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秉持建交初心,共启友好合作新篇章(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中加政治关系 - 中加关系于2024年9月5日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两国元首共同为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1] - 加纳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支持加纳坚持泛非主义传统 [1] 中加经贸合作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18亿美元 同比增长7.1%创历史新高 [2] - 上千家中国企业在加纳投资 涉及基建、制造、采矿、航空、绿色能源、石油炼化等行业 [2] - 深能安所固电厂2024年发电量近26亿千瓦时 缓解加纳用电压力 [2] - 加纳非洲世界航空公司2024年执飞航班近1.2万架次 承运旅客近50万人次 [2] 中加人文交流 - 中国高校与加纳三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中文热"风靡加纳校园 [3] - 中国驻加纳大使馆联合中资企业捐助加纳"母爱孤儿院" 为60多名艾滋孤儿筹集善款物资 [3]
7月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4 21:50
国内经济与政策 - 今年1至5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1.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8万公里,改造危桥1424座[10] - 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将复制推广,涉及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11] -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条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涵盖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15]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使用700号段临时号码替代真实手机号[15] 交通与物流 - 上海港上半年进出国际航行船舶2.3万艘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集装箱吞吐量1634.6万标箱增长7%[17] -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开行超3000列,同比增22%,覆盖欧洲25国、亚洲11国[18] - 黄河调水调沙进入排沙阶段,预计排沙量超1亿吨,释放小浪底水库6000万立方米淤沙库容[16] 农业与粮食安全 - 全国粮食主产区土壤墒情适宜,秋粮苗情总体较好,各地积极应对降雨高温天气[9] - 辽宁沈阳、江西景德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8] 国际经贸与冲突 - 俄罗斯称控制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两个村镇,乌克兰称基辅等地遭导弹和无人机袭击[20] - 美国众议院通过税收与支出法案,计划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1.5万亿美元支出[23] - 伊朗表示继续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坚持铀浓缩活动[22] 区域发展与文化 - 厦门发展战略推动改革开放创新举措,强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 -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重庆开幕,48部影片参展并设立"金山茶奖"[19]
中国电视剧持续热播 引塞舌尔民众情感共鸣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4 13:42
中国电视剧在塞舌尔的文化传播 - 精品国产电视剧《大江大河》《理想之城》在塞舌尔广播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成为当地热议话题 [2] - 剧集通过生动叙事和昂扬精神展现中国发展图景,成为塞舌尔民众感知中国的重要文化桥梁 [2] - 剧中职场奋斗故事引发观众对行业伦理的思考,如《理想之城》女主角对职业信仰的坚守 [2] 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 - 中国电视剧吸引多元文化背景的本地观众,同时让华侨华人重温家乡温情 [3] - 作品有效消除语言障碍,通过精准配音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剧情 [3] - 剧集成为跨越文化差异的精神纽带,极大丰富当地民众文化生活 [3] 文化交流项目背景 - 展播活动由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联合国家广电总局策划,精选四部优秀作品 [3] - 剧目以普通人奋斗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3] - 《大江大河2》《咱们结婚吧》等作品将陆续播出,持续注入文化交流新活力 [3] 文化外交价值 - 影视艺术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塞民众对当代中国社会的认知 [6] - 中国影视作品以润物无声方式增进中非人民相互理解 [6] - 作品成为展示中国发展的"文化名片",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6]
中国援莱索托医疗队深入山村开展义诊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4 13:42
中非医疗合作 - 中国第19批援莱索托医疗队赴波利哈利输水隧洞项目开展义诊,为员工及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1] - 义诊地点位于海拔3000米的莫霍特隆偏远山区,冬季交通不便导致当地居民就医困难[1] - 医疗队由武汉多家三甲医院专家组成,携带便携设备和药品驱车6小时抵达山区[1] - 提供内科、外科、骨科等7个科室诊疗服务,接诊200余人次,发放药品150余份[1] -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健康宣教,传播中医药文化[1] 中国电建项目 - 波利哈利输水隧洞项目由中国电建主要承建,位于莱索托莫霍特隆山区[1] 中莱医疗合作历史 - 湖北省自1997年起向莱索托派遣医疗队,累计派出19批医务人员[1] - 20多年来中国医疗队在莱索托接诊患者超30万人次[1]
尼日利亚举办“携手推进中非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共建中非全天候命运共同体”主题研讨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7 10:00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 - 中非双方积极落实"十大伙伴行动" 并在湖南长沙举行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 适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 [3] - 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进一步扩大对非开放合作系列重要举措 相关做法彰显中非友好合作精神 [3] 中尼双边关系升级 - 中尼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双边关系开启新时代 [3] - 中方愿同尼方尽早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充分用好"零关税"政策 [3] 中非现代化合作领域 - 尼中两国在贸易、投资、基建、农业、技术转移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7] - 尼方愿同中方深化各领域合作 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7]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4] 研讨会专题讨论 - 研讨会分为"共同推进新时代中非现代化建设""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十大伙伴行动'实施战略""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三个专题讨论小组 [9] - 专家学者围绕治国理政、减贫、绿色发展、经济发展规划等议题研讨交流 [9]
命运与共好伙伴 |中国与莫桑比克携手共绘发展新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5 10:20
中莫外交关系与合作成果 - 1975年6月中国与莫桑比克建立正式外交关系,50年来两国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合作成果惠及民生[1] - 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抵达莫桑比克索法拉地区,开启人文交流[1] - 中国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经济住房、国家体育场等项目,助力莫桑比克农业、教育、民生和基础设施发展[1] 双边经贸与投资合作 - 2024年中莫进出口商品总值达51.9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33.84亿美元,进口18.10亿美元[2] - 中国是莫桑比克最大投资来源国之一、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者和融资方[2] - 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企业对莫累计投资超95亿美元,覆盖能源、矿产、农业、制造业等领域[2] 能源与基建合作亮点 - 中国企业参与莫桑比克海上天然气勘探开发,推动其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国[1] - 中国企业承建的马普托大桥是非洲最大跨径悬索桥,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1] 多边机制与战略对接 - 莫桑比克积极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和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深化经贸互利合作[3] - 莫桑比克与中方落实《经贸合作行动纲领》,推动论坛发展[3] 合作领域与未来展望 - 双边合作覆盖农业、工业、能源、基础设施、旅游等全方位领域[1] - 中莫以共同发展为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合作新篇章[3]
中企承建坦桑尼亚马古富力大桥项目建成通车
环球网· 2025-06-20 15:17
项目概况 - 马古富力大桥由中企联合承建,是非洲最长矮塔斜拉桥,全长4.66公里,设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5] - 主桥为520米三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主梁共123个节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 [5] - 桥身融入坦桑尼亚国旗三色,主桥塔柱造型独特,兼具工程美学与区域合作象征意义 [5] 技术突破 - 项目团队攻克复杂地质条件,首次在非洲应用自主研发的水中承台吊箱一体式柔性止水工艺,实现承台施工"零水下浇筑" [11] - 创新设计复杂地质斜基面裸岩钻孔钢平台搭建及桩基钻孔成套工法,累计申报专利技术9项 [11] - 深度融合数字化建造与绿色环保策略,最大限度降低对维多利亚湖生态影响 [11] 经济与社会效益 - 大桥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绕行或40分钟渡船缩短至5分钟,货物运输成本降低10%-15% [7] - 项目雇佣本地员工占比95%,创造近3000个就业岗位,培养1500名专业技术工人 [13] - 联动30余家本地分包商与供应商,带动建材、运输、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提升 [13] 区域战略价值 - 大桥连接姆万扎省米松桂与森各拉玛地区,将成为坦桑尼亚与乌干达、卢旺达等邻国的重要交通走廊 [9] - 项目被定位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强化中坦基础设施联通与民心相通 [11][13] - 预计将促进区域贸易、旅游业及地方经济全面繁荣,增强大湖两岸互联互通 [9] 建设历程 - 项目历时五年建成,采用三阶段施工法,包含主桥、引桥及附属设施 [3][5] - 通车仪式吸引坦桑尼亚总统、总理及中国驻坦大使等近万人参与 [1][3] - 承包商践行"坦桑参与,坦桑受益"理念,填补当地桥梁建设领域人才缺口 [11][13]
王毅在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商务部网站· 2025-06-18 01:47
中非经贸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式在长沙举行,吸引近4700家中非企业和3万余名中外人士参与 [1] - 初步达成的合作项目总金额超110亿美元 [1] - 博览会已成为中非经贸合作新机制、地方对非合作新窗口,推动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的设备、技术、资金进入非洲 [1] 中非合作重点领域 - 主题为"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聚焦28亿中非人民的现代化共同目标 [2] - 加强治国理政经验分享,支持非洲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路径 [2] - 推动发展战略对接,重点合作绿色产业、电子商务、科技创新等领域 [2] - 实施非洲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额外便利 [2] 经贸合作具体举措 - 扩大贸易规模并优化结构,推动投资贸易联动发展 [3] - 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助力非洲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 [3] - 统筹标志性工程与民生项目,激发地方省市和企业合作活力 [3] 博览会战略意义 - 博览会承载中非工商界期待,旨在挖掘新商机、培育新动能 [4] -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共筑新时代命运共同体 [4]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中国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快讯· 2025-06-17 20:52
中非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商务部称该协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创新自贸协定,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协定是扩大自主开放的具体行动,旨在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地,服务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1] - 中非决心共同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挑战,为全球贸易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1] - 协定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回应非洲国家期待,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1]
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合作宣言发布
央广网· 2025-06-17 16:45
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合作宣言核心内容 - 株洲市已率先建立中国内陆直通非洲大陆的货物运输大通道 为深化中非经贸奠定基础 [2] - 宣言致力于打造中非经贸株洲陆港 推动基础设施联通 经济贸易畅通 产业发展融通 [2] - 该举措是服务和融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 助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行动 [2] 物流体系建设 - 承诺构建物流 商贸 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体系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2] - 加强物流体系升级 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2] - 打造贯通中国内陆 联通非洲大陆的物流主通道 [2] 商贸与产业协同发展 - 加强商贸体系创新 推动中非货品双向流通 形成中非优品贸易生态圈 [2] - 加强产业体系融合 将陆港建成具有全球优势的中非合作枢纽与产业聚集高地 [2] - 充分发挥株洲"制造名城"产业优势 精准对接非洲发展需求 [3] 重点合作领域 - 在高端装备制造 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低碳发展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挖掘合作潜力 [3] - 推动产业链 供应链在陆港平台上实现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 [3] - 着力构建中国对非贸易枢纽 以陆港为核心吸引全国对非货源在株洲集聚 [3] 发展目标 - 打造中国对非贸易集散中心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实现更大突破 [3] - 作为"一带一路"对非合作新支点 推动中非双方更高水平开放 [3] - 实现"中国制造"便捷走进非洲 "非洲好物"高效惠及中国消费者的双向赋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