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nshoring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经济_解答你关于亚洲宏观经济前景的关键问题-Asia Economics Answering your key questions on Asia's macro outlook
2025-08-21 12:44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亚太地区宏观经济 主要分析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出口 投资和增长前景[1] * 纪要涉及的公司包括亚洲主要出口经济体 如中国 日本 韩国 台湾和东盟国家 以及美国[10][12][20] * 纪要由摩根士丹利亚洲团队撰写 聚焦其研究观点[1][2][9]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亚洲出口前景** * 亚洲对美国的非科技出口动能显示 早前囤货带来的强劲势头正在整固[3][4] * 亚洲科技出口受益于全球AI支出的持续增长和关税豁免[7] * 但全球其他领域需求的放缓将拖累亚洲整体出口[7] * 亚洲对美出口商尚未承担大部分关税负担 亚洲对美总体进口价格指数显示负担不大[10][11] * 东盟出口商经历了更大幅度的涨价 而中国出口商则提供了适度的折扣[10][12] * 亚洲出口商承担了部分外汇负担 未能完全以提高美元出口价格的方式抵消本币价格的拖累[14][15][16] * 亚洲美元指数升值4.2% 但亚洲美元出口价格仅上涨1.8%[17] **资本支出趋势** * 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在特定日期后亚洲对美FDI流入增加[19][20] * 亚洲资本支出动能已开始在高位趋于平缓[20] * 亚洲名义资本货物进口(3个月移动平均)在早期报告地区为109.9(以Nov-24=100)[20] **主要经济体具体分析** * 中国为捍卫增长目标和填补房地产需求短缺 已加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22]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FAI)年增长率(3个月移动平均)中 制造业占37% 基础设施占30% 房地产占15%[22] * 印度企业收入增长与名义GDP增长之间的差距已持续九个季度[24] * 印度名义GDP增长强劲 但剔除能源和金融的广泛市场企业收入增长较低[25] * 印度有更强力的政策支持来缩小宏观与微观的差距 包括印度储备银行(RBI)过去四个月的宽松努力 近期宣布的商品及服务税(GST)削减 F2026预算中宣布的个人所得税削减 实际工资增长和城市就业改善 以及政府资本支出增长保持强劲[26] * 日本央行持鸽派立场的原因是需求侧通胀压力仍然低迷 国内需求复苏仍处于初期阶段[27][28] * 日本实际GDP水平(以3Q19=100)中 私人消费为101 出口为113[28] * 日本全国CPI同比涨幅为1.6% 其中核心商品(占23%)和核心服务(占45%)[28]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实际GDP增长预测(%Y) 4Q24为2.5% 1Q25为2.0% 2Q25E为2.0% 3Q25E为1.5% 4Q25E为1.2% 1Q26E为0.7% 2Q26E为3.7%[8] * 美国实际资本支出(%Y)中 私人非住宅IT资本支出为13.5% 私人非住宅非IT资本支出为-1.0% 公共资本支出为4.8%[8] * 亚洲早期报告地区占亚洲对美国名义出口的76% 占亚洲名义非科技出口的71% 占亚洲资本货物进口的69%[4][20] * 中国反内卷努力的成功性 政策制定者可能在部分国企主导的行业取得成功 但广泛的再通胀需要需求复苏[22]
Taiwan Semiconductor Stock: Own It, Don't Trade It
MarketBeat· 2025-08-12 04:44
投资策略 - 频繁交易错误股票会导致多次应税事件 建议对某些股票采取长期持有策略 [1] - 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TSM)适合长期积累策略 因其在半导体行业的主导地位 [2][3] 公司概况 - 台湾半导体当前股价241 98美元 52周价格区间134 25-248 28美元 [2] - 公司股息收益率1 02% 市盈率27 59倍 目标价258 33美元 [2] - 公司市值达1万亿美元 [3] 行业前景 - 美国正推动芯片制造本土化 新贸易关税针对主要半导体供应国 [2] - 特朗普宣布到2027年半导体关税可能高达200% [5] - 半导体行业平均市盈率50 3倍 台湾半导体27 6倍 存在折价 [10] 公司发展 - 公司正在美国进行重大投资和扩张 [3] - 本土化战略将使其保持半导体设备和技术的领先地位 [6] - 主要客户包括英伟达和苹果等行业巨头 [7] 财务表现 - 最新季度每股收益2 47美元 超出华尔街预期的2 13美元 [13] - 机构投资者Sanders Capital减持7 8%的87亿美元头寸 因持仓占比达11 6% [8][9] 分析师观点 - 12个月目标价平均258 33美元 最高270美元 最低240美元 [11] - 部分分析师此前低估公司 因担忧亚洲地区关税风险 [11] - 公司当前获得买入评级 但未被列入顶级分析师推荐的五只股票 [15][16]
Mettler-Toledo(MTD)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1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销售额达9.83亿美元,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按美元计算增长4% [11] - 毛利率为59%,同比下降70个基点,主要受关税成本和销量下降影响 [13] - 研发支出4930万美元,按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增长3% [14] - 调整后营业利润2.83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营业利润率28.8%,同比下降120个基点 [14] - 调整后每股收益10.9美元,同比增长5%,关税成本对每股收益造成5%的负面影响 [15] - 上半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4.09亿美元,同比下降3%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实验室业务销售额增长1%,工业业务增长4%(核心工业增长2%,产品检测增长8%),食品零售业务持平 [13] - 实验室业务中,制药和生物制药客户需求良好,但学术、生物技术和化学领域需求疲软 [25] - 工业业务在自动化解决方案方面表现强劲,特别是在美国市场 [28] - 产品检测业务表现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创新产品推动的设备升级需求 [28] - 服务业务增长4%,上半年累计增长5% [3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地区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3%,欧洲持平,亚洲(除中国外)增长3%,中国下降2% [12] - 中国市场环境仍然疲软,预计下半年不会有明显改善 [29] - 东南亚地区表现强劲,但中国市场持续疲软 [29] - 欧洲市场表现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放缓 [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积极应对关税挑战,预计明年将完全抵消关税影响 [10] - 重点关注生物制药、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热点领域 [29] - 通过Spinnaker计划增强供应链弹性,支持客户建立区域供应链 [32] - 预计未来将受益于设备更换周期和回流投资 [34] - 产品检测业务通过新产品组合扩大市场份额 [4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贸易争端和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客户投资谨慎 [10] - 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未将潜在刺激措施纳入预测 [45] - 预计2025年全年按当地货币计算的销售额增长1%-2%(不包括运输延迟影响为2.5%-3.5%) [22] - 预计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41.7-42.2美元之间(考虑瑞士关税影响后) [23] - 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约8.6亿美元,股票回购约8.75亿美元 [24] 其他重要信息 - 美国对瑞士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39%,预计将使2025年每股收益减少0.40美元 [10] - 公司预计2025年增量全球关税成本约为9500万美元 [19] - 2023年物流延迟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将使2025年销售增长减少1.5% [21] - 公司预计2025年有效税率保持在19% [2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瑞士关税影响 - 新宣布的瑞士关税将使2025年每股收益减少0.40美元,公司有信心在2026年完全抵消这一影响 [37][38] - 公司已制定缓解措施计划,但由于时间有限,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仍将受到较大影响 [38] 关于中国市场 - 中国市场环境稳定但疲软,未看到明显改善迹象 [45] - 公司未将潜在刺激措施纳入预测 [45] 关于产品检测业务 - 产品检测业务表现强劲,预计全年增长中高个位数 [51] - 新产品组合帮助公司赢得市场份额 [49] 关于欧洲市场 - 欧洲市场第二季度持平,主要受实验室业务疲软影响 [90] - 预计第三季度将恢复低个位数增长 [90] 关于设备更换周期 - 预计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减少,设备更换需求将逐步恢复 [101] - 更换需求不会突然反弹,而是逐步加速 [102] 关于生物制药业务 - 公司主要服务于生物制药生产环节,较少涉及研发领域 [113] - 预计回流投资将带来长期增长机会 [113] 关于自动化需求 - 核心工业业务增长得益于自动化解决方案需求增加 [150] - 自动化需求广泛存在于多个终端市场 [150] 关于定价策略 - 第二季度定价实现约3%,预计下半年约为3.5% [65] - 定价基于价值主张,客户反应良好 [64] 关于服务业务 - 第二季度服务业务增长受项目时间影响 [76] - 预计下半年将恢复增长 [76] 关于回流投资时间表 - 预计回流投资将在2026年开始产生实质性影响 [93] - 公司正积极与客户讨论相关计划 [93]
Mettler-Toledo(MTD)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1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销售额为9.83亿美元 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2% 按美元计算增长4% [11] - 毛利率为59% 同比下降70个基点 主要受关税成本和销量下降影响 [13] - 研发费用4930万美元 同比增长3% 销售及管理费用2.473亿美元 同比增长2% [13] - 调整后营业利润2.833亿美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28.8% 同比下降120个基点 [14] - 调整后每股收益10.9美元 同比增长5% 关税成本对每股收益造成1.5%的净负面影响 [15] - 上半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4.09亿美元 同比下降3%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实验室业务销售额增长1% 工业业务增长4% 其中核心工业增长2% 产品检测增长8% 食品零售持平 [12] - 实验室业务中生物制药客户表现良好 但学术、生物技术和化学领域需求疲软 [26] - 工业业务在自动化解决方案方面表现强劲 特别是在美国市场 [27] - 产品检测业务表现超预期 主要得益于新产品组合带来的市场份额增长 [28] - 服务业务增长4% 上半年累计增长5% [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地区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3% 欧洲持平 亚洲除中国外增长3% 中国下降2% [12] - 美洲市场表现强劲 主要得益于核心工业和产品检测业务 [28] - 欧洲市场表现平稳 工业业务略有增长 [29] - 亚洲市场表现超预期 东南亚增长强劲 但中国市场仍然疲软 [30] - 中国市场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GLP-1等热点领域 [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积极应对关税挑战 预计明年将完全抵消关税影响 [9] - 重点关注客户供应链弹性需求带来的增长机会 特别是在生物制药领域 [33] - 积极布局自动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工业领域 [27] - 产品检测业务通过新产品组合扩大市场份额 [52] - 服务业务增长计划进展顺利 正在增加服务工程师数量 [8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贸易争端和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客户投资谨慎 [9] - 中国市场环境仍然疲软 预计下半年不会有明显改善 [47] - 预计2025年全年当地货币销售额增长3%-4% 调整后每股收益10.55-10.75美元 [22] - 瑞士关税提高至39%将导致全年每股收益减少0.4美元 [24] - 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8.6亿美元 股票回购8.75亿美元 [2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积极应对美国对瑞士进口商品关税提高至39%的影响 [8] - 预计2025年关税总成本约为9500万美元 低于5月份预估的1.15亿美元 [19] - 2023年物流延迟影响2024年业绩 预计这将使2025年销售增长减少1.5% [22] - 公司预计设备更换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增加 [3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瑞士关税影响 - 瑞士关税提高将导致2025年每股收益减少0.4美元 公司正在制定缓解措施 但今年剩余时间有限 [39] - 公司对2026年完全抵消关税影响充满信心 [40] 关于中国市场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表现略好于预期 但下半年预计将持平 [46] - 公司未将任何潜在刺激措施纳入预测 [47] 关于产品检测业务 - 产品检测业务表现强劲 主要得益于新产品组合 预计全年增长中高个位数 [54] - 新产品帮助公司进入中端市场 获得新客户 [52] 关于第三季度指引 - 公司对第三季度指引高于市场预期 主要基于工业业务改善 [63] - 实验室业务预计低个位数增长 核心工业和产品检测预计中高个位数增长 [64] 关于定价策略 - 第二季度定价约为3% 下半年预计约为3.5% [69] - 定价基于价值主张 客户反应良好 [68] 关于服务业务 - 第二季度服务业务增长受项目时间影响 预计下半年将恢复增长 [79] - 公司正在增加服务工程师 加强营销组织 [80] 关于设备更换周期 - 设备更换需求被推迟 但预计随着市场稳定将恢复 [105] - 公司预计不会出现突然反弹 而是逐步加速 [106] 关于生物制药业务 - 公司主要服务于生物制药生产环节 而非研发环节 [118] - 约40%收入来自生命科学领域 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生产和QA/QC环节 [119] 关于学术和政府业务 - 美国学术和政府业务约占全球销售额2% 影响有限 [123] - NIH拨款对公司业务影响微乎其微 [124] 关于欧洲市场 - 欧洲第二季度表现疲软 主要受实验室业务影响 [93] - 预计第三季度低个位数增长 全年基本持平 [94] 关于自动化需求 - 自动化解决方案需求强劲 特别是在美国市场 [155] - 需求来自多个终端市场 包括制药和亚太地区 [156]
Nano Dimension Statement Regarding Desktop Metal Bankruptcy and Strategic Decision Not to Acquire Assets
Globenewswire· 2025-07-29 05:28
公司动态 - Nano Dimension子公司Desktop Metal已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 [1] - Desktop Metal独立董事会做出破产决定 旨在解决前管理层遗留的重大负债和流动性问题 [2] - Nano Dimension CEO强调将保持财务实力 巩固行业最佳资本化公司地位 为股东创造战略机遇 [3] 行业背景 - 受制造业回流、国家安全需求及产品定制化趋势驱动 公司为国防、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及医疗设备行业提供先进数字制造技术 [3] - 技术特点包括支持小批量快速生产 同时保障知识产权安全和可持续制造实践 [3] 公司信息 - Nano Dimension在纳斯达克上市 股票代码NNDM [1][3] - 公司官网提供详细信息 https://www.nano-di.com/ [4]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邮箱 nano-di@icrinc.com [6] - 媒体联络邮箱 NanoDimension@feintuchpr.com [6]
STAG Industrial (STAG)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9 14:41
企业价值与投资组合 - STAG的企业价值为101亿美元,拥有578栋建筑,租赁面积达114.5百万平方英尺[6] -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STAG的投资组合覆盖40个州,87%的可租赁面积位于CBRE Tier 1和Tier 2市场[8] - 约31%的STAG投资组合涉及电子商务活动,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15] 财务表现 - 2024年现金可分配比率为73%,年自由现金流约为1亿美元[8][10] - 预计2024年现金租金变动为28.5%,同店现金净运营收入增长范围为5.25%至5.50%[9][30] - STAG的市场租金增长在2023年达到36.1%,超过市场租金增长9.3个百分点[25] -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净债务与年化调整EBITDA比率为5.1倍,固定费用覆盖比率为5.0倍[58] 租赁与收购活动 - 2024年新租赁和续租的预计面积为1320万平方英尺,已处理的比例为98.4%[30] - 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收购了18英亩土地,计划开发284,000平方英尺的A级仓库[48] - 在萨克拉门托收购了一栋100%租赁给HD Supply的建筑,初始租期为15个月,续租36个月,年租金增长4%[50] - 在斯巴坦堡收购了两个233,000平方英尺的空置建筑,签署了全栋租约,租赁进展超出预期[52][53] - 在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收购了一个326,000平方英尺的四栋建筑组合,关闭时的加权平均租期为3.5年,现有租金约低于市场20%[54] - 过去五年平均收购量约为8亿美元,预计2024年收购量在5亿到7亿美元之间,投资管道达到42亿美元[56][62] 发展与技术创新 - STAG在2022年完成了6个建筑的开发,另有6个建筑正在进行中[41] - 2024年预计将开发的仓库总面积约为202K平方英尺,位于波特兰的高科技制造商附近[45] - 预计仓库建设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外壳建设[49] - 公司在2023年完成了30.4兆瓦的太阳能项目,预计到2025年底将安装超过10兆瓦的太阳能[72] - 2023年GRESB公共披露评分为A,48%的投资组合拥有反射屋顶以减少能耗[75]
Is Sterling Infrastructure Still a Buy at Premium Valuation?
ZACKS· 2025-07-04 00:26
估值水平 - 公司当前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25.29 较行业平均21.16存在19.5%溢价 且高于自身五年中位数水平 [1][3] - 相较同业AECOM(20.5)、Fluor(19.44)和KBR(11.74)的远期市盈率 公司估值显著偏高 [2] 股价表现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5.8% 远超行业8.1%和标普500指数5.4%的涨幅 同时跑赢建筑业板块2.3%的涨幅 [5][6] 业务驱动因素 - 数据中心相关收入在2025年一季度同比激增60% 推动电子基础设施业务表现 [7][9] - 电子基础设施平台通过严格投标和强执行力扩张 受益于AI与数字化转型趋势 [9] - 2025年该业务收入预计实现15%-20%增长 利润率维持25%左右水平 [11] 订单储备 - 总订单量达21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其中电子基础设施订单12亿美元占57% [7][12] - 电子基础设施项目储备毛利率从2024年底16.7%提升至2025Q1的17.7% [13] - 交通解决方案订单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 受益于基建法案资金释放 [14] 战略扩张 - 2025年6月签署5.05亿美元协议收购电气机械承包商CEC 强化德州等关键区域布局 [17] - 通过并购拓展半导体等关键领域 实现全生命周期能力覆盖 [16] 盈利预期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8.26美元上调至8.61美元 预示41.2%的同比增长 [18] - 当前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从60天前的2.14美元修正至2.26美元 [19]
Dollar Down 10%? These 3 Stocks Could Soar
MarketBeat· 2025-07-01 20:21
美元指数表现 - 美元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下跌10%,创1972年脱离金本位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1] 美元走弱原因 - 混乱的贸易和关税政策仍在制定中[2] - 对美国公共债务的担忧加剧,若特朗普政府法案通过,未来十年国家债务将增加数万亿美元[2]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出口国货币,进一步施压美元[3] - 欧洲和亚洲经济快速复苏,资金流向海外股票和债券[3] 标普500表现 - 尽管美元疲软,标普500在6月底创历史新高[3] - 分析师认为当前不利因素(关税、通胀、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或在下半年转为GDP增长动力[3] 受益个股分析 卡特彼勒(CAT) - 国际收入占比超50%,美元走弱时海外收益兑换优势显著[5]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利好,因重型机械广泛用于采矿业务[5] - 国内制造业回流政策推动工业设备需求增长[6] - 股价过去一个月上涨11%,当前交易价高于分析师平均目标价380.83美元[7] - 远期市盈率19倍,高于历史水平及同业[7] - 花旗6月24日将目标价从370美元上调至420美元[7] 宝洁(PG) - 海外收入占比约50%,美元疲软支撑每股收益同比增长[9] - 美国消费品股承压,因高利率和通胀削弱消费者购买力[10] - 2025年上半年股价下跌5.4%,远期市盈率24倍仍低于自身历史水平[11] - 分析师预测未来一年EPS增长6%,若经济改善或超预期[11] IBM - 2025年股价上涨33%,Wedbush将目标价从300美元上调至325美元[12] - 企业级AI应用(如代理AI)推动业绩复苏[13] - 量子计算长期投入开始兑现[13] - 股息收益率高于盈利收益率(2.07%),但自由现金流支撑分红能力[14][15]
How to Find the Best Stocks to Buy in July 2025
ZACKS· 2025-06-25 04:31
市场情绪与趋势 - 华尔街对中东紧张局势降温表示欢迎,认为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停火协议将带来和平,纳斯达克指数周二早盘上涨1.5%,油价持续下跌[1] - 投资者信心增强,认为可以避免重大冲突,市场焦点转向通胀降温、贸易协议和第二季度强劲盈利潜力[1] - 市场接近历史高点,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抛售和波动,但多头似乎已重新掌控夏季行情[2] 投资策略与筛选工具 - 建议投资者使用Zacks筛选工具寻找Zacks Rank 1(强力买入)股票,这些股票在市场好坏时期均表现优异[2][3] - Zacks Rank 1股票自1988年以来年均回报率约为24.4%,可作为筛选起点[5] - 筛选参数包括:当前季度预估修正在过去四周为正、过去四周经纪评级变化排名前五[6][7] 个股分析:Jabil Inc (JBL) - Jabil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制造解决方案公司,服务于多个行业,包括计算与存储、汽车、电信、能源和工业等[7][9] - 公司第三财季业绩超预期,每股收益高出预估10%,并上调全年指引,推动2025年共识预期上调5%,2026年预期上调9%[9]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投资约5亿美元扩大美国东南部制造能力,以支持云和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客户[9]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调整后收益分别增长10%和19%,营收预计2025年增长1%,2026年增长6%[10] - 过去十年股价上涨860%,远超科技板块,过去12个月上涨85%,而科技板块仅上涨8%,目前远期市盈率为22.4倍,较科技板块折价15%[11] - 公司支付股息,八家经纪商中有七家给予“强力买入”评级[11]
Steel Dynamics Provides Second Quarter 2025 Earnings Guidance
Prnewswire· 2025-06-18 20:00
核心观点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稀释每股收益在2美元至2.04美元之间,环比第一季度的1.44美元显著提升,但同比去年同期的2.72美元有所下降 [1] - 钢铁业务盈利能力环比增强,主要因金属价差扩大且钢材实现均价涨幅超过废钢成本涨幅,但受32百万美元非现金消耗性资产减记影响 [2] - 金属回收业务收益环比持平,因出货量增长抵消了价格下降 [3] - 钢铁加工业务收益环比下降,因钢材原料成本上升叠加销售均价小幅下滑导致金属价差收窄,但订单量和积压订单改善且需求受商业、数据中心等行业支撑 [4] 业务分项表现 钢铁业务 - 长材出货量环比改善,但扁钢卷材量因进口镀层扁钢库存过剩而小幅收缩 [2] - 能源、非住宅建筑、汽车和工业领域持续引领需求 [2] 金属回收业务 - 出货量增长完全抵消价格下降的影响,收益环比保持稳定 [3] 钢铁加工业务 - 订单活动加速且积压订单覆盖至2025年全年,定价水平具吸引力 [4] - 需求主要来自商业地产、数据中心、制造业、仓储和医疗保健领域 [4] - 美国制造业回流投资及基建计划预计将提振钢梁、平台产品及扁钢/长材需求 [4] 铝业务进展 - 密西西比州哥伦布市铝扁轧厂及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再生铝坯中心已成功试产,首批铝锭分别于2025年1月(美国)和3月(墨西哥)完成铸造 [5] - 预计2025年中期开始发货 [5] 资本运作 - 2025年第二季度已回购1.79亿美元(1%)普通股 [6] 公司背景 - 北美最大钢铁生产商和金属回收商之一,采用循环制造模式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生产低碳产品 [7] - 正在投资铝业务以拓展产品线,目标供应高回收含量的铝扁轧材至饮料罐、汽车及工业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