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管理
搜索文档
全美停摆!工会反水起诉白宫,4000万人将断粮,对华战略彻底混乱
搜狐财经· 2025-11-20 14:10
政府停摆的规模与直接影响 - 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四周,导致联邦政府基本服务几乎停滞 [1] - 超过75万名非必要岗位政府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其中超过4000人收到裁员通知 [1] - 停摆导致40万家庭面临断粮困境,影响范围远超政府雇员,波及大量需要政府援助的民众 [1] 联邦雇员及家庭的经济压力 - 许多联邦雇员在停摆期间无法领取工资,部分必要岗位员工如财政部职员虽坚持工作但无收入 [3] - 雇员面临巨大经济压力,需申请短期贷款以应付房贷、子女学费等生活开支 [3] - 政府关门对雇员家庭造成持续经济负担,其影响远超以往 [3] 低收入家庭食品援助危机 - 依赖政府食品援助的低收入家庭面临巨大压力,食品券发放出现延迟 [5] - 美国农业部警告,从11月1日起SNAP项目可能无法继续为全国约4000万人提供食品援助 [5] - 食物银行排队人数比往常多出一倍,凸显援助需求激增 [5] 工会立场转变与政治博弈 - 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要求国会通过一项不附带政治条件的'纯净'临时拨款法案以恢复政府运作 [7] - 该立场与共和党提案一致,而民主党则坚持加入延长《平价医疗法案》补贴等条款 [7] - 工会联合其他组织在加州提起诉讼,指控联邦政府在停摆期间非法裁员超过4000名雇员 [9] - 加州一位联邦法官已下令暂时停止裁员,称此行为非法且残酷 [9] 公共服务系统崩溃 - 空中交通管制员人手紧张导致多个机场出现航班延误,感恩节假期临近可能使局面恶化 [11] - 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门超过3.2万名员工被迫休假,影响公共卫生信息发布、疾病监测和医学研究 [11] - 联邦疾控中心的许多研究项目被迫暂停,基本疫苗接种数据无法更新 [11] 国家公园与基础设施影响 - 包括黄石和优胜美地在内的多个国家公园已被关闭 [13] - 纽约市的给排水系统建设因缺乏联邦资金面临停工,整个基建项目进展停滞 [13] - 项目断链导致工人无工资、服务无保障,州和市一级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 [13] 经济决策与外交政策中断 - 劳工统计局暂停运作导致就业、通胀等关键经济数据无法发布,影响美联储政策决策 [15] - 特朗普政府对国家安全委员会进行大规模裁员,解雇负责中国事务的整个班子 [15] - 此举导致美国对华政策的专业性和连贯性中断,白宫需临时寻找替代人选 [15] - 政府停摆同时面临驻外使馆资金削减问题,影响美国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15]
北京拟再添历史名园,包括这9家
新京报· 2025-11-03 14:21
名录更新与入选园林 - 北京市拟新增9家园林为第二批历史名园,包括大觉寺、贝家花园、潭柘寺等 [1] - 第二批历史名园名录通过普查申报、专家论证等程序评选,公众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1日 [2] - 北京市首批历史名园名录于2015年公布,共包含25家园林,如颐和园、天坛公园等 [2] 历史名园定义与分类 - 历史名园是指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生态、科学价值,能体现特定历史时期造园技艺的园林场景 [2] - 《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将公园分类调整为历史名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生态公园 [3] - 修订前的条例将历史名园划入专类公园范畴,新草案将其提升为独立的公园类型 [3] 保护与利用管理措施 - 历史名园实行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园内活动不得损毁不可移动文物或损害古树名木 [3] - 历史名园管理单位应进行专业性研究,挖掘文化内涵,开展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活动以推动活化利用 [3] - 历史名园不得新设大型游乐设施,并且应当科学核定游客承载量,在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采取疏导分流措施 [3]
天坛公园、紫竹院公园菊展开幕,女士长裙造型大立菊亮相
新京报· 2025-10-28 15:35
天坛公园菊花展 - 第44届菊花展于10月28日在祈年殿景区启幕,展出菊花10000余株,涵盖品种菊、大立菊、悬崖菊等多种类型 [1] - 菊展设有“菊韵四雅”主题展棚,包括“隐逸东篱”、“傲霜凌寒”、“清雅幽香”、“菊洁冰心”四个主题展区 [3] - 专类展棚展出500个菊花品种,涵盖五大类20余个花型,包括80盆中国传统品种及20盆国外代表性品种 [3] - 大立菊展区展出直径近3米的大立菊,并创新采用女士长裙造型,融合传统技艺与时尚元素 [3] - 园艺团队提前一年筹备,在大立菊栽培中改良支架技术以优化花型,菊展将持续至11月9日 [5] 紫竹院公园菊花展 - 紫竹院公园2025年秋季主题菊展于10月28日同步开幕 [1] - 菊展围绕东门内广场、福荫紫竹院行宫、北门平桥三大核心区域打造,另有多处花境节点 [5] - 使用多头菊、悬崖菊、盆景菊、老桩艺菊等多种造型菊花,包括300余个独本菊品种,总用花量达6000余盆 [6] - 菊展展期预计持续至11月中旬 [6] 天坛公园秋季景观 - 天坛公园两处银杏观赏区于10月28日至11月10日迎来最佳观赏期 [6] - 北二门内至皇乾殿北侧的百米银杏径形成特色景观,东、西北外坛区域银杏沿步道分布 [6] - 最佳观赏点位为北二门南侧外5-10米,以及东北外坛环路两侧和西北外坛环路两侧 [6]
武汉第二波桂花开了,去这些公园可赏金桂满枝
长江日报· 2025-10-23 08:29
公园桂花种植概况 - 解放公园拥有桂花树600余株,其中50余株位于桂花山的树龄超过40年 [1][4] - 龟山公园种植桂花2000余株,月湖风景区有近千株,中山公园有300余株,洪山广场有193株,武汉园博园种植2800余株 [5] - 桂花是武汉绝大多数公园的标配植物,品种涵盖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其中金桂数量最多 [5] 桂花花期与观赏 - 武汉第二波桂花于10月22日左右进入初花期,预计双休日进入最佳观赏期 [4][5] - 金桂、丹桂、银桂每年9月至10月开花,因花芽分批成熟会分成三至四波次第绽放,四季桂一年可多次开花但香气较淡 [5] - 市民可前往各公园赏桂,例如解放公园桂花山、龟山公园山路两侧、月湖风景区凤凰广场等地 [4][5]
国庆中秋假期第七天北京市属公园共接待游客51.07万人次
北京商报· 2025-10-07 17:02
假期游客数据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七天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51.07万人次 [1] - 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公园为天坛公园、颐和园、北海公园 [1] 公园运营与服务 - 双节期间市属公园职工坚守岗位为游客提供假日体验 [1]
国庆中秋假期第五天北京市属公园迎客70.47万人次
北京商报· 2025-10-05 17:32
假期游客数据 - 国庆中秋假期第五天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70.47万人次 [1] - 假期第五天游客量平稳回落但整体游园秩序平稳有序 [1] - 天坛公园 颐和园 北海公园游客量位列市属公园前三名 [1] 公园文创消费 - 金秋时节市属公园文创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1] - 各公园推出的“公园礼物”系列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1] - 文创产品成为假日游园的一大亮点 [1]
“宝藏”公园新意足 北京市属公园多项假日活动丰富游园选择
中国新闻网· 2025-10-05 10:35
北京市属公园假期游客情况 - 假期第四天北京市属公园共接待游客79.63万人次 [1] - 天坛公园 颐和园 景山公园游客量位列前三 [1] - 游园秩序整体平稳有序 [1] 玉渊潭公园特色活动 - 公园游园舒适度高 设有"凤舞樱华"立体花坛 "彩色星河" "桂语花汀"花园造景等打卡点 [2] - 举办"月满玉渊·灯映华彩"主题活动 包含猜灯谜 做花灯 借助天文望远镜赏月 [2] - "和光市集"汇聚文创手作 工艺饰品 园内商业网点中秋当晚延长营业时间 [2] 百望山森林公园特色活动 - 推出"千园叠翠百影留情"图片展 通过图片 视频 集章打卡 互动游戏营造沉浸式体验 [3] - 当前正值猛禽秋迁中间时段 可观测凤头蜂鹰 普通鵟 短趾雕等多种猛禽 [4] - 猛禽秋迁将持续至11月初 望乡亭和282步道是最佳观测地点 [4][5]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特色活动 - 推出"瓦当拓印" "本草香囊"等无需预约的科普体验和手工活动 [6] - 南园南城墙下设置"月亮"打卡点 与城墙相互映衬 营造团圆氛围 [7] - 博物馆内"路县少年说"小小志愿讲解员为游客讲述故城变迁和历史故事 [7]
变废为宝 北京市属公园绿废循环利用率提升20%
央视网· 2025-10-04 10:13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属公园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实现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显著提升了利用效率并创造了生态与经济价值 [1][2][3][5][7][9] 处理方式与资源转化 - 多数市属公园采用高温腐熟处理方式 将枯枝落叶转化为有机基质 减少二次污染 [2] - 国家植物园(北园)年处理约2万立方米绿化废弃物 可产出约4000立方米基质 每年减少约100万元肥料支出成本 [2] - 粉碎后的绿化垃圾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 可用于改善土壤结构 增强保水性和通气性 [2] - 部分公园对枯枝落叶进行粉碎处理并添加环保色素 制成可降解的有机覆盖物用于提升景观 [3] - 百望山森林公园将间伐树干用作步道护栏 台阶和地面则由粉碎物覆盖 实现就地消化 [3] 生态应用与艺术创新 - 玉渊潭公园在环境布置中合并使用绿化废弃物与生态材料 进行地景艺术创作 如使用废木料彩绘拼接成“机器狗”花钵 [5] - 中山公园将伐除的杨树木料转化为坐凳、汀步和“昆虫旅馆” 为昆虫提供庇护所并增添野趣 [7][9] 效率提升与未来规划 - 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带动下 公园绿化垃圾分拣与运输效率提升 利用率同比提高20% [1] - 未来将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 研发基于绿化废弃物的高附加值产品 如有机肥料和栽培基质 [9] - 计划在国家植物园探索建立“公园-处理厂-城市绿地”闭环管理模式 并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周边社区和城市公共绿地 [9]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北京市属公园迎客77.51万人次
北京商报· 2025-10-03 19:05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京市属公园游客量达77.51万人次,行业运行平稳有序并提供精细化服务 [1] 游客数据 - 假期第三天市属公园共接待游客77.51万人次 [1] - 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公园为天坛公园、颐和园、北海公园 [1] 行业运营与服务 -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针对大客流情况开展精细化服务并强化疏导引流工作 [1] - 行业推出16条错峰游览路线及系列主题游览路线 [1] - 行业推出文创新品,为市民游客打造集观光、休闲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金秋游园盛会 [1]
打造公园立法的“北京样板”,北京全面修订公园条例
新京报· 2025-09-25 17:47
立法修订背景与目标 -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9月24日审议《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1] - 修订旨在尊重公园发展差异性和多样性,强化精准施策,将北京创新实践和有效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打造公园立法的“北京样板”[1][2] - 修订聚焦公园管理中存在的分类指导不充分、规划用地政策不完善、公园运营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以及市民诉求,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 公园建设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市纳入名录的公园数量达1100个,“千园之城”格局基本形成[2] -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92%[2] - 现行《北京市公园条例》于2002年制定,2019年进行过局部修改[2] 公园分类与规划体系 - 修订草案明确公园实行分类管理,由市园林绿化部门制定具体规范[3] - 科学划分公园类型,明确历史名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生态公园的定义与功能定位[3] - 明确公园布局分区指导原则,针对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平原地区、生态涵养区规定建设重点[3] - 北京市将构建布局均衡、功能丰富、特色明显、通达便利的全域公园体系[3] 公园用地保障与建设管理 - 强化公园用地保障和保护,禁止擅自改变公园用地性质和用途[3] - 确需临时占用公园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3] - 完善公园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制度,明确公园设计方案编制和建设验收程序,规范公园建设流程[3] 公园运营管理与服务优化 - 规定允许开放草坪、林下空间等区域,满足游客搭建帐篷等户外活动需求,并对开放区域实行轮换养护[5] - 规范公园配套服务经营,引入竞争机制,由园林绿化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配套服务项目的经营期限、服务标准[6] - 鼓励业态创新和资源共享,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6] - 系统规定公园管理单位在游园须知、开放管理、门票价格、园容维护、厕所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职责[4] 游园行为规范与禁止事项 - 重点规范车辆和滑行工具管理,明确除特定车辆外禁止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入园[4] - 加强噪声管理,要求公园管理单位规定活动的区域、时段和音量,预防和减轻噪声污染[4] - 明确列举七类禁止行为,包括在禁止区域游泳、垂钓、滑冰;刻画涂污损坏设施;攀折花木损坏植物;惊扰伤害动物或违规投喂;强行兜售物品或非法提供有偿服务;占用公共区域开展直播培训等活动影响他人;其他违反法规破坏游园秩序的行为[4] - 规定公园管理单位对禁止行为有劝阻、制止和拒绝提供服务的机制[4] 特定类型公园保护要求 - 对历史名园提出特别要求,规定需编制保护方案,明确保护和利用要求[4] - 对生态公园提出保护要求,明确以生态保护为主,游览活动不得影响其核心生态功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