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法西斯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俄罗斯红场阅兵式开始,有哪四大看点?中国“天团”将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18:15
中新网5月9日电 当地时间5月9日10时,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 举行。 5月9日胜利日在俄罗斯人心中意义非凡,是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今年的红场阅兵有哪些看点? 看点一:20余国领导人出席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6日对外公布红场阅兵相关细节时表示,共计有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出席9日 的阅兵式,包含中国、巴西、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同时有13个国家的仪仗队将沿红场列队行进。 此外,美国和以色列的退伍军人代表也将出席。据称,上合组织、集安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将派秘书长出 席。 看点二:俄总统普京讲话 在过去十几年的历次红场胜利日阅兵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均发表了讲话,此次普京将发表什么样的讲 话,将成为一大看点。 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19名官兵将在莫斯科参加纪念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 资料图:俄罗斯总统普京 当地时间5月3日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第二次彩排,中国人民 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震撼亮相,受到华侨华人、留学生和当地民众热烈欢迎。中新社记者 田冰 摄 近日,"中国排面"参加红场阅兵彩排 ...
【史海回眸】多位中国抗日将领曾到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环球时报· 2025-05-09 06:38
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历史作用 -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和俄罗斯联邦著名军事院校,设有基本系、供给系、东方系等,另有高级指挥员进修班,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培养中高级军事人才[3] - 中国共产党早期派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成员包括刘伯承、左权、屈武、刘云等人,这些人在国内已有军事经历,主要挑战是语言学习[3] 刘伯承的学习与贡献 - 刘伯承1927年赴苏联学习,先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苦学俄语,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系统学习战略、兵种战术、战史等课程[4][6] - 刘伯承善于将军事理论与战例结合,回国后翻译规范了"游击战""指挥员"等军语,并编写多部军事教材,如《步兵教程》《炮兵教程》[7] - 抗日战争期间,刘伯承指挥了夜袭阳明堡、七亘村伏击战、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沉重打击侵华日军[7] 左权的学习与贡献 - 左权1927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中国共产党派往该校的第一批学员,系统学习了团职、师职军事干部知识及正规战、游击战理论[8] - 回国后左权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参与长征,毛主席称赞他为"两杆子都硬的将才"[8] - 全面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开展敌后游击战,1942年在反击日军"扫荡"时牺牲,是八路军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10] 其他将领与后续交流 -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刘亚楼、李天佑、钟赤兵等高级将领也到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0] -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与伏龙芝军事学院保持友好往来,继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0]
文艺作品中的二战故事:那些最触动他们的二战文学
环球时报· 2025-05-09 06:31
文艺作品中的二战故事系列报道 - 文章核心观点: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年龄受访者分享最触动的二战题材作品,探讨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命运的思考 [1] 50后作家周大新的观点 - 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展现了80万苏联女性在二战中与男性并肩作战的英勇形象 [3] - 《辛德勒名单》以高度纪实手法刻画德国人辛德勒营救数百位犹太人的故事,闪耀人道主义光辉 [4] - 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作品特点是"纪实性强",直接取材于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等具体战役 [4] - 当代反法西斯文学创作需创新叙述方式,表现战争中的"人性深度" [5] 60后阿根廷汉学家马豪恩的观点 - 《钢琴师》回忆录以细腻笔触捕捉波兰犹太钢琴家在战争中的恐惧与坚韧 [6][7] - 改编电影《钢琴家》斩获戛纳金棕榈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 [7] - 《至暗时刻》通过丘吉尔的抉择展现战争残酷与人性光辉,塑造公众记忆 [7] - 二战文学作品是"跨国界对话的桥梁",促进不同国家人们通过共同苦难建立联系 [7] 90后俄罗斯青年的观点 - 《热的雪》展现战士们的恐惧、疲惫和对和平的渴望,让读者珍惜安宁生活 [8] - 《真正的人》讲述失去双腿的飞行员身残志坚的故事,激励读者不轻言放弃 [8] - 《一个人的遭遇》传递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善良和勇敢的重要性 [9] - 战争时期撰写的书籍是研究战争真相的重要来源,帮助现代人理解战争意义 [9] - 建议通过漫画、电影、游戏等现代传播方式讲述历史,吸引更多年轻人 [9] - 尊重史实是让二战文学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10]
铭记二战历史  传承深厚友谊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4月4日清明节,湖北武汉江汉大学的师生自发前往武汉市 解放公园,缅怀为阻击日寇而英勇牺牲的苏联援华航空队 烈士。 何天琪摄 俄罗斯民众向莫斯科无名烈士墓献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当地时间5月3日,在莫斯科观看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 利80周年庆典阅兵式第二次彩排的中国留学生与国旗合影 留念。 于子恒摄 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入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 刘 新摄(影像中国) 当地时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在莫斯科 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阅兵式第二次 彩排。 于子恒摄 在"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 周年庆典,同英雄的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中国、苏联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 欧洲主战场,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似 伏尔加河宽广深沉,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 苏联援华航空队"鹰击长空" 本报记者 强郁文 谢亚宏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东南角,葱茏树木间,一座大理石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正面,"苏联空军 志愿队烈士墓"10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 ...
铭记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人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抗日战争英雄事迹 - 刘义权13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侦察小分队最年轻成员,曾成功获取日军情报[2][3] - 刘义权与80名抗联战士守卫斯大林格勒大桥,40人牺牲22人负伤,最终完成任务[3] - 刘义权1944年担任周保中将军警卫员,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55年获中尉军衔[4] - 俄罗斯政府每10年向88旅老战士颁发纪念奖章,刘义权三次获得"卫国战争胜利"纪念奖章[4] 战地记者经历 - 胡济邦全程经历苏联卫国战争,发表战地通讯报道苏联军民抗战事迹[5][6] - 1941年胡济邦通过记者观察团核实日军部署,判断日军不会入侵苏联并及时报告[6] - 胡济邦母校古山小学设立资料陈列室保存其手稿物品,坚持30年清明节纪念活动[6] 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 钱秀玲通过德军将军法肯豪森救下96名比利时平民,二战期间共救100多人[8][9] - 钱秀玲被比利时政府授予"国家英雄"勋章,并出庭为法肯豪森作证使其获减刑[9] - 比利时设有钱秀玲命名的道路,鲁汶大学设立"钱秀玲奖学金"并安放其紫砂像[10] 外交官义举 - 何凤山1938年任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为犹太人签发"生命签证"助其逃离纳粹[12] - 何凤山自掏腰包租馆舍继续签发签证,1938年6月至7月签证序列号从200增至1200[12] - 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何凤山事迹,益阳市博物馆正布设"生命签证"主题图片展[13] 远征军将领事迹 - 戴安澜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作战,同古保卫战歼敌4000余人[14] - 戴安澜在撤退途中胸腹中弹牺牲,时年38岁,1948年遗体迁回安徽安葬[15] - 芜湖市设立安澜中学纪念戴安澜,校史馆收藏相关书籍并创作话剧[16]
不断壮大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中国、苏联分别作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俄中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传承至今。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赴莫斯科出席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期间,会见了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并颁发 纪念奖章。当时,我接受了习近平主席亲手颁发的"和平勋章"。同年9月,我还受邀赴华参加纪念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我为此深感自豪和骄傲。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必须同世界上所有坚持正义立场的国家和人民一起,坚决反 对任何歪曲二战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苏中历史功绩的企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 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断壮 大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作者为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本报记者肖新新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9日 05 版) 我的祖父瓦西里·崔可夫是二战著名苏军统帅,他率领苏军第62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英勇 ...
习言道丨再赴俄罗斯,习近平特别提到这些老战士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20:2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或行业的直接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投资银行分析相关的关键要点。新闻主要内容聚焦于中俄两国历史友谊、国际关系及领导人外交活动,属于政治外交领域。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行业趋势的财经类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7
莫斯科红场上,盛大阅兵正做着最后的准备。80年前的胜利欢呼犹在耳畔,历史的面貌又一次清晰起 来。 "历史的记忆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5月7日,习 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 习近平主席在这篇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文章中深情讲述了一个个跨越时空的动人故事,这是 对历史的回望,更有对未来的坚定。 习近平主席会见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故事 在署名文章开篇,习近平主席讲述了一个10年前的故事。 "10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赴俄罗斯出席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专门会见了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 他们曾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场上浴血奋战。老战士们的铮铮铁骨和坚毅神情我至 今难忘。" 2015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会见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当年穿越战火的英姿少年,已是暮年 白发、步履蹒跚,却是军人风范不减当年。 习近平主席为俄罗斯老战士代表颁发纪念奖章,几个镜头让人感动。 一位老战士,像当年接受检阅般,迈着正步走到习近平主席面前,立正、行军礼。 一位老战士,示意不用工作人员搀扶。一步、两步,全场屏息。 一位老战士,习近平主席看 ...
纵情歌唱,有着英雄血脉的伟大人民!——《黄河大合唱》与《神圣的战争》跨越时空的交响
新华社· 2025-05-08 01:40
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 -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9年延安,六天六夜完成谱曲,首演后在中国各地演出超百场,成为抗战精神象征 [4][6] - 《神圣的战争》创作于1941年卫国战争初期,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首演后迅速成为苏联军民战斗号角 [5][6] - 两部作品均采用民族音乐语言与战斗主题结合,被评价为"东方战场英勇之声"和"反法西斯精神武器" [7] 跨国艺术交流 - 1955年起《黄河大合唱》多次在俄演出,包括2015年柴可夫斯基音乐厅联合音乐会及2025年《莫斯科之春》音乐会 [10] - 《神圣的战争》通过广播传入中国,现被中国音乐人广泛演绎并融入影视作品 [10] - 中俄艺术院校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2018年以来8名留俄博士加入延安大学鲁艺教师队伍 [10] 文化经贸合作现状 -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1] - "中俄文化年"活动吸引约150万人参与"莫斯科的中国新年" [11] - 俄罗斯外交部明确将人文交流列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核心组成部分 [11]
专访|携手捍卫和平、维护正义——访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
新华社· 2025-05-07 20:43
——访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 ■新华社记者包诺敏 江宥林 刘恺 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林娜·库利科娃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 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我 们两国共同的胜利。 库利科娃表示,早在1931年,中国就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若非中国军民为反对日本侵略开展英勇斗 争,日本很可能会从东面对我们发动战争,从而与纳粹德国形成呼应。如此一来,我们的处境将更加糟 糕。" 对库利科娃来说,战争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刻骨铭心的个人记忆。作为莫斯科保卫战的亲历者,今年90 岁高龄的库利科娃回忆道:"那时幼年的我为躲避敌人轰炸,在马雅可夫斯基地铁站过夜,而父亲已经 上前线作战。" 专访|携手捍卫和平、维护正义 库利科娃说,苏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相互支持弥足珍贵。她说,"患难见真情",苏联和中国共同 捍卫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当年,中国尽管处境艰难,仍向苏联提供了急需的战略物资;同时,苏联飞 行员为中国抗战提供空中帮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我们两国共同的胜利。 库利科娃强调,俄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巨大,绝不允许二战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