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防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搭建网络课堂 促进“指尖学习”
人民网· 2025-06-20 09:31
民兵网络课堂的创新与成效 - 广州市军地运用网络课堂推动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采用"指尖学习"方式方便基干民兵利用碎片时间学习[1] - 网络课堂设置"专题授课""国防公开课""融媒体视频"3个板块,包含必修微课和选学内容如红色纪录片、国防主题演讲等[1] - 系统上线首周学习人次突破1万,民兵反馈通勤路上可学习并在讨论区分享体会,解决了传统教育需专门调班的问题[1] 教育内容与模式的优化 - 微课内容结合真实案例(如训练任务完成不佳的教训),通过讨论交流拉近课堂与实战距离,提升教学实用性[1] - 黄埔区永和街道武装部将思想动员不足的案例写入微课,民兵骨干反馈"爱听且能指导实践"[1] - 联合多部门推广"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活动、"国防教育进百校"活动,丰富课堂内容[2] 用户参与与社会影响 - 约20%注册用户为普通市民,通过平台分享、扫码推广参与国防和红色文化学习[2] - 网络课堂上线国防教育融媒体平台,拓展了教育阵地并增强内容多样性[2]
你好,双拥城|成都:花簇锦官城
新华社· 2025-05-28 14:42
双拥服务体系建设 - 成都全市开设1000余个"实体+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超市,2000余家企业入驻提供金融、医疗、通讯等专属优惠 [1] - 成立24个市县两级爱国拥军社会组织,吸纳1300余个会员单位,完成170余个拥军公益项目,惠及35万余人次 [1] - 打造60余个国防教育宣教阵地,包括拥军桥、双拥主题公园等,设置3000余处双拥宣传点位 [1]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支持 - 建立退役军人网络学院,培育"戎才军匠"4500余名,组织900余场专场招聘会,提供87万余个岗位 [3] - 创建"戎品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公共品牌,依托"川字号"农业产业建立专属就业创业模式 [3] - 全国率先成立高校促进退役军人工作联合会,校地联动培养退役大学生人才 [2] 国防教育与人才输送 - 63所中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开设空军/海军航空实验班培养飞行人才 [2] - 创新开设国防教育特色课程,覆盖成都三十六中、天府三中等中小学 [2] - 通过快闪活动、户外3D屏宣传成都舰等军事文化内容,形成社会热点话题 [2] 军人家庭保障措施 - 推出随军家属积分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举办未就业家属专场招聘会 [2] - 系统性解决军人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急难愁盼问题 [2]
设立“国防积分” 家校共同参与
人民网· 2025-05-26 09:12
国防教育创新机制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创新推出"少年国防积分"体系 通过积分兑换书籍和研学机会激励学生参与国防教育活动 [2] - 积分获取方式包括帮助军烈属打扫庭院(加2分) 完成国防知识手抄报(加0.5分)等具体行为 [2] - 达到20积分的学生名字可上榜小留镇党群服务中心"少年国防积分"榜 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热情 [2] 家校联动模式 - 建立家校美德信用联动机制 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可为子女国防积分账户加分 [3] - 家长通过红色研学 红色故事宣讲等志愿活动为孩子树立国防教育榜样 [3] 活动实施成效 - 学生已使用积分兑换《红色记忆》书籍和祭扫用鲜菊花 其中骆梦雪等学生代表用积分表达对英烈的敬意 [2] - 该镇被设为省级"美德信用"创新实验区后 将国防教育与美德信用建设深度结合 [2][3]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继续完善"少年国防积分"体系 扩大对国防教育和军人关爱的社会关注度 [3]
杭州市“烽火少年”火热招募中
每日商报· 2025-05-22 10:32
目前,"烽火少年"报名通道开启。报名操作十分简便,大家只需动动手指,关注"杭州国防动员微 信公众号",点击【教育馆】→【烽火少年征集】,进入报名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参与活动。每期将从报 名同学中选出30位学员,邀请参加位于杭州市国防动员教育馆内的主题研学活动,完成当天研学活动的 学员可获得专属徽章及文创礼品一份,成为"小小国防员"。 另外,市国动办还将向"小小国防员"征集展现国防动员内容的作品,不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等形式,每季度选出优秀作品,并向作者颁发"烽火少年"聘书。需要注意的是,参加活动的同学请持续 关注杭州国防动员微信公众号,每期学员名单及活动信息等将在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布。 为了让更多孩子深入了解国防知识,激发爱国情怀,守护家国平安,日前,杭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面向全市小学生,正式启动 "烽火少年"青少年公益宣传教育活动招募计划。 研学课程内容丰富且充实。既有专业讲解导览环节,讲解老师会为学员们讲述展厅内杭州国防动员 建设故事,也有安排学员实地参观神秘的人防工程,带学员们了解人防工程的多重功能与重要性,以及 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使用等。 本次研学活动的"重头戏"当属激光打靶。场馆内配备了92式仿真 ...
红色基因滋养乡村沃土(地名中的抗战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红色文化传承 - 明久乡以抗日烈士姚明久命名,1946年将"金山堡屯"更名为"明久村",1956年设明久乡 [2][3] - 姚明久1940年成立北满抗日救国总会金山分会,会员发展到120多人,同年被任命为"三肇"抗日救国总会会长 [2] - 姚明久1941年被日寇杀害,牺牲时30岁,曾在狱中受尽酷刑仍不为所动 [3] 红色教育实践 - 肇东市将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结合,明久乡成为重要实践阵地 [4] - 肇东市教育局启动"国防教育进校园"计划,将姚明久事迹融入课程 [4] - 明久乡2024年推出"红色知识科普""巾帼红色讲堂"等项目,学校定期组织"重走抗联路"活动 [4] 精神传承影响 - 硕士毕业生刘欢欢受烈士事迹激励,以选调生身份回到明久乡工作 [3] - 明久小学、明久中学通过烈士纪念碑宣誓等形式开展红色教育 [4] - 姚明久精神激励肇东人民在新时代奋力拼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