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搜索文档
情怀丨漓江源上“她风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27 08:26
秋日的猫儿山,云海翻涌如浪,仙境般的景致里,一群身着制服的身影格外亮眼——广西猫儿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女同志们,刚结束一天的生态法规宣传,踏着暮色返程。山路上,她们清脆的山歌 随风飘荡:"江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歌声里,满是对这片绿水青山的热爱与守护的骄傲。 在管理处24名干部职工中,15名女性撑起了"大半边天"。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韧劲,常年穿梭在崇 山峻岭间:巡护山林时,她们踏遍每一条沟壑,不放过任何一处生态隐患;打击非法活动时,她们与盗 猎盗采者斗智斗勇,用坚守筑牢漓江源头的生态屏障。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事事落实到 位"的行动力,让她们收获了累累硕果——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广西三八红旗集体、八桂楷模等多项荣 誉,正是对这群"漓江源守护者"最好的褒奖。 在守护生态的同时,如何让周边村民共享生态红利?这是管理处的同志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过去,保 护区周边村民大多"靠山吃山",靠砍竹伐木维持生计,不仅收入微薄,还破坏了生态平衡。"不能让村 民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要把'靠山吃山'变成'养山富民'!"带着这份初心,管理处的同志们多次走访 调研,最终敲定"生态+产业"的发展路径。 管理处 ...
人与鸟共享校园:一群青年的生态实践
中国青年报· 2025-10-27 07:05
广西大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会(绿协)概况 - 绿协是广西大学林学院的学生社团,成员主要由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拥有30余名稳定社员及2到3位专业指导老师 [3] - 协会的一大特色是跨专业合作:生态学专业学生负责物种鉴定与监测,林学专业学生主理植被修复,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则将生态数据可视化呈现 [3] - 协会的视野从鸟类保护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关注兽类、植物、大型真菌、两栖爬行动物、昆虫等其他类群 [6] 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 - 据最新数据统计,共有271种鸟类曾在广西大学校园落脚,约占广西总鸟种的1/3,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9种 [1] - 2024年3月,团队在校园内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有记录的物种灰燕鸻,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为广西地区首次记录 [2] - 团队在桂西南喀斯特山区布设了20个人工补水点,目前已监测到超过20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行为记录,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褐翅鸦鹃 [3] 重要物种发现与生态修复实践 - 团队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到6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鹤,此为该保护区建立以来首次记录到白鹤的明确踪迹,且该群白鹤在此停留长达70余天完成越冬 [4][5] - 针对崇左扶绥一带湿地因农业活动导致候鸟数量锐减的问题,团队通过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增设鱼巢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2] - 团队连续3年动态监测广西防城港山心沙岛的水鸟种群状况,并通过科学数据分析有效指引了水鸟与栖息地的保育工作 [6] 生态科普与社会服务 - 团队累计组织志愿者1885人次,服务总时长超7000小时,受益人数超过2万人 [8] - 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走进南宁市小学为300多名小学生开展"绿野科普行"、在广西科技馆设置主题展区吸引数千名大中小学生参与、在花卉公园开展主题活动等 [8] - 针对公众对幼鸟的常见误解,团队耐心科普繁殖季幼鸟学飞或掉落出巢是自然现象,成鸟通常在附近,不应随意干预 [7]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探索 - 团队积极探索"观鸟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开展观鸟活动、培训生态导览员等方式,推动生态保护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7]
图集| 内蒙古:碧水蓝天候鸟栖
新华社· 2025-10-26 08:04
1 11 manus and entired in the light to the first and the lates and aranti --- t 2017 .... real s 2 葡华社 B > 2 (75 m te r 8 D y art in the local and the state of the specifically and the many of the submit and the submit of the subsequence of ad 4- ra 近年来,土默特左旗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水库及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不断改善,为候鸟提供了优越的栖息条件,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一自然 与生命交织的美妙场景。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海流水库迎来大批南归候鸟停歇觅食。天鹅、野鸭、苍鹭等鸟类或悠然游弋,或结伴飞翔,为天空与 水面注入盎然生机。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橙红色,肆意挥洒着光辉,成群的候鸟掠过天际,为这幅静美画卷添上了最灵动的一笔。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草坪经济到海洋科技 江苏南通多元探索绘新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0-25 19:18
宏观经济表现 - 南通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 [1] 纺织行业发展 - 2024年南通市1507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产值2407亿元,同比增长12.64% [6] - 鑫缘茧丝绸集团构建从蚕茧到丝绸制品再到生物医药的完整产业链,自主研发的蚕丝蛋白骨钉已应用于医疗领域,并开发出桑叶茶、蚕丝护肤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21.3万户农民增收 [6] - 华艺时装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建成南通扎染博物馆,并研发国内首条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升5倍,染料利用率达92% [6] 先进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中天科技集团2024年营收达1010亿元,公司从光纤通信起步,业务已拓展至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拥有80余家子公司和1.6万名员工 [7] - 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聚焦海洋装备、新能源、工程建造及AI+深海采矿四大核心领域,已建成海洋能源与信息传输实验室、视频图像智能应用实验室、新质海工装备中心等核心研发平台 [7] - 海洋能源与信息传输实验室由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与中天科技集团共建 [7]
【环球财经】美国宣布重启阿拉斯加油气开发计划
新华社· 2025-10-24 17:26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4日电美国内政部23日宣布在阿拉斯加州开发能源计划,其中包括开放该州的国家北极野生生物保护区沿海平原,允许在那里开采石油和 天然气。 不过,一些环保组织和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团体称这一天为"阿拉斯加出售日"。 内政部在一份新闻公报中宣布,阿拉斯加沿海平原蕴藏着美国最具开发前景但尚未开发的能源资源,对增强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内政部决定推翻上 届政府限制在阿拉斯加州开采油气的政策,允许租赁这块大约63万公顷的沿海平原,用于开采油气。 2013年8月29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迪纳利国家公园,一头棕熊和一辆载着游客的观光巴士在路上不期而遇。新华社记者段卓力摄 内政部还宣布,将根据一项土地交换计划在金科夫与科尔德湾机场之间修建一条长17.7公里的道路,这条路将贯穿伊曾贝克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另外,内政部颁发了与贯穿阿拉斯加州西北部一条长约340公里道路相关的许可,这条路通往一些尚未开发的矿藏,包括铜、钴、镓和锗。 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说:"通过重启沿海平原(油气开采项目)和推进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正在加强能源独立、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阿拉斯加州的经 济发展。" 据阿拉斯加州媒体报道,美国联邦政 ...
新疆慕士塔格峰监测相机首次发现雪豹身影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09:49
[ 责编:邢彬 ] 镜头中,雪豹身体呈灰白色皮毛点缀着黑色斑环,与四周岩石环境完美融合,其粗壮的四肢与长尾尽显 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独特优势。 近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下称,克州)登山和登山环保协会工作人员在阿克陶县慕士塔格峰 区域开展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时,于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裸岩区域,成功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野生动物雪豹的活动踪迹,这是该区域有记载以来首次发现雪豹身影。 除雪豹之外,监测相机还同步拍摄到猞猁、狼、赤狐、藏雪鸡等动物,多种野生动物的集中出现,完整 呈现了慕士塔格峰区域的生态链结构。 (谢智 刘媛 茹柯耶穆·纳麦提 黄亚慧 制作 贾志鹏 视频来源 克孜勒苏融媒体中心) ...
湖北竹山苗圃基地育出“致富苗”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6:44
为确保苗木精准对接需求,竹山县创新推行"订单生产、统一供种、就近育苗、定向供应"模式,建 立从育苗、生产到调剂、保供的全链条规范体系。每一批苗木都根据项目需求定制培育计划,既保障国 家生态工程用苗质量,又减少运输成本、缩短供应周期。截至目前,全县已形成多树种、多规格的苗木 供应能力,年培育各类优质苗木1200多万株,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态修复提供稳定苗木保障,同时带动 600多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下一步,竹山县将持续深化苗圃标准化建设,拓展"育苗+造林+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动苗木成 为生态保护"守护者"与乡村振兴"致富苗",助力高质量发展。 金秋十月,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燕子山村苗圃基地内,乌桕苗木连片挺拔,枫香幼苗枝叶舒展,工 作人员有序开展枝叶修剪、水肥检查等养护作业,全力保障苗木生长。该苗圃是竹山县打造省级保障性 苗圃、以好生态兴产富民的典型实践。 近年来,竹山县锚定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与国土绿化示范项目用苗需求,以"生态优先、产业赋 能"为导向,构建起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的育苗体系。依托龙头公司的带动作用,整合东川苗圃及4 个国有林场苗圃资源,在宝丰镇、溢水镇等交通便捷、水源充沛的核心区域,布局千亩 ...
青海湖迎来首批越冬大天鹅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4:05
图为大天鹅陆续抵达青海湖越冬。李晓明李斌文/图 e the e t : tens. te the September 目前,青海湖有鸟类331种,每年在青海湖越冬的大天鹅有600余只。此番大天鹅如约而至,不仅是青海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更是国家公园 创建过程中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体现。 日前,青海湖国家公园候选区小泊湖保护站生态管护员在倒淌河流域巡护监测中,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的优美身影。这是今年首批抵达 青海湖越冬的大天鹅。 ...
吉林两大国际重要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4:05
图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停歇觅食的白鹤。吴林锡文/图 近日,吉林莫莫格、向海两大国际重要湿地同步迎来候鸟迁徙高峰,累计记录候鸟数量超过25万只。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 点,两处湿地凭借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成为鹤类、雁鸭类等候鸟南迁途中的"黄金补给站",上演着万鸟翔集的生态盛景。 ष्ठ y p 1-1-1-149 - 1-1-1-1-1-1 r - 0 0 7 ...
这些密码,告诉你千年胡杨如何锁住万里黄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15:27
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正是新疆的"胡杨时间",河岸、沙漠、戈壁,都被一片片金色的胡杨树装点。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胡杨地图"去寻找这份属于 新疆的秋日浪漫。 0:00 进入"胡杨时间",新疆东疆地区率先迎来胡杨林最佳观赏期。伊吾县47.6万亩天然胡杨林铺展在戈壁上孤傲挺立,在荒芜的大地上洒满碎金。穿行其中,可 近观千年胡杨的风姿。 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万亩胡杨林已经披上了华丽的盛装。戈壁胡杨与雅丹地貌相映,"金色胡杨"与嶙峋的怪石交织勾勒出一幅苍凉又壮丽的戈壁画卷。 在阿拉尔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生命奇观",沙地上苍劲的胡杨仍保持着与风沙搏斗的倔强姿态。随着生态补水的进行,这里很多 胡杨又枯木逢春,枝繁叶茂重现生机。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沙雅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胡杨林。全长139公里的胡杨秘境自驾公路串联了多个典型的塔河胡杨沙漠综 合景观。驾车穿行金色长廊,宛如走进一幅流动的油画。 巴楚县326万亩连片的胡杨林沿叶尔羌河分布,形成湿地胡杨、戈壁胡杨、沙漠胡杨和水泊胡杨四种独特形态。作为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灰叶胡杨林, 这里正呈现半绿半黄到满目金黄的色彩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