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icon
搜索文档
个税汇算丨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热点问题解答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6 08:45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政策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6]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第57号令《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及相关解读 [3]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独生子女可按照每月3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6] - 非独生子女需分摊每月3000元扣除额度,每人分摊额度不超过每月1500元 [6] - 分摊方式包括均摊、约定分摊或指定分摊,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6]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热点问题 - 扣除标准不按老人人数计算,父母中一位满60岁即可享受扣除 [9] - 若其他兄弟姐妹均已去世,可在第二年按独生子女标准(3000元/月)扣除 [10] - 赡养范围不包括未满60岁的父母或祖父母(除非子女均已去世) [11] - 赡养岳父岳母或公公婆婆的费用不享受扣除 [13] - 兄弟姐妹中未承担赡养责任的,仍可参与分摊扣除,但总额不超过3000元/月 [12] 其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 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大病医疗、继续教育、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专项附加扣除均有相关政策 [7][14]
漫解税费 |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3 18:46
企业出海经验分享 - 企业出海策略聚焦"一路向西"方向 分享相关实践经验 [5] - 文化产品出海案例:十万八千字小说《西游2025》成功出版 [5] - IP衍生开发:小说著作权授权影视公司改编为短剧《重生之我在都市做大圣》 [5] 个人收入税务分类 - 兼职机构讲课收入归类为劳务报酬 [4] - 出版作品稿费收入属于稿酬所得 [5] - 著作权特许使用产生的收入归为特许权使用费 [5] 个人所得税征缴机制 - 支付方需对劳务报酬等收入实施预扣预缴个税 [6] - 年度汇算清缴原因: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存在系统性差异 [6][7] - 退税情形包括全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预缴个税 或未及时申报专项附加扣除 [7]
个人所得税APP如何绑定银行卡?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3 08:33
个人所得税APP银行卡绑定操作指南 -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后进入个人中心界面并点击银行卡选项 [1] - 在银行卡界面点击添加功能进入绑定流程 [3] - 填写银行卡号并自动匹配所属银行 需手动选择开户行所在省份并录入银行预留手机号码 [4] - 通过短信验证码完成手机号码验证后即可成功绑定银行卡 [6] 信息来源说明 - 操作指南来源于山西税务税宣速递官方渠道 [9] - 蓝色柳林财税室为第三方学习平台 其内容仅作学习参考非实际办税标准 [11]
热点问答丨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0 17:15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可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扣除标准根据城市类型分为三档: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每月1500元 市辖区户籍人口超100万城市每月1100元 户籍人口不超100万城市每月800元 [1] - 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纳税人不可享受此项扣除 [1] 住房租金扣除常见问题处理 配偶信息填报问题 - 年度汇算提示配偶情况不符时 需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添加配偶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婚姻开始日期等 并在专项附加扣除中修改配偶状态为"有配偶" [3][7] - 修改后需重新办理年度汇算清缴 [11] 工作城市认定问题 - 主要工作城市定义为纳税人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城市行政区域 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以汇算清缴税务机关所在城市为准 [13] - 实际工作地与任职地不符时 以实际工作地为准 外派人员需公司提供说明材料 [14] 租赁信息填报问题 - 换租导致租赁期重叠时 需新增租赁信息且新租赁起始月份必须晚于上次填报的截止月份 [15] - 合租情况下 仅与出租方签订正式合同的承租人可享受扣除 非夫妻关系的合租人若均签署合同可分别按标准扣除 [16] 扣除规则限制 - 纳税人与其配偶在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18] 注:操作流程涉及的具体App界面指引参见文档[4][6][8][10] 政策依据文件为国发〔2018〕41号[1]
你知道自己缴纳了多少个人所得税吗?操作方法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02 09:01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查询流程 - 核心观点:文章详细介绍了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年度收入及纳税明细的操作流程,帮助纳税人了解个人税务情况 [3][5] 操作步骤 1. **登录与入口选择** -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后进入【办&查】界面,点击【收入纳税明细】模块 [5] 2. **筛选条件设置** - 选择纳税年度(如2025年)和所得类型(默认综合所得,可补充勾选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11类收入) [6] 3. **数据查询与汇总** - 点击查询后显示年度收入合计、已申报税额合计及分月收入纳税明细数据 [7] 4. **明细详情查看** - 点击单月记录可查看当月纳税明细信息,包括收入、税额、扣缴义务人名称及税款所属期等基础情况 [8][9] 5. **税款计算逻辑** - 通过【查看税款计算】功能展示累计收入与扣除详情(含专项附加扣除、个人养老金等),系统采用累计计税方式计算税款 [10] 数据展示特点 - 专项附加扣除和个人养老金信息仅体现在税款计算过程中,不在本期数据中直接显示 [9] - 累计收入与扣除详情包含本期数据,若数据有异议需联系扣缴单位处理 [10] 注:流程说明及界面截图均指向2025年度操作示例 [6][7]
手把手教您: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6 17:29
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指南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已开始 提供"手把手教您"系列视频指导操作流程 [1] - 纳税人可通过App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需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周岁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 [2]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 扣除标准为定额扣除 具体金额未在文中披露但需符合年龄条件 [2] - 被赡养人包括父母(需年满60周岁)或子女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需年满60周岁) [13] 操作步骤详解 - **步骤一**:登录App后进入专项附加扣除模块 选择赡养老人并确认年度 需准备被赡养人及共同赡养人信息 [3] - **步骤二**:确认本人基本信息无误后进入下一步 [5] - **步骤三**:填写被赡养人信息 可从历史记录选择或新增 需提供证件类型如居民身份证/护照 [6][7][8] - **步骤四**:选择分摊方式 独生子女直接进入下一步 非独生子女需填写月扣除金额 [10] - **步骤五**:选择申报方式 可通过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或年度自行申报 [11] 填报条件说明 - 父母作为被赡养人时需至少一方年满60周岁 [13] - 仅当纳税人父母及兄弟姐妹均离世时 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才符合扣除条件 [13] - 纳税人需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13] 其他相关服务 - 公众号提供住房租金/贷款利息、大病医疗、继续教育等多项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南 [14] - 包含年终奖计税优化、密码找回等实用功能指引 [14]
个税汇算丨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5 09:19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南 - 住房租金扣除信息需每年提交一次 填写流程包括基本信息确认 租赁信息录入和申报方式选择[3] - 租赁信息填写需包含省市地区 租赁起止时间 合同编号 出租方类型和主要工作城市等详细信息[3] - 申报方式可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按月申报或自行年度综合申报两种形式[3] 个人所得税政策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第57号令《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解读[6]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涵盖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子女教育 大病医疗 继续教育 住房租金等多项内容[6] 常见问题处理 - 个人所得税APP中存在专项附加扣除配偶信息采集错误的处理方式[6] -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配偶信息错误的解决方法[6]
手把手教您: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3 18:17
个人所得税App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南 核心政策 -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产生的租金支出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2] 操作流程 步骤一:登录填报 - 登录App后进入【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金】模块 选择扣除年度并确认 需提前准备租赁合同及工作城市信息 [3] 步骤二:配偶信息处理 - 需确认纳税人基本信息 根据婚姻状况选择"无配偶"直接下一步 或补充配偶信息后保存再继续 [5] 步骤三:租赁信息录入 - 如实填写租赁合同起止时间及工作城市 系统将以此作为扣除依据 [7][8] 步骤四:申报方式选择 - 支持两种模式:通过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 或年度汇算时自行申报 提交后完成全部流程 [9] 合规提醒 - 税务部门已建立不动产登记核验机制 虚假填报将触发大数据分析 纳税人需对信息真实性负责 [11] 关联服务 - 该公众号系列还提供住房贷款利息、大病医疗、继续教育等7类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南 [12][13]
热点问答丨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方法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1 17:43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1] - 首套住房贷款指购买住房时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贷款 [2] 贷款合同编号问题处理 - 若填写同一套住房,需检查2019至2024年度贷款合同编号是否完全一致,注意符号格式错误并手工填写避免复制粘贴 [5][6] - 若某一年度填报错误,可在错误年度的填报详情页面修改贷款合同编号 [6] - 若两个及以上年度填报错误,需作废重填错误记录 [10] - 若填写不同套住房,只能保留符合政策条件的住房扣除信息,确保不同年度享受扣除为同一套房产 [11] 首套房与第二套房扣除规则 - 若此前未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按首套利率贷款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可享受扣除 [13] - 若此前已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则不能再就其他房屋享受扣除 [13] 夫妻共同购房扣除规则 - 婚后共同购买的住房只能选择由其中一方按100%标准扣除,且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扣除方式 [14] - 婚前购买的房产,婚后经双方约定可选择由任意一方扣除,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15] 提前还贷处理 - 提前还清贷款后不能继续享受扣除,需将贷款期限修改为实际贷款期限 [16] - 修改操作需在填报详情页面点击修改贷款信息,使用快捷计算选择最后结清日期并上传结清凭证 [16]
手把手教您: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8 09:07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中国境内首套住房,发生的贷款利息支出可在实际发生年度按规定标准定额扣除 [2] - 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15] - 夫妻双方婚前各自购买首套住房的,可选择按各自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的50%扣除 [13] 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流程 填报准备 - 需提前准备产权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房屋预售合同)和贷款合同 [4] 填报步骤 1. **基本信息确认** - 登录App后进入专项附加扣除模块选择住房贷款利息并确认扣除年度 [4] - 需根据婚姻状况填写配偶信息,未添加配偶需先补充信息 [8] 2. **房贷信息录入** - 需填写产权证书号码、房屋坐落地址,并根据贷款方式(组合贷/公积金贷/商业贷)补充银行、合同编号、首次还款日期及期限等信息 [8][9][11] - 公积金贷款需上传补充证明材料后返回确认 [12] 3. **扣除比例设置** - 非婚前双方首套购房的情况默认按100%比例扣除 [13] - 婚前双方各自首套购房的可选择50%或100%扣除比例 [13] 4. **申报方式选择** - 支持通过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申报或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15] 政策执行注意事项 - 同一贷款合同编号不可重复用于新旧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15] - 扣除时间以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起始月至终止月为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