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文脉华章】习言道 | 这块隋碑,习近平挂念40余年
中国新闻网· 2025-06-02 09:39
文化遗产保护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龙门石窟时提及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隋碑"龙藏寺碑",该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被誉为"隋碑第一"和"楷书之祖" [1] - 1984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国青年》杂志撰文介绍正定时,特别提到龙藏寺碑的书法价值,称其"上承南北朝余风,下开初唐书法诸家先河",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代表作 [3] -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发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本命长生祝延碑"缺乏保护,立即批评并要求整改 [3]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理念,并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 [4] - 在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时提出要让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4] - 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指出需激发青少年对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4] 地方实践案例 - 福建三明万寿岩史前遗址面临爆破开采时,习近平同志紧急批示停止爆破,保留远古人类遗迹 [3] - 浙江良渚遗址保护中,习近平同志果断关停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 [3]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时寄语青少年"多到实地寻溯中华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信" [4]
情暖六一、爱心相伴!白云区对口帮扶麻章区工作组携手企业慰问麻章区第二幼儿园
南方农村报· 2025-05-29 10:32
对口帮扶活动 - 白云区对口帮扶麻章区工作组携手广州市大姨妈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情暖六一、爱心相伴"主题慰问活动,为麻章区第二幼儿园送上节日祝福 [1][2][3][4] - 工作组组长黎妮副书记与企业代表深入幼儿园,与小朋友们亲切交流互动,组织开展包粽子、制作艾草香囊等传统民俗体验项目 [6][7][8] - 活动营造节日氛围,让小朋友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节日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幼群体中的传承与弘扬 [8][9] 捐赠情况 - 捐赠一批价值两万元的幼儿体育用具,涵盖跑、跳、钻、爬等多种功能,能有效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 [9][10][11] - 体育用具将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和户外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注入全新活力 [11][12] - 黎妮副书记表示希望这些体育用具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伙伴,让他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培养勇敢坚毅的品格 [13][14][15] 教育帮扶成果 - 自白云区对口帮扶麻章工作组入驻以来,已联合多家单位企业为麻章区学校捐赠各类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共计价值400余万元 [20][21][22] - 这些捐赠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与成长体验 [22] - 幼儿园园长表示会合理安排使用这些体育用具,精心设计各类体育课程和活动,让每件器材发挥最大价值 [16][17][18]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新华社· 2025-05-22 18:46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 各地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古城村落文旅融合、民族特色传统文化IP国际化 [2] 非遗技艺产业化 - 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侗族蜡染、刺绣、靛染等非遗技艺开发600多款产品,经营收入从100多万元增至超1800万元,带动1200多人就业 [3][4] - 赤峰市巴林右旗形成年产值2亿元的蒙古族服饰、挂坠、工艺品产业,将《格斯尔》史诗元素融入设计 [5] - 江苏昆山推出"园林实景演出"项目,山西阳城将琉璃烧制技艺应用于建筑和工艺品领域 [5] 古城文旅融合 - 丽江古城恢复30个文化院落,打造"慢生活"体验,2024年接待游客8064.3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6][7] - 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3天延长至15-30天,实现从"传统旅游"向"深度旅居"升级 [7] - 北京千余条胡同、广州永庆坊等通过文旅文创融合释放文化资源动能 [8] 汉服产业国际化 - 曹县形成全国最大原创汉服产业集群,从业者近10万人,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占全国市场50% [9][10] - 产品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10余国,希腊实体店开业首日引发抢购 [9][10] - 企业联合高校开发仿古织锦技术,纹样复原度超90%,并针对海外市场扩展至12个尺码 [10] - 汉服登上米兰展演等国际舞台,意大利博主、埃及留学生等海外群体成为文化传播者 [10][11] 文化IP出海 - 传统刺绣、游戏《黑神话:悟空》等通过市场化路径加速国际化 [11]
汉中市博物馆:汉风古韵续写盛世华章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43
汉中市博物馆望江楼(4月30日摄)。 我的心里话 汉中市博物馆馆长 卢辉 近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 为。未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下一心、勇于攻坚、砥砺奋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 护者、传播者,讲好汉中故事、传播汉中声音,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中华文脉,绵延繁盛,在汉中这片文化热土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百万年的人类史、5000多年的文明 史、2300多年的建城史,赋予了汉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里留存的古栈道遗迹、摩崖石刻等珍 贵文化遗产成为解码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汉中市博物馆作为汉中的"文化会客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共品汉风古韵、感受非遗魅力。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 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牢记嘱托,步履铿锵。汉中市博物馆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游客年接待量首破100万人次大关,"指 尖非遗"成为致富"金钥匙"……如今的汉中,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主动的担 ...
【风物郑州】广武山:楚河汉界风云起
郑州日报· 2025-04-29 10:43
郑州城市发展定位 - 郑州被定位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主根主脉所在地,需承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1] - 城市特征为"文武双全",品牌定位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 [1] - 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赋予郑州融合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命 [1] 广武山历史地理价值 - 广武山是楚汉战争"鸿沟为界"的历史见证地,直接影响汉王朝400年基业建立 [3][6][9] - 地理上标识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点,黄河中下游分界线 [3] - 秦代国家级粮仓敖仓所在地,曾存储足够9年使用的粮食 [9][10] 黄河中下游地理特征 - 桃花峪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年均径流量560亿立方米,河道宽度由300米骤增至千米 [13] - 该区域是三大阶梯地形交接点,形成独特"悬河"地貌 [13] - 桃花峪黄河大桥主跨406米,缩短郑州至焦作行车距离30公里 [13] 交通基础设施 - 桃花峪黄河大桥连接京港澳、连霍高速,构成"日"字形高速环线 [15] - 大桥串联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云台山等5大风景区,形成黄金旅游通道 [15] - 古代敖仓所处位置控制水陆交通要道,连接关中与中原的崤函古道 [10][11] 民营经济发展 - 郑州民营经济贡献77%就业岗位,市场主体中97%为民营主体 [19] - 4家领军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部分企业产品覆盖70余国 [19] - 政府推出30多项支持政策,设立专项服务平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