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让城市成为孩子的自然课堂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8:07
"如今,三桥溪越变越美。以前总觉得城市公园是成年人的休闲地,现在连扶手的高度都考虑到了孩子 的身高,让我们倍感贴心。"市民王琳带孩子在这里散步时感叹。 清晨,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三桥溪市民休憩带,清澈的溪水倒映着岸边的彩色跑道,孩子们正趴在 生态型自然驳岸边观察游鱼。 近年来,仙居县立足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和儿童优先的工作目标,围绕儿童成长的突出需求,坚持"高标 准定位、全方位布局、多渠道发力",推动城市建设实现环境友好与儿童友好协调发展。 生态治理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此。如今的三桥溪已成为观察自然演替的天然实验室,去年冬天迁徙来的白 鹭群在此安家,今年春天本土萤火虫重现溪畔。孩子们自发成立了"护溪小队",定期清理河道垃圾。环 保志愿者吴新洪告诉记者:"孩子们甚至能分辨出不同鸟类的叫声,这种自发的生态意识,正是环境教 育的实践成果。" 构建沉浸式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空间为孩子们打开,仙居让"儿童友好"成为城市的温暖底色。 在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的火山喷发模拟区,仙居儿童观察团的小朋友正在给参观者演示岩浆流动原 理。 2017年,中法双方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利用示范工程,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就 ...
余杭仓前巧用“金角银边”惠民生
杭州日报· 2025-04-29 09:53
城市更新与社区改造 - 余杭区仓前街道太炎社区将980多平方米的闲置空地改造为多功能公园,配备儿童游乐设施、停车棚和羽毛球场[1] - 改造前该区域为无人问津的空地和野生菜地,通过"幸福满仓惠民年"行动实现民生需求转化[1] - 设计阶段联动社区居民调研,形成以体能拓展、自然探索、亲子社交为主的复合功能方案[1] 公共空间优化 - 景腾社区将1200平方米闲置地升级为5人制足球场[2] - 仓前街道累计改造6处口袋公园,包括创景路公园、EFC公园等,总面积达4260平方米[2] - 改造遵循儿童友好城市标准,配置大型户外游乐设施及6类适儿化设施[1][2] 民生服务提升 - 公园选址考虑周边安置小区和学校聚集特点,重点满足居民日常休闲需求[1] - 通过墙绘美化、体育设施增设等方式提升环境品质[1] - "微更新、精改造"模式有效盘活辖区"金角银边"土地资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