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看展览、学艺术,充实多彩过暑假(文化中国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29
高校博物馆暑期开放活动 - 北京市教委持续开展高校博物馆"京彩"暑期主题活动 今年更多学校参与其中[4] - 北京大学开放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等5处场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放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场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3家博物馆上线预约渠道[4] -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暑期接待30场团体参观 观众超2000人次[4] - 首都医科大学展示中医药标本 北京服装学院展示民族服饰 各高校设计主题讲座及互动实践活动[5] 艺术普及教育推广 -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推出"艺"起来学艺暑期少儿公益课 开设二胡小提琴声乐等兴趣班 课程推出后迅速报满[7] - 采用"线上点单+线下配送"模式推出定制化艺术普及行动[7] - 带动全省100多家文化馆群艺馆推出超500项青少年艺术普及课程 吸引超1.2万名青少年参与[7] - 组织60名荆楚艺术导师录制80门优质艺术普及课程 在线上平台累计服务百万人次[7] 文化传播与数字化建设 - 拍摄制作《微光——湖北群文非遗人物系列访谈》节目 收获超500万次播放量和数万条留言[8] -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最后一公里[8] - 高校博物馆通过专业化策展成为暑假遛娃新选择 吸引京内外游客参观[4]
多彩文化点亮城市夜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6 10:02
夜间经济业态升级 - 夜间生活从传统餐饮购物迈向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多业态协同发展 有效拓展文化消费场景[4] - 夜经济推动城市空间更新 将附属空间转化为蕴含生活美学和历史审美的文化空间[8] - 供需平衡推动夜间文化消费浪潮 供应端创造新消费业态 需求端引导文化消费需求[8][9] 24小时图书馆发展 - 北京城市图书馆潞云筑24小时阅读空间提供热水/WiFi/免费座位 满足差异化学习习惯[5] - 上海和平公园24小时图书馆单日0-8点超100人次入馆 采用文化+生态融合模式[6] - 深圳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增至近40家 福田区实现街道全覆盖[6] - 南通大生书苑开办青年夜校 开展职业技能/法律知识/职场社交等培训服务[6] - 杭州葛巷未来社区推广24小时智能图书馆无人服务模式[6] 文体旅夜间消费 - 浙江城市篮球联赛联动体育赛事与消费场景 持门票可享餐饮/商圈/酒店/景区福利[7] - 开封打造夜开封·欢乐宋品牌 通过实景演出/夜市等业态丰富大宋不夜城产品谱系[7] - 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夜间消费新场景 同时激活夜经济与夜文化[7] 艺术夜校扩张 -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开设1500多门课程 涵盖生活美学/艺术入门/非遗传承/健康养生[10] - 开办至今推出2958期课程 线上线下受众约80万人次 设483个服务点[10] - 济南图书馆泉民夜校夏季班推出180余门课程 覆盖38个教学点提供4600个学位[11] - 成都30余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夜校 单次费用40-60元 吸引上万人次报名[11] - 夜校满足知识技能/精神文化/社会交往需求 反映消费群体向精神消费转型的趋势[11]
华鑫证券:WAIC大会强供给 传媒板块有望受益于AI应用提升估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0:27
WAIC 2025 大会概况 - 参会企业超800家 线下参观人数超30.5万人次 全网流量超23.6亿 展示前沿科技超3000项 其中超100款为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产品[2] - 签约32个项目 总投资额450亿元 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 举办20场产业对接会和8场场景发布会 发布57个优质场景需求[2] - 展示产品包括阿里夸克AI眼镜、WPS灵犀、阶跃星辰及MiniMax等大模型 标志智能体时代到来[2] 政策支持与产业推动 -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 通过发放6亿元算力券和3亿元模型券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1] - 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销售或租用达到规模的企业按核定合同额5%给予奖励 采用"券+场景+基金+人才"组合模式推动AI产业从技术模式转向商业应用[1] AI硬件与场景应用 - 硬件演进路径从手机到XR、AI眼镜、AI玩具直至具身智能 传媒行业承接2G/2B/2C端商业化应用[3] - AI应用场景覆盖数字人、数字营销、内容生成、图像视频处理、语音互动、情绪感知、企业应用、电商及教育等领域[3] - 商业化模式包括订阅付费、按量收费 2G端具采购潜力 2B端MaaS有望复制SaaS企服路线 2C端可借鉴音视频付费模式[3] 生成式AI市场前景 - 全球生成式AI市场收入预计2032年达2088亿美元 2024-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35.3% 其中亚太地区增速达36.5%[4] - 全球教育AI市场规模2033年有望达222.4亿美元[4] 企业AI应用布局 - 荣信文化推出乐乐趣小火箭AI点读笔 结合动画绘本等IP内容强化教育数字化壁垒[4] - 天舟文化推出AI练字笔配套测评系统与APP课程 覆盖书写姿势矫正与效果评估 推动智能教育业态发展[4] - B站AI内容销售日均时长同比增长100% 用户需求强劲[5]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AI+数字营销领域关注蓝色光标、浙文互联、姚记科技、引力传媒、因赛集团等企业[5] - AI+内容领域关注芒果超媒、万达电影、上海电影、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策影视、中信出版、中文在线等企业[5] - AI+教育领域关注天舟文化、荣信文化等企业 AI+陪伴领域关注奥飞娱乐、汤姆猫、实丰文化等企业[5] - AI美业关注美图 AI社区关注B站 AI版权关注阜博集团、视觉中国等企业[5]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奋楫者——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事迹巡礼
新华社· 2025-07-28 20:08
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与贡献 - 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税收重要来源、技术创新重要主体、金融发展重要依托[1] - 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2%[2]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开创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阿里云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旭阳集团通过混改形成"国企基因+民企活力"模式,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4] - 隆基绿能在单结晶硅电池及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上持续刷新纪录[4]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 春秋航空机队规模超130架,20%以上航线投向老少边和困难地区,2024年在民族地区运送旅客380万人次[5] - 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在22个阿拉伯国家推广中文课程,线上平台学习人次超100万[6] - 华森制药通过"产业+农户"模式指导中药材种植,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发展[7] - 富邦控股构建宁波市3200多个点位的资源回收网络,5年回收资源超50万吨[8] 企业家精神与国家战略协同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推动计算与人工智能创新、光伏产业升级、文化出海等领域的突破[3][4][6] - 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如资源回收网络构建与绿色能源技术研发[4][8] - 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扶贫、航线网络布局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5][7]
获评“东莞新十景”,创办市级书法最高奖,这座书院如何做到的?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15:35
书院历史与建筑 - 始建于1476年 是东莞唯一获"三鼎甲"题字的明清学府 [7][8] - 院落面积4000平方米 采用三进结构含12间多功能厢房 [9] - 2012年重建后通过"鳌台八景"工程整合为文化地标 2017年入选"东莞新十景" [10][11] 文化研究与古籍保护 - 年均出版古籍文献十余部 包括《明王缜诗选注》《明清鳌台王氏遗文集》等 [14][15] - 形成"名人-非遗-古籍"三位一体研究体系 2021年升级为岭南书院 [15][16] - 系统梳理本土历史资源 为岭南文化传承提供学术支撑 [16] 文化活动与品牌建设 - 年均举办超60场活动 涵盖书法展 国学讲座 非遗手作等形式 [2][20][21] - 2016年设立"鳌台书院奖" 成为东莞书法最高荣誉 [18][19] - 2020年获全国首个"大书法研究创作基地"称号 年均举办20余场书法活动 [19][20] 社会服务与创新实践 - 2022年挂牌"方志驿站" 年均接待研究者500余人次 [22][23] - 年均服务群众超2万人次 青少年传统礼仪活动参与量达5万余人次 [30][31] - 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 通过研学打卡 开笔礼等形式创新文化传播 [31][32] 品牌影响力与未来展望 - 获评"东莞新十景" "岭南书院"等称号 成为厚街文化核心阵地 [3][4][5] - 2022年青少年书法大赛吸引千名学子参与 线上直播观看量超百万人次 [21] - 计划持续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融 打造精神家园标杆 [34][35]
阳江龙庆书院:从千年文化地标到动态精神家园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12:02
书院概况 - 龙庆书院位于阳江合山镇丰垌村 由旧时公祠修缮而来 是阳江首个民间文化力量研究基地及第一所乡村文化书院 [2] - 书院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内设教学区 茶艺区 书画区及露天井 整体呈现极简宋代风格 [6] - 周边民房与巷道被巧妙利用 打造乡礼馆 家风特色馆等特色展馆 提供沉浸式传统文化学习空间 [7][8] 运营模式 - 书院开设茶道 花道 香道 书画 国学礼仪 经典诵读 太极 咏春等多元化课程 涵盖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11] - 特别引入漆艺 篆刻等本土非遗课程 强化文化传承功能 [12] - 2022年开业至今已举办200多场活动 包括理论宣讲 家风传承 爱心义诊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 [4][15][16] 社会影响 - 丰垌村于2022年9月获评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 反映书院在家风建设方面的成效 [19] - 2023年4月设立阳江广播电视台研学实践合作基地暨阳江民间文化力量研究基地 提升文化辐射力 [20][21] - 通过整合千亩睡莲基地资源 书院将静态文化地标转化为动态精神家园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24]
“行走的课堂”遍京城,多彩研学游点亮暑期文化之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4 17:56
核心观点 - 北京市文旅部门推出10条"夏日研学 走读北京"主题线路 整合科技 地质 艺术 红色教育等多元资源 通过沉浸式场景化体验提升研学吸引力 [1][3][5] - 全市超120处文旅场所联合推出暑期专属优惠 包括门票折扣 免票政策及特色活动 降低研学参与门槛 [12][13] - 暑期北京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 位列热门旅游目的地首位 显示研学市场需求旺盛 [12] 研学线路设计 - 科技与科学实践启蒙线:串联北京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提供粒子对撞模拟 太空舱实操等人工智能与航天工程实践体验 [3] - 溶洞与古人类地质考古线:覆盖石花洞二十万年钟乳石奇观 周口店古人类遗址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及云居寺石经文化 展现地球演变与人类文明 [5] - 艺术鉴赏线:联动今日美术馆 798艺术区 红砖美术馆及中国电影博物馆 构建视觉艺术全产业链体验 [5] - 红色教育线:沿清华园车站 颐和园益寿堂 香山双清别墅重现1949年"进京赶考"历史足迹 [6] - 自然与古村落线:结合百花山高山草甸 爨底下明清院落及喀斯特峡谷地质特征 实现自然人文跨学科学习 [6] - 运河文化线:通过大运河博物馆 艺术中心 城市图书馆及路县故城遗址 贯通古今城市发展脉络 [6][7] - 戏曲非遗线:整合天桥印象博物馆 湖广会馆及中国戏曲学院 涵盖表演 服饰 脸谱等戏曲文化要素 [7] - 古生物科普线:依托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 延庆地质博物馆及古崖居遗址 解读生命演化与地质特征 [7] 区域特色活动 - 东城区推出"何以中轴"10条文化探访线路及孔庙国子监沉浸式剧情研学 [9] - 西城区举办白塔文化周 北京天文馆开展"天文小主播"活动 [11] - 门头沟区推出3条研学线路包括"京西福地"夏令营及百花山宇宙探索营 [11] - 丰台区大葆台遗址 汽车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主题研学及夜宿博物馆活动 [11] - 大兴区麋鹿苑举办"鹿王争霸"科普及夜探定制活动 [11] 优惠措施 - 房山区云居寺 百花山等景区对中高考毕业生免票 配套毕业季主题活动 [13] - 密云古北水镇 云蒙山 门头沟潭柘寺 平谷石林峡 怀柔红螺寺等超20处景区对毕业生免票 [13] - 涵芬楼书店图书8.5折优惠 VR华夏文明体验展门票8折 持续至9月1日 [12] - 嘉德艺术中心 敦煌大展 京西AI魔法实验室 野鸭湖湿地公园等特色项目推出师生特惠票 [12]
在刘公岛穿越历史与山海
齐鲁晚报· 2025-07-10 05:31
历史资源开发与保护 - 刘公岛拥有28处国宝级文物遗址,已修复面积超10万平方米,占管护总量1/6,未来仍需持续投入[2] - 采用"不分产权"的协作模式,如与部队合作修缮英租时期共济会馆,并活化利用老建筑举办展览[2] - 通过情景剧演绎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家书表演),增强游客情感共鸣[3] - 依托黄岛炮台等历史场景举行升旗仪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3] 红色教育创新 - 推出"刘公岛模式"红色教育体系,包含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课程,覆盖全国34个行政区划[4] - 年定制化课程受众超1.6万人次,针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子分众化设计[4] - 开发爱国励志、军事拓展等研学产品,打造"海图腾青少年"等品牌[5] - 融入甲午元素的纪念币和道具复刻品增强互动性,课程入选全国十大革命文物主题示范课[4][5]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 - 森林覆盖率87%,栖息280余头野生梅花鹿,但受松材线虫病防治和防火压力限制开发[5] - 商业街严格管控,商铺由管委统一规划招标,业态以教育服务为主[6] - 民宿改造自北洋海军老建筑,保留胶东风味餐饮与咖啡店,维持海岛静谧气质[6] 城市经济与文化影响 - 带动威海高端康养、研学旅行、海洋经济协同发展,支撑"最具幸福感城市"四连冠荣誉[8] - 澳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户,首次在内地设立国家安全观培训平台[8] - 规划建设水下遗址博物馆,未来拟打造"露天历史博物馆群落"[8]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定位为"中华民族警醒之岛",融合历史、红色、生态基因构建立体精神场域[7][9] - 通过分众化定制实现红色教育深度,推动威海向滨海国际城市转型[8] - 3.15平方公里的岛屿成为城市精神象征,承载历史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10]
河南商城:“雩风文驿”点亮市民多彩生活
环球网· 2025-07-07 16:54
项目概况 - 河南省商城县推出"雩风文驿"周末公益课堂项目 名称源自古地名"雩娄" 寓意文化传递驿站 [3] - 项目由商城县委宣传部和文明办主导 新时代实践中心具体实施 自3月22日启动至今已开办34期课程 [3] - 课程设置涵盖太极拳、悦读会、民歌演唱、健康养生等10余门免费课程 累计惠及群众千余人次 [1][3] 运营成效 - 课程覆盖全年龄段人群 从孩童到长者均可参与 包括民歌爱好者、短视频创作者、上班族及非遗手艺学习者 [3] - 2023年全县开展文艺展演、经典诵读、节日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超2000场次 包括210场"饺子宴"活动 [3] - 活动总受众达10万人次 形成规模化文化服务效应 [3] 发展规划 - 计划持续扩充课程体系 吸引更多专业领域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 [3] - 将根据群众需求创新活动形式 强化文化传承、技能传授和情感交流功能 [3] - 目标打造集文化传承与情感联结于一体的百姓精神家园 [3]
广东“艺术晚课堂”全面启动 解锁夏日文艺夜生活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6 16:02
项目概况 - 广东省推出"艺术晚课堂"惠民项目,旨在构建"全龄、全时、全域"全民艺术普及体系,满足多元化文化艺术教育需求 [1] - 首批课程以夏季班为起点,联动全省60多个文化场馆,设置201门精品课程,提供超1660课次、6000个学位 [1] - 项目精准锁定晚间黄金时段,覆盖省、市、县(区)三级文化馆及社区、企业、城市广场等场所 [1] 课程设置 - 课程类型丰富,包括油画、书法、中国舞、声乐、钢琴等传统艺术课程 [1] -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设计课程:都市青年可选择"暴汗瑜伽""剧本围读",亲子家庭有"点心烘焙""亲子绘本共读",银发群体可参与"太极拳""八段锦" [2] - 文艺爱好者可体验"玉雕线描""木版年画""非遗汉服缝制"等岭南传统文化课程 [2] 地域特色 - 深圳市推出电吉他流行曲弹奏、数码绘画生成等现代艺术课程 [2] - 潮州市开展潮乐弦诗、单丛茶品鉴、大锣鼓技法等地方特色课程 [2] - 揭阳市设置龙狮套路、快板英歌、南枝拳实战等传统武术课程 [2] 师资力量 - 由专业院团艺术家、高校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领衔授课 [2] - 严格遴选优秀社会艺术机构骨干教师参与教学 [2] - 吸纳有特长的文化志愿者辅助教学 [2] 实施进度 - 6月25日"文化广东"平台"艺术晚课堂"专区正式上线 [1] - 6月27日起线下课程报名陆续开放 [1] - 7月21日起线上课程报名通道陆续开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