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贸组织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代表:美国“对等关税”叙事片面误导 忽视服务贸易顺差
财联社· 2025-06-14 20:24
中美服务贸易争端 - 中方批评美国"对等关税"叙事具有误导性 要求美方遵守世贸规则并通过多边合作解决分歧 [1] - 美国是全球最大服务贸易顺差国 2024年顺差接近3000亿美元 [1] - 美国通过参与高附加值环节(研发/设计/销售)获取远超贸易数据显示的收益 [1] 美国贸易政策争议 - 美方片面强调货物贸易逆差却避谈服务贸易顺差 存在双重标准问题 [1] - 美方对不同领域规则采取"合则用 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 [1] - 美方政策倾向限制发展中成员获取合理贸易利益 [1] 多边贸易体系主张 - 中美通过平等协商缓解贸易紧张 但双边安排需以世贸规则为基础 [1] - 中方呼吁在世贸框架下解决争端 反对单边措施损害第三方利益 [1] - 需加快世贸组织改革以巩固开放稳定的多边贸易体制 [1] 国际社会反应 - 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成员支持中方立场 [2] - 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成员呼应服务贸易对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 [2] - 各方共同呼吁克制贸易限制措施 确保监管政策稳定性 [2]
欧盟贸易专员Sefcovic: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负责人希望世贸组织改革。
快讯· 2025-06-04 18:58
世贸组织改革 - 欧盟贸易专员Sefcovic表示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负责人支持世贸组织改革 [1]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主管希望进行世贸组织改革。
快讯· 2025-06-04 18:54
世贸组织改革 -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谢夫乔维奇表示大多数世贸组织贸易主管支持进行世贸组织改革 [1]
维护世贸规则促进多边主义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4
多边贸易体制现状与挑战 - 中方在世贸组织总理事会提交《关于当前形势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书面提案 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表达关注并提出集体应对建议 [1] - 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 "对等关税"冲击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 [1] - 世贸组织成立3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 但需成员共同维护其核心地位 [1] 中美经贸会谈成果分析 - 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实质性成果 双方同意相互下调关税并建立定期磋商机制 [2] - 会谈体现世贸组织核心原则 包括自由贸易 可预测性和促进发展 [2] - 中美将轮流在两国或第三国开展磋商 工作层面沟通机制正式建立 [2] - 会谈成果驳斥世贸组织"无用论" 证明其原则仍是经贸谈判重要依据 [2] 世贸组织改革紧迫性 - 世贸组织总干事承认当前贸易紧张状态是改革系统弱点的机遇 [3] - 2026年第14届部长级会议将把世贸组织重塑改革列为中心目标 [3] - 中方主张全面参与改革 维护发展中成员权益并增强全球"稳定器"作用 [3] 多边贸易体制未来方向 - 美国通过双边谈判制定国别关税 与世贸"最惠国待遇"原则存在冲突 [4] - 世贸组织需增加谈判形式灵活性 推动双边成果向多边规则靠拢 [4] - 改革目标是确保规则与时俱进 更好促进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4]
5月16日电,韩国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称,尽管最初在立场上存在分歧,但亚太经合组织(APEC)达成了联合声明;APEC成员一致同意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并认为需要进行有意义的改革。
快讯· 2025-05-16 13:37
APEC联合声明 - 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最初存在立场分歧但最终达成联合声明 [1] - APEC成员一致认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重要性 [1] - APEC成员认为需要对WTO进行有意义的改革 [1]
韩国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一致同意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并认为需要进行有意义的改革。
快讯· 2025-05-16 13:36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共识 -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一致同意世贸组织的重要性 [1] - 成员认为世贸组织需要进行有意义的改革 [1]
日本和欧盟部长级会议担心中国过剩产能流入
日经中文网· 2025-05-09 16:06
日本与欧盟高级别经济对话核心议题 - 讨论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光伏面板和锂离子电池等产品供应过剩问题 双方表明对生产过剩的担忧 认为这对高科技产业优势的日本和欧盟构成共同威胁 [1] - 中国光伏面板2023年供应能力达1036吉瓦时 为全球需求量的1.9倍 产能显著过剩导致低价产品外流 [3] 供应链合作与贸易体制 - 双方确认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合作 强调透明性和安全性等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此前已在重要矿物采购领域多次深化合作意向 [3] - 重申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探讨加强CPTPP与欧盟的协作 [2][3] 外部政策影响分析 - 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145%关税可能导致被排除的中国产品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 加剧当地供应过剩压力 [4] - 中国"新质生产力"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推动高科技产业产能扩张 在中美对立背景下加速技术自主化 但导致产能远超国内需求 [3] 价值观与战略协同 - 日本强调欧盟为共享基本价值观的重要伙伴 呼吁在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深化合作 [1] - 欧盟认同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 将此次对话视为应对供应过剩问题的合作契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