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还剩七天交易,李嘉诚或许认怂,长和与港府谈判,国企证实或接手
搜狐财经· 2025-03-28 17:28
文章核心观点 长江和记与贝莱德集团的港口交易仅剩七天,虽此前宣布按计划推进,但大陆官方出手施压,李嘉诚可能会重新考虑,其最终选择取决于更看重西方市场还是中国市场 [1][4][13] 交易情况 - 3月4日长江和记宣布以228亿美元向贝莱德出售23个国家43个港口权益,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座港口 [1] - 长江和记27日宣称将继续按计划推进和贝莱德的交易 [3] 舆论反应 - 以《大公报》为首的舆论界对李嘉诚发起“猛攻”,认为交易对中国航运产业有负面影响 [3] 各方动态 - 港府自3月4日起与长江和记洽谈解决方案,但李嘉诚未回头 [3] - 中远海运港口董事会主席证实有意愿购买长江和记旗下港口 [3] - 大陆要求国企暂缓和李嘉诚及其家族相关企业展开新合作,监管机构审查其投资 [4] 公司业务结构 - 长江和记仅12%的收入来自香港和大陆,主要业务在欧美及澳大利亚,涉及零售、电信和公共事业等,港口非主营业务 [6] - 长江实业五分之一的长期租赁物业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待售房地产项目土地储备也在大陆 [6] - 李泽楷的盈科在大陆有业务,富卫集团考虑进军大陆 [8] 商业角度分析 - 中美博弈着力点在海事行业,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是资本趋利避害,且海事非长江和记主营,他可脱手 [9][11] - 李嘉诚多数产业在西方,很难不顾西方态度将港口交给中国国企 [11]
190亿还没到账,李嘉诚吃下苦果:官方喊话5次后,损失快近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3-25 23:55
交易背景 - 长江实业集团与贝莱德股份达成协议 出让巴拿马运河区港口及相关设施 交易金额达190亿美元 [2] - 该交易被指超出商业行为范畴 涉及中美博弈背景 [2][4] 市场反应 - 长江基建集团近7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3% 市值蒸发172.4亿港元 [6] - 电能实业近8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0.66% 市值蒸发122.43亿港元 [6] - 长实集团近11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2.94% 市值蒸发162.75亿港元 [6] - 长和系四家公司(长和、长江基建、电能实业、长实集团)总市值蒸发超过781亿港元 [6] 官方态度 - 国务院港澳办、外交部、港府特首等机构就交易事件进行5次公开表态 [4] - 香港《大公报》公开发声 呼吁相关企业"停止交割 切勿因小失大" [4] 战略影响 - 巴拿马运河港口控制权转移可能影响中国海外贸易及经济稳定性 [4] - 交易可能成为美国控制全球商贸要道的战略模板 [4] - 市场将此次交易视为在中美博弈中选择站队的信号 [6]
突发!官方3天内3次点名96岁李嘉诚!若不回头必将闯下大祸!
搜狐财经· 2025-03-25 14:47
交易概况 - 长江和记实业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和记港口集团80%资产[1] - 交易涉及全球23个国家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1] - 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关键港口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1] 战略重要性 -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 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达21%[3] - 中国船东商船总价值超过2500亿美元 总吨位超过2.4亿吨[6] - 港口多位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 交易可能影响中国在拉美战略布局[6] 官方反应 - 国务院港澳办3天内3次发文质疑交易性质[1][3][5] - 指出交易非普通商业行为 可能涉及美国政治算计[3] - 通过五连问强调企业家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抉择[5] 潜在影响 - 美国控制港口后可能对中国航运实施歧视性政策[3] - 包括抬高过路费 限制通行优先级等措施[3] - 交易可能扰乱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的推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