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创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文创市场火热释放浓浓“文化味道” 创意叠出“蘑”力破圈妥妥“流量担当”
央视网· 2025-08-04 10:56
暑期旅游旺季文创市场销售高峰 - 全国各大景区和博物馆文创商店迎来销售高峰 以花朵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格外吸引游客目光 [1] - 山东济南大明湖百亩荷花初绽 成为盛夏"流量担当" 带动周边文创消费 [3] - 济南百花洲推出非遗扎染夏荷帆布包 掐丝珐琅画和鲁绣等荷花主题文创产品 [4] 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开发 - 福州三坊七巷和上下杭景区推出茉莉花主题文创 包括香囊、冰箱贴、挂件和茉莉簪花体验 [8] - 福州多家店铺推出茉莉特饮、茉莉绿豆糕和茉莉蝴蝶酥等创意伴手礼 [10] - 北京国家植物园推出植物毛绒玩具、植物盲盒和植物香氛等可食用、可种植的文创产品 [13][16] 创新文创产品形式 - 北京紫竹院公园利用近80万株竹子开发竹质文创产品 包括3D打印竹林图案冰咖啡和竹杯消夏冰饮 [14][16][20] - 云南昆明推出野生菌主题文创 包括树脂粘土蘑菇森林微景观摆件和簇绒蘑菇包挂钥匙扣 [19][22][24] - 文创产品从视觉扩展到嗅觉和味觉体验 如国家植物园的植物香氛和福州茉莉花食品 [13][10] 非遗与传统工艺结合 - 济南百花洲非遗扎染坊提供荷花扎染体验 游客可亲手制作夏荷帆布包 [4] - 掐丝珐琅画采用金丝圈骨和彩砂点色工艺 鲁绣通过飞针走线呈现荷花图案 [4] - 昆明文创工作室手工制作菌子主题饰品 采用原创设计和多种材质 [19][22]
奥赛文创销售额破1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10:36
奥赛大展文创产品销售情况 - 奥赛大展相关文创产品总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 [1]
文创小产品“创”出大产业
文创产品市场表现 - 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上市一周年累计销量突破200万件 [1] - 南京博物院"小粉炉"芙蓉石冰箱贴单日销售额达40万元 [1] - 敦煌研究院九色鹿系列文创产品在电商平台上架即秒空 [1] - 2024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超3万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以上 [3] 文创产品成功因素 - 设计者汲取文物灵感 通过解构形制纹样等元素让历史融入日常 [2] - 产品设计精美 制作工艺精湛 兼具艺术性与收藏价值 [2] - 应用场景广泛 满足"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消费需求 [2] - 承载人文价值 将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结合 唤起情感共鸣 [2] - 产品形态从实物临摹向主题创意、互动型产品升级 [2] 文创产业发展模式 - IP授权给制造商形成主要盈利路径 [3] - 直接产品销售包括自营电商和线下店 [3] - 沉浸式体验消费如文创主题咖啡馆、酒店、展览 [3] - 数字化衍生如虚拟偶像等新型业态 [3] - 通过与影视、餐饮、科技等领域跨界合作扩展消费场景 [3] 文创产业现存问题 - 同质化现象严重 部分产品停留在简单复制阶段 [4] -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IP侵权和盗版仿冒屡禁不止 [4] - 创意设计等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培养体系待完善 [4] 文创产业发展建议 - 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4] - 出台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场地补贴等政策 [4] - 优化人才供给体系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孵化平台 [4] - 建立产业激励体制机制 鼓励IP创新研发 [4]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4]
“出圈”小文创 激活大产业
苏州日报· 2025-07-25 08:22
乡村文创IP开发 - 凤凰镇"河阳河恬"IP系列产品(水蜜桃挂件、玩偶、漆扇)在旺销期销售超千个,成为当地农文旅发展亮点 [1] - 苏州农产品六宝IP(阳澄湖大闸蟹、苏州大米等6款形象)将于8月量产上市,设计团队正与农业主体合作开发大米周边、黄桃等衍生品 [2] - 太仓郑和航海主题冰箱贴、吴江茧艺永生花等产品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动能,设计师认为合理开发文创可创造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 [2] 非遗工艺创新应用 - 光福镇遇涧合作社推出可穿戴苏绣系列(吊坠/耳环/胸针),融合运河文化元素,产品上市即售罄并进入北京SKP等高端渠道 [3] - 苏绣文创单品通过时尚化设计打破非遗距离感,既带动收藏品销售(客户复购率达100%),又实现文化传播 [3] 农产品深加工创新 - "可米酷"品牌推出苏州大米碧螺春冰淇淋,以植物基配方契合健康趋势,同步开发阳山白龙茶、树山杨梅等地域特色口味 [4] - 通过电商渠道覆盖全国市场,帮助茶农果农拓展价值链,实现农产品溢价 [4] 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 苏州已组建乡村设计师联盟与文创联盟,系统挖掘文化资源,2023年计划加强苏博等团队合作优化激励机制 [5] - 通过农业品牌故事大赛、"土特产地图"整合推广渠道,目标打造爆款产品提升乡村经济效益 [4][5]
“北京礼物”全球文创大赛启动,首设“国际礼物”赛道
新京报· 2025-07-02 19:52
2025"北京礼物"全球文创大赛启动 - 大赛分实物和设计两大赛道 首次面向全球征集并首设"国际礼物"赛道 [1] - 征集阶段为即日起至8月31日 分为6个类别包括古都印记 红色文创 科创融合 时尚潮流 场景创新 国际礼物 [1] - 国际礼物类别主要针对北京入境游客 设计赛道包括"北京礼物"Slogan和手提袋 [1] - 获奖作品可成为"北京礼物" 最高可获100万元新消费奖励资金 [1] - 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驻线下旗舰店 主题店及线上平台 参与重大外事活动和展会 [1] 2025年夏季心意礼单发布 - 12家企业推出12件夏季新品 包括明十三陵博物馆的"本宫喜欢""朕的宝贝"系列冰箱贴 [2] - 吉祥戏院推出"璀璨梨园系列珠宝" 首都图书馆打造"墨韵流香"闻香笔套装 [2] - 北京画院复原齐白石原作 故宫推出"紫禁城祥瑞"潮玩系列 [2] - 声智科技将星环意象融入AI耳机钻扣 昭贵科技推出"芦荟祛痘胶"定制款 [2] "北京礼物"渠道拓展 - "北京礼物"友谊宾馆店即将开业 为首家酒店主题店 包含近千件商品 [3] - 目前已有25家门店 面向社会发起试点运营商和门店邀约 不设门槛 [3]
数字化浪潮下文创人才教育生态建构及实践浅析
央视网· 2025-07-01 11:07
数字化技术对文创产业的影响 - 数字技术为文创产品创新提供多元化工具与灵感源泉 例如3D打印文物模型和数字特效文创饰品 [2] - 数字化生产技术提升效率与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大数据分析实现按需定制 规避库存积压 [2] - 消费者行为变化 追求个性化商品如故宫淘宝"六百里加急"行李牌 以及VR/AR体验增强认同感 [3] -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成为文创品牌推广新渠道 电商打破线下销售时空局限 [3] 文创人才需求与培养 - 数字技术催生"数字化文创新人"需求 要求复合型能力(文化底蕴+创新设计+数字技术) [4] - 在线教育平台降低学习门槛 新人可轻松获取必备技能 [4] - 跨学科教育体系整合艺术设计 文博学 传播学 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资源 [5] - 开设"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实践课程 结合艺术设计 文化IP挖掘 数字建模等技能 [5] 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 - 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 学生参与实际项目 企业获得高校智力支持 [6] - 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实现理论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7] - 项目驱动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 培养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 [7] - 师资队伍需具备跨学科背景 通过企业实践和行业专家参与提升教学质量 [7] 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结合 - 挖掘传统文化IP价值 建立可解构的文化符号库 开发分层知识产品 [8] - 利用AR技术重塑沉浸式学习场景 实现实体与数字内容联动 [8] - 任务制研学体系吸引学术社群 教育积分系统鼓励参与 [8] - 与文博机构合作推出数字教材和课程 提升文创IP文化价值 [8] 文创产业发展趋势 - 文创产品呈现数字化 多元化 国际化趋势 [9] - 文创人才教育生态通过跨学科体系 产教融合 师资优化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 [9]
“蓉品矩阵”在泰国参展拓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17:56
活动概况 - 成都贸促会"蓉品出海"年度活动之一的"2025泰国之约·中国(四川)精品购物节"于6月25日在泰国曼谷启幕 [1] - 四川省供货商商会与成都国际商会组织35家成都企业参展,携带200余种、3500余件精选产品组成"蓉品矩阵" [1] - 活动采用"产品展销+文化交流+商贸对接"三维联动模式,取得超预期合作成果 [1] 参展企业及产品 - 川酒品牌包括大邑青梅酒、舍得、沱牌等,川茶新势力包括霸王茶姬、?茶、森林雪、峨眉山有机茶等,搭配西岭小雪矿泉水 [3] - 成都食品和调味品品牌包括金宫鸡精、建华香油、友联、川骄和丰科鲜菇道食用菌,六婆辣椒面/火锅底料调味品等 [3] - 生活类参展企业有墨珩服饰、行匠箱包、风尚床品、凤生纸品、天府香疗、秉正时代 [3] - 文化非遗类参展品牌包括府河源、情针意线、蓉锦、靖绣缘、显俊等安靖蜀绣五品牌、成华蝶舞华天熊猫文创、新美好国旅、鼎尖文化、新都巧帆棕编、成都·美丽工坊 [3] 活动反响及成果 - 活动引发泰国各界高度关注,泰国电视台等27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 [3] - "天府会客厅"非遗文创展区人流如织,成华蝶舞华天的熊猫文创、蜀绣精品引发抢购 [3] - 蜀绣与泰丝大师同台献艺,墨珩服饰"南丝路"时装成为时尚焦点,音乐剧《熊猫》传递"和谐共生"理念 [3] - 开幕当天举行的中泰企业家交流会吸引近百家泰国采购商,包括Oishi Group等30余家泰国知名企业代表 [4] - 凤生纸品一天内拿下8个意向订单,万良食品与泰国S&S TRADING公司签订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麻辣魔芋食品订单 [4] - 成都展团在开幕当天的意向采购总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成果远超预期 [4] 前期准备及后续安排 - 购物节开幕前一天,成都企业团考察了泰国饮料巨头Ichitan、泰国正大集团旗下市场份额高达98%的Makro(万客隆)连锁及曼谷菲尼克斯购物中心 [5] - 购物节将持续至6月29日 [5]
从凤冠冰箱贴到协和毛绒挂件 文创IP成品牌破圈“新法宝”
每日商报· 2025-06-25 06:13
医院文创IP发展现状 - 北京协和医学院开设"协和时光身心空间"线下店 推出以身体脏器为原型的毛绒挂件和MBTI人格挂件 其中浅粉色大脑挂件最受欢迎 经常售罄 [2] - 上海瑞金医院推出"抗疫纪念医生公仔"和"护士公仔"小熊玩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推出"出院留念"帆布包和"精神饼"月饼等跨界文创产品 [3] - 医院通过文创IP构建有温度的文化生态系统 化解医疗场景的冰冷感 增强患者和大众对医院的亲近感 [4] 文创经济行业趋势 - 文创经济已成为各行业突破传统边界 实现品牌破圈的重要抓手 从博物馆到高校都在发力文创IP [2] - 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上市8个月销量超100万个 带动系列产品销售额过亿元 武汉大学羽绒服等高校文创也引发关注 [3] - 打造文创IP成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助力产品和服务出圈的标配手段 [4] 文创产品市场表现 - 北京协和医学院此前与"一目可视"公司联名推出盲盒 吧唧徽章等文创产品 线下店开业是其持续深耕文创IP的举措 [2] - 消费者将大脑挂件挂在通勤包上 形成"没有脑子就买个脑子用"等趣味社交话题 [2] - 医院文创产品成为医护工作者自购或赠送亲友的热门选择 [3]
文创“潮”出新花样(追梦人)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文创产品设计 - 成都博物馆文创区推出以镇馆之宝石犀为原型的"镇水神兽希希"盲盒,包含青花瓷纹样盖碗牛、火锅牛、芙蓉牛等成都风味设计,成为销量冠军 [1] - 设计师曾舟将三星堆青铜文物转化为潮玩形象,如坐姿青铜大立人,保留文物特征的同时加入夸张元素,体现古人对千里眼顺风耳的崇拜 [1] - 三星堆"十日神话"系列盲盒以人首鸟身像为原型,创新加入拼装收集玩法,集齐一套可拼成60厘米高的"通天神树",树干添加钢柱解决变形问题 [2] 文创行业趋势 - 文创产品通过盲盒形式契合Z世代追求新鲜感的心理需求,在满足期待感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 潮玩将传统文化厚重庄严的一面以俏皮形式表现,使文物"活"起来,推动历史符号与生活美学共振 [2] - 文创设计大赛吸引全国参赛者交流,通过塑料、金属等材料创作栩栩生作品,激发爱好者与初学者的兴趣 [3] 设计师理念与成就 - 设计师曾舟主张文创需承载历史并勾连城市风格,如成都博物馆系列融入本地元素 [1] - 其主创的三星堆福佑青铜像系列、"镇水石犀·这礼是成都"系列、"十日神话"系列多次获奖,深受游客喜爱 [3] - 曾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通过潮玩可让更多人触摸和爱上沉淀数千年的文化 [3]
“搞莫狮”上线,武汉方言主题乐园年底也要来了
长江日报· 2025-06-21 15:39
公司动态 - 武汉有芒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推出新品"搞莫狮"玩偶,首批30只3分钟内售罄[1][5] - "搞莫狮"设计灵感源自武汉方言"搞莫斯",形象为光谷创业小伙,身背"过早"包,毛发蓬乱[2][4] - 玩偶采用多种面料拼接工艺,面部顺滑,身体毛绒感强,头发胡子可自由编辫子[4] - 公司此前推出的"蒜鸟"系列玩偶已成为现象级产品,累计销售近20万只[4] - 公司已形成完善供应链体系,新品"搞莫狮"售价49元,通过淘宝、小红书、抖音及微信小店"鄂人文创"销售,支持次日达[4][5] 产品表现 - "搞莫狮"上线首日销售量达300只[5] - 公司文创产品60%以上消费者为18-35岁女性,60%订单来自北上广深等外地城市[4] - 消费者群体包括对武汉文化好奇的外地人及在外的武汉人、曾武汉求学人群[4] 发展战略 - 公司文创版图持续扩大,"蒜鸟"家族已衍生10余款角色[4] - 与武汉欢乐谷合作建设"武汉方言主题乐园",预计年底建成[4] - 已与霸王茶姬联名推出"搞莫狮"超级英雄版本[4] - 计划开发热干面、面窝等早餐系列玩偶,推广武汉方言文化[4]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国第二大文创公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