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搜索文档
山塘古桥见证金嘉平五年共治共享共美
中国环境报· 2025-06-24 09:40
长三角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 金山区与平湖市通过"两山"议事堂建立跨省生态环境共治机制,以"毗邻党建"为纽带推动15条协作机制,实现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 [4][5][22] - 2024年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2%,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较2019年生态环境信访量下降68.9% [11][12][28] - 两地联合查处跨界固废违法案件,2021年罚款14.5万元,2024年对某企业罚款68.8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0.538万元 [10][26] 石化化工行业治理 - 针对VOCs污染开展协同治理,制定《金嘉平地区石化化工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三统一"工作方案》,覆盖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 [11][24] - 推动15家企业完成溶剂型原料替代项目,聚焦涂料、汽车零部件、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减排 [15][33]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2025年加入议事堂,承诺参与溯源共享、污染联防联控及固废联管 [18][38] 固废与无废城市合作 - 2020年建立工业固废风险防控联动机制,2024年签订《"无废城市"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推进处置能力共享 [10][48] - 金山区探索制定《"无废实验室"评估细则》,开展特色"无废城市细胞"共建 [15][48] 水环境联合管控 - 金山、平湖、嘉善三地制定地表水协同治理方案,2024年对24个点位开展3次联合监测 [12][25] - 建立水质数据共享机制,2022年4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Ⅲ类标准 [45] 执法与应急联动 - 2020-2024年累计开展22批次联合执法,检查企业270家次,责令整改113家 [12][28] - 2023年签订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互助协议,2024年成功处置两起跨界突发事件 [13][29]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签订《金嘉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区域物种超4400种 [30][48] 公众参与机制 - 建立生态研学和社会监督员制度,累计开展19场活动覆盖700余人 [36]
周乃翔在淄博调研督导时强调 扛牢政治责任 采取有力措施 全力推动督察问题整改见底到位
大众日报· 2025-06-24 09:02
大气污染防治整改 - 淄博华瑞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和山东福悦检测有限公司淄川分公司存在违规操作和人为干扰检测数据行为 [1] - 要求对机动车检测行业开展专项整治 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 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1] - 淄博亨禄建材销售有限公司 山东赢正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淄博金石矿业有限公司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 [2] 行业整改措施 - 对石灰行业采取"一企一策"整改方案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落实整改措施 [2] - 加强日常监管 对超标排污行为实时预警和快速处置 [2] - 推动石灰行业转型升级 改进生产工艺 淘汰落后产能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2]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 深化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 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2] - 加强移动源综合治理 提升面源污染管理水平 [2] -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二十七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4 08:57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 6月23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该省交办第二十七批信访件215件(重点关注件11件),其中来电83件,来信132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29件、青岛市42件、淄博市14件、枣庄市6件、东营市3件、烟台市17件、潍坊市14件、济宁市9件、泰安市10件、威海市4件、日照市13件、临沂市20件、德州市8件、聊城市9件、滨州市10件、菏泽市4件、省直3件 [1] - 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 [1] 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40个,其中水污染问题64个、大气污染问题114个、土壤污染问题48个、生态破坏问题37个、噪声污染问题53个、海洋污染问题2个、其他问题22个 [1] - 截至23日累计交办信访件4647件(重点关注件331件) [2] - 累计涉及生态环境问题6099个,其中水污染1152个、大气污染1841个、土壤污染1005个、生态破坏946个、噪声污染745个、辐射污染36个、海洋污染41个、其他问题333个 [2] 各地区累计信访情况 - 累计信访件数量:济南市816件、青岛市726件、淄博市296件、枣庄市180件、东营市140件、烟台市387件、潍坊市355件、济宁市188件、泰安市155件、威海市139件、日照市215件、临沂市499件、德州市86件、聊城市151件、滨州市206件、菏泽市89件、省直19件 [2]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部署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问题整改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6-24 07:33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 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汇报并部署整改工作 [1] -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1] - 会议要求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问题整改任务落实 [1] - 重点整改案例包括榆林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差距和宝鸡铜川等市水资源管理粗放问题 [1] - 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完善整改方案细化落实整改措施压紧压实整改责任 [1] - 强调坚决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和一刀切 [1] - 提出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深入查找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弊端 [1] - 要求加快健全长效保护机制以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1] - 以督察为契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 问题整改工作总体要求 - 坚持把打好问题整改硬仗摆在突出位置 [2] - 要求以高度责任感紧迫感做好巡视审计监督统计督察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 [2] - 强调提升整改的全面性和彻底性针对性补齐短板漏洞 [2] - 要求把问题整改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结合推进 [2]
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助力美丽广东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6-23 09:12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与团队建设 - 广东省清远市发布首个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美丽清远行动者"和首个IP"环宝",号召市民参与志愿服务[2] - 佛山市成立"佛小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由生态环境局、法院和社会人士组成,传播绿色理念[2] - 志愿服务成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广东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2] 政策与方案推进 - 广东响应国家《"美丽中国,志愿有我"实施方案》,3月印发《2025年全省志愿服务工作要求》,5月发布《"美丽广东,志愿有我"三年行动方案》[3] - 《方案》确定5个领域、13项任务,包括队伍建设、供需对接等,并提出3项工作要求[3] - 政策打通省、市、县三级行政层级,形成联动升级,量化分解任务并提供资金支持[4] 三年规划与动态调整 - 《方案》按三年规划分解,每年明确工作重点并动态调整,确保连贯性和高效性[5] - 广东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如"环保有你"公益项目培育行动,累计投入350万元资助126个项目[5] 试点城市经验与模式 - 东莞首创"志愿服务+道歉承诺"从轻处罚模式,3年减少处罚金额7076万元,93%违法行为及时改正[6] - 广州依托全运会开展赛事志愿服务,中山、肇庆、惠州分别围绕美丽乡村、河湖、海滩开展试点[6] - 试点城市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机制,助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6]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二十六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3 09:01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第二十六批信访件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该省交办第二十六批信访件231件,其中重点关注件14件,来电73件,来信158件 [1] - 信访件涉及济南市47件、青岛市45件、淄博市12件、枣庄市7件、东营市6件、烟台市13件、潍坊市22件、济宁市8件、泰安市4件、威海市8件、日照市3件、临沂市22件、德州市2件、聊城市12件、滨州市13件、菏泽市5件、省直2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52个,其中水污染问题71个、大气污染问题94个、土壤污染问题58个、生态破坏问题45个、噪声污染问题52个、辐射污染问题1个、海洋污染问题4个、其他问题27个 [1] 累计信访件 - 截至22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该省交办信访件4432件,其中重点关注件320件 [2] - 累计信访件涉及济南市787件、青岛市684件、淄博市282件、枣庄市174件、东营市137件、烟台市370件、潍坊市341件、济宁市179件、泰安市145件、威海市135件、日照市202件、临沂市479件、德州市78件、聊城市142件、滨州市196件、菏泽市85件、省直16件 [2] - 累计涉及生态环境问题5759个,其中水污染问题1088个、大气污染问题1727个、土壤污染问题957个、生态破坏问题909个、噪声污染问题692个、辐射污染问题36个、海洋污染问题39个、其他问题311个 [2]
全省健康河湖占比超八成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9
水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0 0%,同比上升4 7个百分点 [1] - 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 3%,同比上升6 5个百分点 [1] - 河湖健康评价显示健康以上河湖占比为84 4% [1] 河湖长制实施情况 - 全省1 8万名河长累计巡河68万余人次,解决4 4万余个具体涉水问题 [1] - 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1] 当前治理挑战 - 河道内林地、耕地、围堤等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 [1] - 极端天气频发导致防洪安全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地区治污短板未补齐 [1] - 河湖水环境不稳定、水生态脆弱、水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1] 2025年工作重点 - 全面推进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畅通洪水下泄通道 [2] - 严守水环境质量底线,突出抓好排污口和黑臭水体治理 [2] - 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协同治理 [2] 生态修复与节水措施 -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2] - 推进辽河干流和东辽河滩区生态封育,调出不稳定利用耕地 [2] - 完成60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节水行动维护河湖健康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二十五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2 09:00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 6月21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五批信访件243件(重点关注件17件),其中来电68件、来信175件 [1] - 信访件涉及济南市39件、青岛市33件、淄博市13件、枣庄市10件、东营市12件、烟台市15件、潍坊市20件、济宁市9件、泰安市9件、威海市6件、日照市20件、临沂市24件、德州市3件、聊城市13件、滨州市14件、省直3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75个,其中水污染72个、大气污染113个、土壤污染66个、生态破坏59个、噪声污染30个、辐射污染4个、海洋污染1个、其他问题30个 [1] 累计信访数据 - 截至6月21日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4201件(重点关注件306件) [2] - 累计信访件分布:济南市740件、青岛市639件、淄博市270件、枣庄市167件、东营市131件、烟台市357件、潍坊市319件、济宁市171件、泰安市141件、威海市127件、日照市199件、临沂市457件、德州市76件、聊城市130件、滨州市183件、菏泽市80件、省直14件 [2] - 累计生态环境问题5407个,其中水污染1017个、大气污染1633个、土壤污染899个、生态破坏864个、噪声污染640个、辐射污染35个、海洋污染35个、其他问题284个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二十四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1 09:08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 6月20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四批信访件236件(重点关注件15件),其中来电72件,来信164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39件、青岛市43件、淄博市20件、烟台市20件、潍坊市24件等16个地区及省直部门 [1] - 当日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 [1] 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第二十四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342个,其中水污染71个、大气污染103个、土壤污染68个、生态破坏48个、噪声污染34个 [1] - 辐射污染3个、海洋污染1个、其他问题14个 [1] 累计信访数据 - 截至6月20日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3958件(重点关注件289件) [2] - 累计信访涉及济南市701件、青岛市606件、临沂市433件等17个地区及省直部门 [2] - 累计生态环境问题5032个,其中水污染945个、大气污染1520个、土壤污染833个、生态破坏805个 [2] - 噪声污染610个、辐射污染31个、海洋污染34个、其他问题254个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三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20:29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 6月19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二十三批信访件294件,其中重点关注件17件,来电75件,来信219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60件、青岛市43件、淄博市13件、枣庄市10件、东营市6件、烟台市21件、潍坊市25件、济宁市9件、泰安市12件、威海市9件、日照市12件、临沂市46件、德州市1件、聊城市12件、滨州市12件、菏泽市2件、省直1件 [1] - 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 [1] 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434个,其中水污染问题76个、大气污染问题133个、土壤污染问题72个、生态破坏问题72个、噪声污染问题47个、辐射污染问题3个、海洋污染问题2个、其他问题29个 [1] 累计信访情况 - 截至6月19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3722件,其中重点关注件274件 [2] - 累计交办的信访件中,涉及济南市662件、青岛市563件、淄博市237件、枣庄市152件、东营市113件、烟台市322件、潍坊市275件、济宁市155件、泰安市127件、威海市115件、日照市167件、临沂市423件、德州市59件、聊城市108件、滨州市160件、菏泽市74件、省直10件 [2] 累计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累计涉及生态环境问题4690个,其中水污染问题874个、大气污染问题1417个、土壤污染问题765个、生态破坏问题757个、噪声污染问题576个、辐射污染问题28个、海洋污染问题33个、其他问题240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