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阅读
icon
搜索文档
从地铁到游船,阅读融入日常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1 09:08
地铁阅读生态 - 武汉地铁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地铁自助图书馆",自2012年开通2号线起持续优化服务 [2] - 新增喜马拉雅数字阅读资源,乘客扫码可收听有声书,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场景 [2] - "地铁读城 阅见武汉"集章打卡活动3年累计线下参与超8万人次,线上话题曝光量达20亿次,五度登上微博热搜 [2] - 2024年推出4条主题线路(如"地铁读城 阅见长江"),结合文化地标与非遗工坊提供沉浸式体验 [2] - 武汉工程大学团队设计超150款印章,融合黄鹤楼、盘龙城等元素连接地铁与城市文化 [3] - 武汉地铁日均客流量超400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总量69%以上 [3] 社区家庭书房 - 长墩堤社区改造600平方米闲置空间为"养娃有方"家庭书房,配备三代同堂阅读区、绘本体验区等多功能区 [4] - 开发亲子沟通、家风建设等课程体系,每周六固定开展亲子阅读课,200多个家庭长期参与 [4] - 武汉市妇联在此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通过绘本《点》引导家长科学育儿 [4] - 书房组建邻里互助群,以阅读为纽带化解家庭纠纷,推动基层治理 [4] - 东西湖区已建成图书馆、社区书屋等阅读空间400余处,长墩堤书房为流动人口提供阅读服务 [4] 文旅融合阅读场景 - 武汉文旅集团在"两江晴川号"游船设立"长江书苑"书房,藏书超3000册,220平方米空间兼具文旅功能 [5] - 书房陈列《品读武汉的桥》等书籍,游客可边观江景边阅读相关文化内容 [5] - 新书发布会吸引500名深圳中学生参与长江研学,结合灯光秀强化文化体验 [5] - 昙华林街区举办"城墙读书会",以"衣以载道"为主题结合服饰展演展现荆楚文化 [6] - 武昌区计划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推动阅读空间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 [7] 全民阅读活动规模 - "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连续举办14年,覆盖地铁、社区、游船等多场景 [1][7] - 全年开展超万场读书活动,聚焦长江文明、科技创新等主题 [7]
大地书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1 06:01
全民阅读活动 - 南京栖霞区"栖阅大家讲堂"自2023年创办以来已举办60余场活动,邀请毕飞宇、叶兆言等名家参与,包括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11] - 栖霞区居民年人均阅读量达8.3本,较5年前提升42%,全区144个公益性阅读空间形成三级网络体系[14] - 武汉地铁读书节打造全国首个"地铁自助图书馆",2022年起连续3年开展集章打卡活动,累计线下参与超8万人次,线上曝光超20亿[20][21] 特色阅读场景 - 栖霞区推出长江文化系列阅读活动,在燕子矶滨江公园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结合舞蹈、歌曲和名作家访谈[15] - 武汉在"两江晴川号"游船设立"长江书苑"水上书房,藏书超3000册,2024年5月揭牌后成为重要文旅场所[24] - 武昌古城墙脚下举办"城墙读书会",以"衣以载道"为主题结合服饰展演,展现荆楚文化底蕴[25] 社区阅读创新 - 武汉东西湖区长墩堤社区打造600平方米"养娃有方"家庭书房,开发亲子课程体系,200多个家庭长期参与[22][23] - 社区组建邻里互助群,通过阅读活动化解家庭纠纷,覆盖周边园区务工家庭及流动人口子女[23] - 栖霞区建成27个"有声书房",提供2400本有声书资源,每周更新内容满足老年人阅读需求[16] 文化品牌建设 - 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从2800余种参评图书中选出20种获奖作品,参评出版社和图书数量创历届之最[27] - 文津图书展设立"重读经典"区域,展示《城记》《万物简史》等往届获奖书籍,并开放200余册数字阅读权限[28] - "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连续举办14年,成为武汉覆盖面最广的公共文化活动,全年举办万余场读书活动[26]
学大教育(000526)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6:06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交流会,时间是2025年4月28 - 30日,地点为电话会议,形式为线上 [2][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汇安基金、长江养老保险、西部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 [2][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创始人、董事长、CEO金鑫和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崔志勇 [3] 经营业绩情况 2024年 - 营业收入约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34.04% [3] - 总资产约38.28亿元,同比增长21.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8.25亿元,同比增长36.64% [3] 2025年第一季度 - 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加22.4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7.35万元,同比增长47%;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净利润8770.84万元,同比增长49.67% [3] - 总资产约41.48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8.35% [3] 业务布局情况 个性化教育 - 个性化学习中心从240余所增至超300所,覆盖100余座城市,专职教师超4000人,依托“双螺旋”智慧教育模式提供全流程个性化服务 [4] - 全日制教育业务是传统优势业务,在全国多地布局超30所全日制培训基地,兴办多所全日制双语学校,在校生人数近5000人,部分校区成民办学校标杆 [5] 职业教育 - 涵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产教融合、职业技能培训三个板块,通过多种模式打通学生成长成才和升学就业通道 [7] - 报告期内收购沈阳国际商务学校和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此前已收购多所学校并托管运营西安市西咸新区丝路艺术职业学校 [7] - 与多所职业院校及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涵盖共建产业学院等多方面,结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协同发展体系,已联合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及人才培养体系 [8] 文化阅读 - 开业文化空间共计13所,句象书店搭建定制化阅读场景,绘本馆为儿童提供个性化阅读空间,开拓儿童和青少年阅读市场 [10] 医教融合 - 聚焦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领域,为0 - 18岁儿童青少年提供评估、筛查、干预和康复服务,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10][11] - 千翼健康子品牌步入医教融合领域,旗下有许昌千翼康复医院和“千翼星康”全国首店,赋能多家合作伙伴打造新儿科业务 [11] 财务相关情况 - 2024年偿还借款本金5.15亿元及利息约5128.23万元,对紫光卓远剩余借款本金为0元 [12][13] - 拟以不超过66.8元/股回购1.1 - 1.5亿元股份,回购期限自2025年1月17日起不超过12个月,优先用于注销,注销股份金额6000万元,已回购用于注销部分股份120.86万股,支付总金额5999.52万元,回购计划未实施完毕 [13]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搭建为民、惠民、乐民、育民的文化平台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34
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 2024年陕西全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6.45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3亿人次 [1] -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每年下乡开展上百场演出,把文艺演出送到村民家门口 [2] - 陕西每年举办1万多场"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2024年共完成演出1.2万余场 [2] - 2024年陕西省共拨付戏曲进乡村补助资金5348万元 [2] - 陕西"四季村晚"在1065场活动中吸引2000多万名群众参与、关注 [4] - 2024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期间,全省各地联动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1947场,吸引8396万余人次参与 [5] 文化惠民工程成效 - "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为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塑造文明乡风营造良好氛围 [2] - 戏曲艺术搭载"理论+曲艺"宣讲舞台,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宣讲乡村振兴政策 [2] - "四季村晚"让村民走上舞台,站"C位"、唱主角,让劳动现场变成展示平台 [3] - "非遗志愿行 文化进万家"活动让邻里关系更和睦,茶余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聊的话题都是才艺、创业 [4] - 文化惠民活动让乡村振兴发展,文化赋能功不可没 [4] 文化品牌活动 - 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举办线上线下活动6385场次,带动552万余名读者参与 [5] - 2024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2273.73万,同比增长11.62% [5] - 全省各级文化馆策划开展"三秦"系列主题品牌文化活动,在936场活动中服务群众1159.4万人次 [5] 文化传播方式创新 - 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和录播,打破地域、时间限制,扩大惠民演出的覆盖面 [2] - "四季村晚"首开"流动式"实景舞台演出模式,让市民和游客走进生动鲜活的乡村生活 [4] - "大地欢歌 和美柞水"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成为商洛非遗项目的大型体验现场 [4]
全省全民阅读宣传推广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4-28 06:39
陕西省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相关负责人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全民阅读"连续12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跟进,干部群众广泛参与, 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建成了一大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成了一批阅读文化品牌,全民 阅读参与率和认同度不断提升,阅读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工作成效显著。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开展 全民阅读工作,出版精品力作,丰富全民阅读供给,培育全民阅读风尚;聚焦书香社会、书香陕西建 设,推动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相结合,建设便捷互惠的城市阅读空间,让全民阅读为文化强省建设、助 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应有力量。 陕西省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及联络员,各市委宣传部分管全民阅读工作的领导及业务处室负 责人和市民群众300余人参加活动。(记者:柏桦 张乐佳) 4月25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咸阳市委主办,咸阳市委宣传部、咸阳市教育局、咸阳市文化和旅 游局承办的"书香滋养心灵 阅读点亮人生"全省全民阅读宣传推广活动暨咸阳市"全民读书月"活动启 动。 活动在孩子们诵读的《春之歌》中拉开帷幕,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
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攀升至82.1% 数字化阅读接触率首次突破80%
央广网· 2025-04-23 14:37
央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报道,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于23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举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 院也于23日发布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据了解,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 读率攀升至82.1%,人均纸质与电子书合计阅读量达8.31本,数字化阅读接触率首次突破80%。 在促进全民阅读的倡议进入第19年的今天,国民阅读有哪些新变化?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新场 景、新风尚?阅读如何重塑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图谱?如何继续推动全民阅读向高质量、纵深化发 展?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专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 国。 从纸质书到电子屏,从单向阅读到交互体验,数字化已成为驱动全民阅读增长的核心引擎。调查显 示,202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较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至80.6%,其中手机阅读占比高达78.7%,连 续三年增幅超0.4%。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指出,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使阅读突破时空限 制,地铁通勤、午间休息等碎片化场景成为新增长点。"主要上升是来自移动端的手机阅读, ...
书香情缘
人民日报· 2025-04-23 13:57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说,读书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和书 籍的情缘从小孕育生长,直至今天。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 在习近平看来,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书籍是文明的载体,阅读是文脉的赓续。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倡导下,全民阅读蔚 然成风。数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荣光。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本期编辑:胡程远、王若彤 ...
世界读书日三十而立,吴晓波入选全国“新华全民阅读”首批专家名单
吴晓波频道· 2025-04-23 00:04
点击图片▲立即了解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今天是一个书香满屋的日子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到今年为止,正好"三十而立"。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忌日4月23日设为"世界读书日"。 它有一句响亮的宣言: 除了吴老师之外,还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节目主持人李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康震,华东 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作家毛尖,经济学家梁小民等等。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吴老师是一个财经作家,也是一个极爱读书,富有读书心得的读书人。 他曾说 , " 我是大概 40 岁以后才知道自己会读书。当一个人'会读书'的时候,大概率会发生两件事: 第一,有一天发觉自己无书可读,所在 领域的经典该读的都读完了;第二,终于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书,然后有些书会反复地去读。 " 这样的感悟,唯有多年读书方能体会。 实际上,他多次表达过对当代年轻人的羡慕之情: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 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 ...
世界读书日三十而立,吴晓波入选全国“新华全民阅读”首批专家名单
吴晓波频道· 2025-04-23 00:04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今天是一个书香满屋的日子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到今年为止,正好"三十而立"。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忌日4月23日设为"世界读书日"。 它有一句响亮的宣言: 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 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不久前,吴老师收到一封特别的邀请函,邀请他成为 "新华全民阅读研究院"的首批专家之一。 这是一个由新华书店总店发起、以 "团结全民阅读机构、丰富全民阅读载体、汇聚全民阅读力量"为目标的智库型机构。 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作家李敬泽任院长,首批 23位专家委员都是来自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济 学、科技、医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 其中,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知识界名人慨然参与。 除了吴老师之外,还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节目主持人李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康震,华东 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 ...
书香里的中国,欣欣向荣
人民日报· 2025-04-22 06:21
文章核心观点 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从个人志趣上升为国家战略,优质内容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结合,科技赋能让阅读更美好,全民阅读推动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提升 [1][2][16] 国家重视与战略推动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全民阅读”连续1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 2016年印发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2] -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2] 各地阅读活动开展 - 今年世界读书日,云南昆明读者在自然风光中阅读,山西考古博物馆学生借考古书籍解码文明,天津图书馆新书唤醒运河记忆 [1] - 北京开展“旧书新知”活动,广州举办“书香羊城”活动,湖北开展“长江读书节”,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 [11] 优质内容供给 - 2024年我国出版各类报纸249亿份,期刊18亿册,图书118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8.39册(张) [4] -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等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内容,“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评选活动推荐精品图书 [4] 阅读基础设施建设 - 江苏无锡城市书房遍布商圈、公园、社区,四川成都打造“菜市书屋”,湖南长沙农家书屋可借市图书馆新书 [5][6]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建草原“索伦嘎”移动书屋,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总流通134197万人次 [6] 数字阅读发展 - 去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7亿,数字化阅读深入生活,听书和视频讲书受喜爱 [14] - 阅读软件的AI问书等功能提升学习效率,新技术让阅读方式更多元、智慧,助力传统与数字阅读结合 [14][15] 科技赋能阅读体验 - 北京城市图书馆为60岁及以上老人提供大字版屏幕和专属服务,首都图书馆配备助视器和有声朗读机方便视障人士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