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2025世界中餐非洲大赛在肯尼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31 16:09
人民网内罗毕10月30日电 (记者黄炜鑫)2025世界中餐非洲大赛30日在肯尼亚国家旅游学院举行。这是世界 中餐大赛首次落地非洲,共吸引来自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国的40余支队伍参赛。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海燕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饮食是文明的缩影,美食是交流的桥梁。中餐走进非洲就是 一段文化交融的历程。相信此次大赛既会有对中餐传统菜品的诠释,更会有融合非洲文化与食材的创意表达。这 正是中餐"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也是中非友谊"美美与共"的生动写照。希望这份跨越山海的美食情谊,能为构 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参赛选手在摆盘。人民网记者 黄炜鑫摄 参赛选手在烹饪菜品。人民网记者 黄炜鑫摄 大赛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和肯尼亚旅游和野生生物部共同支持,是2025年中肯文 化和旅游季活动之一。当天,主办方还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中餐发展论坛。 肯尼亚旅游和野生生物部副部长约翰·奥洛图阿表示,大赛既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美食艺术的窗口,也是非中文 化交融的见证。当前肯中人文交流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到肯尼亚,去年中国游客数量超9万人次,更有不 少中国投资者深耕当地酒店业及相关行业 ...
中国在非洲最大实体投资项目,年本地采购额超74亿纳元
搜狐财经· 2025-10-22 18:13
公司运营与业绩 - 湖山铀矿天然铀产量居全球第三 [7] - 矿山计划保养率达到100%并荣获南非职业安全协会NOSA五星认证 [7] - 2024年斯科公司总支出达101.1亿纳元,其中74.2亿纳元用于本地采购支出 [7] 本地化与人才培养 - 斯科公司本地雇佣率超过95% [9] - 通过奖学金计划资助20余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并与纳米比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本土人才 [9] - 约70%招标合同额授予当地企业 [9] 社会责任与社区参与 - 在埃龙戈省启动“希望农场”项目,向本地低收入家庭提供1000头山羊与绵羊作为“活资产” [9] - 向拉扎勒斯·豪菲库学校捐赠首间计算机教室 [9] - 自2015年起连续举办八届“湖山杯”马拉松,每年吸引上千名参与者 [9] 项目战略意义 - 湖山铀矿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于2013年启动矿建,2016年正式投产 [5][7] - 项目被纳米比亚开国总统誉为“中非友好合作的光辉典范”,是纳米比亚的“国家名片”与“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 [8] - 纳米比亚官方指出项目运营与纳米比亚《2030愿景》及国家发展计划高度契合,是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战略性资源项目 [15]
赵乐际会见利比里亚临时参议长劳伦斯
新华社· 2025-10-15 19:59
双边关系 - 中利关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新高度 [1] - 中方愿与利方共同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 [1] - 利比里亚方面坚定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 合作领域 - 双方将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 [1] - 两国计划深化互利合作并加强多边团结协作 [1] - 中国全国人大与利议会将深化立法、监督经验交流,并为务实合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1]
习近平会见加纳总统
央广网· 2025-10-15 15:54
中加双边关系与合作框架 - 中加建交65周年 两国友谊历久弥坚 [1] - 中方支持加纳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愿推动各领域合作提质升级 [1] - 双方就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期收获安排达成原则共识 [1] 重点合作领域 - 双方将拓展矿业 能源 基础设施建设 农渔业等领域合作 [1] - 合作旨在帮助加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 [1] - 加方期待同中方加强贸易 数字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 矿产 人文交流等合作 [2] 合作机制与全球治理 - 双方将共同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 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 [1] - 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 加方感谢中方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 - 双方将共同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2]
“为非中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指明方向”(大道之行)
人民日报· 2025-10-01 06:02
中非学术交流与合作 -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格罗布勒牵头,会同来自非洲50个国家的63名学者联名致信中国国家主席,祝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并赞赏中非合作论坛的历史性成就 [1] - 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达成“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中非近百名学者就当前世界风险挑战发出共同声音 [2] - 非洲和中国的学者、智库交流日益频密,旨在深化务实合作的民意基础,将非中合作打造为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 [2] 中国对非政策与全球倡议 - 中国国家主席在复信中强调中国和非洲是命运共同体,并对“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表示勉励,期待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等的研究 [1][2]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为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提供指引,并获得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 [3] - 中国从促进全球发展等角度提出四大全球倡议,非洲国家期待与中国共同推动落实,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正能量 [3] 中国发展模式与非洲借鉴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4] - 中国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精准扶贫理念和脱贫经验,为非洲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4] -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启发下,非洲国家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更加重视自立自强和多元化发展 [4]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与展望 -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开放共赢等六大特征的现代化,为双方合作指明方向 [4] -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年来,推动非中关系实现跃升,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教育、人文交流等领域孕育出丰硕成果 [4][5] -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非洲和中国将加强团结合作,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5]
“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活动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成功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10:59
阿布贾武术协会成员表演《陈氏太极拳》。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深圳文艺代表团演员表演杂技《转碟·蝶影》。 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亚瓦勒表示,尼方认识到真正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文化欣赏的基础上。今天的庆祝活动为尼中两国人民的相 互理解和友谊提供了绝佳机会,期待同中方加强在文化和旅游等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致辞。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人民网阿布贾9月26日电(记者姜宣) 25日,由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主办、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和深圳市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承办的"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活动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中国 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出席并致辞,驻尼使馆周宏友公使、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建兴参赞、深圳文艺代 表团团长李强强,尼艺术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部常秘亚瓦勒以及多国驻尼使节、尼文化艺术机构代表等近千人参 加了活动。 于敦海表示,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团圆和睦、守望相助的文化情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对 幸福生活的向往。今日演出灵感源自中国古典诗词,并与舞蹈、音乐、武术与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演出 不仅仅是艺术展示,更是为表达对中尼友谊的诚挚祝 ...
二千零二十五人次上海医生驰援摩洛哥半世纪架起友谊桥梁 白衣执甲薪火相传万里牵“医缘”
解放日报· 2025-09-20 10:37
援外医疗合作历史与规模 - 上海自1963年起参与援外医疗工作,并于1975年开始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开启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 [1] - 50年来上海累计派遣197批医疗队,共计2025人次医务人员参与援摩洛哥医疗工作 [1] - 首批援摩医疗队由仁济医院张柏根医生带队,在塞达特开展全天候门诊急诊服务,医生需身兼多科职责 [2] 重大事件与应急响应 - 摩洛哥马拉喀什—萨菲大区两年前遭遇7.0级强震后,第194批援摩医疗队队员张建海等人立即在哈桑二世医院每人完成450毫升献血 [3] - 今年7月上海专家组在穆罕默德五世医院开展"光明行"眼科义诊,两周内为337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5][6] - 70多岁的白内障患者法蒂玛术后视力从仅剩光感恢复到能看清手指,手术效果显著 [6] 创新项目与技术转移 - "新生之声"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于今年世界听力日正式启动,截至6月已完成278名新生儿听力筛查 [4] - 项目采用中国"早筛早诊早干预"模式,出生36小时内初筛通过率达74.5%,与中国本土数据吻合 [4] - 首批便携式听力筛查仪从上海运抵摩洛哥耗时4个月,中方团队培训4名当地护士成为技术骨干 [4] 社会影响与医患关系 - 中国医生通过救治在家分娩后出现并发症的摩洛哥产妇等案例,在当地建立起良好口碑 [2] - 摩洛哥患者向华山医院高堪达医生赠送"至善至美,尽职尽责"锦旗,表达对中国医生的感恩 [6] - 东方医院马良翰医生七次援摩,将摩洛哥视为第二故乡,体现深厚情感纽带 [6]
中国-中部非洲国家智库研讨会在刚果(金)举行
新华网· 2025-09-20 09:42
研讨会概况 - 中国-中部非洲国家智库研讨会于9月18日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举办 [1] - 活动主题为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 [1] - 来自中国和7个中部非洲国家的官员及企业、智库、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与讨论 [1] - 会议由刚果(金)总统战略监察委员会及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联合举办 [2] 合作领域与愿景 - 中方愿与非方重点深化治理经验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事务协调等领域的合作 [1] - 与会代表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工业、能源、农业和经贸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2] - 中部非洲国家与中国拥有共同的发展愿景 强调团结协作与互利共赢以释放合作潜力 [1] - 目标是推动建设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促进地区繁荣 [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今年正值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 论坛推动了双方关系长足发展 [1] -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成为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 [1] - 中部非洲被视为非洲大陆的心脏 在非洲振兴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
驻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会见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秘书长梅内
商务部网站· 2025-09-17 00:34
中非高层会晤 - 驻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会见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秘书长梅内一行 [1] - 中方宣介中国全球治理倡议和对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政策 [1] - 中方表示一贯重视并与非洲大陆自贸区开展合作,支持其建设进展 [1] 中方合作立场与倡议 - 中方愿与秘书处共同推进非洲内部一体化建设 [1] - 中方目标为助力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1] - 中方对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政策 [1] 非方回应与合作意愿 - 非方秘书长梅内高度赞赏中国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所作的积极贡献 [1] - 非方热烈欢迎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和零关税政策 [1] - 非方表示愿同中方赓续友谊,深化高质量经贸合作 [1]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塞内加尔农业研究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10:18
合作协议签署 -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塞内加尔农业研究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1] 合作基础与资源互补 -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依托中国唯一热带省份自然优势及三亚国家南繁硅谷、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资源[1] - 塞内加尔拥有广阔可耕地和丰富渔业资源 需求包括优质果蔬品种及高效养殖技术[1] - 双方资源与技术需求形成精准匹配[1] 合作模式与实施路径 - 采用"实验室育种—田间地头示范—农户技术培训"全流程闭环合作模式[1] - 将热带果蔬适配品种和高效水产养殖技术输出至塞内加尔[1] - 引进塞内加尔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到海南[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推动海南自贸港汇聚全球农业科技资源[1] - 将种业创新优势深度融入国际合作[1] - 将海南自贸港种业创新优势与非洲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1] - 为巩固中塞友谊和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