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实践
icon
搜索文档
昌江:三重文明“技法”织造黎乡“新锦”
海南日报· 2025-05-26 09:57
文明创建成果 - 昌江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市场整洁有序,摊主自觉清洁摊位,顾客不乱扔垃圾[2]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打造山海黎乡现代文明新形态[2] - 实施176项基础设施工程,提升21条主次干道路、景观绿化等设施,升级改造58条背街小巷[7] 文旅产业发展 - 王下乡打造"黎花里"文旅小镇,以"深山藏王下,黎花三里寻"为主线,展现生态景观和人文内涵[3] - "黎花里"开业后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改建民宿和农家乐,节假日满桌满房[3] - 王下乡三沛河一桥和二桥改建工程竣工,道路、水利、照明等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陆续建成[3] 文化品牌培育 - 开展"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项目,两年多共开展120多堂,直接受益村民超4000人次[4] - 推进信冲洞、皇帝洞等文化遗存修复保护工程,挖掘黎族文化、峻灵王文化,培育昌江特色文化品牌[4] 民生实事推进 - 完成5个农贸市场和8个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摊位用水泥砌成并贴瓷砖,排水沟盖铁盖[5][6] - 市场外围增设电动自行车停车位,避免乱停乱放,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6] - 石碌镇内环二路从坑洼土路变成平整柏油路面,添置路灯,小区专门打开侧门方便居民出行[6] 基层治理创新 - 设立"鞋、伞等修补便民疏导点",用黄线画出"小方框"允许摊贩合法经营,解决占道难题[8] - 城北社区探索"五社联动"服务模式,创建社区公益基金募集25万元,用于济难救困和基础设施建设[9] - 和泰小区用公益基金购置16立方米沙子填进沙池,解决积水安全隐患[9] - 建立"健康小屋"和儿童之家,开展科普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推动文明创建成果共享[10]
文明新风浸润“福气之城”
苏州日报· 2025-05-24 07:13
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 苏州市及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1] - 新增23个全国文明村镇、21家全国文明单位、2所文明校园、4户文明家庭,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 [1] - 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数量为历届之最 [1] 道德模范与先进典型 - 张家港市南丰镇新德村村民殷志兰照顾8名老人并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400余次,获评全国道德模范 [2] - 苏州涌现全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全国重大先进典型23人次 [2] - 1000多名中国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分布在全市 [2] 文明实践与市民参与 - 苏州交通、园林等行业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推出"苏E乘无忧"等活动 [2] - 市园林部门实施"花润万家·社区同心花园"项目,已建成6个"同心花园",30个在建 [3] - 常熟市辛庄镇潭荡村"辛风礼堂"获评全国第四批"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3] 文明实践阵地与活动 - 苏州高新区木桥公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务工人员提供休闲学习场所 [4] - 姑苏区苏锦街道平江新著雅园小区单元楼设置邻里共享角等便民设施 [5] - 苏州开发"文明随手拍"功能,市民通过"苏周到"App参与不文明行为治理 [5] 文明创建与城市提升 - 苏州推进文明楼道、文明菜场等"文明细胞"微创建项目 [5] - 规划建设街角公园、综合利用桥下空间,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好去处 [5] - 苏州市文明办推出"文明旅游体验官"活动,记录文明行为 [5] 志愿服务与文明成果 - 苏州拥有300多万名注册志愿者 [6] - 文明城市成果体现在百姓自豪感而非奖牌 [6] - 文明新风共建共享,浸润"福气之城" [6]
【宝鸡】让党的好声音入脑入心
陕西日报· 2025-05-13 07:10
宣讲活动组织 - 宝鸡市举办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大赛,主题为"文明实践·'理'响三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1] - 宝鸡市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从多群体中选拔宣讲师,形成多元化宣讲体系[3] - 宝鸡市共有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381名,其中省级43名、市级28名、县(区)级310名[4] 宣讲内容与形式 - 宣讲师采用秦腔戏词、朗诵、演讲、快板等形式,结合百姓视角和语言进行宣讲[1][5] - 宣讲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革命烈士红色故事、优秀传统文化、模范好人事迹等[5] - 宣讲师自制教具,创新形式如将马路"搬进"操场,提升宣讲效果[5] - 宣讲活动结合"理论讲堂+情景模拟"、"图片叙事+场景还原+艺术演绎"等多元形式[6][7] 宣讲成效与规模 - 宝鸡市线下开展宣传宣讲3860余场次,录制60余个微视频,通过五级微信群实现精准送达[5] - 宣讲活动引发镇村干部强烈共鸣,受到群众普遍欢迎[2][6] - 宣讲活动与便民服务如义诊、义剪等结合,群众反响热烈[6] 宣讲队伍建设与发展 - 宝鸡市打造常驻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伍,形成理论专家、文艺骨干、好人好事、全媒应用融合的宣讲体系[3] - 宣讲师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宣讲水平,激发宣讲热情[5] - 宝鸡市持续推进宣讲队伍多元化、内容场景化、活动常态化、品牌长效化"四化"建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