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搜索文档
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文明实践不打烊,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9:00
鹤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鹤山市自2012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创建全过程,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5][6][7] -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快速发展 [7] 文化品牌建设举措 - 建设15间以儿童文学家任溶溶为主题的书屋,创设"任溶溶作文奖",打造"书香鹤山"城市阅读品牌 [8][9] - 开展村歌、村晚、村赛等群众性系列活动,举办龙狮巡游、龙舟赛、香火龙等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10][11] - 以古劳水乡为核心,推动农耕文化、非遗传承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本 [11][12] 群众参与机制创新 - 创新开展"文明Yeah集"、文明夜校等项目,年均惠及群众35万人次 [14][15] - 建立359支志愿服务队伍,2000余名"志愿楼长"扎根社区,6.5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 [15][16] - 通过3名全国劳模、3名"中国好人"、6名"广东好人"等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 [16][17]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
新华网· 2025-07-11 18:32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 1.未来5年,根据发展中国家实际需要,实施50个文化、文明领域发展合作项目。 2.未来5年,面向发展中国家举办200期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专题研修研讨项目。 3.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文化、文明领域发展合作。 4.成立"全球文明研究院"。 5.设立文明交流互鉴基金。 6.成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 7.举办"良渚论坛"。 8.开展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计划。 9."遇·鉴"文明交流互鉴系列活动 10.世界古典学大会 11.世界中国学大会 12."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14.中阿文明对话会 15.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 13."世界市长对话"活动 16.世界汉学家大会 17.中俄文化年 18.中瑞(士)文化和旅游年 19.中沙(特)文化年 20.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 21.中越人文交流年 22.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23.中国-尼泊尔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 24.中拉文明对话论坛 25.北京文化论坛 26.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27.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 28.丝绸之路万里行 29.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30."婺韵华音"文化交流项目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全文)
新华网· 2025-07-11 16:59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核心观点 - 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来自140多个国家的代表达成广泛共识 [1] - 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基本特征,不同文明具有独特价值,应通过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 [1] - 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临地缘政治对抗、单边主义、技术鸿沟和气候变化等挑战 [2] 文明多样性价值 -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魅力所在,共同构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百花园 [1] - 每种文明代表国家民族的精神血脉,应在传承中发展创新 [2] - 呼吁平等尊重不同文明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1] 当前全球性挑战 - 国际局势受地缘政治对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 [2] - 全球经济发展遭受多重冲击,技术、数字和智能鸿沟持续扩大 [2] - 气候变化危机日益严峻,需各国携手应对 [2] 文明交流合作机制 - 主张通过教育、科技、文化、青年等多领域交流消除文明隔阂 [2] - 建议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完善多层次交流机制平台 [3] - 特别提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2] 会议成果与后续行动 - 与会方赞赏中国为深化文明互鉴作出的贡献 [3] - 各方承诺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 将探索拓展地方间友好交往等新型合作渠道 [3]
东西问|魏家祥:以文明对话追求人类幸福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6:26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于北京举行,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马华公会总会长魏家祥应邀出席 [1] - 会议探讨如何从马来西亚的视角体认文明互鉴,中马两国合作互鉴的效能,以及互鉴与对话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3]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明交融 -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明交融国家,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此汇聚 [10] - 马来西亚人口中约三分之二信仰伊斯兰教,华人群体约690万人,印度裔群体接近200万人 [10] - 马来西亚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一座"文明熔炉",不同文明在此互相尊重、共存共荣 [10] 东海岸铁路项目 - 东海岸铁路(ECRL)是"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互鉴的典范项目,全长665公里,预计于2026年底建成 [13] - 项目将贯通马来亚半岛西海岸与东海岸,建成东南亚最长的铁路隧道(16余公里) [13] - 东铁项目将大幅缩短东海岸城市和吉隆坡之间的出行时间至原来的几分之一 [13] 全球文明倡议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相互欣赏 [10] - 倡议推行开放式的合作模式,通过伙伴式的共同发展,共享资源和周边设施 [16] - 倡议有助于化解先入为主或带有偏见的观念和认知,促进民心相通 [16] 中马合作与全球发展格局 - 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希望推动全球化回归开放合作的本质 [19] - 通过文明互鉴与贸易谈判减少不必要的国际政治对立更符合各国贸易发展的根本需求 [19] - 和平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路径,友好的对话能为人类共同命运注入稳定性 [19]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 共促文明交流和平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1 16:26
为期两天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昨天(10日)在北京开幕。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中外嘉宾,围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 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交响乐团演奏的中西方名曲,奏响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乐章,拉开此次会议的序幕。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中外与会嘉 宾深入交流互动,倡导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希腊前外长 卡特鲁加洛斯:文明对话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实现和谐的国际关系。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次会议参会人数之多、代表的国家之广以及大家来 自众多不同的文明。这充分证明,对话是有效的。我们能够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与会外方嘉宾高度评价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表示愿以实际行动促进文明交流对话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埃及前总理 沙拉夫:没有信任、没有理解、没有人文交流就没有和平。这正是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性所在。正如我常说,全球文明倡议像金字塔的基石, 是根基,通过这一倡议,我们能够实现和平、实现发展、实现繁荣。 伊斯兰世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马利克:交流各自的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这将我们凝聚在一起。没有这样的讨论、对话和会议,人们 ...
【央视快评】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央视网· 2025-07-11 15:05
全球文明倡议 - 习近平主席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提出通过文明交流互鉴破解国际社会深层矛盾与发展困局 [2] - 全球文明倡议主张文明多样性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强调文明共通性 发展性和包容性 [4] - 倡议理念已成为全球性共识 并转化为实践探索 [4] 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 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繁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4] - 需通过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通过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以合作取代对抗 以共赢取代零和 [6] - 中国践行倡议 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新动力 [8] 中国实践与成果 - 中国实施免签政策促进"China Travel"火热 海外民众实地了解中国 消融认知壁垒与偏见 [8] - 中国开创与各国人文交流 文化交融 民心相通新局面 [8] - 推动多元立体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促进不同国家 民族 文化互鉴 [8] 未来展望 - 呼吁各国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解决人类共同挑战 [8] - 期待会议凝聚共识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8]
英国小哥司徒建国荣获兰花奖:用镜头分享我眼中的中国
人民网· 2025-07-11 14:42
兰花奖旨在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作出突 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和机构。本届兰花奖评选出"终身荣誉奖"1名、"杰出成就奖"3名、"友好使者奖"6名。其中,"友好使者奖"授予持续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 作、促进民心相通,在相关领域作出创新性、独特性贡献的外籍人士或机构。 来自英国的司徒建国,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8年,是中国 "五星卡"(永居证)的首批持有者。2017 年起,司徒建国主持短视 频栏目 "司徒建国秀",专注于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作为一位深耕中国多年的文化传播者,他始终秉持 "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的使命,累计创作 了超过 500 部中英双语视频,全球播放量突破 10 亿次,覆盖脸书、B站、抖音等国内外平台。司徒建国曾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新浪微博"微博 大观·年度媒体盛典"的最佳短视频栏目奖、"第三只眼看中国"年度竞赛单元最佳作品奖等45个奖项。 司徒建国现场领奖(右三) 7月10日,中国外文局主办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英国视频博主司徒建国(Stuart Wiggin)荣获 ...
倾听尼山2025 |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2:10
中埃文明对话与经贸合作 - 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首次在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展开交流,吸引近90位文化、学术及外交领域嘉宾 [2] - 尼山论坛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文明对话国际论坛,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2] 文明起源与特征 -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形成以粟和薯为主的旱作农业体系,社会组织注重血缘关系 [3] - 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以大麦和小麦为主,发展出国家导向型农业和王权主导的社会结构 [3] - 两大文明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器物—技术—观念"的间接传播,如中国丝绸、瓷器与埃及玻璃制品、香料的交换 [4] 历史与当代合作 - 1956年埃及成为首个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现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 - 中国在埃及投资企业达2800余家,覆盖汽车制造、通信、家电等领域,总投资超80亿美元 [7] - 中国投资占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额的40%,参与项目包括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斋月十日城轻轨等 [7][8] 文化与考古合作 - 中国向埃及派遣3个考古队,参与卢克索神庙和金字塔遗址保护,协助建立考古机构 [8] - 埃及在上海举办文化展,双方文化展览互动频繁 [8] - 中埃联合提出深化考古合作、青年对话、经典互译等倡议,推动文明智慧转化为发展动力 [10] 多边平台与战略协同 - 埃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成为非洲枢纽,如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9] - 两国在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平台协调立场,共同推动发展中国家利益 [9]
文明之风引领,广东乡村花式“上新”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0:35
产业振兴 - 广州增城基岗村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品牌打造,将仙进奉荔枝从家庭小院发展为亿元产业 [4] - 云浮市"广东好人"李勤贤带动3000余户农户转型种植发财树,实现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16][17] - 茂名柏桥服务区荔枝季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荔枝销售21万斤 [82][83] 文化赋能 - 中山沙溪镇圣狮村将百年侨捐建筑改造为艺术空间,定期举办乡村画展和美育课程 [39][40] - 东莞南社村兰香书院配备2.8万册藏书,打造开放式阅读区与文创空间 [43][44] - 全省建成280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拓展2.4万个特色阵地 [52][53] 基层治理 - 韶关高莲村推行"睦邻制",划分36个邻组并选配邻长,33万户村民参与自治 [64][65][67] - 湛江坡头区开展"有喜事来种树"活动,替代传统喜事大操大办 [73] - 潮州社光村将星级文明户创评与奖金挂钩,激励村民参与文明实践 [76] 文旅融合 - 江门塘口镇改造旧粮仓为"天下粮仓书店",吸引2000余名年轻人返乡创业 [85][86] - 汕头前美村打造农文旅综合体,2025年春节接待游客30万人次 [94] - 广州增城区派潭镇引进10个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17亿元发展四大特色产业 [97][98]
被边缘化的贫穷白人和美国隐匿的阶级问题|荐书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37
《穷白垃圾:美国四百年被边缘化的主流》 [美]南西·艾森伯格 著 中信出版集团·大方2025年6月版 今年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诞辰120周年。顾立雅曾于 1932~1936年来华访学,结识了诸多中国名家如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并赴殷墟等考古遗址实地考察。在其 著作等身的研究生涯中,《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The Birth of China:A Study of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这部他三十出头时(当时他还在北京留学)只用了六周就完成的名著,至今已出版 近90年,其间各种考古发现、各种学术流派层出不穷,但经典就是经典,并未因新材料、新观点的冲击,而有丝 毫地位的动摇,原因便在于具体史实的考辩后辈学者或许很容易青出于蓝,但精准犀利的问题意识、宏阔的视 野、开放的胸怀却不是轻易能够拥有的。说起来,经历了二三十年的海外汉学著作翻译热,顾立雅著作的中文 版,包括简繁体在内,却只有《中国思想》《孔子与中国之道》《申不害》等寥寥几部,如今,这部《中国之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