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民鱼水情
icon
搜索文档
“护好红色文物,更要讲好它们的故事”(守望·追寻红色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走进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的一家红色主题展览馆,一张桌子上摆着一盏煤油灯——大肚子、长把手、棉 灯芯,灯身已是锈迹斑斑,难以分辨本来的颜色。"别看这油灯普普通通,背后可是有着一段故事。"面 对参观者,红色主题展览馆创办人王国霖(见图,受访者供图)卖了个关子。 王国霖说,这盏煤油灯是他从通化县兴林镇一名李姓村民家中收来的。李大哥给王国霖讲述了当年的故 事: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队伍白天行军打仗,夜里在农户家休整,商讨战术,"他们不敢把灯点得太 亮,怕被敌人发现,只能借着昏暗的灯光看地图。"李大哥的父亲一直站在院子里,小心翼翼地给部队 望风。后来,部队继续赶路,把煤油灯留了下来,李家人悉心保存至今。 "一盏灯,背后是爱国情怀和军民鱼水情。我们得想办法,护好红色文物,更要讲好它们的故事。"王国 霖说。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曾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周旋,创造了奇袭老岭隧道等诸多经典战例。1986年,25岁的 王国霖到通化县公安局工作,下乡时经常遇到一些抗战老兵,王国霖总爱和他们多聊聊。"有的老同 志,一提起当年的经历,眼睛都亮了!"雪地里咬牙前行的队伍、被鲜血浸透的绑腿布、杨靖宇将军"四 不打"的游击战术……聊着聊着,有些老兵就给王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从这些历史印记中重温军民一家亲
新华社· 2025-08-09 19:59
抗日战争历史印记 -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于1944年10月签发献草证,收到徐恒照先生捐献稻草30斤,并承诺积极抗战保卫根据地[2] - 1941年7月新四军第五师进驻白果树湾村后,老百姓踊跃参军参战、传送情报、捐献粮草支援抗日[4] - 献草证主要用于战士编草鞋、打地铺、喂马等用途,体现了军民鱼水情[4] 军民互助故事 - 白果树湾村妇女在煤油灯下为新四军战士制作81双布鞋,解决草鞋易烂问题[7] - 1944年鄂豫边区物资极度缺乏时,老百姓自发捐粮捐衣捐鞋支持抗日[9] - 1945年老百姓多次推车排队为新四军39团送稻谷,部队训练场上常晒满稻谷[12] 军民共建事迹 - 新四军借住朱湾村老百姓提供的72间房屋用于第五师与第七师会师驻军[17] - 1941年4月新四军第五师14旅42团与第七师挺进团在陈汉沟会师,首次打通两师联系[19] - 新四军帮助老百姓修塘修堰栽秧,至今大悟山留存着当年修建的水利痕迹[14] 战地医疗支援 - 1943年12月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在桃花山建立战地医院,最多仅2名医生4名护士[20] - 白果树村村民易祥胜12岁时帮助战地医院抬担架运送伤员并采购物资[21] - 战地医院不仅救治战士也救治当地百姓,老百姓协助输送物资传递情报[23]
蒙山高 沂水长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红色主题美术创作 - 抗战时期山东军民关系以沂蒙地区最为典型,艺术家们将画笔对准沂蒙,通过作品传递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 [2] - 沂蒙女性如"沂蒙红嫂"和"沂蒙母亲"为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成为艺术家表现的重要对象,作品通过写实技巧展现女性柔美、自信和质朴 [2] - 单应桂中国画《沂水欢歌》等作品通过"洗军服"等细节巧妙点出爱党爱军主题 [2] 支前行动的艺术表现 - 陈国力、吕建军创作的油画《丰碑》以象征性手法将支前手推车置于群山之巅,赋予支前史诗般的宏伟意象 [3] - 李学明中国画《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沂蒙丰碑)》用写意语言全景式描绘300多名军民学习、生产、训练、运输的场景 [3] 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艺术家们深入沂蒙历史现场研究史实,创作出或优美或雄浑的作品,为沂蒙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3] - 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一代代艺术家笔下得到传承和弘扬 [3]
各地举行活动庆祝建军98周年
央视网· 2025-08-02 03:1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
致敬最可爱的人 迎“八一”,丹阳各界共话军民鱼水情
镇江日报· 2025-08-01 08:03
活动展同心 "从激情长跑到经典诵读,从走访慰问到老兵座谈……"连日来,丹阳市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 的迎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民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向"最可爱的 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慰问显关心 "八一"前夕,丹阳市四套班子领导分组走访慰问了驻丹部队官兵,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 诚挚祝福。 丹阳基金会负责人亦采取逐个上门、分片座谈等方式开展见义勇为退役军人慰问活动。其中,丹阳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金夕龙一行来到苏南运河丹阳(大泊)锚地,慰问了丹阳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 业发展中心的退役军人王坚。2010年寒冬,王坚在京杭大运河救起了一名落水船员,展现了军人的英勇 与担当。因这一义举,王坚荣获镇江及丹阳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王坚表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 他将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礼映初心 "那真是一代人用生命代价换取来的和平啊,每一寸国土,都浸润着血汗和忠诚!"7月29日上午, 丹阳市公安局离退休党总支部会议室,在迎"八一"退役军人座谈会上,退役军人、退休民警袁正和回忆 起了他当年在麻栗坡轮战的那段生死岁月,参会人员无不动容。 议 ...
辽宁沈阳:电网“红马甲”携手消防员共筑安全防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7-29 09:34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一、二、三、四……"7月22日上午,骄阳似火, 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大街专职消防救援站院内传来一阵嘹亮的口号声。一队步伐整齐的电网"红马 甲"正与消防员们并肩进行列队训练。炽白的光线落在每一个人的肩头和挺直的脊背,晒得微红的脸颊却在 阳光下折射出正气与坚韧的光……这是国网辽宁电力(沈阳沈北复转军人)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与沈阳市沈 北新区辉山大街专职消防救援站联合开展的"庆八一·保安全"联建活动现场。这场特殊的"战友重逢",让庆祝 八一建军节的气氛更添热血与温情。 电火共守护 "涉及到'电'的着火初期处置最关键,咱们相互学习,对彼此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近期我们针对电动 车'飞线'充电的违规用电问题走街串巷,发现这情况直接找到居民进行讲解、劝导,大多数居民能够及时认 识到行为的危险。"交流环节,在"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的标语下,联建双方围绕风险防 范、安全宣传、应急处置等内容开展热烈讨论。消防员们纷纷表示,近些年,随着老百姓安全用电意识的提 高,由人为不规范使用电器引发火灾的隐患有所改善,而房屋线路老化、私拉乱接电线等情况成为了较为严 ...
从宋公碑看军民鱼水情(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07-26 06:02
历史背景 - 盐城东临黄海,历史上饱受海啸、海潮侵袭,1939年8月特大海啸导致1.3万多人死亡 [2] - 1940年秋,宋乃德随八路军第五纵队东进,任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将修筑捍海大堤列为头等民生工程 [2] 工程实施 - 1941年5月15日修堤工程开工,新四军三师官兵与党员干部带领上万民众修筑海堤 [2] - 修堤过程异常艰辛,堵塞五丈河堤口时突逢大雨,监工员和乡保长跳入急流工作11小时完成合龙 [3] - 敌人加紧破坏行动,暗杀多名党员,但工程最终于7月31日全线竣工 [3] 工程成果 - 捍海大堤绵延近45公里,堤高3米,底宽19米,竣工次日抵御特大海啸冲击 [4] - 沿海居民将大堤命名为"宋公堤",并刻立"宋公纪功碑"表达爱戴之情 [4] - 2021年入选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2023年被水利部列入"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4] 现代影响 - 2019年新四军纪念馆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宋公碑"被列为重要内容,采用钢化玻璃保护和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制作仿制件 [5] - 2024年宋公碑3D打印仿制件在巡回展中展出,历时3个月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