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独
icon
搜索文档
锐评|台独的“投名状”还少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8 18:31
台湾出口管制政策 - 台当局更新"出口管制名单"将华为和中芯国际列入 要求岛内厂商出口前须取得许可[2] - 此举被视为对美国遏华政策的跟进 此前已禁止向大陆出口光刻机等关键芯片制造设备[2] - 2024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额达1506.19亿美元 占比31.7% 其中约六成为电子产品[2] 台湾科技产业现状 - 台积电等命脉企业被要求将先进制程和研发中心转移至美国[3] - 台湾芯片制造设备出口受限但未全面禁止大陆主要科技企业[2] 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 台当局选择在中美贸易谈判期间发布出口禁令 以显示与美国协作性[2] - 中美宣布削减高额关税后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及"统一与和平"[3] 台湾经济依赖度 - 大陆及香港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 电子产品占出口总额近六成[2] - 台湾对美国战略价值有限 仅在中美博弈时具有工具性作用[3][4]
王英津:“拆桥断流”只会损害台湾民众福祉
环球网· 2025-06-18 07:15
海峡论坛大会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 主题为"扩大民间交流 深化融合发展" 邀请台湾各界人士逾7000人参会 [1]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出席 强调在两岸情势不确定时更需保持理性与冷静 以交流促进了解 [1] - 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互动 与论坛促进融合的宗旨形成鲜明对比 [1] 两岸旅游交流受阻 - 台"观光署"拒绝大陆人员入岛举办"2025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 导致该旅展首次因非疫情因素中断 [1] - 台北夏季旅展自2018年设立大陆展区以来 一直是两岸旅游交流的重要平台 [1] - 大陆参展商缺席将影响两岸旅游资源展示 减少业界交流合作机会 阻碍旅游项目洽谈与推广 [1] - 旅展中断可能导致大陆游客赴台意愿下降 影响台湾旅游业及酒店 餐饮 交通等相关产业 [1] 科技产业合作受限 - 台"国际贸易署"将华为 中芯国际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 [2] - 此举切断了台湾与这两家全球科技重要企业在研发 技术交流 产业供应链等领域的合作 [2] - 台湾科技企业失去与大陆优秀企业合作机会 限制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空间 [2] - 华为和中芯国际在台有众多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黑名单将导致订单减少 生产经营困难 [2] 两岸交流全面受阻 - 民进党当局拒不解除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 阻碍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 [3] - 将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大陆理工科名校列入禁止交流清单 不承认暨南大学等3所高校学历 [3] - 提出研修10项法案 12项法规命令及近百项措施计划 企图全面阻断两岸交流合作 [3] - 这些措施增加了台湾民众参与两岸交流的成本和风险 许多民间交流活动被迫取消或搁置 [3] 两岸政策对比 - 大陆始终秉持开放积极态度 民进党当局采取封闭阻挠政策 [4] - 两岸博弈实质是"反独促统"与"谋独拒统"的较量 [4] - 民进党当局将两岸经济 文化 社会交流"泛政治化" 诬称"大陆用经济捆绑台湾" [4]
国防部:怂恿支持“台独”搞分裂必将引火烧身
快讯· 2025-06-13 20:09
台湾问题与国防部表态 -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1] - 任何怂恿支持"台独"分子搞分裂的行径会破坏台海和地区和平稳定 [1] - 敦促有关国家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1] - "倚外谋独"、"以台制华"的图谋注定失败 [1]
戳穿赖清德“民主”幌子下的“台独”本质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8:29
两岸关系与台湾政策 - 赖清德以"民主自由"为幌子掩盖"台独"分裂本质,编造"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 [1] - 民进党当局混淆"国家主权"与"地区治理"概念,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制度对立" [2] - 推行"去中国化"政策,篡改历史教科书、删除中华文化元素、限制两岸学术交流 [2] 岛内政治与社会影响 - 民进党滥用"反渗透法"对主张两岸交流的政党、团体和人士进行政治追杀 [3] - 每年动用数亿元新台币豢养网军操控舆论,制造"信息茧房"垄断舆论场 [3] - 赖清德上台一年后,五成三民众不满意其施政表现,不满意度为近30年来最高 [4] 经济与民生影响 - 两岸"脱钩断链"导致岛内农产品滞销、旅游业萎缩 [4] - 台湾地区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青年世代面临"低薪化"困境 [4] - 为换取外部势力支持,提出对美"大采购大投资讨好方案",却遭美国加征高关税 [4] 军事与安全政策 - 将军费预算提升至历史高位,延长义务兵役期、推动女性服兵役 [4] - 妄图打造"全民皆兵"的战时体制,使台海成为全球高风险热点地区之一 [4] 大陆民主实践与制度对比 - 大陆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机制确保人民意志在国家治理中体现 [5] - 2025年全国两会通过的代表法修正草案首次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 [5] - 港澳地区"一国两制"实践保障高度自治权,香港社会秩序恢复,澳门居民幸福感指数全球前列 [5] 历史趋势与民族复兴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 [6] - 任何以"民主"为幌子的"台独"分裂行径都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挑衅 [6]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6]
美政府据报将大幅增加对台军售 国台办回应
财联社· 2025-06-11 11:20
美国对台军售计划 - 特朗普政府计划在第二任期大幅增加对台军售,预计未来4年批准规模将超过第一任期的183亿美元[1] - 美方施压台湾"在野党"勿阻挡民进党当局提高防务预算[1] - 赖清德表示台防务预算要达GDP3%或更高[1] 大陆官方回应 - 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1] - 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1] - 要求美方停止售台武器、停止"武装台湾"、停止支持"台独"分裂势力[1] 台湾民意反应 - 岛内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美国要求提高军购费用是想卖军火赚钱[1] - 台湾民众逐渐认清美国把台湾当"提款机"和"火药桶"的意图[1] 对台当局评价 - 赖清德当局为谋取"台独"私利悖逆民意[1] - 当局置岛内安全利益于不顾,甘当鱼肉任人宰割[1] - 被指无底线"卖台"、"害台","倚外谋独"行径注定失败[1]
国台办:台湾不过是美国遏制大陆的“棋子”
快讯· 2025-06-11 11:16
美国对台政策表态 - 美国副总统万斯称未来美国将不再打无意义的战争,转向以保护美国核心利益为基础的战略 [1] - 岛内舆论指出万斯的讲话推翻"台独"理论基础,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国不会介入 [1] - 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1] 两岸关系现状 - 民进党当局编造的美国"挺台"谎言已经不攻自破 [1] - 越来越多台湾民众认识到美国奉行"美国利益优先"政策 [1] - 台湾民众认识到台湾不过是美国遏制大陆的"棋子" [1] 台湾民众认知变化 - 台湾民众逐渐认识到外人靠不住 [1] - "台独"被台湾民众认识到是绝路 [1] - 美国对台政策转向使台湾民众对美支持产生怀疑 [1]
国台办再回应民进党当局逼迫陆配提供所谓证明
快讯· 2025-06-11 10:58
两岸婚姻群体待遇问题 - 民进党当局要求1 2万名大陆配偶补缴"丧失原籍证明" 目前仅完成3000多件 [1] - 无法提供证明的大陆配偶将面临被注销在台户籍处分 [1] - 国台办发言人强调大陆配偶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应得到公平对待 [1] - 民进党当局被指控滥用行政司法手段欺凌迫害两岸婚姻当事人 [1] - 国务院台办政府网站已推出举报专栏 收集迫害证据 [1]
“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家族企业被曝以“中国台湾”名义向大陆申请许可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4:00
此外,凌涛亦曾揭露,民进党前民代郑运鹏在2008年民代选举败选后,曾到大陆经商,并于同年10月24 日向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文件",当时郑运鹏填写国籍为"中国",申请地址是"中国台湾省台北 市"。 沈伯洋父 亲沈土城担任负责人的兆亿有限公司在海关总署的在案登记记录。 图片来源:台媒 沈伯洋被视为民进党"抗中保台"的"英雄"和"急先锋",常用"高标准"抹黑其他台湾人在大陆从事经贸、 文化、教育或学术交流。随着其"两面人"真实面目被揭穿、"抗中保台"人设崩塌,引来岛内舆论猛烈抨 击和挞伐。 台湾"中时新闻网"引述前民代郭正亮观点指出,"沈伯洋此人最恶心,"他整天指责别人赚大陆钱、是所 谓"中共同路人",自己创办的"黑熊学院"却售卖大陆制造的"淘宝货",如今又被查出其父在大陆做生意 将近20年,"赖清德要不要调查?" 台湾《联合报》引述台北市议员柳采葳质问民进党,将沈伯洋列为不分区民代,将其人设打造为所 谓"抗中保台"第一人,究竟是事先不知情、查证无能,还是明知真相却刻意操弄两岸意识形态骗取选 票? 中新网6月10日电(燕新台)"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近日被港媒曝光,其家族企业曾在大陆捞金,且交 易金额高达上亿元 ...
“约500名美军在台湾活动”,国防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6-09 18:47
国防部回应美对台军售及美军在台活动 - 美方正计划向台湾运送新一批M1A2坦克,并计划未来4年增加对台售武,可能超过特朗普第一任期水平 [1] - 美军前官员透露约有500名美军人员在台湾活动,是美国会此前披露数字的十倍以上 [1] - 国防部发言人指出这是美方和"台独"势力主导的行为,侵犯中方核心利益,妄图改变台海现状,推高台海紧张局势 [1] -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1] - 国防部敦促美方停止与中国台湾任何形式的军事勾连,否则只会引火烧身、得不偿失 [1] - 正告民进党当局美制武器救不了自己的命,"倚外谋独"注定失败 [1] - 解放军将继续加强练兵备战,全面提升打赢能力,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 [1]
硬刚赖清德当局,《中国时报》宣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02:45
核心观点 - 旺旺集团及《中国时报》公开表态"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引发赖清德当局谴责 国台办批评民进党当局"恐怖政治、绿色独裁" [2][3] - 台湾政治阵营对两岸关系立场出现微妙变化 绿营赖清德提出"并购说"试探 蓝营媒体持续发表统派社论 [5][6][10] - 两岸舆论战持续升级 旺旺集团面临台当局法律审查风险 [2][4] 旺旺集团事件始末 - 旺旺集团总经理蔡旺庭5月28日在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公开表示"旺旺起源于中国台湾 发展于祖国大陆 我们就是中国人" [2] - 台湾陆委会6月1日谴责旺旺集团"唱和大陆损害台湾主权" 威胁依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追究法律责任 [2] - 《中国时报》6月1日发表声明强调"台湾大陆同属一个中国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的宪法立场 [2] - 国台办6月4日定性民进党当局行为为"恐怖政治、绿色独裁" [3] 台湾政治阵营动态 - 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周年提出"并购说":将大陆比作大公司 台湾比作小公司 要求大陆提出并购条件 [6] - 绿营内部对非"台独"言论压制严厉 但对赖清德"并购说"保持沉默 [7][8] - 《中国时报》连续发表社论:6月1日建议海基会董事长访陆降温局势 6月2日论证"台湾人即中国人"宪法依据 6月4日批评绿营政客文化认同割裂 [9] - 绿营政客被指进行两手准备 通过试探性言论观察大陆反应 [10] 企业立场与风险 - 旺旺集团明确认同"两岸同属中国"立场 强调中华文化血脉连结 [2] - 媒体企业公开挑战当局政策 面临台湾陆委会法律审查风险 [2][4] - 企业政治表态与商业利益关联性受关注 旺旺集团大陆业务发展受台当局质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