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园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让孩子们玩得尽兴,武汉今年已新建3座儿童友好公园
长江日报· 2025-05-29 19:51
在去年出台《武汉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指引(试行)》的基础上,今年市园林和林业局 将对全市公园儿童友好建设进行评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典型案 例,指导推进公园适儿化改造提升,努力让公园绿地成为儿童宜赏、宜学、宜乐、宜游的公 共空间。 据统计,武汉市已经累计建成常青藤口袋公园、奇趣蛋壳公园等儿童友好公园40余个, 新增儿童游乐设施80余处。全市公园共设立母婴室91个,新改建儿童厕位69个、儿童洗手台 91个,为儿童、孕期和哺乳期母亲提供安全、舒适、友好的空间环境。 编辑:熊展平 5月29日,记者从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武汉市儿童友好公园布 局日益完善,今年已建成东湖高新区豹澥湖公园一期、黄陂区南德游园、西北湖儿童乐园等 儿童友好公园3处,期待小朋友们前去打卡游玩。 会上,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新建儿童友好主题公园,对于已建成 的城市公园,正逐步增加儿童友好服务设施进行适儿化改造。今年3月,解放公园宇宙星空 探索主题乐园免费对外开放,以探索宇宙星空为主题,提供了约5000平方米的儿童活动场 地,荡秋千、跷跷板、滑滑梯、玩沙等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让孩子们玩尽兴。 今 ...
12项北京市属公园科研成果集中发布,部分已应用
新京报· 2025-05-26 20:40
青头潜鸭人工种群已突破百只 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危物种和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自2019年起,北京动物园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及多家 机构,启动了系统性的青头潜鸭迁地保护工程,专注于攻克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技术。至2022年,北京 动物园成功建立了国内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并在2023年实现了自主繁殖子三代,创下濒危水鸟保护 的新纪录。 截至2024年末,青头潜鸭迁地保护工作已扩展至京津冀地区,包括四大保育基地: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 研究中心、雄安新区、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及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融合人工孵化育雏技 术、动物行为训练及半自然湿地适应性放归体系,实现了从圈养到湿地生态过渡的重大突破。截至2025 年初,青头潜鸭人工种群规模已突破百只,这标志着我国在青头潜鸭迁地保护方面从技术探索迈向了规 模化应用,为全球濒危水鸟保护提供了成功的"中国范例"。 另外,记者从天坛公园获悉,基于该公园首次发现的桧柏臀纹粉蚧入侵事件,研究人员通过系统观察明 确了其危害对象、年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桧柏臀纹粉蚧在北京地区普遍出现,危害对象主 要是圆柏、龙柏等柏科刺柏属植物,一年可发生2-3代,最适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 ...
北京市属公园首个AI数字人客服上线,在颐和园服务游客
新京报· 2025-05-05 12:54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推进智慧公园建设和文旅数字化战略,以颐和园为“创新试验田”上线市属公园首个AI数字人智慧客服,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未来还将加速前沿技术在市属公园落地 [1][4] 分组1:颐和园AI数字人智慧客服情况 - 年咨询量突破34万次,为游客提供可感可及、有温度的服务 [1] - 3D数字人一体机是全新升级的3.0版客服,结合语音识别等技术服务游客,还有2.0版2D数字人客服和1.0版文本机器人,三者组成的AI数字人系统积累超10万字专业内容和2000条精准问答,实现核心领域全覆盖,“秒级应答”且7×24小时服务 [2] - 自2020年开始研发智慧客服系统,从2021年语音电话、2023年语音加文本机器人到2024年AI数字人,已进入3.0阶段 [3] 分组2:颐和园AI数字人智慧客服功能及意义 - 融入“双语交互模式”,贯穿游客“游前 - 游中 - 游后”全周期,游前定制专属行程,游中沟通了解信息,游后生成服务报告助力景区优化 [3] - 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逻辑的重构,未来将继续升级系统,带来智慧游园体验 [3] 分组3:行业发展方向 -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加速推进大模型、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市属公园落地,推动“AI + 文旅”场景向景点讲解、遗产保护领域赋能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