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审计整改
icon
搜索文档
东莞审计整改问题金额超44亿元,仍有21个问题未整改到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23:28
审计整改总体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底,东莞市审计查出202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181个,剩余21个未完成(4个已到整改期限,17个未到)[1] - 整改分类:立行立改141个、分阶段整改50个、持续整改11个,已到整改期限的170个问题中完成166个,整改率97.64%[5] - 累计整改金额44.82亿元,包括上交财政0.87亿元、归还原渠道3.20亿元、减少财政拨款0.41亿元、调账20.35亿元等[5][4] 财政资金管理整改 - 5个单位和镇街上缴结余资金128.84万元、企业退回补助247.25万元及非税收入7137.76万元,合计7513.85万元[7] - 4个单位和镇街拨付未及时发放的补助资金608.07万元[7] - 2个镇街上缴3205.94万元未纳入预算的非税收入,3个镇街上缴2073.57万元非税收入至镇街财政[7][8] - 2个镇街收回污水处理费等96.04万元,企业补缴水费及罚款20万元[8] 重大政策落实整改 - 稳经济政策专项审计中6个问题全部整改,通过政企宣讲和多部门联动促进政策落地[8] - 3个单位追回多发放资金15.07万元,扣减不符合条件奖补215.50万元[8] 民生与投资项目整改 - 社保基金审计补发73.80万元,追回多发56.93万元,对拒退人员申请强制执行[10] - 医疗机构追回违规报销诊疗费187.35万元和多支付医保基金0.21万元,追缴罚款156.65万元[10] - 工程项目核减资金1888.70万元,追回多缴税金39.90万元,核减预算1080.14万元[9][10] 未完成整改问题分类 - 立行立改类:2个未完成(工商登记受阻导致资金挂账、基本农田调整待窗口期)[11] - 分阶段整改类:10个中2个未完成(停车管理系统资金未明确、工程预算编制复杂)[12] - 持续整改类:9个涉及专项债券开工滞后、资产闲置、违法用地等,均未到期[12] 监督与协同机制 - 市委审计办印发分工方案,督导45个单位整改,5个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6] - 2024年移送问题线索43份,收到处理反馈24份,提交整改报告50篇[6] - 巡察监督将审计整改列入重点内容,人大开展跟踪监督[6]
凝聚江苏审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34
经济大省挑大梁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 [1] - 审计整改是审计监督的关键环节,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是推动全国两会精神落地见效的重要内容 [1] - 江苏省审计厅扎实推进"强研究、提质效"行动,构建优质高效的审计整改工作链条 [1] 审计整改机制创新 - 江苏省审计厅坚持以系统研究为战略引擎,聚焦健全审计整改制度机制 [2] - 推动审计整改从阶段化向常态化转变,形成制度清晰、流程完善的"标准化"链条 [2] - 出台《江苏省审计机关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类和结果认定办法(试行)》,修订《审计整改督查管理办法》 [2] - 将整改工作贯穿审计项目全过程,夯实审计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 [2] 审计整改协同模式 - 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同向贯通"的审计整改模式 [3] - 推动形成由政府主导、被审计单位落实、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审计部门督促的协作整改机制 [3] - 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被纳入省委对设区市高质量发展考核 [3] - 强化审计监督与人大、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 [3] 审计整改技术创新 - 创新研发全省审计结果综合利用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4] - 系统设置审计对象管理、标准化问题库、审计结果管理等八个模块 [4] - 建立千余条标准化问题库,设置多维查询功能 [4] - 全省审计机关已录入审计项目近9000个,形成审计问题信息9万多条 [5] - 系统日均登录使用人数300余人 [5]
立足经济监督定位 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以高质量审计监督促进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西安日报· 2025-04-27 11:11
审计工作部署 - 全市审计机关围绕中心大局 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在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中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1] - 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 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 打好"八场硬仗"和"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 立足经济监督定位 聚焦主责主业 [1] - 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 以高质量审计监督促进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审计重点领域 - 聚焦中央决策部署 重大改革任务 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风险防范化解 促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 [2] - 持续开展全市"保回迁" 保障性住房 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审计 [2] 审计工作机制 - 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 加强审计整改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 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2] - 科学规范开展审计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 以清风正气守护好"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2] 审计工作保障 - 全市各级党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 亲自管 各司其职 协同配合 形成审计工作强大合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