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安全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市政府召开第169次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五改四好”加快推进高质量城市更新工作
长江日报· 2025-10-26 18:25
城市发展战略与开放型经济 - 深入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1] -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拓展城市开放功能,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密切国际友城交往,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 [1] - 持续优化开放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 高质量城市更新实施路径 - 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重组空间、整合政策、链接资源 [2] - 深入实施"五改四好",推进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 - 坚持"小片区、精算账、微改造、渐进式"原则,实施一批"小而美"的片区更新项目,形成"推出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推进机制 [2] - 因地制宜探索推行"XOD+新PPP+EPC"复合型开发模式,分类推进既有建筑、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改造"五改",争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 [2] - 建立完善政策和改革两张清单,着力破解"钱、地、人、手续"四大难题,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 [2] 农村产权制度建设 - 依法依规做好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有关意见的实施效果评估、文件修订和继续施行工作 [3] - 强化政策宣传,优化服务方式,严格按政策开展调查、确权、登记和发证,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
特稿|携手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新华网· 2025-10-26 09:40
会议背景与核心期待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多国人士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本次会议,希望聆听其就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提出的新主张新倡议 [1] - 期待此行将携手各方领导人推进和深化亚太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1]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历史贡献与理念 - 中国一直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期间发表的北京纲领至今仍对推进相关议程有重要指引作用 [2] -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历次会议上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被评价为"地区繁荣的理念指引"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 [2] - 提出的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等倡议主张为地区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期待中方理念继续推动亚太地区在开放共赢的道路上前进 [3] 当前挑战与中国的引领作用 -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亚太地区开放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3] - 各方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行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体重温合作初心,团结引领各方共同应对挑战 [3] -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亚太呼唤负责任、有远见的领导力,中国所展现出的正是这种时代担当 [3] 开放合作对亚太未来的重要性 - "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开放则兴,封闭则衰"等重要论述指明亚太的未来在于建设开放互联的'桥梁'而非竖立封闭孤立的'高墙' [4] - 这些主张在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期待新理念新主张引领亚太地区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4]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习近平主席强调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着力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5][6] - 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制造"是中国推动亚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中企生产的电动车、新能源公交车等绿色发展画卷正在亚太地区展开 [5][6] - 中国以自身绿色发展带动亚太绿色转型,以技术创新增添亚太发展新动能,为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空间 [6] 中国推动区域合作的具体行动 - 坚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6] -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紧贸易纽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7] - 通过务实合作助力亚太各经济体实现技术跃升与产业升级,推动地区共同发展 [7] 中国发展对亚太的积极影响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亚太地区发展带来崭新机遇 [7] - 强有力的系统规划使得中国一直在亚太经济的持续繁荣中发挥着重要引擎作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惠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助力区域共同繁荣 [7] 亚太经济展望与全球角色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此前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8] -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中国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张,有助于提振世界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繁荣发展的信心 [8] -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和推动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等已成为亚太多国共识,有助于亚太地区实现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 [8] 全球治理与未来贡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彰显公平包容等原则,倡导多极化与伙伴关系,强调以合作应对全球性议题 [9][10] - 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与主张兼顾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经济体利益,有助于把亚太打造成为驱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孵化器" [10] -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中国为亚太地区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大合力 [10]
深入践行四大全球倡议 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新华日报· 2025-10-26 04:22
省委常委会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核心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文章和重要讲话精神并研究落实举措 [1] 全球倡议相关 - 指出四大全球倡议(发展、安全、文明、治理)是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为共建美好世界注入强劲动能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引领 [1] - 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深入践行四大全球倡议 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 强调通过不断拓展相关领域交流合作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1] 妇女事业发展相关 - 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视野宏阔 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 - 要求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全面领导 将妇女工作放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动 着力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1] - 提出为妇女投身高质量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激励全省妇女用拼搏奋进赢得出彩人生 [1]
特稿|携手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华社· 2025-10-25 23:34
会议背景与核心议程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会议核心议题包括推进和深化亚太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1] - 国际社会期待习近平主席就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1][2]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历史贡献与理念 -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以来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如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共建亚太伙伴关系、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 [2] -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期间携手各方领导人发表的北京纲领等文件,对推进相关议程仍有重要指引作用 [2] - 中国的主张被评价为地区繁荣的理念指引、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和重拾亚太合作初心的驱动力 [2][3] 当前挑战与对中方引领的期待 -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亚太地区开放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3] - 各方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行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体重温合作初心,团结引领各方共同应对挑战 [3] -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亚太呼唤负责任、有远见的领导力,中国展现出时代担当 [3][4] 开放合作与互联互通 -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指明亚太的未来在于建设开放互联的桥梁而非竖立封闭孤立的高墙 [4] - 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等倡议主张为地区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 [3]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互联互通,进博会拉紧贸易纽带,亚投行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7] 绿色发展与创新动能 - 习近平主席强调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6] - 中国以自身绿色发展带动亚太绿色转型,以技术创新增添亚太发展新动能,如中企生产的电动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在亚太多国应用 [6] - 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制造是中国推动亚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6] 中国的务实行动与区域赋能 - 中国坚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6] - 中国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6] - 中国通过务实合作助力亚太各经济体实现技术跃升与产业升级,推动地区共同发展 [7] 亚太经济展望与全球引擎作用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此前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 [9] - 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引擎,强劲出口是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9] - 习近平主席倡导亚太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9] 全球治理与亚太贡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倡导多极化与伙伴关系,强调以合作应对全球性议题 [10] -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和推动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等已成为亚太多国共识,有助于亚太地区实现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 [9][10] -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中国为亚太地区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10]
携手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华社· 2025-10-25 23:29
习近平主席出席APEC会议的核心观点 - 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相信此行将推进和深化亚太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1] 对习近平主席既往主张的评价与期待 -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以来在APEC会议上提出的一系列中国主张被评价为"地区繁荣的理念指引"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 [2] - 专家期待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议上提出更多促进亚太地区公平、包容和相互尊重的理念主张,为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凝聚共识 [3] - 习近平主席关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等重要论述被指在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期待新理念引领亚太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4]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实际贡献与行动 - 中国通过坚持高质量实施RCEP、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切实行动为地区发展持续赋能 [6] - 中国以自身绿色发展带动亚太绿色转型,以技术创新增添亚太发展新动能,例如中企生产的电动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在亚太多国应用 [6] -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紧贸易纽带,亚投行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7] 中国发展对亚太地区的积极影响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动力,也将为亚太地区发展带来崭新机遇 [7] - 强有力的系统规划使中国一直在亚太经济的持续繁荣中发挥着重要引擎作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惠及APEC成员,助力区域共同繁荣 [7]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此前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8] - 中国在APEC等多边平台上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张,有助于提振世界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繁荣发展的信心 [8] -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和推动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等已成为亚太多国共识,有助于地区实现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 [9]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等中国方案,期待为增进各方互利合作、促进世界繁荣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9]
新华时评丨中国永远是联合国可以信赖的伙伴
新华社· 2025-10-24 22:41
中国在联合国体系中的角色与贡献 -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公司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1] - 公司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已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 [1] - 公司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1] 和平建设与安全贡献 - 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后,公司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份加沙停火决议,并发表政治解决巴以问题的立场文件 [2] - 公司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发起成立国际调解院,作为和平解决争端机制的有益补充 [2] 全球发展倡议与合作成果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的人民 [2] - 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23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并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 [2] -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面向100多个国家开展了200多个务实合作项目 [2] -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惠及60个南方国家、3000万人口 [2]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倡议 - 公司主张推动更加包容、普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捍卫全球南方的发展权利 [3] - 公司呼吁加快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改革 [3] - 公司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以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 [3]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重振包容有效的多边主义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3:36
联合国的作用与成就 - 联合国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将多边合作制度化,开辟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渠道[1] - 联合国与193个会员国的存在彰显出各国愿意遵守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1] -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通过维和行动稳定冲突后地区以及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和平[1]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与挑战 - 以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核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2030年前消除贫困、促进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1] -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取得实质进展,改善了数百万人的生活,但落实进程严重滞后,18%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细项进展出现倒退[1] - 距离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不到5年的时间,需各国加强多边合作以加速行动[1] 多边主义的必要性与中国角色 - 从气候变化到武装冲突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协调应对,多边主义是应对当前全球挑战与风险的必然决定[2] - 中国是多边主义的重要倡导者,始终坚定支持《未来契约》,联合国期待继续与中国携手合作确保多边体系胜任使命[2] -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全球治理倡议与联合国目标高度契合,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治理挑战作出的贡献[2] 联合国面临的挑战与改革前景 - 因世界碎片化程度加深、地缘政治分歧扩大及改革迟缓等现象,联合国近来面临的批评日益增多[3] - 联合国依然是重要的召集者和联络人,是所有国家都能发声的唯一全球性平台[3] - 需要通过改革使联合国以高效协调的方式运作,更契合当前及未来挑战,重振包容有效的多边主义[3]
外交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践行国际法治的“规矩”
新华网· 2025-10-23 17:53
联合国地位与作用 -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 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80年来为维护和平 促进发展 改善民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 在联合国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一员 拥有同等的发声机会 能够公平参与国际规则谈判 共享可持续发展成果 [1] - 一个没有联合国的世界将退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 犹如没有红绿灯的路口 横冲直撞 事故频发将成为常态 [2] 中国对国际秩序的立场 -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2] - 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是践行国际法治的"规矩" 当今世界乱象频出是由于个别国家对联合国宪章合则用 不合则弃 [1][2]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 旨在更好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2] 全球倡议与未来方向 - 中国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 形成以发展促繁荣 以安全保稳定 以文明增互信 以治理求公正的有机整体 [2] - 面对全球性挑战与和平 发展 安全 治理四大赤字 联合国发展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2] - 中国将同各国一道 携手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共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砥砺前行 [2]
中方:没有联合国的世界,将退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6:10
联合国的作用与地位 - 联合国被描述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80年来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 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成国际法的基础,是践行国际法治的规矩,没有联合国的世界将退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 [1] - 在联合国框架内,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一员,拥有同等的发声机会和公平参与国际规则谈判的权利 [1] 中国的外交立场与全球倡议 - 面对全球性挑战和和平、发展、安全、治理四大赤字,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 [2] - 四大全球倡议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形成以发展促繁荣、以安全保稳定、以文明增互信、以治理求公正的有机整体 [2] -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致力于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
潘基文:中国在推动多边合作和促进全球治理上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5:50
联合国作用与周年纪念 - 联合国于2025年迎来成立80周年 [1] - 联合国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1]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 - 中国在推动多边合作和促进全球治理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1] -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与联合国三大支柱工作相呼应 [1] - 中国提出的倡议是对联合国理念的创新与延伸 [1] - 中国展现了建设性领导力与责任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