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

搜索文档
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7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就深化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强调相互尊重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原则 [1] - 中欧关系定位为不针对第三方 深化战略沟通可增进互信并实现共同进步 [2] - 中欧合作领域广泛 包括经贸 生态环保 绿色产能等 规模和深度持续拓展 [2] 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有效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大批欧盟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丰厚回报 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2] - 中欧经贸本质为优势互补 可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互利共赢 [2] 全球治理合作 - 中欧共同推动《巴黎协定》达成 加强生物多样性和人工智能治理合作 [3] - 双方发表《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坚持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挑战 [3] - 中欧主张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 推动构建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3] 合作前景展望 - 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将为中欧合作提供新机遇 [2] - 中欧关系积累足够经验应对挑战 需相向而行顺应时代潮流 [3] - 双方合作有助于提升各自经济繁荣和人民福祉 [2]
冯德莱恩抵达北京后表态:坚信欧中能够实现互利合作
环球网· 2025-07-24 15:44
中欧领导人会晤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7月24日访华并出席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1] - 冯德莱恩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此次峰会是推进和重新平衡中欧关系的契机并强调双方能实现互利合作为未来50年关系定调 [1] 中欧关系评价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合作成果丰硕为近20亿人民带来福祉 [3] - 中欧关系当前处于承前启后重要时刻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 [3] - 在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中欧加强战略沟通和对话合作有利于双方和世界 [3] 会晤背景与意义 - 会晤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 [3] - 会晤旨在对外发出中欧致力于加强伙伴关系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的积极信号 [3]
习近平:中欧领导人要再次展现远见和担当,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战略抉择
快讯· 2025-07-24 11:24
中欧关系发展 -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欧关系处于关键历史节点 [1] - 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既成就彼此又惠及世界 [1] - 中欧关系的重要经验和启示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1] -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国际形势变化,中欧领导人需展现远见和担当,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的战略抉择 [1]
“中企在欧投资变了:不再只买足球俱乐部”
观察者网· 2025-07-23 15:02
【文/观察者网 王一】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用关税向欧盟步步紧逼,欧盟正重新思考对华关系,同时中 国资本在欧洲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型。 美国彭博社7月23日发文称,曾几何时,中国资本热衷于收购欧洲的港口、电网等基础设施,多年来为 从德国工业到意大利足球等几乎所有领域提供资金;而如今,中国投资已向价值链上游转移,聚焦于电 动汽车及其电池等绿地投资。 今年年初,中国电池制造商中创新航(CALB)的首座海外电池工厂在葡萄牙锡尼什市正式开工。据报 道,该工厂耗资约20亿欧元(约合168亿元人民币),承诺创造1800个就业岗位。 与现在自己搭建工厂不同,中企此前多年专注于购买欧洲的港口、电网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覆盖德国 工厂、意大利足球等广泛领域。中国长江三峡集团2011年以26.9亿欧元收购了葡萄牙电力公司21%的股 份,复星旅游文化集团2015年收购了法国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苏宁2016年并购国际米兰俱乐 部…… "多年来,中国资本为从德国工业到意大利足球的一切领域提供了资金。"彭博社指出,现在中国改变了 策略,不再像以往那样不理智地把钱投入足球俱乐部,而是更青睐电动汽车、电池等重点产业,投资对 象和地理重点也在发生变 ...
欧洲这次终于低头了?7月22日,中欧谈判传来最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7-23 06:31
中欧贸易关系 - 中欧贸易额突破八千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每日贸易额超过二十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运输十几集装箱中国商品[7][9] - 欧洲政客在贸易繁荣时回避"制度性对手"提法,却在竞争力下降时将责任推给中国[7] - 德国汽车企业期待新能源汽车订单,法国酒商关注关税减免,南欧国家盼望基建项目落地[13] 欧盟对华政策矛盾 - 欧盟实施"去风险"战略实质是"中国威胁论"翻版,第十八轮对俄制裁波及中国企业[9] - 东欧国家积极寻求中国投资,西欧国家却强调"价值观"导致内部分裂[11] - 冯德莱恩访华团队包含大量商业领袖,显示经济利益驱动本质[11] 产业竞争态势 - 欧洲政客白天使用中国电动汽车,晚上在议会指控中国"不公平竞争"[7] - 数字经济时代欧洲技术优势减弱,传统规则制定权面临挑战[10] - 中国掌握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欧洲保有技术标准话语权[18] 商业合作前景 - 访问性质为"商定"而非"邀请",反映双方地位微妙变化[13] - 建立规则框架可减少未来摩擦,否则裂痕将持续扩大[18] - 欧盟决策机制低效,需同时应对28个成员国不同利益诉求[15]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新华社· 2025-07-22 22:22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货物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至超过7800亿美元 [2] - 双向投资存量从零增长至约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的229个城市 [2] 绿色与环保领域合作 - 中欧在清洁能源、零排放船舶、光伏产业园等领域合作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3] - 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3] - 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经济学教授认为绿色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3] 人文与科技交流 - 中欧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蓬勃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3] -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欧洲受到追捧 [3] - 2024年30多个欧洲国家获赴华免签待遇,为深化合作注入新动力 [3] 中欧关系战略意义 - 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四分之一 [5] - 欧洲议会议员呼吁加强在支持多边主义、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对话 [5] - 英国智库指出中欧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协作将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6] 合作共识与分歧处理 - 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 [4] - 欧洲商业联合会强调中国是欧盟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需持续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4] - 欧洲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认为欧中需加强对话、求同存异 [4]
中国政府如何评价当前中欧关系?中方回应
快讯· 2025-07-22 15:34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7月22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中欧峰会本周将在北京举行, 中国政府如何评价当前中欧关系?中方是否认为本周中欧领导人会晤反映出中欧关系得到加强? 郭嘉昆对此表示,今年是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欧关系已经 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欧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支持彼此的发展进步,为近20亿 中欧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互利合作树立 了典范。 ...
将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谈论多个高敏感议题,欧盟两位主席本周四访华
环球时报· 2025-07-22 06:54
中欧领导人会晤背景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分别会见并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1] - 此次会晤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 重点议题包括双边关系 全球地缘政治挑战 贸易平衡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和绿色转型等 [1] - 欧盟近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 在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方面限制中国企业参与 冯德莱恩称欧盟寻求"重新平衡"与中国经济关系 [1] 中欧贸易争端 - 欧盟通过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方案 新增26个规避制裁实体 其中10个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 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 - 中国商务部批评欧盟"不顾中方多次交涉和反对 一意孤行" 以"莫须有"罪名制裁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2] - 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 整体态度呈现犹疑与观望 受中美博弈和美欧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3] 美欧关税谈判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判中提出对欧盟商品征收15%至20%的最低关税 此前欧盟目标是维持多数商品10%的基准税率 [3] - 欧盟面临两难境地:既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又需要维持与中国的稳定关系 [3] - 欧盟内部许多人批评特朗普 并对冯德莱恩在G7峰会拉拢特朗普的努力持怀疑态度 [3] 中欧关系展望 - 外媒对此次峰会达成实质性突破期望较低 认为只要峰会顺利举行就是成功 [2] - 专家表示双方未设定不切实际的成果预期 而是希望在关键战略问题上进行坦诚沟通 建立基本共识 [2] - 2025年可能成为中欧关系"维持稳定和保持互动"为主的阶段 而非"高歌猛进"的一年 [3] - 中国外交部期待欧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共同规划下一个50年合作 开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美好未来 [4]
《环球时报》社评:形势越复杂,中欧越要秉持建交初心
环球时报· 2025-07-21 20:07
中国外交部7月21日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 24日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见科斯塔主席和冯德莱恩主席,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同欧盟两主席共同主 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借此契机将达成哪些共识,受到各 方高度关注。 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成就彼此,而且照亮世界。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 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只要中欧选择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不会形成;只要中欧选择开放 共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不会逆转。当前,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欧要本着相互尊重、平 等相待、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各领域务 实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何俊熹 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中欧要谈的具体议题之多可想而知。但越是这样,就越有必要跳出具体问题本身, 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着手,在根本上促进中欧关系良性发展。在这当中,尤其重要的是从中欧建交50 年的宝贵经验中汲取力量。 中欧50年合作成绩斐然,本身就证明 ...
外交部:中方期待欧方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
快讯· 2025-07-21 15:38
郭嘉昆指出,同时,中欧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欧方一些人不断强化对华关系三重定位,片面夸大经贸 具体问题,在乌克兰问题上无端指责中方,给中欧关系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中方始终相信,经过50年的发展,中欧关系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正能量,可以应对风云变幻、困难挑 战。"他说。 郭嘉昆进一步指出,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举行在即,中欧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重要时刻,中方期待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深入总结中欧关 系过去50年的经验启示,顺应时代潮流和双方人民及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凝聚共识,超越分歧,共同 规划下一个50年的合作,携手开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外交部:中方期待欧方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 智通财经7月21日电,据智通财经,7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方 发布了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举行的消息。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中方对此次会晤有 何期待,对当前中欧关系如何评价? 郭嘉昆表示,今年是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 形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霸凌行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