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reen
icon
搜索文档
Eric McFarland to Serve as NewHydrogen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Globenewswire· 2025-04-29 15:30
Veteran energy expert to lead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Company’s green hydrogen technology SANTA CLARITA, Calif., April 29, 2025 (GLOBE NEWSWIRE) -- NewHydrogen, Inc. (OTCQB:NEWH), the developer of ThermoLoop™, a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that uses water and heat rather than electricity to produce the world’s cheapest green hydrogen, today announced the appointment of Dr. Eric McFarland as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As CTO, Dr. McFarland will evolve the company’s technology strategy a ...
Municipality Finance issues NOK 2 billion green bond under its MTN programme
Globenewswire· 2025-04-29 15:00
Municipality Finance PlcStock exchange release 29 April 2025 at 10:00 am (EEST) Municipality Finance issues NOK 2 billion green bond under its MTN programme Municipality Finance Plc issues NOK 2 billion green bond on 30 April 2025. The maturity date of the green bond is 19 August 2030. The notes bear interest at a fixed rate of 4.00% per annum. The notes are issued under MuniFin’s EUR 50 billion programme for the issuance of debt instruments. The offering circular, the supplemental offering circular and t ...
绿色制造创新场景“多点开花” “智造+绿造”新业态释放强劲经济增长潜力
央视网· 2025-04-29 14:32
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导向 -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1] - 2025年一季度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在传统产业应用,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标杆项目 [1]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杆案例 - 北京顺义某钢铁企业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汽车板生产线,全面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效率提高21.2% [1] - 冷轧车间通过AI技术替代数十个重体力岗位,5G远程操控起重机,机器人自动完成钢卷进料,AGV小车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4][5] - 镀锌工艺采用AI模型替代人工参数调试,钢板以每分钟180米速度通过450℃锌液形成合金层 [7] - 该工厂实现全员劳产率提升11%,生产周期缩短18%,设备利用率提升21%,新产品开发时间缩短31%,单位能耗降低10%,碳排放降低5% [9] - 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灯塔工厂",中国已有79座"灯塔工厂"占全球超40% [11] 钢铁行业整体转型成效 - 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49.68千克标准煤/吨(同比降0.61%),可比能耗480.96千克标准煤/吨(同比降1.75%) [12] - 宝武、鞍钢等企业构建"5G+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AI视觉质检等200余项应用,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8%,生产效率提升25% [13] - 河钢、中信泰富特钢通过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全流程碳追踪,单产线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 [14] 202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数据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 [17] - 采矿业增加值增6.2%,制造业增7.1%,电力等供应业增1.9% [19]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10.9%(较上年加快3.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9.7%(加快0.8个百分点) [19] - 电子、汽车、机械三大领域加速工业经济增长 [15] 政策与产业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1] - 传统制造业被视为新质生产力沃土,数智化与绿色化将释放巨大增长潜力 [21]
Annual report and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period ended 31 December 2024
Globenewswire· 2025-04-29 14: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致力于投资有潜力解决社会重大挑战的早期公司 虽在报告期内净资产值下降 但近半年有所回升且有盈利变现 证明投资策略有效 未来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并为股东带来回报[5][18][19] 公司概况 - 公司由Octopus AIF Management Limited管理 投资管理委托给Octopus Investments Limited [2] - 公司投资于有潜力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早期公司 目标是实现资本增长和提供免税股息 [1][108] 财务表现 净资产值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值为88.8便士 较2023年6月30日减少5.5便士 [5][23] - 2024年上半年净资产值降幅最大 达7.1% 6 - 12月有正回报 [18] 损益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8个月内亏损290万英镑 [5] - 收入主要来自货币市场基金利息 18个月内为142.7万英镑 [27][112] 资金运用 - 18个月内动用1010万英镑现金资源 其中820万英镑投资于16个新的和后续投资机会 [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余额为2010万英镑 占净资产的42% [5] 资金募集 - 2024年10月31日结束的募资筹集360万英镑 [7] - 2025年2 - 4月的募资成功筹集500万英镑 [8] 投资组合 投资主题分布 - 按投资组合公司数量 振兴医疗占53% 赋能人类占28% 建设可持续星球占19% [24] - 按投资组合价值 振兴医疗为1330万英镑 赋能人类为800万英镑 建设可持续星球为550万英镑 [24] 估值变动 - 11家公司估值下降 共减少790万英镑 主要受Tympa Health、Pear Bio和Elo Health影响 [24] - 12家公司估值上升 共增加440万英镑 如Apheris和Manual表现出色 [26] 投资案例 - 完成16项投资 涉及Pencil Biosciences、Awell Health等公司 [29] - 报告期后完成4项投资 共计240万英镑 [29] 处置情况 - 2024年9月出售Neat部分股份 11月Cobee被收购 两项退出综合回报率为1.5倍 [28] 公司治理 董事会变动 - 2024年3月31日Emma Davies退休 Ajay Chowdhury于2024年1月3日被任命并在12月股东大会当选 [10] - 其他董事愿意留任并将在股东大会寻求连任 [11] 股东大会 - 2025年6月4日上午10点在伦敦举行 会议将有投资组合经理更新报告 [16] - 董事会鼓励股东投票并建议支持所有决议 [17] 展望 - 公司有望进入增长阶段 目标是投资组合中80% - 90%为VCT合格投资 10% - 20%为非VCT合格投资或现金 [6][72] - 长期目标是支付年度股息为净资产的5% 但在2026年前不太可能支付 [20] 风险与管理 主要风险 - 包括投资表现、VCT资格状态、关键人员流失等风险 [79][80][81] 应对措施 - 针对不同风险采取相应措施 如进行尽职调查、跟踪资格状态等 [79][80][81] 财务报表 收入表 - 18个月内实现处置固定资产投资收益138.2万英镑 净估值亏损356.4万英镑等 [91][95] 资产负债表 - 202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投资为2676.9万英镑 净资产为4792.3万英镑 [98] 现金流量表 - 18个月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出59.1万英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01.6万英镑等 [104] 权益变动表 - 反映了期间综合收益、股东出资和分配等情况 [101] 会计政策与披露 主要会计政策 - 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础和历史成本惯例编制 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 [109] 各项费用与收入 - 投资收入主要来自货币市场基金利息 18个月为142.7万英镑 [110][112] - 投资管理费18个月为138万英镑 按25%计入收入 75%计入资本 [113][114] - 其他费用18个月为75.9万英镑 按权责发生制计入收入 [115][116] 税务情况 - 当期公司税费用为零 未确认递延税资产 [120][122]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值 - 18个月每股收益为 - 5.7便士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值为88.8便士 [124][126] 关联方交易 - 向Octopus AIF Management Limited支付管理费和非投资服务费用 [128][129] - 部分Octopus投资团队成员在投资组合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 [132]
GOLDWIND(02208)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8 17: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营收为9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亿元人民币,增量收入来自WTG业务 [14] - 2025年Q1综合利润率为21.78%,下降3.11%,总毛利润增长3.26亿元,达到20.63亿元,主要来自WPG业务 [15] - 2025年Q1归属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68亿元,增长17% [16] - 2025年Q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增长0.2%,超70% [17] - 2025年Q1贸易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20%,增长2 [18] - 2025年Q1计息债券债务占总负债的43%,与去年同期持平,规模缩减50亿元 [20] - 2025年Q1初资产负债率为33.96%,总资产为1552亿元;Q1末资产负债率降至73.05%,总资产为1590亿元 [21][22] - 2025年Q1末现金与总资产比率为8.75%,同比改善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WTG业务 - 2025年Q1外部销售总量为2587.65兆瓦,增长80.16% [9] - 6兆瓦WTG超过1823.7兆瓦,占比70.47%;4 - 6兆瓦WTG为760兆瓦 [10] - 2025年Q1风电机组订单积压达51.09吉瓦,其中外部订单48.6吉瓦,包括9.42吉瓦中标和39.9吉瓦签订合同,公司自有风电场开发项目2.47吉瓦 [10] - 截至Q1末,海外市场外部订单为6909兆瓦,增长26.1% [11] 风电场业务 - 截至3月,并网风电项目总计8043兆瓦 [12] - 2025年Q1国内外在建风电容量为4117兆瓦 [12] - 2025年Q1风电场利用小时数为635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7小时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全球市场 -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量为121.6吉瓦,增长3.9%,其中陆上风电109.9吉瓦,增长3.7%,海上风电11.7吉瓦,增长6% [3][4] 中国市场 - 2025年Q1中国新增并网容量为40.6吉瓦,下降5.7% [5] - 截至2025年Q1末,累计并网风电容量为6535.4吉瓦,占电力结构的50.6%,火电占比降至42.3% [5] - 2025年Q1公开招标总量为28.6吉瓦,增长22.7%,其中陆上27.8吉瓦,海上0.8吉瓦 [6][7] - 3月公开招标价格为每千瓦15.9元人民币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公司将继续优化和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应收账款回收,控制债务规模和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状况 [23] - 行业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实施、新能源电网目标设定等,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7] - 2025年公司将继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控制债务比率,提高现金持有量和经营现金流 [23] - 行业因政府政策推动,抢装现象持续,经营现金流流入显著增加 [2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Q1中国总用电量达到2.3846万亿千瓦时,暂无2025年Q1整体数据 [6] - 2025年1月起政府持续出台低碳和绿色发展政策,包括能源法实施和新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60%,非化石能源在总用电量中的占比提高到20%,新能源发电设备销售增长2亿千瓦 [7][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未提及问答环节内容
GOLDWIND(02208)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8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营收为9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亿元人民币,增量营收来自WTG业务 [14][15] - 2025年Q1综合利润率为21.78%,同比下降3.11%,但总毛利润增长3.26亿元,达到20.63亿元,主要来自WPG业务 [15] - 2025年Q1归属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68亿元,同比增长17% [16] - 2025年Q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增幅超70% [17] - 2025年Q1贸易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20%,同比增长2%,公司将在2025年继续改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18] - 2025年Q1计息有息债务占总负债的43%,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公司将计息有息债务规模缩减了50亿元,部分有息债务得到进一步优化 [20] - 年初资产负债率为33.96%,总资产为1552亿元;Q1末资产负债率降至73.05%,总资产为1590亿元,公司将在2025年继续优化和降低资产负债率 [21][22][23] - 2025年Q1末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为8.75%,同比大幅改善,主要因Q1有风力发电机组的预付款以及为Q2运营资金和资本支出储备资金 [24]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加,主要因中国政府监管下的抢装潮持续推进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WTG业务 - 2025年Q1外部销售总量为2587.65兆瓦,同比增长80.16% [9] - 6兆瓦以上WTG超过1823.7兆瓦,占比70.47%;4 - 6兆瓦WTG为760兆瓦 [10] - 2025年Q1风电机组订单积压量创历史新高,达51.09吉瓦,其中外部订单48.6吉瓦,包括中标9.42吉瓦和签订合同39.9吉瓦;公司自有风电场开发项目2.47吉瓦 [10] - 截至Q1末,海外市场外部订单为6909兆瓦,全球范围内同比增长26.1%,国际市场订单增长势头良好 [11] 风电场业务 - 截至3月,已并网风电项目总计8043兆瓦 [12] - 2025年Q1国内外在建风电项目归属公司的装机容量为4117兆瓦 [12] - 2025年Q1风电场利用小时数为635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7小时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全球市场 -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量为121.6吉瓦,同比增长3.9%,其中陆上风电109.9吉瓦,同比增长3.7%;海上风电11.7吉瓦,同比增长6% [3][4] 中国市场 - 2025年Q1中国新增并网容量为40.6吉瓦,同比下降5.7% [5] - 截至2025年Q1末,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容量为6535.4吉瓦,占电力结构的50.6%,火电占比降至42.3% [5] - 2024年Q1中国总用电量达2.3846万亿千瓦时,暂无2025年Q1整体数据 [6] - 2025年Q1公开招标总量为28.6吉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27.8吉瓦,海上0.8吉瓦 [6][7] - 3月公开招标价格为每千瓦15.9元人民币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在2025年继续改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尤其关注海外和海上项目的短期交付时间 [18] - 公司将在2025年继续优化和降低资产负债率,控制债务规模,改善交付周期,控制费用,优化债务结构,提升权益资产质量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2025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7] - 行业受益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生效、新能源并网目标设定以及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有望实现整体发展 [8]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公司新能源发电设备销售量将增长2亿千瓦 [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中未提及问答环节内容,无相关信息可供总结
Chemical Distribution Market Growth Drivers, Industry Trend Analysis, and Forecast 2025-2034, with Profiles of Brenntag, Univar Solutions, Tricon Energy, Nagase, IMCD, Azelis, Kolmar, Helm & Czarnikow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4-28 16:0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化学品分销市场规模达3069亿美元 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480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10% [1] - 大宗化学品细分市场2034年规模预计达26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1% [5] - 电子行业用化学品市场2034年规模预计达62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2% [7] 增长驱动因素 - 天然气产量增加推动化工行业扩张 液化天然气供应激增将加速化学品分销 [2] - 数字化转型、自动化及AI库存管理解决方案优化供应链效率 [3] - 新兴市场投资增加、可持续性法规变化及特种化学品需求上升 [4] - 亚太地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5% 中国持续巩固全球最大化学品生产国地位 [9] 产品细分 - 大宗化学品服务于建筑、汽车、农业及消费品等基础行业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5][6] - 特种化学品针对粘合剂、涂料、润滑剂等利基市场 虽产量较低但对产品功能提升至关重要 [6] - 电子行业依赖高纯度溶剂、光刻胶等特种化学品 用于半导体、电池及电路板制造 [7][8] 区域动态 - 亚太地区保持全球化学品生产领先地位 中国制造商正加速布局全球特种化学品市场 [9] - 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化进程及政策支持推动亚太地区化学品分销网络扩张 [9] 行业趋势 - 绿色化学品及可持续生产实践兴起 促使分销商丰富产品组合 [4] - 5G、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发展将大幅提升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需求 [8] -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物流体系 精准满足工业需求增长 [3]
构建供应链弹性:东盟绿色价值链洞察——集体智能剧本(英)2025
亚开行· 2025-04-28 1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手册旨在为企业、行业参与者、多边开发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助力企业加速脱碳并增强供应链韧性 [14] - 成功的脱碳不仅依赖项目的可用性,还需有精心设计的交付机制、明确的激励措施以及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持续参与 [32] - 六个战术杠杆可解决常见障碍,大规模推动中小企业脱碳,使脱碳从抽象的政策目标转变为创造价值的战略,确保中小企业在东盟的低碳未来中保持韧性和竞争力 [36][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目标 - 本手册为相关方设计支持企业加速脱碳和增强供应链韧性的项目提供指导 [14] - 借鉴马来西亚经验,强调激励和促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测量、跟踪、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和关键要素 [15] - 通过整合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智慧和研究JC3的绿色价值链计划,弥合战略愿景与战术实施之间的差距 [16] 致谢 - 本手册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编写,得到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气候变化联合委员会的支持 [18] 缩写 - 手册中涉及多个缩写,如ADB(亚洲开发银行)、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BNM(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等 [22] 表格和图表 - 手册包含多个表格和图表,涉及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中小企业基金的活跃设施、绿色价值链计划的战略伙伴关系、早期成果等内容 [23] 执行摘要 - 中小企业在东盟成员国企业中占比超99%,推动就业、创新和区域供应链,但面临成本压力、指导不一和市场激励有限等问题,阻碍其采取有意义的气候行动 [25] -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该国政府已承诺减排目标,战术细节决定中小企业能否抓住脱碳机遇 [26] - 本手册借鉴马来西亚经验,为相关方提供实用干预措施,激励和促使中小企业测量、跟踪、管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 [27] - JC3的绿色价值链计划早期结果显示,为中小企业提供适当支持,它们更有可能采取绿色可持续实践,但项目采用情况不均衡 [28][29][30] - 研究采用多方面研究方法,发现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升级措施节省成本,部分银行试点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证明脱碳具有商业可行性 [33][34] - 绿色价值链计划采用混合促进方法,早期成果显示该方法可促进中小企业参与,LCTF的使用已达2.25亿美元以上 [35] - 手册概述六个战术杠杆,以解决常见障碍,大规模推动中小企业脱碳,实现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 [36][37] 激励和促使中小企业向低碳实践转型 - 气候变化现实加速,脱碳对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对企业而言是降低风险、节约成本和增强长期韧性的途径 [38][39] - 全球众多国家宣布净零或碳中和目标,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开始实施与气候相关的披露标准,这对东盟出口型经济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40][41] - 东盟中小企业占比超99%,对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许多成员国已承诺净零目标,区域战略反映了对气候行动的日益重视 [42][43][44] - 东盟能源相关碳排放预计上升,加速脱碳是保障区域经济韧性和社会福祉的战略必要举措 [45] - 企业向低碳运营转型是必要的,否则将面临市场准入丧失、合规成本增加和气候风险威胁等问题,马来西亚企业若不转型可能面临巨额出口收入损失 [46] -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缺乏知识、融资渠道和实际支持,需要量身定制的支持生态系统来实现脱碳目标 [48][50] 供应链韧性:绿色价值链的作用 - 在当前环境下,供应链韧性至关重要,应将中小企业纳入气候战略,绿色价值链计划通过嵌入排放跟踪来增强供应链韧性 [51] - 有韧性的绿色价值链具有经济优势,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制定标准和框架,马来西亚和东盟的相关政策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风险抵御的承诺 [52][53][54] - 中小企业面临诸多运营挑战,绿色价值链计划结合技术援助和金融激励,为其他东盟经济体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55][56][57] 利益相关者视角:集体智慧 - 为了解中小企业参与气候行动的情况,研究采用多方面研究方法,与54位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访谈,并对中小企业进行调查 [59][60] - 重点关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三个关键利益相关者群体,探讨如何通过协调行动推动中小企业脱碳 [61] 大型企业:应对两难困境 - 大型马来西亚企业面临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与与本地中小企业合作的实际限制之间的挑战,内部存在可持续发展团队与商业部门之间的紧张关系 [62][63] - 企业虽认识到不行动的长期风险,但不愿自行强制中小企业合规,希望政策制定基线 [64][66] - 一些企业采取了积极措施,如投资碳会计软件、组织供应商参与计划和补贴中小企业参与成本,但成本仍是障碍,项目成果参差不齐 [67][68][69] - 企业提出了一些政策杠杆建议,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激励措施、建立能力建设和指导机制、制定逐步但坚定的监管基线、采用风险分担机制和政府带头示范等 [73] 中小企业:实际行动 -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认为低碳转型既是战略机遇也是挑战,多数企业面临成本控制、利润微薄和日常运营生存等直接压力 [77] - 服务于跨国或欧洲客户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多气候行动要求,而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则缺乏动力,除非有明确的回报 [78] - 中小企业业主难以证明前期投资的合理性,他们希望有明确的激励措施、外部便利化或专门支持 [79] - 中小企业面临气候相关指南、标准和计划的多样性问题,缺乏对排放测量的理解和实用工具,对过渡融资计划的熟悉度有限 [81][82][83] - 一些中小企业采取了低碳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如节省成本、提高投标成功率和增强品牌信誉等,企业的投资金额差异较大 [89][90][92] - 中小企业提出了一些政策杠杆建议,包括统一或特定行业的指南、更便捷的绿色融资渠道、采购偏好或奖励、实用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明确的强制时间表等 [93][94][95] 金融机构:平衡风险与回报 - 马来西亚金融机构面临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组合和引导其走向可持续低碳实践的挑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16.7%,具有高增长潜力,但也伴随着较高的信用风险 [101][102][103] - 一些银行积极抓住早期机会,建立品牌信誉,为即将到来的气候法规做准备,而另一些银行则希望有明确的全国性授权来激励绿色贷款 [106] - 金融机构通过多种策略推动中小企业参与绿色融资,包括捆绑优惠资金与商业贷款、开发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产品、提升内部能力、补贴碳跟踪软件使用、简化流程和促进生态系统合作等 [107][108][111] - 一些银行从中小企业绿色项目中获得了可观回报,同时也强调了声誉收益和为未来需求做准备的重要性 [114][116] - 金融机构提出了一些政策杠杆建议,包括明确和统一的标准、监管推动和激励措施以及完善的LCTF或类似计划等 [129][130][131] 案例研究:绿色价值链计划的经验教训 - JC3于2023年1月推出绿色价值链计划,采用混合促进方法,结合BNM的LCTF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和实际支持,帮助企业测量、监测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 [133] - 该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马来西亚绿色技术和气候变化公司和Pantas等,每个合作伙伴都有自己的参与模式,但都包含能力建设、软件访问和通过LCTF融资三个核心支柱 [134][138][139]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近200家中小企业积极报告排放数据,超过10家大型企业参与该计划,预计未来参与度将继续增加 [143][149] - 该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碳意识、标准化了报告、部分企业实现了减排和成本节约等,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企业参与度不高、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和银行流程与中小企业体验存在差距等 [150][151][152] - Pantas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碳管理和ESG软件解决方案,其经验为其他司法管辖区提供了参考,部分参与企业实现了减排,数据洞察有助于企业做出决策 [153][154][158] - 绿色价值链计划表明混合促进方法最为有效,但需要持续支持和指导,同时应解决中小企业获取绿色贷款的挑战和数据收集与连续性问题 [161][162][163] - 该计划的混合多利益相关者模式可在东盟地区复制,通过跨境合作可扩大类似项目的影响 [166] - 复制绿色价值链模式可采用六阶段方法,包括机构设置和项目设计、政策和激励设计、技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融资、投资以及监测、报告和持续改进等 [168][169][170] 建议:推动成功实施 - 为实现区域和国家的低碳目标,需要政策制定者、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机构的协调行动,六个战术杠杆可加速中小企业参与和大规模减排 [172][173] - 这些杠杆在东盟不同程度地使用,马来西亚在多个工具、项目和倡议中运用了这些杠杆,显示出政策雄心与实际执行的一致性 [175] 战术杠杆 - **建立清晰、分阶段和灵活的监管途径**:中小企业常因法规繁多而难以参与气候行动,政府应通过协调政策、确定优先事项、引入分层授权和平衡激励与惩罚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180][181][182] - **使绿色融资更易获取和逐步扩大规模**:中小企业在获取绿色融资时面临挑战,政策干预应简化绿色贷款设施、采用分阶段指标衡量影响、提供分层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以及提升关系经理的能力 [193][194][195] - **在供应链中锚定和加强脱碳**:大型企业作为供应链的锚点,应通过强制分层碳报告、将可持续性标准纳入供应商要求、提供明确指导和能力建设以及认可和奖励等措施,加速中小企业采用低碳实践 [209][210][211] - **本地化气候沟通并在国内消除脱碳的神秘感**:中小企业因信息有限、术语难以理解和缺乏近期投资回报率而对气候措施参与度不高,应通过强调脱碳的商业案例、简化碳指标、开展针对性的行业宣传活动和建立碳素养基线等措施,使脱碳对中小企业更具吸引力和可实现性 [225][226][227] - **升级、增强和协调平台与数据基础设施**:多个碳会计平台和不一致的指令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参与,应通过维护中央门户、提供政府支持的免费碳计算器、促进银行和企业锚点采用一致的数据方法等措施,减少中小企业测量排放的障碍 [237][238][239] - **促进持续创新和跨部门合作**:中小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公共 - 私营伙伴关系、加速器计划和创新券可填补这些差距,应通过扩大赠款和加速器、加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以及促进跨境倡议等措施,推动中小企业采用低碳解决方案 [249][250][251] 中小企业影响 - 六个战术杠杆旨在解决政策、融资、数据、沟通和创新等方面的障碍,重塑中小企业的结构环境,促进其有意义和持续地参与脱碳 [260] - 这些杠杆强调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摩擦,明确商业案例,标准化期望并放大同行示例,马来西亚绿色价值链计划的经验表明,综合方法可以催化行为改变和减排 [261] 结论 - 中小企业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和全球价值链至关重要,实现其脱碳对于实现国家气候目标和确保长期经济韧性与竞争力至关重要 [263] - 本手册为绿色价值链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分步指南,并提出了六个战术杠杆,许多方法已在东盟不同程度地实施,为双边和多边合作创造了机会 [264] - 未来,跨境协调、扩大混合模式、确保数字工具的互操作性和可靠性以及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将是关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特定行业分析、其他东盟成员国的案例研究以及微型企业的需求 [265][266][269] 附录:研究设计 - 研究采用归纳定性方法,通过深入的利益相关者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二次研究,对54位关键决策者进行了调查,以全面了解中小企业脱碳的挑战和机遇 [270] - 研究使用影响价值链框架和能力、机会和动机行为模型来综合分析结果,以探索如何激励和促使中小企业测量和管理排放 [275]
一季度以旧换新拉动消费超150亿元
辽宁日报· 2025-04-27 09:03
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 其中,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近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全省参与 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消费者超过190万人次,惠享消费补贴近20亿元,直接拉动相关领域消费超 过150亿元。 气温回暖,家居家装行业也迎来消费旺季。3月份,我省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活动上线,对本就季节 性回暖的家居家装市场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当月全省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销售激增,实现两倍快速增 长。 "向好态势主要体现在汽车销售、家电手机以及家装厨卫等多个方面。"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季度,全省汽车以旧换新实现销售额超过95亿元,占全省商务领域以旧换新总销售额比重超过了 60%,汽车销售起势有力,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力量,助力全省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6%。 此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还引导着节能、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有效促进消费升级。一季 度,全省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商品和智能手机零售额均增长超过40%,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超 过20%。 下一步,我省将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强化宣传、优化流程、 ...
Fluor Corporation Stock: Strategic Construction Exposure Across Key Growth Sectors
Seeking Alpha· 2025-04-25 22:47
投资策略 - 采用古典价值比率进行投资组合选择 包括低市净率 低自由现金流比率 所有者收益折现 PEG比率 格雷厄姆数值等指标 [1] - 注重追踪收益增长与价格升值的关系 作为质量评估的重要元素 [1] - 主张自我指数化 主要选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作为基准指数 并结合乔尔·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策略 [1] - 自我指数化策略有助于提高税务效率 相比持有ETF更倾向于直接持有指数或策略的底层股票 [1] 专业背景 - 曾在家族办公室从事私募信贷和商业地产夹层融资工作 [1] - 具备流利的中文能力 包括商务和法庭场景 曾担任法庭口译员 [1] - 长期在中国和亚洲地区工作 与顶级商业地产开发商有过合作 包括Witkoff集团 Kushner公司 Durst组织和Fortress投资集团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