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上强调以更强责任担当治水兴水治林兴林 不断推动美丽陕西建设迈出新步伐
陕西日报· 2025-05-24 08:25
5月23日,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强责任担当治水兴水、治林兴林,不断推动美丽陕西建设迈出新步 伐。 省长赵刚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邢善萍宣读表彰决定。省领导王晓、李九红通报有关情况。会上观 看了全省河湖整治暗访片、林长制专题片。咸阳市、延安市、商洛市、渭南市和平利县、西乡县白勉峡 镇有关河湖长林长作了交流发言。 赵刚强调,各级河湖长林长要坚决扛起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 实"四水四定"要求,常态长效加强秦岭生态保护监管,打好污染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狠抓各类 反馈问题整改,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统筹好抗旱和防汛工作,严防旱涝急转,落实森林草原 防灭火各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领导方红卫、杨广亭、范九伦,省直有关部门、有关中央驻陕单位和各市(区)、县(市、区) 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赵一德指出,去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的决策部署,坚决 筑牢秦岭、黄河流 ...
“洪湖山水工程”收尾,“长江之肾”获一体化修复
第一财经· 2025-05-19 12:31
工程旨在统筹解决洪湖流域面临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守护"长江之肾"。 近日,湖北洪湖金湾生态斑块亮点打造工程正式完工,这标志着覆盖了大半个洪湖区域的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 称"洪湖山水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经测算,洪湖山水工程每年可削减CODMn(高锰酸盐指数)57.38吨、TN(总氮)11.47吨、TP(水体中磷元素总含量)2.3吨,水质从Ⅴ类净化为Ⅲ类,大 湖内的水生植物成活率有望从不足40%提升至90%,水体透明度提高1.5倍,氮磷负荷削减率达50%,水体自净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为洪湖水生植物恢复提供 可量化的技术路径。 据悉,洪湖山水工程将于明年3月全面完工,有望改善洪湖流域生态环境,升级河湖连通水系,减少入湖污染物,为洪湖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物多样性保 育、水质净化、自然景观美化等生态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促进当地绿色农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 K 1 E. 0 在石码头电排河桥头,第一财经记者看到,河面宽约30米,水体清澈,两岸栽种了乔木落羽杉,河边还有人垂钓。洪湖山水工程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项目负 责人邹宏浩告诉记者,改造前,这里河面不足10 ...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调研时强调 推动生态版图从“浅绿”向“深绿”迈进
中国环境报· 2025-05-07 18:42
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 - 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 统筹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保护 稳妥推进"河湖+"融合发展产业和项目 [1] - 推动人工修复向自然恢复稳定过渡 抓好后续治理和生态环境监测 [1] 生态治理与荒漠化防治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2] - 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 推动生态版图从"浅绿"向"深绿"迈进 [2] - 统筹增绿与增收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实现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 [2] 能源产业与绿色转型 - 现代能源是陕西省的基础性 战略性产业 推进能源"稳控转" 促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 多元化 低碳化发展 [2] - 以"北电南下""南化北移"为抓手优化省域生产力布局 加快调整产业 能源 交通运输 用地结构 [2] - 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推动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 [2]
省推进黄河流域秦岭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5-07 06:49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部署 - 会议审议了生态保护相关文件并安排重点任务 [1]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2] - 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筑牢三大生态屏障 [2] 黄河流域保护措施 - 落实"四个坚持"和"四水四定"举措 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 [3] -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3] 秦岭生态保护 - 动态排查整治"五乱"问题 做好生态保护修复 [3] - 加强尾矿库治理 确保秦岭生态安全 [3] 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 - 实施汉江丹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3] - 加强涉金属矿产开发污染治理和湿地保护 [3] - 防范危化品运输风险 保障水质安全 [3] 问题整改与责任落实 - 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3] - 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3] - 强化日常督导检查 完善大保护协同格局 [3]
走近山水工程,看我们的地球这样变美(美丽中国·世界地球日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 2025-04-22 06:21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山水工程)应对生态问题,重塑国土空间生态格局,取得显著生态成效,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书写让地球更美的篇章 [5][8] 山水工程概况 - 聚焦长江、黄河、青藏高原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七大要素 [5] - 实施6批52个山水工程,涉及29个省份,累计下达中央财政资金1006.5亿元 [5] - 实现由单要素保护修复向系统性治理、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政府主导向多元化投入转变 [8] - 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8] 各地生态修复案例 江西于都 - 曾经崩岗地貌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土壤侵蚀退化等问题 [9] - 修复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建污水处理设施、治理河道和土壤等 [9] - 现在山区植被覆盖度提升,水体污染降低,河道生态和土壤质量改善 [10] 湖北石首 - 曾经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和农田扩张破坏生态系统 [10] - 修复采用鸭—蛙—稻协同种养模式,构建农田生态网络体系 [10] - 现在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小,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 [12] 内蒙古巴彦淖尔 - 曾经乌梁素海湖面萎缩、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12] - 修复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芦苇资源化利用 [12] - 现在湖区污染减少,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提升 [13] 甘肃甘南 - 曾经黄河湿地因开发建设生态失衡 [13] - 修复包括退化草地湿地、林地和矿山修复 [13] - 现在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14] 新疆阿克苏 - 曾经艾西曼湖水域缩小、植被退化、土地沙化 [15] - 修复以非常规水为水源,完善林网体系,加强植被管护 [15] - 现在湖泊生态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16] 山东临沂 - 曾经双崮流域树种单一,森林生态功能减弱 [17] - 修复通过伐树、丰富树种结构等措施改善森林环境 [17] - 现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生态功能完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