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

搜索文档
欧洲这次终于低头了?7月22日,中欧谈判传来最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7-23 06:31
中欧贸易关系 - 中欧贸易额突破八千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每日贸易额超过二十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运输十几集装箱中国商品[7][9] - 欧洲政客在贸易繁荣时回避"制度性对手"提法,却在竞争力下降时将责任推给中国[7] - 德国汽车企业期待新能源汽车订单,法国酒商关注关税减免,南欧国家盼望基建项目落地[13] 欧盟对华政策矛盾 - 欧盟实施"去风险"战略实质是"中国威胁论"翻版,第十八轮对俄制裁波及中国企业[9] - 东欧国家积极寻求中国投资,西欧国家却强调"价值观"导致内部分裂[11] - 冯德莱恩访华团队包含大量商业领袖,显示经济利益驱动本质[11] 产业竞争态势 - 欧洲政客白天使用中国电动汽车,晚上在议会指控中国"不公平竞争"[7] - 数字经济时代欧洲技术优势减弱,传统规则制定权面临挑战[10] - 中国掌握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欧洲保有技术标准话语权[18] 商业合作前景 - 访问性质为"商定"而非"邀请",反映双方地位微妙变化[13] - 建立规则框架可减少未来摩擦,否则裂痕将持续扩大[18] - 欧盟决策机制低效,需同时应对28个成员国不同利益诉求[15]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新华社· 2025-07-22 22:22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货物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至超过7800亿美元 [2] - 双向投资存量从零增长至约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的229个城市 [2] 绿色与环保领域合作 - 中欧在清洁能源、零排放船舶、光伏产业园等领域合作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3] - 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3] - 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经济学教授认为绿色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3] 人文与科技交流 - 中欧在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蓬勃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3] -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欧洲受到追捧 [3] - 2024年30多个欧洲国家获赴华免签待遇,为深化合作注入新动力 [3] 中欧关系战略意义 - 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四分之一 [5] - 欧洲议会议员呼吁加强在支持多边主义、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对话 [5] - 英国智库指出中欧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协作将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6] 合作共识与分歧处理 - 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 [4] - 欧洲商业联合会强调中国是欧盟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需持续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4] - 欧洲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认为欧中需加强对话、求同存异 [4]
将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谈论多个高敏感议题,欧盟两位主席本周四访华
环球时报· 2025-07-22 06:54
中欧领导人会晤背景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分别会见并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1] - 此次会晤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 重点议题包括双边关系 全球地缘政治挑战 贸易平衡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和绿色转型等 [1] - 欧盟近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 在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方面限制中国企业参与 冯德莱恩称欧盟寻求"重新平衡"与中国经济关系 [1] 中欧贸易争端 - 欧盟通过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方案 新增26个规避制裁实体 其中10个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 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 - 中国商务部批评欧盟"不顾中方多次交涉和反对 一意孤行" 以"莫须有"罪名制裁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2] - 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 整体态度呈现犹疑与观望 受中美博弈和美欧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3] 美欧关税谈判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判中提出对欧盟商品征收15%至20%的最低关税 此前欧盟目标是维持多数商品10%的基准税率 [3] - 欧盟面临两难境地:既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又需要维持与中国的稳定关系 [3] - 欧盟内部许多人批评特朗普 并对冯德莱恩在G7峰会拉拢特朗普的努力持怀疑态度 [3] 中欧关系展望 - 外媒对此次峰会达成实质性突破期望较低 认为只要峰会顺利举行就是成功 [2] - 专家表示双方未设定不切实际的成果预期 而是希望在关键战略问题上进行坦诚沟通 建立基本共识 [2] - 2025年可能成为中欧关系"维持稳定和保持互动"为主的阶段 而非"高歌猛进"的一年 [3] - 中国外交部期待欧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共同规划下一个50年合作 开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美好未来 [4]
官宣!中欧同步取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17:20
中欧关系 - 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以恢复立法机构交往 [1] - 中欧立法机构交往过去几年因某些原因出现波折,当前双方认为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 [1] - 双方商定取消限制措施,包括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的制裁 [1] - 恢复交往预计将促进中欧交流与理解,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1] 美联储动态 - 鲍威尔发布突发消息,涉及美联储政策动向 [2]
外交部:中欧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
快讯· 2025-07-16 15:27
中欧关系发展 - 过去几年中欧立法机构交往因外部因素出现波折 [1] - 当前形势下双方均认为加强对话合作至关重要 [1] - 中欧双方商定同步全面取消立法机构交往限制 [1] - 全面恢复交往预计将深化交流理解并为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1]
欧盟无耻背刺,冯德莱恩口出狂言,欧洲还是没有认清形势
搜狐财经· 2025-07-16 14:02
中欧贸易关系动态 - 中国主动向欧盟提供稀土出口支持,加快审批流程,欧洲企业获得优先待遇,印度企业等待80多天未获许可[2] - 中国外长王毅承诺稀土不应成为中欧问题[2] - 欧盟单方面取消原定7月的中欧高层经济对话,理由是中国限制欧洲企业稀土供应[2] 欧盟对华限制措施 - 欧盟禁止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设备公共采购项目[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三项无理要求:攻击中俄贸易、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威胁不访华除非中国放开稀土出口管制[5][6][7] 中国对欧反制措施 - 中国对预算超4500万人民币的医疗器械项目排除欧盟企业,精准打击欧洲企业高利润订单[10] - 中国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收最高34.9%反倾销税,为期五年,直击法国软肋[10] - 中国计划收紧对欧稀土出口审批,强化博弈主导权[10] 欧盟战略困境 - 欧盟试图通过牺牲中国利益讨好美国,但美国仍宣布对欧盟商品加征30%关税[12] - 欧盟对美依赖达到病态程度,未能明确自身定位[14]
马耳他副总理将访华 外交部:愿同马方探讨推进多领域互利合作
快讯· 2025-07-10 15:22
中马双边关系与合作 - 马耳他副总理兼外交旅游部长博奇将于7月13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1] - 中国与马耳他建交53年以来始终保持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关系 [1] - 双方计划探讨推进在贸易、投资、文旅教育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1] - 此次访问旨在巩固政治互信并为中马、中欧关系发展增添新动能 [1]
欧洲贵客访华行程有变?不到24小时,中方开出一张罚单,为期5年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25
中欧峰会变动 - 原定7月24日举行的中欧峰会将缩短为一天 第二天的议程被取消 [3] - 中欧高层经贸对话此前已因"无法在贸易争端中取得进展"被欧方取消 [3] 中欧贸易争端 - 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收最高34.9%的反倾销税 为期五年 [5] - 欧盟行业协会和企业提交价格承诺申请 符合条件者可免征反倾销税 [10] 中欧关系背景 - 欧方在乌克兰问题和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采取对华不友好政策 [5] - 双方仍存在广泛共同利益 面临美国关税的共同挑战 [8]
“大摊牌”,冯德莱恩竟还在对中国大放厥词
观察者网· 2025-07-09 11:28
中欧贸易争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责中国向全球市场"倾销补贴过剩产能"并抨击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 [1]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 [4] - 中国商务部最终裁定欧盟白兰地存在倾销并自7月5日起征收反倾销税 [4] -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5] - 中国采取对等限制措施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 [5] 中欧关系现状 - 冯德莱恩称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正加剧欧洲不稳定 [1] - 中俄关系成为中欧交往中的最大症结 [3]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技术部分已基本完成 [4] - 欧盟推迟与中国签署气候行动联合声明的计划 [6] 中国立场 -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当事方 [3]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中欧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 [7] - 中国商务部表示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妥处分歧 [5] - 中国对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必要管制是各国行使主权 [4] 行业动态 - 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至17.9% [6] - 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超过34% [6] - 欧盟和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5]
欧洲迎来战略机遇?中方开启7天行程之时,普京一通电话打到巴黎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59
中欧外交动态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开启为期7天的欧洲访问,行程覆盖比利时、德国和法国三国,关键议程包括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及中法外长会议[6] - 2024年中欧贸易额预计突破7800亿美元,较1975年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长显著,反映双方经济深度交织[8] -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表示愿充当欧中合作门户,中方欢迎比利时企业赴华发展,凸显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纽带作用[10] 俄欧互动与地缘博弈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22年9月以来首次通话,讨论中东局势及乌克兰问题,普京强调和平协议需基于"新的领土现实"[14][16] - 俄方通过对话试探欧洲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的立场,欧洲面临战略困境:既需平衡美国压力,又需应对俄罗斯军事行动并维持对华合作[16] 中欧合作前景 - 王毅提出中欧应成为"稳定之锚",呼吁在科技、绿色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以应对国际局势动荡[8][20] - 欧洲面临挑战是如何在中美俄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同时通过与中国合作获取新增长动力[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