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

搜索文档
非遗保护传承 融入现代生活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非遗援疆主题活动概况 - 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8月15日至19日在和田地区举行,涵盖非遗舞韵、市集、手作、研学及云上展示等形式 [1] - 活动展示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25个省份的43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383位非遗传承人,主题为"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 [1][3] - 活动连续举办5年,累计1450位传承人参与,展出1217项非遗项目,系统性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3] 非遗项目创新与合作 - 佛山木版年画与和田桑皮纸跨界融合,两项非遗技艺结合产生新表现效果 [2] - 扬州玉雕与和田玉深度合作:20世纪80年代成立联合玉雕厂,近年为和田培训100多名从业者,其中2人成为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并开发畅销文创产品 [2] - 山西繁峙晋绣通过传授细腻针法解决新疆刺绣小件作品难题,10年来帮助百余名新疆绣娘年均增收超2万元 [3] 非遗产业与市场表现 - 非遗市集展示艾德莱斯绸、和田玉雕、克拉玛依紫砂等产品,吸引大量游客消费 [4] - "非遗消夏购物月"新疆专场直播销售额达1.5亿元,现场参观人次超7万 [5] - 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互动空间"织造锦梦"复刻传统纹样至数字织机,通过光影体验提升观众参与度 [3] 非遗文化交流与社会效益 - 活动促进不同地域非遗传承人交流,如扬州玉雕传承人赴和田学习,认为跨地区合作有助于技艺提升和市场开拓 [2] - 非遗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00后桑皮纸传承人比拉力通过年画合作首次探索非遗新应用场景 [2][3] - 新疆绣娘通过非遗产业实现居家就业,兼顾家庭与经济收入 [3]
二〇二五“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举办—— 非遗保护传承 融入现代生活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11
"非遗+展演""非遗+科技""非遗+购物"……8月15日至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 府联合主办的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以下简称"主题活动")在新疆和田地区举 行。非遗舞韵、非遗市集、非遗手作、非遗研学、云上非遗等各具特色,生动展示新疆、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和其他25个省份非遗保护传承及交流合作成果,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当前,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系统性保护各地区各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非遗也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和纽带。主题活动已连续 举办5年,共1450位传承人参与,展出121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山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繁峙晋绣)以花色繁多、色彩艳丽、粗犷豪放为特点。"这里的刺 绣技艺无法刺绣小件作品,我们将晋绣细腻的针法传授给绣娘,解决了这个问题。"繁峙晋绣省级代表 性传承人贺志坚说。 设计文创、创作新品、合作销售……10年来,在繁峙晋绣传承人的帮助下,"百余名新疆绣娘每年增收 超2万元,她们可以在做绣品的同时照顾家庭。"贺志坚说。 "在'家门口'就能与这么多非遗技艺亲密接触,特别幸 ...
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疆开幕
新华网· 2025-08-16 00:19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5日电(记者贺小童)华灯璀璨,乐舞飞扬。8月15日晚,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 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疆和田约特干故城开幕。此次活动有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和其他25个省(区、市)的43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展省市和参展项 目规模均为历届最大。 本次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紧扣"文化润疆 非遗添彩"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 政府联合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承办。活动还发布了新疆及和田地 区非遗促消费措施,推介"非遗消夏购物月"非遗好物。 活动主会场设在约特干故城,分为序厅、展览展示和特色非遗活动3个版块。特色活动包括"非遗舞 韵""非遗市集""非遗手作""非遗研学"和"云上非遗"等,生动展示新疆和各省(区、市)非遗保护传承和 交流合作成果。同时在和田地区博物馆、墨玉老城等地设分会场,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览展示和互 动体验。活动将持续至8月19日。 "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是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载体和 深入实施文化润疆的重要举措。 ...
张家港援疆首个校园示范性石榴籽书屋投用
苏州日报· 2025-08-12 08:12
文化援疆项目 - 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投资300万元建成首个现代化校园石榴籽书屋,占地1000平方米,包含阅读区、沙龙区、电子阅览室等五大功能空间 [1] - 书屋设计融合江南园林花窗和石榴籽元素,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载体 [1] - 巩留县已建成104座石榴籽书屋,覆盖城乡,形成以县图书馆为总馆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2] 文化交流活动 -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苏州新闻出版集团等共建"石榴籽书屋·苏州书房",并举行赠书交接仪式 [2] - 张家港市捐赠《文明驿站建设指南》,提供9类特色驿站案例,为巩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模式 [2] - 启动"文化润心苏巩情"系列行动,包括思政云课堂、AI创作行动等,构建多层次文化交流格局 [2] 民族文化展示 - 中华乐府:乔麦版画展展出23个民族的乐器版画作品,展现各民族音乐文化交融 [3]
三地青少年心手相连!广州援疆工作队助力“石榴籽一家亲”交流营圆满落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11:33
活动概述 - "活力广州、精彩一夏,石榴籽一家亲"广州—疏附—波密三地青少年手拉手交流营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成功举办 [2][3] - 活动为期6天,是广州援疆工作队深入实施文化润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之一 [4][5] - 穗疏两地100名青少年结对同行,参加了"科普一夏""非遗一夏""志愿一夏""运动一夏"等主题实践活动 [6][7][8] 活动内容 - 青少年们在团一大纪念馆和黄埔军校了解历史,观看大型舞台剧《黄埔!黄埔!》,重温革命岁月 [15][16][17][18] - 在广东省博物馆、永庆坊、粤剧博物馆和白鹅潭艺术中心体验粤剧表演、了解岭南民俗、欣赏前沿艺术 [20][21][23] - 通过打卡花城广场、海心桥、广州塔和珠江,走进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游览广州动物园,感受广州城市之美 [22][24] - 在广东科学中心探索物理世界奥秘,在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领略航天卫星科技力量 [25][26][28] 活动意义 - 活动通过穗疏两地青少年结对交流,让青少年们感悟广州城市发展成就,感受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热烈氛围 [30][31][32] - 活动迎来了50名来自西藏波密的青少年,开启为期6天的湾区深度研学 [34][35][36] - 三地青少年在才艺展演中拉开序幕,广州青少年合唱《少年之光》,新疆青少年演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8][40] - 活动最后,三地青少年互赠纪念品,疏附青少年旅程圆满结束,波密青少年旅程正式开启 [41][42] 活动背景 - 近年来,广州援疆工作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民族团结 粤新同行"工程 [43][44] - 通过组织干部群众互访、青少年研学、体育赛事、文旅推介等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交往活动,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新新疆的互联互通 [45][46]
搭建平台引才聚智 产业协作共同发展 文化润疆培根铸魂 山东援兵团十年间
大众日报· 2025-08-05 09:01
对口支援成果 -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10年,755名齐鲁儿女参与援建,鲁兵情谊深厚 [1] - 山东援兵团采取"大专科、小综合"医疗帮扶模式,累计开展手术2000多台,诊疗服务群众100余万人次,免费治愈765名白内障患者 [3] - 山东10所优质职院校支援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平面设计、矿井救援等专业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3] 教育支援 - 山东援疆教师团队扎根十二师教育一线,定期组织教学观摩等活动,为兵团培养示范引领名师 [4] - 十二师整体纳入国家级教学改革实验区,教学质量位居全兵团前列 [4] - 十二师学校普遍设立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阵地,凝聚各族学生 [10][11] 人才与科技合作 - 创建十二师人才就业数智赋能平台,运营首月发布岗位420余项,举办招聘4场 [5] - 推动十二师与10多家山东新型研发机构和20多家高校院所成立科研平台,10余项先进技术在兵团推广 [5] - "全国小麦重点实验室新疆创新基地"等3个重要创新平台在十二师落地 [5] 产业协作 - 山东高速新疆国际物流产业园月吞吐量10万吨,服务鲁疆及"一带一路"商贸物流 [7] - 推动十二师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署合作倡议,首次实现兵团与国家级新区陆海联动 [8] - 山东卡森细胞治疗公司在十二师建设全师首个高科技生物医疗项目 [8] 双向投资 - 齐河县与新疆天润乳业合作投产15万吨液态奶项目,是十二师国企出疆投资首例 [8] - 新疆恒丰农业集团投资6亿元在滕州建设"边疆来客"科技产业园,是十二师民企赴鲁投资首例 [8] 文旅合作 - 实施"好客好品"工程,在两地互设特色产品展厅,累计销售额超1亿元 [11] - 在临沂、枣庄设立兵团1954"优选好物"分销中心,济南和德州打造"优选好物"巴扎 [11] - 新疆游客集散中心和鲁商集团分设甄选好物市集,展销鲁疆特色产品120余类 [11]
“石榴籽图书室”揭牌,诉说杭阿故事
杭州日报· 2025-07-07 10:46
文化润疆行动 - 杭州市网络作协石榴籽图书室由知名网络作家烽火戏诸侯捐资援建,于2025年6月落成,旨在为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巴格其小学的孩子们提供优质阅读资源 [1] - 图书室为寄宿学生提供课余精神家园,帮助乡村孩子跨越地理阻隔接触更广阔的知识 [1] - 该图书室是杭州文艺界文化润疆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 [1] 文艺交流活动 - 杭州文艺家们在阿克苏开展为期一周的"杭阿携手 共创美好"采风创作活动 [1] - 活动包括网络作家分享交流、名家讲堂、文化惠民演出等内容 [2] - 两地文艺家将探索建立文艺交流长效机制,共同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团结的作品 [2] 社会影响 - 巴格其小学师生对图书室表示热烈欢迎,学生代表称每天课间都会前往阅读 [1] - 烽火戏诸侯鼓励孩子们通过阅读探索世界,同时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1] - 活动促进杭阿两地文化交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力量 [2]
疏附县第二中学举办红楼诗韵·青春戏语《红楼梦》课本剧大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6-21 20:31
活动概述 - 疏附县第二中学举办"红楼诗韵·青春戏语"高一《红楼梦》课本剧大赛,12个班级参与舞台演绎经典片段[1][2][3] - 比赛通过舞台表演形式将《红楼梦》从书本带入现实,让青少年更直观感受文学魅力[3][6][7] 比赛内容 - 学生演绎《红楼梦》经典场景包括黛玉初进贾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宝钗生日宴、宝玉摔玉等[7][8][9] - 表演注重情感表达与细节呈现,通过戏服、台词、仪态等还原大观园人物命运与情感纠葛[6][13][14] - 评委从台词仪态、角色表演、剧情呈现、舞台效果四方面评分,最终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14][15] 学生反馈 - 学生表示通过排练深入理解《红楼梦》不仅是爱情故事,更是涉及人生、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16][17] - 舞台演绎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障碍,从文字中感受人物内心温度,增强对经典的理解[28][29][30] 教学创新 - 援疆教师谭聪玲设计"读—评—演"三阶段阅读计划,结合声像图书馆资源创新教学形式[23][24][25] - 采用视频、听书等多元方式降低阅读门槛,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25][26][27] 社会意义 - 活动是广州教育援疆与文化润疆的实践案例,通过艺术演绎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33][34][35] - 教师计划未来继续创新阅读课程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活动提升语文素养与传统文化认知[37][38][39]
喀什镬气足!新疆首家粤菜学院传来喜报
南方农村报· 2025-06-14 21:38
粤菜学院建设与成果 - 新疆首家粤菜学院在喀什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19][33] - 学院在第三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2][3] - 实训厨房配备完善,学生已掌握富贵石榴鸡、干炒牛河等经典粤菜烹调技艺[7][10] 师资与教学模式 - 广东援疆教师林光辉拥有30年总厨经验,目前指导90名学生及300多名当地餐饮从业者[14][15] - 创新研发"粤新融合菜",如蜜瓜咕噜肉、梅菜扣牛头肉,融合新疆红黄萝卜、本地良姜与广东大地鱼干等食材[22][24][25] - 采用产教融合模式,与喀什宾馆、徕宁饭店等5家本土餐饮企业建立合作[29] 社会影响与学员发展 - 学员麦吾兰江·亚森计划毕业后开设粤菜餐厅,推动粤菜在新疆的普及[11][12] - "粤菜师傅"工程通过培训班、技能竞赛培养专业人才,成为民族交往与文化润疆的载体[28][30][32] - 林光辉提出饮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粤菜学院象征粤喀两地的深度协作[34][35]
云端授课+扎染,连起穗疏万里情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20:03
云端非遗课堂 - 广州大学与新疆喀什疏附县第二小学通过云端非遗课堂连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艺为桥梁,促进文化沟通与心灵对话 [2][3][4] - 活动主题为"穗疏连线,万里润心",由广州大学第六批援疆支教实习团队联合外国语学院"云帆资助中心"举办 [3][4] - 活动创新引入"情绪表达创作"环节,引导孩子们将情感倾注于扎染的褶皱与纹路中,实现情绪释放与疗愈 [6][7][8] 课堂实施细节 - 广州大学英语师范专业韦嘉欣老师与援疆支教老师刘艺、陈洁婷隔空配合,讲解扎染的千年文化底蕴及"以手染心"的疗愈意义 [11][12][13] - "云帆资助中心"学生讲师通过屏幕示范扎染全过程,疏附二小20名学生在副校长叶志文和支教老师指导下创作象征坚韧的胡杨纹样,广州大学学生创作珠江涟漪图案 [15][16][17] - 孩子们将期待与忐忑揉进布料折叠,活动强调"扎紧的是技艺,松开的是压力" [17][18] 活动成果与反响 - 作品展示环节中,蓝白相间的雪山、浪花、星纹等图案引发惊叹与欢笑,疏附学生周思涵创作"星空褶皱",广州大学学生李若晖展示象征穗疏情谊的"同心涟漪" [20][21][22][23][24][25] - 孩子们展示作品、合影留念,两地学子通过扎染作品与互动感受到心灵贴近,形成跨越山河的"童心彩虹" [27][28][29][30] 教育援疆模式创新 - 活动以扎染为载体,为教育援疆注入"文化润疆+心理赋能"双重动力,拓展援疆实践的深度与广度 [31][32] - 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大学生支教团六批力量接力,从课堂支援深化至心理护航、文化浸润、双向共创,助力疏附教育"硬实力"与"软环境"同步提升 [33][34][35] - 未来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课程、校园活动及日常管理,通过朋辈互助、师生共情、跨域协作等方式织密"润心育德"网络,探索可持续的"广州样本" [37][3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