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谊

搜索文档
聆听人文相亲“立体乐章”(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俄罗斯友人在绥芬河市阜宁镇南寒村与当地居民一起包粽 子。 张 超摄 绥芬河火车头广场上的蒸汽机车。 本报记者 周 輖摄 俄罗斯老年人展示她绘制的中国画"大公鸡"。 张 超摄 宋鲁向记者介绍绥芬河历史风貌。 本报记者 周 輖摄 俄罗斯游客在绥芬河市友园自拍留念。 解敏慧摄 中俄两国老年人同台演出。 王霄冉摄 中俄民众共同放飞和平鸽。 解敏慧摄 "绥芬河没有河,一条小河没脚脖,水缸常见底,啤酒管够喝,除了上山就下坡,遍地不见自行车,山 上跑火车……"一段在当地家喻户晓的顺口溜,道出绥芬河的独特。 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绥芬河市,伴随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而建城,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行走在 这座因铁路而建、因口岸而兴的边境小城,随处可见中俄双语招牌、配色亮丽的俄式建筑、三五成群的 外国面孔、精通外语的当地商贩,描画出文明交流、人文相亲的鲜明色彩。 前奏—— 铁路串联的百年历史 "绥芬河市因铁路而生,铁路线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发展。"记者在绥芬河市见到了俄罗斯"网红"阿 尔乔姆。他常年乘火车往返于俄罗斯与绥芬河,对绥芬河的历史了如指掌。 站前路38号,一栋外墙黄白相间的建筑十分醒目。这里是原中东铁路最东端绥芬河 ...
互鉴丨在“梨花开遍天涯”的季节 中俄友谊照鉴历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9 21:12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7日—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从隆重热 烈的欢迎仪式到深入友好的会谈,任凭国际风云变幻,中俄关系始终从容前行。在这"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一起走进俄罗斯。看麻雀山上有哪些别样的 风景,坐上莫斯科地铁,感受沿途中俄友好故事,再去红场阅兵式上看中国"排面"。 主播刚强打卡莫斯科麻雀山 有何发现? 位于莫斯科西南的麻雀山,虽然海拔只有200多米,却是莫斯科的最高处。央视主播刚强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阿丽娜共同登上麻雀山,目之所及有哪些 著名地标?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与麻雀山有什么渊源?点击视频,一起关注。 燃爆红场!中国仪仗兵"顶流天团"亮相俄罗斯 102位平均身高1.85米的中国仪仗兵,亮相俄罗斯红场,以毫米不差的精准度踢出教科书级正步。网友: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追中国仪仗兵。 震撼!爱国者公园 钢铁与荣耀铸就的殿堂 位于莫斯科郊区的爱国者公园是一座用钢铁与荣耀铸就的殿堂。从用二战缴获德军武器熔铸的台阶,到暗含各种二战数字的武装力量大教堂,再到1418博物 馆……行走在博物馆,俄罗斯人说这是"走好自己 ...
【高访微记录 走近俄罗斯】“中国排面”再度闪耀俄罗斯红场
环球时报· 2025-05-09 18:36
在抵达莫斯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共进行了三次适应性的训练。以保证逐人逐排和整个方 队都能在5月9日这一天达到最佳水平。比如在红场行进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针对性 地编排行进方式,将步幅和步速进行了调整,由原来每分钟112步调整至120步。 【环球时报赴莫斯科特派记者 樊巍 刘欣】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在万众瞩目的莫斯科红场,纪念苏联 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正式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高擎鲜艳的五星红旗, 迈着威武的步伐,正步踏过广场青石路。队员们整齐划一的精准步伐,引来俄罗斯观众的热烈欢呼,成 为闪耀红场的"中国排面"。 2015年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首次受邀赴俄参加阅兵。十年 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再次受邀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活动,这被认为 既是对中俄反法西斯战争友谊的崇高礼赞,也是对二战历史正义的庄严捍卫,更是对维护世界和平决心 的郑重宣示。 "十年前,我作为中国方队的一员,第一次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十年后,我以分队长的身份再次来到 俄罗斯,走在红场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肩上的责任,更有中俄两国 ...
遇见中国 | 俄罗斯留学生爱丽娜:愿中俄友谊如长城一样坚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9 18:29
他们因向往而来到中国,因梦想而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聆听外国友人与中 国的"对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建交76年来,人文交流始终是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 来,很多俄罗斯青年来中国学习深造,今天我们一起听俄罗斯留学生爱丽娜讲述她遇见中国的故事。 在北京理工大学主教学楼前见到俄罗斯留学生爱丽娜时,她刚结束一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看到等候的记者,她抱着厚重的专业教材从教室快步走出。 爱丽娜(右一)和同学 记者注意到,这堂课老师是用中文授课的,当记者问爱丽娜能不能完全听懂时,她眼睛里满是自信。 我2021年开始在俄罗斯大学学中文,专业是语言学的中文方向。在俄罗斯也有很多人学习中文,而且现在在俄罗斯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了。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共有140多所大学、220余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2019年,俄罗斯将中文纳入国家统一考试外语科目。此外,两国还共同打造了多项教 育合作,支持大学间开展联合教育项目。爱丽娜就是通过类似的高校合作项目来到中国,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我们 ...
铭记二战历史 传承深厚友谊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4月4日清明节,湖北武汉江汉大学的师生自发前往武汉市 解放公园,缅怀为阻击日寇而英勇牺牲的苏联援华航空队 烈士。 何天琪摄 俄罗斯民众向莫斯科无名烈士墓献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当地时间5月3日,在莫斯科观看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 利80周年庆典阅兵式第二次彩排的中国留学生与国旗合影 留念。 于子恒摄 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入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 刘 新摄(影像中国) 当地时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在莫斯科 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阅兵式第二次 彩排。 于子恒摄 在"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 周年庆典,同英雄的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中国、苏联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 欧洲主战场,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似 伏尔加河宽广深沉,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 苏联援华航空队"鹰击长空" 本报记者 强郁文 谢亚宏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东南角,葱茏树木间,一座大理石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正面,"苏联空军 志愿队烈士墓"10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 ...
通讯|“中国排面”亮相莫斯科红场
新华社· 2025-05-09 00:21
中国仪仗队在莫斯科红场阅兵的表现 -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119名队员参加5月9日红场阅兵彩排,102名队员正式亮相,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龄20岁 [2] - 为适应红场凹凸不平的地形,队员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并将步速从每分钟112步调整至120步 [2][3] - 中国方队在彩排中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引发俄罗斯民众、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热烈关注 [3] 中国仪仗队的文化交流与友谊传递 - 仪仗队与俄罗斯、老挝、缅甸、越南等国方队代表开展文化交流,川剧变脸表演获得热烈掌声 [5] - 队员演唱《强军战歌》《中国军魂》等中国军旅歌曲,并学唱俄罗斯经典歌曲《神圣的战争》《卡林卡》,现场观众自发跟唱 [5] - 中国军人用俄语高呼"中俄友谊万岁,世界和平万岁",获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欢呼 [5] 中国仪仗队的历史使命感 - 队员郭兴中在彩排中因《歌唱祖国》伴奏激动落泪,视频在社交网络引发热议,体现民族自豪感 [3] - 护旗手崔航腾表示,五星红旗是任务中最温暖的力量,感受到华侨华人的支持 [3] - 仪仗队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彰显大国军队的时代风范和使命担当 [4] 中国仪仗队的国际形象 - 俄罗斯科学院学者维克托·什卡罗夫斯基称赞中国方队是所有方队中最整齐的队伍之一 [3] - 俄方热情接待中国队员,提供细致后勤保障,体现中俄两国情谊加深 [5] - 仪仗队频繁走出国门,展示中国军人风采并肩负文化交流使命 [5]
心相近丨“永远不会忘记”——中俄友谊故事世代流传
新华社· 2025-05-05 16:49
新华社莫斯科/重庆5月5日电 心相近丨"永远不会忘记"——中俄友谊故事世代流传 ■新华社记者赵嫣 刘恺 张琴 三峡库区万州,长江水流湍急。风景秀丽的西山公园内,坐落着一处静谧墓园。苍松翠柏掩映 下,汉白玉墓碑上,雕刻着展翅欲飞的白色和平鸽,还有一架战机直上云霄。 墓碑正反两面分别用中文和俄文镌刻着"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人民而英勇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大 队长格里戈利·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之墓"。墓碑前,立有库里申科的半身铜像。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 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 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2013年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深情讲述库里申科的故事。 如今,在库里申科的墓碑周围,中国守墓人种下的香樟树已亭亭如盖。 "这是一份责任" 在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库里申科与队友率两支"达莎"重型轰炸机大队抵达成都。当年为库 里申科当过翻译的刘群曾经撰文回忆,这位"天兵天将"有着质朴的面孔、坚实的体格,"瞳仁的颜 色和中国人的差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