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气污染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坚持源头治理 守护“辽宁蓝”
辽宁日报· 2025-06-06 09:16
环保措施与成效 - 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实施72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包括烟气脱硫脱硝升级改造、料场全封闭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吨钢排放量分别下降51.85%、70%、60.42% [1] - 辽宁省2025年目标为PM2.5年均浓度低于34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低于0.7%,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1] 行业标准与政策 - 辽宁省实施《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涵盖钢铁工业全部工艺及33项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并对无组织排放提出控制要求 [2] - 辽宁省已有5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预计减排污染物3.84万吨 [2] 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 - 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实现未来45天趋势预测和72小时污染过程预报,前5个月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4.07%,优良天数比率提升2.2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 [2] - 辽宁省建立污染过程快速反应机制,采取"削峰保良"等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 [3]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多地环保成绩单亮眼
第一财经· 2025-05-12 20:24
2024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改善指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 "六五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多地陆续"晒"出环保成绩单。成绩单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改善指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北京、江苏、广东、海南等地生态环境质 量持续向好。 北京是较早"晒"出环保成绩单的城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 报》显示,2024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 准,优良天数创有监测以来新纪录,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状况稳中有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保持全国省级最优水平。 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 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多年稳 定达标。与2013年相比,2024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下降一半以上,其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 65.9%。2024年的优良天数为290天,为历年最多。重污染 ...
渭南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中国环境报· 2025-05-08 09:55
环保门禁系统升级 -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30家重点用车企业完成环保门禁系统升级 实现高排放车辆自动拦截 达标车辆秒过 系统自动识别车牌 排放阶段 通行时间等信息并实时上传至市级监管平台 [1] - 新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自动抓拍15秒视频和4张照片 自动调取车辆排放数据 相比传统人工查验方式效率显著提升 减少人工核验漏洞 [1][2] - 渭南科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系统升级后 车辆首次扫码注册后无需重复录入信息 实现"一屏监测 智能放行" 企业可通过电脑端查看通行数据便于调度和环保自查 [2] 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 2024年渭南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41 同比下降8.32% 优良天数250天(优34天 良216天) PM10浓度73微克/立方米(降11%) PM2.5浓度42.7微克/立方米(降12.8%) 均创监测记录最佳 [9] - 春节期间通过全天候巡查和动态防控 实现八年来首次除夕空气质量"达标跨年" 除夕当天空气质量为良 [11] - 2024年发生重度污染天数仅2天 同比减少14天 通过"75311"指挥调度机制提高管控精准性 提前7天预测 5天评估 3天调度 [12][13] 移动源污染治理 - 2024年渭南市淘汰老旧柴油货车1242辆(含韩城) 完成年度任务104% 10月底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15] - 新增更新出租车314辆中新能源车279辆占比88.85% 新增货车5157辆中国六标准和新能源车4290辆 [16] - 铁路货运发送量1618.9万吨(不含韩城) 完成年度目标134.9% 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铁路运输比例达90.5% [16] 产业结构调整 - 全市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26家 国家级绿色产品1个 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各1个 [16] - 新能源发电装机达709万千瓦(全省第二) "绿电"发电量90亿千瓦时 关停大唐蒲城电厂2台机组转为应急备用 [16] - 主城区新增地热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 关停华阴市燃煤锅炉270蒸吨 削减燃煤3.5万吨 [16] 扬尘治理措施 - 全市288家建筑工地100%落实"6个100%"扬尘治理措施 全部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信息化监管 [14] - 对548条市政道路采用"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模式 中心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90% 其他县市达80% [15] - 主城区5652家餐饮门店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 1000平方米以上餐饮单位实现信息化在线监测 [15]
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3:4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于蜂窝陶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主要产品包括机动车后处理用的直通式载体(DOC、SCR、ASC和TWC)、壁流式载体(DPF、ACT-DPF、SiC-DPF和GPF)、非道路和船机后处理用载体以及工业工程配套用的节能蓄热体 [4][5]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主要原材料为滑石、高岭土、氧化铝、纤维素等,能源为天然气和电力 [5]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并根据客户需求建立安全库存 [6] - 销售模式分为内销和外销,内销主要面向国内催化剂涂覆厂商,外销主要面向美国、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后市场服务公司和船机厂商 [7][8] - 研发模式以蜂窝陶瓷技术为基础,重点围绕机动车排放标准进行研发立项 [9] 行业情况 - 行业属于"制造业一一专用设备制造业一一环保、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一一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代码:C3591) [11] - 全球市场长期由美国康宁公司和日本NGK公司垄断,二者合计约占全球蜂窝陶瓷载体90%以上市场份额 [18] - 国内企业得益于环保法规持续升级,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局面,特别是在重型柴油车用大尺寸蜂窝陶瓷载体领域取得突破 [12][20] - 行业技术壁垒高,研发难度大,涉及多学科交叉,制造工艺复杂,需要长期技术积淀和大量资金投入 [15][16][19] - 行业特点包括排放法规与蜂窝陶瓷载体技术相互影响、技术壁垒高、具有关键核心汽车零部件特点、全球市场寡头垄断 [13][14][17][18]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蜂窝陶瓷载体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柴油车用蜂窝陶瓷载体的研发与生产 [20] - 在重型柴油车应用的大尺寸蜂窝陶瓷载体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率先取得大尺寸(截面直径≥250mm)全套产品型式核准证书 [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得42项发明专利授权,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 - 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资质 [2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7月1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在全国范围全面落地,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之一 [21] - 2024年4月,欧盟理事会通过欧7法规文本,进一步收紧对重型卡车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制 [22] - 排放法规持续升级推动蜂窝陶瓷载体技术向低热容、高比表面积方向发展,壁流式过滤器向薄壁、低背压、高捕集效率方向发展 [22] - 公司已经做好欧7和我国下一阶段排放标准所用载体的技术储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