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平衡
搜索文档
小满时节如何养生防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关切
新华社· 2025-05-20 19:25
小满时节健康养生要点 - 小满节气需科学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健康问题,重点关注呼吸道感染防控和节气养生 [1]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 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但临床严重性未显著变化 [2] -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时遮住口鼻 [2] - 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建议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疫苗 [2] - 百日咳各年龄均可发病,未接种疫苗婴幼儿风险最高,需及时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 [2] - 肺结核占结核病90%以上,需尽早发现患者并严格遵医嘱服药,密切接触者应排查 [3] - 适龄儿童应接种卡介苗,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 [3] 节气养生建议 - 小满时节避免进食寒凉食物以防损伤脾阳,老人儿童更需注意 [4] - 易上火人群可食用冬瓜、西瓜、荸荠等养阴润燥食材 [4] - 脾胃虚寒者应多进食薏苡仁、莲子等健脾食物,海鲜可加姜蒜节制寒性 [4] - 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4] 科学体重管理 - 保持BMI、体脂率和腰围在合理水平是健康基础 [5] - 建议每日规律进食七分饱,保证粗粮比例,细嚼慢咽 [5] - 每日新鲜水果摄入量应保持在200-350克,少喝含糖饮料 [5] - 不吃晚饭减肥可能导致报复性进食,"放纵餐"会中断减重进程 [5] - 儿童青少年不应刻意少吃,需保证蛋白质和营养素摄入 [6] - 3-5岁儿童应进行大量户外活动,6-17岁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 [6]
预防“小胖墩” 儿童青少年健康呼唤“营养+运动”
新华社· 2025-05-20 00:35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 - 超重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外在形象 更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1] - 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19% 6岁以下超10% [1] - 部分学生面临膳食结构不合理 超重肥胖与营养不良并存 中高强度运动量不足等挑战 [1] 营养健康工作进展与措施 - 营养改善计划覆盖范围扩大 食养知识普及程度加深 校园饮食环境优化 [1] -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多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 从机制协同 技术支撑 科普宣传三个方面精准施策 [3] - 发布《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指导指南(2025)》 推广"食育星火工程" 培训万名"运动营养指导员" 组织健康宣教进校园活动 [3] 体重管理与健康促进策略 - 倡导吃动平衡对于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 促进健康至关重要 [1] - 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管理需要多方协作配合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1] - 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正在转向"营养+运动"综合干预 [3] 活动与主题 - 2025营养与健康发展促进大会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启动相关食育推广项目 [3] - 今年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 主题为"吃动平衡 身心健康" [3]
体重轻一点 烦恼少一点 保持“吃动平衡”好处有这些
央视新闻· 2025-05-18 09:30
全民营养周主题 - 2025年5月17日至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 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 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 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 [1] 肥胖的医学影响 -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会扰乱血糖 血脂 血压等代谢平衡 损伤心血管 内分泌 肝肾等多个系统 [2] - 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相关 1577万中国成年人数据显示 34.8%超重 14.1%肥胖 肥胖人群中患三种及以上代谢疾病的比例达22.8% 远高于正常体重者的3.0% [4] - 肥胖是高血压 糖尿病 脂肪肝 肿瘤等慢性病的入口 这些疾病降低生活质量并缩短寿命 [6] 肥胖的社会经济代价 - 超重和肥胖人群医疗服务利用率更高 尤其在门诊和检查方面更频繁 消耗金钱和时间 [7] - 肥胖者更容易因病缺勤 提前退休 影响收入 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 [9] - 肥胖儿童自信心 自我评价偏低 运动能力下降 可能影响社交与学习表现 [9] 体重管理的积极影响 - 体重下降5%~10%能显著降低糖尿病 高血压 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10] - 改善肥胖问题可通过规律饮食 适度运动和早期干预实现 不依赖昂贵药物或极端手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