第一支柱"扼住咽喉":主张扩大芯片禁运范围,建立动态管制网络[26] - 第二支柱"建造灯塔":建议加强政府技术能力建设,建立国家级测试平台[29] - 第三支柱"驱动引擎":将能源战略与AI发展挂钩,强调核电等基础设施投资[30] - 第四支柱"设立靶场":推动建立标准化AI安全测试体系[31][32] - 第五支柱"巩固阵线":主张构建盟友协同机制,保持美国技术主导权[33] 行业影响与争议 - 参与创立Anthropic,公司估值达600亿美元,形成AI安全领域重要力量[13][18] - 在参议院AI洞察论坛与Sam Altman、Elon Musk等共同影响政策制定[19] - 推动的对抗性政策引发关于科技冷战风险的讨论[39][40]
Jack Clark: 美国 AI 政策的隐形推手,时代的良心还是囚徒?
海外独角兽· 2025-07-04 15:58
核心观点 - Jack Clark是Anthropic联合创始人,曾是OpenAI政策负责人,现为美国AI政策关键人物,对华态度强硬[3][12][13] - 他提出"技术必然与社会因素交织"的核心理念,将AI技术竞争转化为地缘政治叙事[13] - 设计了对华五大战略,核心是算力管制,旨在系统性延缓中国AI发展[29][31][32] - 推动"监管市场"概念,主张政府设定目标后由私营机构竞争提供合规服务[25][26][28] 01 Intro:技术必然与社会因素互相交织 - Jack Clark在听证会上强调"民主国家制造的AI将为全人类带来更好技术",将AI竞赛包装为文明竞争[13] - 擅长用记者技巧将复杂技术转化为政治语言,使议员理解AI的地缘战略意义[12][13] 02 Jack曾是全球唯一报道神经网络的记者 - 英国文学专业背景,早期报道分布式系统和数据库等底层技术[14] - 2016年成为彭博社"唯一神经网络记者",同年加入OpenAI,完成从记者到政策制定者的转型[14][15] - 在OpenAI期间负责技术传播与政策转化,建立连接技术与决策者的能力[15][17] 03 为人温和,却在算力上敏锐且强硬 - 个人形象谦逊温和,但政策主张极具攻击性,尤其强调算力是AI竞争核心[18][20] - 用具体案例(如"GPU藏孕妇假肚子")渲染中国获取算力的威胁,强化议员危机感[20] - 创办Import AI周刊,拥有2.5万行业专家读者,维持技术影响力[20] 04 统筹多方力量为AI治理开出私人药方 - 人脉覆盖科技政界核心,参与参议院闭门论坛,担任OECD AI工作组联合主席等要职[23][25] - 提出"监管市场"机制:政府设定红线,私营机构竞争提供合规服务,平衡创新与监管[26][28] - 主张"务实制度主义",反对纯政府监管或自由放任,寻求第三条道路[26] 05 为美国设计对华的五大战略 1. **算力管制**:主张降低AI Diffusion Rule触发门槛,扩大芯片禁运范围,建立动态执法网络[29][31] 2. **政府技术能力**:建议强化AI安全研究所资源,使政府具备独立拆解评估最新模型的能力[32] 3. **能源与基建**:指出中国核电优势将转化为算力优势,呼吁将能源战略纳入国家安全[33] 4. **评估优先原则**:建立标准化测试框架,要求所有模型部署前通过国家"靶场"考核[34] 5. **盟友协同**:推动与欧日韩建立AI安全联盟,但保持美国核心技术主导权[35] 06 Jack是一个时代的良心,还是囚徒? - 兼具记者怀疑精神与科技创始人野心,内心存在AI伦理焦虑与政策强硬立场的矛盾[37][38] - 提出"事情会变得很奇怪 不要害怕"的口号,反映对技术不确定性的复杂态度[37][38] - 可能成为其推动的科技冷战体系的囚徒,陷入防范AI风险与激化对抗的悖论[40]
摩根士丹利:中国思考-可能改变一切的三方组合-如果被允许的话
摩根· 2025-07-03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不仅需要新的刺激措施,还需要新的增长模式 “三驾马车” 式改革或能奠定基础,但旧习惯和激励机制难以改变,15 五规划是真正考验,需关注北京是否停止奖励想减少的行为 [2] - 改革信号虽鼓舞人心,但路径依赖仍强,供给侧增长本能不仅存在于地方政府,也存在于中央政策框架中,问题在于制度惯性 [12] - 三项改革概念合理,战略上符合中国长期需求,但未给出时间表和执行机制,财政再分配计划也未公布,诊断与实施差距仍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改革背景 - 中国经济受产能过剩、内卷、地方激励扭曲以及对短期、资本密集型增长的依赖影响,地方政府与中央目标存在张力,造成结构不匹配 [4] 三项改革内容 财政体制改革 - 中国税收制度严重依赖增值税等间接税,奖励生产规模,导致过度建设和产能过剩,改革需重新平衡财政转移支付,减少对项目补贴的依赖,为公共产品和家庭收入支持创造空间 [5][6] 重新调整宏观目标 - 多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目标主要基于生产,强调 GDP 增长,对家庭消费和社会福利关注不足,经济再平衡需将政策重点从供给转向需求 [9] 改进统计机制和官员绩效评估 - 国家统计局主要采用生产法核算 GDP,支出法数据仅每年公布,难以使地方官员行为与消费相关指标保持一致,需重新定义干部评估,强调家庭消费、收入增长和环境质量,并将晋升与新指标挂钩 [10][11] 15 五规划的意义 - 15 五规划(2026 - 2030)很重要,近期会议或为下一阶段发展做铺垫,应减少对供给的依赖,更加注重质量,需关注 “消费占 GDP 的百分比” 是否成为核心政策指标,这将标志衡量成功方式的真正转变 [13]
AI Agent、传统聊天机器人有何区别?如何评测?这篇30页综述讲明白了
机器之心· 2025-07-02 15:03
核心观点 - AI Agent 的出现标志着 AI 发展的新阶段,突破了传统聊天机器人的局限,具备自主决策、多环境交互和多模态处理能力 [3][4][5] - 论文提出 "环境-能力" 二维分类框架,系统梳理了现有 AI Agent 评测基准,并总结出未来评测方法的四大进化趋势 [10][13][14][18] - 为开发者提供二阶段基准选择方法论,帮助精准匹配评测工具并适应未来需求 [27][28][29][30] 从 LLM Chatbot 到 AI Agent - AI Agent 相比传统聊天机器人实现五大维度进化:复杂环境交互、多源指令处理、动态反馈优化、多模态理解和主动任务执行 [5][6][7][8][4] - 演进动力来自外部环境复杂化与内部能力提升的相互促进,形成正向循环 [10] 评测框架与基准盘点 - 环境维度细分为代码、网页、操作系统等六类场景,能力维度涵盖规划、记忆等高级功能 [13][14] - 以 Web 环境为例,论文对比 20 个基准的关键属性,包括真实性(Synthetic/Real)、评测方式(Human/LLM)、输入模态(Text/Images)等 [15] - 典型基准包括:MiniWoB(合成环境离线测试)、WebShop(半真实购物流程)、WorkArena(真实在线 ServiceNow 实例)等 [15] AI Agent 评测方法的进化趋势 1. **环境视角**:从静态文本扩展到动态多模态实时环境,评测重点转向连续任务过程 [19] 2. **智能体视角**:从单 Agent 单向交互发展为多 Agent 协作博弈与多轮复杂任务链 [20][21] 3. **评测者视角**:AI 实现自动化同行评审,评测标准向个性化服务能力延伸 [22][23] 4. **指标视角**:从正确率扩展到效率、安全性、伦理等社会价值维度 [24][25] 基准选择行动指南 - **第一阶段**:根据任务场景(如 Web 环境)和核心能力(如交互)匹配现有基准,例如航班预订 Agent 适用 WebVoyager [28] - **第二阶段**:前瞻性纳入动态环境、安全合规(ST WebAgentBench)和个性化(PeToolBench)等新兴评测维度 [29][30] 行业意义 - AI Agent 的评测体系革新将推动行业从"对话能力"向"行动价值"转型,加速商业化落地 [32] - 多模态、多智能体协作等趋势预示下一代 AI 系统将更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场景 [19][21][25]
票选|2025上半年全国十大高端作品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19 17:16
评选活动概况 - 2025上半年全国十大作品入围项目大众网络票选环节于6月17日开启 投票持续至6月23日中午12点 [1][2] - 同期举行为期两天的专家评审环节(6月17-18日) 最终结果将于6月底发布《全国十大高端/轻奢/品质作品》及《中国好房子综合奖/单项奖》 [2][9][10] - 克而瑞连续八年开展中国房企"产品力100"测评研究 2025年新增"中国好房子"测评项目 [7][9] 投票规则 - 采用单一投票通道覆盖高端、轻奢、品质三大类别 同一微信ID仅限投票一次 每个类别最多选十个项目 [8] - 入围项目通过线上集中展示 投票结果以累计有效票数为准 [6][8] 参选项目及开发商 高端住宅类 - **广州保利天奕**:现代风格高层住宅 开发商为保利发展 [11][13] - **北京和樾望雲**:华润置地、越秀地产联合开发 多高层现代东方风格住宅 [16][17][19] - **上海潮鸣东方**:绿城中国30周年代表作 现代风格高层住宅 [21][23] 轻奢住宅类 - **武汉长江天际**:华润置地开发 长江流域首个户户瞰江板式大平层 [23][25] - **重庆长嘉外滩|国瑞·长江赋**:国瑞阳光开发 两江四岸核心区第四代住宅 [25][27] - **上海越秀·外滩樾**:越秀地产开发 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风貌别墅 [51][53] 品质住宅类 - **西安铂樾万境**:旭辉建管合作开发 渭河畔现代风格叠墅 [19][21] - **杭州建发|钱塘建投 云启钱湾**:建发房产联合开发 新中式低密排屋及高层 [33][35] - **余姚臻园**:绿城中国新中式合院项目 [53][55] 行业趋势 - 房企积极响应"好房子"战略 聚焦居住痛点解决与产品力提升 涵盖现代、新中式、国际艺术等多种建筑风格 [7][35][49] - 头部开发商主导市场 保利、华润、绿城、招商蛇口等企业多个项目入围 合作开发模式普遍(如华发与越秀、建发与钱塘建投等) [13][19][33][51]
Scite Expands Extensive Publisher Partnership Network With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Indexing Agreement
Prnewswire· 2025-06-18 20:00
公司动态 - Research Solutions旗下Scite平台与美国微生物学会(ASM)签署索引协议 将ASM旗下同行评审期刊内容纳入智能引用分析系统 [1] - 此次合作使Scite的出版商合作伙伴网络扩展至30余家 可访问超过13亿篇全文科学文章的索引引用 [2] - 采用Scite索引的出版商文档供应收入提升11% 每1000篇文章的浏览量达到非合作出版商的25倍 [2] 技术优势 - Scite的智能引用技术(Smart Citations)能提取引用出现的具体句子 识别引用论文的章节 并分类引用性质(支持/反对/中性) [3] - 该技术突破传统引用计数局限 提供论文被引用的上下文和原因分析 帮助研究者理解学术影响力 [3] - 技术实现依赖于直接出版商合作模式 区别于其他AI平台的内容爬取方式 确保信息全面准确且符合伦理规范 [5] 合作细节 - ASM合作涵盖其全部期刊组合 包括《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细菌学杂志》《病毒学杂志》等旗舰出版物 [4] - ASM内容将加入Scite现有索引网络 该网络已包含Wiley、英国皇家学会、威科集团等知名出版商 [4] - ASM代表评价该合作能转化传统指标为更有意义的分析框架 帮助理解学术工作的实际影响 [4] 行业地位 - Scite通过直接出版商合作模式在AI研究平台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目前拥有最全面的出版商网络 [1][5] - 智能引用技术正被日益认可为现代研究评估和发现的重要工具 尤其在跨学科期刊的引用模式分析方面 [5] - Research Solutions作为垂直SaaS和AI公司 是少数提供出版商独立市场的STM内容平台之一 [7] 合作方背景 - ASM成立于1899年 是全球最大微生物学家组织 拥有超过37万名会员 在应对气候变化、抗菌素耐药性等全球挑战中发挥领导作用 [8] - Research Solutions平台整合AI工具(智能研究助手/全文搜索)与开放/付费研究内容访问 加速科研发现进程 [7]
Vortex Energy Announces Plans to Complete an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Survey at the Robinsons River Salt Project
Globenewswire· 2025-06-12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计划对纽芬兰Robinsons River盐矿项目进行地球物理调查,评估其大规模储氢潜力 [1] 公司计划 - 开展环境噪声层析成像(ANT)调查,以三维成像罗宾逊河盐丘的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该调查与阿尔伯塔大学合作进行,部分资金由Mitacs提供 [2] - 调查旨在了解盐丘大小、形状和结构完整性,为洞穴开发战略提供依据,是项目更广泛储氢评估战略的第一阶段 [3] - 收集的ANT数据将与其他数据集整合,创建统一解释和钻探目标模型,并根据结果进行进一步钻探 [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勘探阶段企业,主要从事北美矿产收购、勘探和开发 [5] - 推进Robinsons River盐矿项目,该项目含942个矿权,面积23500公顷,有盐和储氢潜力 [5] - 推进阿萨巴斯卡盆地的Fire Eye铀矿项目 [5] 资质审核 - 新闻稿的科学和技术内容由公司勘探副总裁Jared Suchan审核、验证和批准 [4]
美国洞察-你需要了解的要点
2025-05-28 23:1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元、数字基础设施、地区/中型银行、制药、金融科技、可再生能源、石油、零售、家电、冷冻食品、工业等行业 - **公司**:Gilead、Block、AES、Petrobras、Abercrombie & Fitch、SharkNinja、Nomad Foods、HBAN、MTB、FITB、FLG、AX、WAL、URI、MIDD、CARR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宏观层面** - **美元贬值**:弱势美元或能减少贸易逆差,提升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全球外汇主管认为在贸易讨论并行下,美元可能下滑约15%,约35家美国股票或受益[3] - **数字基础设施**:Q1北美数据中心租赁量达1.6GW,是有记录以来最好的情况之一,因顶级市场资源稀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需求持续超过供应,约1GW电力位于三级市场[4] 2. **地区/中型银行**:有诸多积极因素,包括美国避免衰退带来贷款增长反弹、收益率曲线变陡使净息差扩大、信贷状况良好、有过剩资本用于攻防;地区银行首选HBAN、MTB、FITB,中型银行首选FLG、AX、WAL[4] 3. **公司层面** - **Gilead**:6月PrEP(Len)的PDUFA专有调查结果显示,70%已使用PrEP的患者知晓新疗法,超90%渴望更换,潜在价值50亿美元,加入特许精选名单[5] - **Block**:对XYZ升级产品、预授权和Square手持设备创新持乐观态度,增强的销售团队有望缩小与餐厅POS领导者TOST的差距[5] - **AES**:股价在优于预期的IRA草案公布后的反弹过度,估值达13倍EBITDA过高,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管道可能减速,杠杆率仍高,评级为D/G UNPF[6] - **Petrobras**:成本削减、资本纪律和基础股息承诺使风险回报偏向积极,高利润率的盐下资产和新平台投产为2025财年增长带来上行空间,较全球同行有25%的折价[6] - **Abercrombie & Fitch**:渠道调查显示促销环境和库存积压影响平均销售价格,短期业绩不佳,但多年改善计划和Hollister品牌热度仍带来积极预期[7] - **SharkNinja**:到2027年的产品规划意味着每年推出25款新产品,加上绿地分销和全球扩张,可使EBITDA达到20亿美元,有明显的两位数增长和估值倍数扩张空间[7] - **Nomad Foods**:作为西欧最大的冷冻食品纯业务公司,处于优势品类(蛋白质、蔬菜),已度过零售商去库存阶段,算法调整至低个位数增长以恢复信誉,自由现金流强劲[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评级说明**:介绍了Jefferies的评级标准,如Buy、Hold、Underperform等评级对应的预期总回报范围,以及不同股价情况下的特殊规定[18] 2. **特许精选名单规则**:Jefferies特许精选名单仅包含Buy评级股票,数量根据分析师推荐而定,股票会根据机会增减,有不同的止损规则,不代表推荐投资组合,也不基于行业板块[22] 3. **风险提示**:报告不提供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建议,金融工具不一定适合所有投资者,价格和收益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汇率波动可能影响非本币计价的金融工具,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结果[23] 4. **公司业务关联**:Jefferies与报告覆盖公司有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投资者应将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之一[28] 5. **不同地区业务说明**:介绍了Jefferies在美、加、英、德、港、新、日、印、澳、迪拜等地区的业务实体及相关监管信息,以及不同地区报告分发和使用的限制条件[29][30][31][32][33][34][35][36][37][38][40][41] 6. **报告使用限制**:报告仅供Jefferies客户使用,未经授权禁止分发,报告包含的第三方内容使用需获许可,Jefferies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使用报告内容导致的损失责任[46]
2025,AI Agent赛道还有哪些机会?
虎嗅· 2025-05-26 16:16
AI Agent行业动态 - 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编程工具Windsurf [1] - 编程工具Cursor母公司Anysphere获9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90亿美元 [1] - 中国通用AI Agent项目Manus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融资 [1] - OpenAI推出具备浏览器能力的Operator和复杂任务处理产品Deep Research [1] 技术演进 - 2025年AI Agent技术实现跃迁 结合强化学习与推理模型能力 [8] - RFT(强化学习微调)技术推动Agent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8] - 大语言模型达到"AlphaGo时刻" 能自主探索解题路径 [15] - 环境理解成为关键 Devin构建包含四个子界面的综合开发环境 [21] 产品分析 - Cursor从编程工具向通用平台转型 积极接入MCP接口 [31][55] - Windsurf内置context engine 环境理解能力突出 [19] - Devin创新性加入笔记系统 支持长期开发过程管理 [21] - Manus依赖Claude Sonnet 3.7模型 面临API稳定性挑战 [33] 创业机会 - 通用Agent领域被大厂占据 创业者机会集中在垂直场景 [23] - 服务型Agent面临被整合风险 如Operator覆盖上百个场景 [22] - 个人化Agent可能成为新方向 类似自媒体网红模式 [24] - 评估机制(Evaluation)成为构建竞争力Agent的关键 [40][43] 技术路线 - RFT相比SFT性能提升25% 但成本高出数倍 [47] - Manus采用SFT技术调优外围执行模块而非核心模型 [48] - MCP协议发展缓慢 行业采纳面临商业化障碍 [72] - 代码层成为数字世界操作的关键中间层 [28] 垂直领域案例 - Vantel为保险经纪人节省80%重复工作时间 [58] - Sweet Spot服务中小企业申请政府资助 用户体验优异 [59] - Gamma革新PPT制作流程 模块化设计获长期用户认可 [61][62] - Replit和Fellou在人机交互设计上表现突出 [49][52] 行业趋势 - 产品开发节奏加快 执行优先于计划 [65] - 环境侧建设滞后 MCP生态渗透需以年计 [68] - 编程Agent可能发展为通用型平台 [31][56] - 用户需求理解仍是待解难题 [69]
2025年Z世代和千禧一代调查报告(英文版)
德勤· 2025-05-26 1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通过对44个国家23482名Gen Z和千禧一代的调查,揭示他们追求职业满足和幸福,拒绝传统规则和结构,企业需创造环境满足他们对有意义工作、财务安全和幸福的需求,以吸引和留住人才[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学习与发展及领导力差距 - Gen Z和千禧一代因职业起点环境不同,与老一代存在代际紧张关系,Gen Z注重工作生活平衡,仅6%以领导职位为主要职业目标,但学习发展意愿强,70%的Gen Z每周至少一次提升职业技能[26][29] - 他们认为软技能、时间管理和行业知识对职业发展重要,期望经理提供指导、激励和支持,但实际经理多关注日常任务,存在较大差距[33][41] - 企业应培养学习发展文化,提供内部学习项目、导师指导等,加强领导力培训,使经理更好支持员工成长[50][51] 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价值 - 近三分之一的Gen Z(31%)和千禧一代(32%)决定不追求高等教育,财务约束、家庭个人情况、对灵活性和实用性的追求是主要因素[55][56] - 他们担心高等教育成本高、质量和实用性不足、课程与就业市场相关性低,49%的Gen Z和47%的千禧一代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是正确选择,但也有部分人后悔或考虑其他途径[60][67] - 企业可调整招聘流程,取消部分职位学位要求,与大学合作提供实践项目,吸引和培养人才[72] 拥抱生成式AI的前景 - 多数Gen Z(57%)和千禧一代(56%)已在工作中使用GenAI,用于数据分析、内容创作等,认为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担心会减少工作岗位[80][81][86] - 近五分之一的Gen Z(17%)和千禧一代(19%)已完成GenAI培训,超三分之一计划明年参加,他们认为软技能对职业发展更重要[90][91] - 企业领导应说明GenAI对组织的变革影响,优先开展培训和再技能项目,调整人才招聘和发展方式[94][95] 幸福与金钱、意义和幸福的交集 - Gen Z和千禧一代职业流动性高,近三分之一的Gen Z(31%)计划未来两年换工作,他们换工作是为追求稳定、工作生活平衡、目标感和学习机会,职业目标集中在财务独立、工作生活平衡和工作稳定[100][101][103] - 金钱、意义和幸福相互关联,财务安全、工作意义和良好幸福状态有助于提高幸福感,企业平衡这三者可吸引和留住人才[107][110] 财务担忧:生活成本持续造成压力 - 生活成本连续四年成为Gen Z和千禧一代首要担忧,近半Gen Z(48%)和千禧一代(46%)感觉财务不安全,超半数靠工资生活,三分之一难以支付生活费用[135][138] - 约三分之一的Gen Z和千禧一代有副业,虽有财富增长预测,但因通胀和生活成本高,他们仍感财务焦虑,部分财富为非流动资产[143][144][145] - 企业应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灵活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和财务教育,保障员工财务幸福[154] 优先考虑目标:这两代人如何在工作中寻求意义 - 超四成Gen Z(41%)和千禧一代(46%)认为工作是身份核心,多数人认为工作目标感对工作满意度和幸福重要[157][158] - 工作缺乏目标感会影响心理健康,44%的Gen Z和45%的千禧一代因工作缺乏目标而离职,部分人会因个人道德信仰拒绝工作机会[168][169] - 企业应明确并传达目标,了解员工动机,进行个性化管理,以吸引和留住人才[178][179] 通过应对工作场所压力提升心理健康 - 不到六成的Gen Z(52%)和千禧一代(58%)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财务、家庭和工作是主要压力源,40%的Gen Z和34%的千禧一代常感压力焦虑[183][185] - 工作中,长时间工作、缺乏认可、有毒文化和不公平决策导致压力,员工希望经理设定工作界限、营造积极文化,但部分经理支持不足[192][196][197] - 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压力源,经理应关注团队压力,开展心理健康对话,提供支持资源[206] 焦虑与行动:环境担忧如何塑造Gen Z和千禧一代的行为 - 三分之二的Gen Z(65%)和千禧一代(63%)因环境问题感到焦虑,多数人经历过极端天气事件,环境担忧影响消费和职业选择[209] - 近三分之二的Gen Z(65%)和千禧一代(63%)愿意为环保产品服务支付更多,部分人采取环保消费行动,23%的Gen Z和22%的千禧一代在接受工作前会研究公司环境影响[210][222] - 企业应重视环境保护,采取行动应对环境问题,以满足员工期望[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