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

搜索文档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广州日报· 2025-05-12 05:10
在物理空间建设智慧灌溉、数字田管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农田从"工程化"向"数字化"跃迁;在技术维 度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墒情感知、灾害预警、产能评估的智能联动;在服务层面构 建云端知识库、边缘计算节点与终端交互界面的技术扩散通道,将复杂算法转化为可视化的生产决策。 特别要注重技术适配性创新,通过开发适老化交互界面降低应用门槛,使数字技术成为解放生产力的工 具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载体,最终实现"藏技于地"与"藏技于人"的协同进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则是这一国家战略的根基所在。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全力提升耕 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随着《逐 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出台,我国耕地保护加快实现从数量管控转向质量跃升 的历史性跨越。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的新挑战,通过空间重构、技术赋能与制度创 新,能够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作用,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 进。 以空间治理破解耕地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耕地资源禀赋差异所导致的生产效率区域落 差,已成为制约粮食产 ...
庄河强化一线监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5-07 09:07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举 措,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将持续强化政治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保 质保量、惠及群众。"庄河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徐东说。 今年,庄河市纪委监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监督重点,整合基层监督力 量,组建了14个乡镇监督专班、81个村级监督工作组、669个屯级监督工作队,上下联动,做好监督保 障。 一场春雨拉开了庄河市春耕的序幕。4月底,经翻地机、平地机轮番上阵后,施工人员正往农田里 施撒有机肥,灌排设备在一旁蓄势待发。"今年还能是个丰收年!"望着自家经过改造的高标准玉米田, 庄河市徐岭镇双峰村村民刘洪江满眼期盼。 在去年完成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庄河市又建设43万亩,其中新建30万亩,改造 提升13万亩,涉及14个乡镇街道81个村。 在监督机制保障下,庄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壤改良工程已高质量完成38万亩,灌排渠道开槽 329.5公里、垫层209.4公里、预制槽完成98.9公里,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 "发现问题—提醒督办—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长效防范,这是我们监督工 ...
强化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8 07:43
四川省纪委监委把建章立制作为管长远、保常态、见长效的重要举措。该省纪委监委推动出台的四川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于3月1日起开始实施,连日来,成都等地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及基 层镇村开展条例宣讲学习,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在推动出台条例的同时,四川省纪委监委督促省财政厅等部门加强协调,设立县级子账户218个,实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专款专户、直达"终端"。梓潼县纪委监委就监督检查发现的招投标程序违规、灌排 沟渠跑冒滴漏、硬化道路开裂损坏等问题,推动健全项目管理等制度,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据悉, 去年以来,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17 份,推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670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刘远航 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根本在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高标 准农田建设领域损害农民利益、群众反映强烈事项,强化政治监督、专项监督,严查贪污侵占、虚报冒 领、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纠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防范廉洁风险。 安徽省纪委监委多措并举强化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扛牢粮食保供 ...
我国力争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中国发展网· 2025-04-27 11:54
在建设内容方面,提出要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 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 平;改造提升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方案》强调,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 整、水资源配套、资金投入等方面政策协同配合。 一是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提出对资源禀赋好、生产潜能大、不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耕地上建成的 高标准农田,按要求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二是水资源配套,提出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 坚持以水定地,合理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科学有序推进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建设。三是资金投入, 提出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多元化投入机制。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陈荟词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 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 基本农田全部建成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货日报网· 2025-03-31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推动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 方案目标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1]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1] 建设标准 - 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 [1] 建设内容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2] - 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等能力 [2] - 改造提升项目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2] - 因害设防,采取岸坡防护、防风防沙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能力 [2] 建设布局 - 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等地区开展建设 [2] -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等区域,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等区域开展建设 [2] - 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7个区域,并分别明确工作重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