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河保护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供水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2
江河保护治理政策部署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的目标[1] - 国家已部署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东深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1] - 重大水利工程为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优质水源,解决香港深圳缺水问题,弥补昆明需水缺口[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各级水利部门累计修建6.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解决3.4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1] - 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使数亿亩农田实现"旱涝保收",改变灌排能力不足状况[1] - 水利工程显著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支撑国民经济和区域均衡发展[1] 水资源现状与挑战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呈现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特征[2] - 部分地区存在经济社会用水超载现象,导致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等生态问题[2] - 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水安全挑战日益凸显[2] 水资源管理措施 - 需充分挖掘现有水源调蓄工程潜力,增加水资源储备和调控能力[2] - 加快推进国家规划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各级水网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2] -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制度政策体系[2] 灌区与农村供水建设 - 灌区是粮食安全基础保障,需持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3] - 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供水设施建设[3] - 有条件地区可推行城乡供水"五同"(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3]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4
江河保护治理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24项具体任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 - 政策目标包括保护水土资源、河湖功能、生物多样性,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完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1] 国家水网建设进展 - 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属于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预计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并缓解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 [2]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8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1.85亿人,2022年以来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 [2] - 31项新建流域防洪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预计新增供水能力49亿立方米 [2] 地方水网与农村供水 - 新建72处大中型灌区并改造1900多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91亿亩 [3] - 2022年以来完成6.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3.4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3] 地下水治理成效 - 全国地下水超采量较2015年减少31.9%,超采区面积减少6.8%,华北地区超采量下降85.8% [5] - 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位分别回升3.19米和8.46米 [5] 防洪与生态治理措施 - 2023年329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水利部提出构建防洪工程、监测预报、防御工作"三大体系"应对极端暴雨 [7] - 计划通过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等措施,目标2035年实现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6] 主汛期防御部署 - 水利部强化小型水库防汛责任,落实预警信息直达机制,重点管控山洪灾害人员转移5个关键环节 [8] -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洪水调度方案,科学调控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8]
江河保护治理全面升级,水处理行业望受益
国盛证券· 2025-07-07 08: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构建江河保护治理体系,2035年建成现代化流域治理格局,对环保产业产生结构性影响,高耗水行业面临水处理升级压力 [1][23] - 财政部等三部门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整治,破除区域壁垒,重塑环保市场格局,催生数字化服务需求 [1][27] - 宏观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环保板块持仓、估值低,推荐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2][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 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目标是2035年建成现代化流域治理格局 [9] - 全力保障江河安澜包括构建防洪减灾新格局、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构建监测预报体系、健全防御工作体系、强化风险防控等 [9][10][11] -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包括强化刚性约束、提升节水水平、科学配置水资源、增强供水保障能力、发挥综合利用功能 [13][14][15] - 加强江河水生态保护包括强化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推进河口及三角洲生态保护 [15][16][17] - 持续改善江河水环境包括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江河水环境治理 [18] - 传承弘扬水文化包括保护水文化遗产和传播水文化 [19] - 完善江河保护治理机制包括强化全流域管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强化科技赋能 [19][20][21] - 加强组织领导要坚持党对江河保护治理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工作 [22] - 政策对环保产业产生结构性影响,水利、节水、生态修复、智慧水利、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受益,高耗水行业或升级水处理设施,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23] 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政府采购“四类”违法违规专项整治 - 整治重点内容包括采购人歧视待遇、代理机构违规操作、供应商材料造假及围标串标等 [25] - 《通知》要求合理确定代理机构检查名单并组织检查,强调问题导向、协同共治、标本兼治,运用智慧监管手段 [25][26] - 政府采购严监管打破区域壁垒,环保技术龙头与智慧服务商迎机遇,中小企业合规成本上升,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27][28]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宏观利率低,环保板块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29] - 推荐增长稳健且高分红的洪城环境,在手项目丰富、技术强壁垒高的危废处置公司高能环境和惠城环保 [29][30]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良好,跑赢大盘和创业板,公用事业涨幅也跑赢大盘和创业板 [3][31] - 环保子板块中节能涨幅最高,监测跌幅最大 [31] - A股环保股中雪迪龙、易世达、双良节能涨幅前三,聚光科技、盈峰环境、汉威科技跌幅前三 [3] 行业要闻回顾 - 天津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推动区域减排与市场机制衔接 [45] - 江苏深化蓝碳司法保护助力“双碳”目标,推进蓝碳交易试点 [45] - 陕西垃圾分类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采用四分类标准,加强焚烧处理能力建设 [45] 重点公告汇总 - 乐山电力股东渤海基金权益变动,持股数量和比例减少 [46] - 成都燃气、明星电力、中国汽研、桂冠电力、创业环保、华电国际、德创环保、国电电力等公司进行权益分派 [46][48][49][50] - 兴蓉环境有关联交易和回购注销事项 [47] - 中国广核调整换股价格 [47] - 九丰能源进行股份回购 [48] - 江南水务股东利安人寿增持股份,德林海股东陈虹减持股份 [49] - 中国核电2025年上半年商运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同比增长 [50]
经济日报金观平: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刻不容缓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39
水资源刚性约束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1] - 政策要求量水而行,发挥水资源最大效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1] - 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健全水资源法治体系,严格用水强度管控[2] 当前水资源挑战 - 中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 - 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制约高质量发展成效[1] - 部分地区和企业存在违规引水、超量取水、污水直排等问题[2] 政策实施措施 - 严格项目审批和取水许可,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3] - 水资源超载地区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3] - 推进用水权改革,完善水价机制,实施水资源费改税政策[3] 流域协同管理 - 强调以水定城、以水定产,沿岸地区需从全域角度协调水资源分配[3] -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3] - 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完善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3] 配套政策进展 - 水利部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规范生态流量管理[4] - 江苏修订水资源管理定额标准,已于7月实施[4]
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 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
央视网· 2025-07-05 12:02
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进展 - 2022年以来已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 [1] - 新开工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年调水量142.3亿立方米 [1] - 24座大型水库建成运用,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新增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 [3] - 新开工31项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能力49亿立方米,新增防洪库容36.7亿立方米 [3] 南水北调工程成效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85亿人 [5] - 工程已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关键基础设施 [5] 重大水利工程政策支持 - 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支持范围扩展到新建中型灌区、中型引调水等工程类型 [7] - 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资支持比例提高到与大型工程同等水平 [7] - 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大中型水库、引调水及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5] 水利工程协调机制 - 将加强防洪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衔接,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衔接 [9]
24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江河保护治理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到2035年目标包括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3] - 从6个方面24项举措系统部署江河保护治理任务,涵盖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综合施策 [3] 保障江河安澜的具体措施 - 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包括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构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健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3][4] - 截至7月4日全国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水利部重点部署滚动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与中小河流堤防巡查防守 [4] 国家水网建设进展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85亿人,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加快推进 [5] - 2022年以来建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新开工12项工程预计新增年调水量142.3亿立方米 [5] - 西江大藤峡等24座大型水库建成投用,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 [5] 农村供水与水资源管理 - 2022年以来完成6.3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3.4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6]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政策制度体系 [3] 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行动 - 全面完成88条母亲河复苏目标任务,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治理保护方案 [7] - 水利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建立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形成上下游贯通保障体系 [7] - 部分地区存在经济社会用水超载导致河道断流、湿地萎缩等问题,需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与生态流量保障 [7] 江河保护治理格局与政策支持 - 坚持绿水青山理念,统筹江河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规划编制、项目谋划、资金支持、机制改革等支撑江河保护治理 [8]
7月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4 21:50
国内经济与政策 - 今年1至5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1.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8万公里,改造危桥1424座[10] - 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将复制推广,涉及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11] -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条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涵盖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15]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使用700号段临时号码替代真实手机号[15] 交通与物流 - 上海港上半年进出国际航行船舶2.3万艘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集装箱吞吐量1634.6万标箱增长7%[17] -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开行超3000列,同比增22%,覆盖欧洲25国、亚洲11国[18] - 黄河调水调沙进入排沙阶段,预计排沙量超1亿吨,释放小浪底水库6000万立方米淤沙库容[16] 农业与粮食安全 - 全国粮食主产区土壤墒情适宜,秋粮苗情总体较好,各地积极应对降雨高温天气[9] - 辽宁沈阳、江西景德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8] 国际经贸与冲突 - 俄罗斯称控制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两个村镇,乌克兰称基辅等地遭导弹和无人机袭击[20] - 美国众议院通过税收与支出法案,计划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1.5万亿美元支出[23] - 伊朗表示继续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坚持铀浓缩活动[22] 区域发展与文化 - 厦门发展战略推动改革开放创新举措,强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 -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重庆开幕,48部影片参展并设立"金山茶奖"[19]
7月4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23条
快讯· 2025-07-04 20:08
政策与改革 - 我国出台24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 [3] - 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将复制推广 [7] -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条举措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12] 经济发展与投资 - 今年前五个月全国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超1300亿元 [6] - 上海港进出国际航行船舶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14] -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超3000列 [15] 农业与粮食安全 - 抓夏管 提单产 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5] 就业与人力资源 - 聚力攻坚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8] 国际合作与交流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在辽宁沈阳开幕 [9] -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 [16]
水利部:加快江河保护治理,把握应对极端天气主动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6:50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 - 提出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 [1] - 设定2035年目标: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文化繁荣发展 [1] 国家战略实施背景 - 国家确立"江河战略",包括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2] - 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2] - 需要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工作,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3] 治理工作重点领域 - 应对极端天气挑战:加快构建现代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安全 [2] - 生态修复保护: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和生态流量保障,解决部分地区河道断流、湿地萎缩等问题 [3] - 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流域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协调,做强国内大循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水利部详解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一财经· 2025-07-04 15:27
江河保护治理顶层设计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发布 从战略高度对江河保护治理进行顶层设计 提出2035年目标包括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 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2] -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强调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统筹水域陆域治理 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快完善防洪减灾 水资源配置 河湖生态治理三大体系 [2]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 截至7月4日全国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强 需构建现代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提升应对极端暴雨洪水韧性 [4][5] - 《意见》提出科学确定防洪减灾举措 统筹洪水蓄滞泄排关系 优化流域防洪布局 增强应急抢险能力 强调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协同 [5] 国家水网建设进展 - 2022年以来建成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如引江济淮一期 引汉济渭) 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 建成24座大型水库 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 [6] - 水利部将加快四川引大济岷 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等联网补网工程 推进各层级水网融合 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 [6] 中央投资支持政策 - 国家发改委修订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政策 支持比例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 范围扩展至新建中型灌区 中型引调水工程 中型工程支持比例与大型工程持平 [7] - 截至6月底水利领域年度中央投资已全部下达 后续将优化设计方案 加强建设质量管理 强化工程运行管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