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搜索文档
母亲节快乐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1 18:37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年幼时的我 您是我的妈妈,又是我的启蒙老师, 耐心解答我无数个"为什么"。 子女教育 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纳税人的子女在学前 教育阶段( 子女年满 3 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 及学历教育阶段( 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 ■ 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的相关支出,按照" 每个子女每月 2000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青春期的我 妈妈选择继续教育提升学历,以身作则为我 树立了榜样,是我成长路上的灯塔。 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 ( 学位 ) 继续教育期间的支出,在学历 ( 学位 ) 教育 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 ■ 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 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 = 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 扣除。 继续教育 参考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 《 国务院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国发〔2022〕8号) 《国务院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 ...
外籍人士必读!8项免税补贴或专项附加扣除,你选好了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1 09:02
外籍人士税收优惠政策 政策核心 - 2019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居民个人条件的外籍个人可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与8项免税补贴(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等)中二选一,但不可同时享受 [6] - 选择后需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保持一致性,且每年3月1日前需确认当年享受方式 [17][18] 适用条件 - 居民个人定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居住满183天的外籍个人 [8][9] 8项免税补贴选项 补贴类型与范围 - **住房/伙食/洗衣补贴**:仅限非现金或实报实销形式,物业费、宽带费等不纳入 [11] - **搬迁费**:因任职或离职产生的合理搬迁费用,租约到期更换住所费用除外 [11][12] - **出差补贴**:境内/外出差按合理标准发放,超标准部分不可扣除 [12] - **探亲费**:每年不超过2次往返雇主地与家庭所在地的公共交通费用,自驾费用不纳入 [12] - **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仅限中国境内接受服务产生的合理费用,境外教育或兴趣班不适用 [12] 专项附加扣除选项 扣除标准与条件 - **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覆盖3岁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全日制教育 [13] - **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每月400元(最长48个月),职业资格教育一次性扣除3600元 [13] - **住房相关**: -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最长240个月) [13] - 住房租金按城市级别划分(直辖市/省会1500元,人口>100万城市1100元,其他800元) [14] -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3000元,非独生子女每人每月不超过1500元(需分摊) [14] - **婴幼儿照护**:3岁以下子女每月2000元 [14] - **大病医疗**: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1.5万元后,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14][15] 执行要求 - 需保留有效支出凭证备查 [19] - 政策依据包括财税[2018]16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3号及2023年第29号 [4]
【收藏】个税扣除项目该如何选择,申税小微带您了解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2 09:00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核心观点 - 2024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期间为3月1日至6月30日,纳税人需合并计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并通过专项附加扣除优化税负 [1]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含7大类,夫妻双方可根据规则灵活分配扣除比例以最大化税收优惠 [1][4][5] 专项附加扣除分类及标准 仅限单方扣除的项目 1. **赡养老人** - 独生子女按每月3000元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需分摊每月3000元额度(每人≤1500元) [3][4] - 被赡养人包括年满60岁的父母及子女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3] 2. **继续教育** - 学历教育每月400元(最长48个月),职业资格教育取得证书当年定额扣除3600元 [4] - 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可选择由父母或本人扣除(不可重复) [4] 3. **住房租金** - 直辖市/省会城市每月1500元,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每月1100元,≤100万城市每月800元 [4] - 夫妻同城仅一方可扣除 [4] 可选择单方或分摊扣除的项目 1. **住房贷款利息** - 首套房贷利息每月1000元(最长240个月),夫妻可选一方100%扣除或双方各50% [4][5] - 婚前购房可选定一套按100%扣除或双方各自房产按50%扣除 [5] 2. **大病医疗** - 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1.5万元的部分可据实扣除(上限8万元/年) [5] - 可由本人、配偶或父母(子女医疗)扣除 [5] 3. **子女教育及婴幼儿照护** - 子女教育每月2000元/孩,覆盖从小学至博士的全日制学历教育 [5]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每月2000元/孩,夫妻可选单方或分摊扣除 [5][6] 其他可填报扣除项目 1. **个人养老金** - 上海试点地区按1.2万元/年限额据实扣除 [6] 2. **商业健康保险** - 符合规定的产品每年扣除上限2400元(需含税优识别码) [6][7] 3. **公益捐赠** - 扣除限额为当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 [7] 计算工具与流程 - 个税App自动计算应退/补税额,纳税人仅需填报专项扣除信息 [1]
傻傻分不清,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底由谁填?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30 17:38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2] - 婚后双方共同购买的住房 只能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 - 父母和子女共同购房 应由主贷款人享受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主贷款人为子女则由子女扣除 主贷款人为父母则由父母任一方扣除 [4] 住房租金支出扣除 - 合租住房的承租人若都与出租方签署规范租房合同 可根据租金定额标准各自扣除 [5] 大病医疗支出扣除 - 纳税人只能填报本人 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 父母和成年子女不符合扣除范围 [6][7] - 夫妻两人当年度同时有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 可以选择都在男方扣除 最高扣除限额合计为16万元 [9][10] 赡养老人支出扣除 - 非独生子女纳税人需在兄弟姐妹之间分摊3000元/月的扣除额度 每人分摊额度不超过1500元 不能由一人单独享受全部扣除 [11][12] - 赡养义务仅限于年满60岁的父母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 外祖父母 叔伯姑姑等不符合被赡养人条件 [14][15] 子女教育扣除 - 多子女父母可以对不同子女选择不同扣除方式 如对子女甲由一方按2000元/月扣除 对子女乙由双方分别按1000元/月扣除 [16][19] 个税汇算清缴操作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发生变化需及时更正对应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表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进行更正操作 [20] - 填报配偶信息需先在APP中添加家庭成员信息 再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中的配偶情况 最后更正汇算清缴申报 [21][22][23] 退税时效提醒 - 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需在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申请退税 2025年7月1日起将不再受理2021年度汇算退税申请 [25][26][27]
个税汇算清缴期:个税APP年度汇算中的专项扣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30 08:42
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式为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3] - 专项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三险一金")[3] - 月收入1万元的纳税人,若社保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为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将从1万元降至8000元(不考虑其他扣除)[6] 三险一金构成与查询 - 企业职工参保的三险个人缴费比例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8%、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8] - 查询专项扣除信息需登录个税APP,通过"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开始申报→专项扣除"路径查看,系统会自动导入单位申报的社保数据[9] - 若发现数据缺失或错误,可点击"新增"手动录入或联系财务人员更正后重新导入[13] 跨地区就业处理 - 以企业职工身份在多地参保的,需合并计算全年扣除额,系统将自动归集两地社保数据进行预填报[17][18] 专项扣除与专项附加扣除区别 - 专项扣除性质为法定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范围包括三险一金,由单位代扣代缴并自动导入系统[19] - 专项附加扣除针对家庭生活支出,包括子女教育等七项,需个人主动填报并留存凭证[19][23] - 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24]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 扣除范围涵盖学前教育(3岁至小学入学前)和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25] - 父母可选择由一方100%扣除或双方各50%扣除,对多子女可采取不同扣除方式[27][28] - 子女在民办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同样适用,境外教育需留存录取通知书等证明材料[29][30] - 升学衔接期间(如高中毕业至大学入学前)可继续享受扣除,大学参军保留学籍期间也可扣除[31][32]
【12366问答】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问题快来看看!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29 17:29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1. 参加"跨校联合培养"需要到国外读书几年的,是否可以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答: 一般情况下,参加"跨校联合培养"的学生, 原学校继续保留学生学籍 ,子女在国外读书期间, 父母可以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 除。 2. 纳税人参加夜大、函授、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学习,是否可以享受继续教育扣除? 答: 纳税人参加夜大、函授、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学习, 所读学校为其建立学籍档案的,可以享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扣除 。 3. 大病医疗支出中,纳税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这种跨年度的医疗费用,如何计算扣除额?是分两个年度分别扣除吗? 答: 纳税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一般是在出院时才进行医疗费用的结算。纳税人申报享受大病医疗扣除, 以医疗费用结算单上 的结算时间为准 ,因此,该医疗费用支出属于是第二年的支出。 热点梳理 问答来啦 现在正值个税年度汇算期间,有纳税人来电咨询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问题,这一期申税小微收集整理了一篇专题问答,大 家快一起来看看吧~ 12366 4. 我有一套住房,是公积金和商贷的组合贷款,公积金中心按首套贷款利率发放,商业银行贷款按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