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多极化
icon
搜索文档
“为世界多极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人民日报· 2025-09-21 05:48
上合组织峰会与影响力 - 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是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1] - 此次峰会彰显了全球南方国家在面对多重危机交织挑战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 [1] - 上合组织展现出基于相互尊重和伙伴关系的文明合作模式,将推动其发展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1] 上合组织的合作原则与领域 - 安全合作始终是上合组织的重要议程,成员国深化安全领域合作为维护地区稳定和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1] - 上合组织坚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包容互利和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创新和绿色发展 [1] - 上合组织倡导以“上海精神”为核心的理念,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2] 上合组织的发展前景与吸引力 - 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其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2] - “上海精神”摒弃排他性和霸权主义,致力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多极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2] - 上合组织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合作组织,正为推动公平多极化和包容性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2] 中埃合作与上合组织平台作用 - 中埃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卫生、教育、职业培训等多个领域开展了紧密合作 [2] - 上合组织已成为推动埃中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加强埃中双边关系提供了更广泛的战略框架 [2] - 加强埃中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协调合作,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朝构建新时代埃中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2]
新华时评丨坚持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④
新华社· 2025-09-15 23:40
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主张 - 中国国家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旗帜鲜明地呼吁各国践行多边主义,携手共赴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未来 [2] - 该倡议基于对世界发展潮流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揭示坚持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由之路 [2] - 坚持多边主义就是要承认并尊重世界各国的平等权利,为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化平台 [2]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背景 - 世界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 [2] - 以往由少数国家主导的国际权力结构和随之产生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已不符合时代需要和国际社会期待 [2] - 不断崛起的全球南方国家要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资源分配不公、话语权严重失衡的现状 [2] 中国在多边主义中的角色与行动 - 坚持多边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旗帜和重要遵循,认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边主义 [3] -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3] - 中国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边平台发挥更大作用,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 [3] 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 中国一贯主张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的核心平台,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4] - 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过去80年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 - 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真正的多边主义要坚持通过联合国平台凝聚全球共识,协调各国行动 [4]
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互致贺电
新华社· 2025-09-15 08:47
凯勒-祖特尔表示,75年来,瑞中两国坚持交流对话、相互尊重和务实合作,建立起多元、坚实的 伙伴关系。2014年两国自贸协定生效,2016年确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都是瑞中关系的里程碑,标志着 双方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展望未来,瑞士愿继续深化对华交流合作,增进两国长期友好。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瑞士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建交75年来,双方 携手培育"平等、创新、共赢"的中瑞合作精神,双多边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为维 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作出了积极贡献。我高度重视中瑞关系发展,愿同凯勒-祖特尔主席一道努力, 以建交75周年为契机,深化经贸、财金合作和人文交流,将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为推 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新贡献。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 ...
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就中瑞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央视网· 2025-09-14 19:57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瑞士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建交75年来,双方携手 培育"平等、创新、共赢"的中瑞合作精神,双多边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为维护多 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作出了积极贡献。我高度重视中瑞关系发展,愿同凯勒-祖特尔主席一道努力,以建 交75周年为契机,深化经贸、财金合作和人文交流,将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为推动平 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新贡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互致贺电,庆祝两国 建交75周年。 凯勒-祖特尔表示,75年来,瑞中两国坚持交流对话、相互尊重和务实合作,建立起多元、坚实的伙伴 关系。2014年两国自贸协定生效,2016年确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都是瑞中关系的里程碑,标志着双方 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展望未来,瑞士愿继续深化对华交流合作,增进两国长期友好。 ...
亚信智库论坛|亚信秘书长萨雷拜:“全球治理倡议”与亚信本质契合
新浪财经· 2025-09-11 12:47
亚洲安全合作机制 - 亚洲在全球发展和政策制定中作用增强 正扮演全球安全架构新角色[1] - 亚信是亚洲覆盖面最广的多边安全论坛 拥有28个成员国 覆盖90%亚洲地区及全球超一半人口[3] - 通过共识决策原则体现包容性 在多元化背景下找到共同决策途径[3][4] 多边主义实践与挑战 - 面临全球单边主义趋势挑战 国际格局多极化演变趋势持续[4] - 为无外交关系或处于冲突状态的成员国提供对话平台 通过建立信任措施促进沟通[6] - 安全观涵盖经济 环境 人文 新威胁和军事政治五大领域 设18个优先实施方向[7][8] 国际组织转型进展 - 2022年启动向正式国际组织转型进程 已具备管理机构 咨询机构和执行秘书处等组织特征[9] - 2023年成员国外长就转型路线图达成一致 目前正制定章程草案[9][10] - 计划在2026年巴库领导人峰会通过成立文件[10] 区域协同合作网络 - 与联合国 上合组织 经济合作组织 阿盟等建立伙伴关系[10] - 近期与欧亚经济委员会签署谅解备忘录 获授权与东盟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等机构签约[10] - 保持开放合作原则 与亚洲合作对话 BIMSTEC及突厥语国家组织等存在多形式合作安排[10] 中国参与贡献 - 中国是亚信创始成员国和重要支持者 提供预算及举措支持[7] - 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创立亚信智库论坛等常设平台[7] - 全球治理倡议五大要点与亚信本质高度契合 体现主权平等和多边主义原则[7]
探索更多商业机会,加强内部贸易往来,金砖国家领导人8日举行线上峰会
环球时报· 2025-09-08 06:51
金砖国家峰会背景与核心议题 - 巴西于9月8日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将出席,印度总理莫迪缺席,由外长苏杰生参加 [1] - 峰会召开背景是美国近期对多个金砖成员国加征高额关税,包括对巴西和印度商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对南非加征30%关税,对印度尼西亚所有商品征收19%关税 [1][2] - 中美“关税休战”延长至11月底,各国处于贸易谈判不同阶段是召开峰会的原因之一 [1] 峰会主要讨论内容 - 预计将讨论加强和改革世贸组织及联合国安理会,并就俄乌冲突、加沙问题提出和平建议 [2] - 将讨论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相关议题 [2] - 各方将讨论扩大金砖国家内部贸易的途径,包括使用当地货币结算 [2] 成员国立场与应对策略 - 巴西政府强调将“谨慎行事”,避免给美国借题发挥的空间,并明确金砖国家不是与任何人争斗的平台,其利益在于捍卫多边主义和探索更多商业机会 [3] - 巴西总统卢拉宣布启动“主权巴西计划”,强调不会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主要目标是扩大与其他伙伴的贸易关系 [3] - 印度缺席峰会被视为试图平衡其战略自主性,在印度与美国陷入贸易危机之际,其出席上合峰会被视为对战略自主性的彰显 [2] 国际局势分析与多极化趋势 - 分析认为美国主导的经济霸权单极秩序正受到质疑,世界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3] - 加强金砖国家被视为发展中国家对霸权和单极秩序的回应,发展中国家如今是全球发展与研究的中心 [3]
追忆峥嵘岁月,谱写合作新篇(大使随笔·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人民网· 2025-09-07 05:55
中吉双边关系历史基础 - 两国共同参与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牵制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并歼灭150余万日军[1] - 吉尔吉斯斯坦四分之一人口参战且近半数士兵牺牲[1] - 1945年苏联红军包括吉尔吉斯斯坦籍士兵参与中国东北对日作战[1] 政治与外交合作 - 吉尔吉斯斯坦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反对台湾独立并支持中国统一[2] - 2025年2月两国元首签署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2] - 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法基础秩序[2] 经济与战略合作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3] - 中吉乌铁路项目全线启动建设 将开辟亚欧大陆战略新通道[3] - 别迭里口岸实现阶段性通关 加强两国互联互通与经贸合作[3] 多边领域协同 - 双方支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3] - 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3] - 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同或相近[3]
肯尼亚媒体: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是中国全球领导力的有力证明
新华网· 2025-09-06 18:54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核心成果 - 峰会在天津举行 汇聚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彰显上合组织全球影响力提升 [1]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一脉相承 展现对公平稳定繁荣和平世界的愿景 [1] - 签署协议呼应全球多数国家共同愿望 涉及人类社会各个层面 [1] 全球治理改革背景与需求 - 当前面临政治对抗升级 地区冲突频发 气候危机 经济衰退和人道主义灾难等长期挑战 [1] - 需要新愿景和具体行动应对政治解体 经济绝望和人道灾难风险 [1] 上合组织平台作用与发展 - 成为全球治理改革对话理想平台 定位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 [2] - 成员国从2001年6个增至10个 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范围扩展至非洲和中东 增强全球治理讨论作用 [2] - 与金砖国家等平台共同推动新对话 将全球南方国家声音纳入主流 [2] 治理原则与模式特点 - 强调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与西方自由治理模式形成对比 [2] - 为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变革提供思想指引 追求包容可持续稳定繁荣的世界 [2]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被西方严重低估——访英国“里斯本丸”纪念协会主席安东尼·琼斯
新华网· 2025-09-06 18:54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军兵力阻止日军进一步扩张并为盟军在其他战场集中力量争取了关键空间中国军民承受了巨大苦难[1] -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被西方严重低估西方对中国在这一战争中贡献的认知绝对不足[1]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历史意义 - 1942年10月日军征用的"里斯本丸"号客货船在运送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赴日途中因未显示战俘运输标识在浙江舟山群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1] - 沉船之际东极岛的中国渔民冒着被日军机枪打中的风险营救落水英国战俘成功救起384人[1] - 幸存者家属2024年成立"里斯本丸"纪念协会并在英国国家纪念植物园的沉船事件纪念碑前组织纪念活动[2] 历史纪念与传播活动 -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和电影《东极岛》在中英等国上映有助于西方国家民众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2] - 2024年5月安东尼·琼斯与多名幸存者后人到访舟山参加了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仪式[2] 国际秩序与多极化发展 - 维护战后国际秩序至关重要这一秩序建立在世界绝不能再次陷入毁灭性局面的共识之上[2] - 促进世界多极化意味着要确保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都能共享发展成果[2] - 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被西方严重低估——访英国“里斯本丸”纪念协会主席安东尼·琼斯
新华社· 2025-09-05 18:37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牵制日军兵力并阻止其扩张 为盟军在其他战场集中力量争取关键空间 中国军民承受巨大苦难 [1] -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被西方严重低估 西方对该贡献的认知绝对不足 [1] 里斯本丸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纪念活动 - 1942年10月日军征用客货船里斯本丸运送1800多名英军战俘 在浙江舟山群岛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中国东极岛渔民冒着日军机枪风险救起384名英国战俘 [1] - 幸存者家属2024年成立英国里斯本丸纪念协会 在英国国家纪念植物园纪念碑前组织活动 2024年5月协会主席与幸存者后人到访舟山参加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仪式 [2] - 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和电影《东极岛》在中英等国上映 有助于西方国家民众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 [2] 历史认知与当代国际秩序 - 承认中国贡献的意义在于铭记全球团结合作获得的胜利 帮助更全面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 [1] - 维护战后国际秩序至关重要 该秩序建立在避免世界再次陷入毁灭性局面的共识基础上 任何国家无法独自应对当前挑战 [2] - 促进世界多极化需确保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能发声并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在实现该目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2]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的价值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2024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 具有深远意义 价值关乎过去现在与未来 [1] - 铭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至关重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