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面板

搜索文档
印度被美国打懵了?被加关税导致卖不出去货,就想把货卖给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9-03 18:19
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政府宣布自8月27日起对印度商品征收50%惩罚性关税 [3] - 关税措施针对印度纺织品、海产品、珠宝首饰、药品和光伏面板等出口商品 [8] 双边贸易格局 - 美印年贸易额达881亿美元 其中印度对美出口600亿美元 美国对印出口281亿美元 [8] - 中印7月双边贸易总额791亿美元 中国对印出口695亿美元 印度对华出口仅95亿美元 [5] - 印度对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 差额达600亿美元 [5] 贸易结构分析 - 中国向印度出口高附加值电子产品、精密工业机械和高端化学品 [6] - 印度对中国出口主要以原材料、初级农产品和简单加工品为主 [6] - 印度对美国出口优势商品包括纺织品、海产品、珠宝首饰、药品和光伏面板 [8] 市场替代策略 - 印度计划将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商品转向中国市场销售 [1][5] - 中国是全球最大光伏面板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 印度光伏面板难以进入中国市场 [8]
绿色底色愈发鲜明!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新华网· 2025-08-21 18:25
绿色工业园区发展 -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数量达490余个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三分之二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四分之一 [1] - 重庆数智产业园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7% 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9.83% [1]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建立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和能耗管理平台 实现制造环节精细化用水用能管理 [1] 绿色制造体系构建 - 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达6400多家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2] 可再生能源项目进展 - 甘肃酒泉11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投运 系国内最大规模塔式光热电站 [2] - 国投阿克塞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 包含640兆瓦光伏发电 年均发电量17亿千瓦时 可满足57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2] 能源体系转型成效 - 2024年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与增速均居全球第一 持续保持新增装机主体地位 [3] 循环经济实践案例 - 美团"青山计划"在24个城市落地餐盒回收项目 累计回收塑料餐盒超3.7万吨 实现碳减排5.7万吨 [4] - 智能回收设备通过积分兑换机制激励用户参与塑料餐盒回收 [3][4] 绿色产业链建设方向 - 将持续推进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5] - 加大先进技术攻关应用力度 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5]
中国缘何成为全球首个电气化国家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11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8月12日文章,原题:为何中国正成为全球首个电气化国家 中国今年4月一个月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就超过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的装机 容量总和。这并非澳大利亚在太阳能领域表现不佳,而是彰显中国在社会各领域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惊人速度。这个大国将经济实力与政治意志投入可再 生能源,加速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迎来"电气化国家"的时代。 能源智库恩伯首席中国分析师杨木易(音)说,全世界都在远离化石燃料模式,这意味着正围绕新兴清洁技术领域重建经济。中国已确定走向清洁能源未来 的道路,这种势头越来越强。中国以国家力量大力支持清洁技术,其规模和速度是大多数国家难以企及的。杨说:"新兴产业和技术需要一定的保护才能成 长,就像婴儿学走路最初需要扶持。但中国政策支持背后的逻辑一直很清楚——这种支持并不是无限期的……不是单纯补贴,而是科学规划、持续投入和有 针对性的支持。" 图片说明: 浙江舟山东绿华岛上的风力涡轮机维护 凭借无与伦比的规模经济,中国电气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也降低了全球电气化成本,这使中国成为清洁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军者。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澳大利 亚道路上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就像光伏面板和家用电池早已占领澳市场那 ...
赚翻了!我国收购邦巴斯铜矿,投资仅70亿,如今总价值超千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18:38
收购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14年中国五矿以70亿美元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当时国际铜价低迷,项目因高海拔(4000米)、基础设施薄弱和政治复杂被多数企业回避[3] - 该矿探明储量仅10%已确认铜储量超1000万吨,矿石品位高达48.5%,伴生银资源每吨含293克,属全球顶级矿藏[5] - 收购不仅保障中国铜资源安全(对外依存度75%),更成为全球铜定价权的重要筹码,项目估值已突破千亿美元[7][13][28] 生产运营与产业协同 - 2016年投产后前五年平均年产铜45万吨,占当时中国国产铜20%,截至2025年累计产铜270万吨[5][7] - 形成"矿山-海运-冶炼"闭环:铜精矿经马塔拉尼港运至南京港,直供江西铜业等企业,支撑电线、电动车、光伏等产业[9][11] - 80%流程实现自动化,部署智能头盔、远程调度系统,安全系数远超传统矿区[15][17] 社会效益与本地化建设 - 累计向秘鲁缴纳税费128亿元,当地阿普里马克大区人均GDP增长近3倍,创造5600个就业岗位且98.4%为本地员工[19][23] - 投入2340万元援建学校并配备电子设备,种植190万株乔灌木恢复368公顷生态,设立女性职业培训使平均薪资提升40%[21][23][25] - 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培养电焊工、选矿工程师等技能人才,自建生态监测实验室实现环境数据实时监控[23][25] 长期价值与行业影响 - 剩余可采储量超千万吨,生命周期预计超20年,未开发区域达90%,持续支撑中国制造业需求[7][28] - 带动中国设备出口与标准输出:运输船、港口设计、金融清算等全产业链协同,每船铜矿关联数百国内订单[13][15] - 项目模式被秘鲁政府誉为"转型样板",建立"税收-就业-基建-教育"多维共生系统,重塑中企海外形象[19][27]
印度或被严重低估了!印度通报世贸组织,将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51
印美贸易摩擦分析 - 印度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 但未公布具体政策细节 可能为后续谈判留余地 [1] - 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总额1290亿美元 其中印度对美出口874亿美元 进口418亿美元 贸易顺差约400亿美元 [1] - 印度对美出口商品中仿制药 石油制品 光伏面板 电信设备 成衣及珠宝占比40% [3] - 美国对印出口主要为武器 芯片和机械设备等高端产品 [3] 印度经济结构特点 - 印度仍属传统农业国 需保障10亿农民基本生活需求 完全开放市场将冲击农业根基 [6] - 国内民粹主义和本土保护主义意识浓厚 可能采取损害美国利益的措施 [6] - 部分官员预计2047年印度可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3] 贸易摩擦潜在影响 - 美印关税谈判陷入僵局 消耗特朗普耐心 双边关系趋向不可控 [5] - 印度国内危机时惯用"引外患解内忧"策略 此次将美国作为矛盾转移对象 [5] - 摩擦为中国创造机遇 可观察美印反应提前部署应对措施 [8] - 印度若经济受挫可能引发"去美化"浪潮 促进中印合作抵御西方霸权 [8]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 印度成为继中国后第二个敢对美国说不的发展中国家 [8] - 美国将俄罗斯推向中国后 印度也有向周边国家靠拢趋势 [8] - 中国被视为唯一能帮助印度 越南 俄罗斯等国在竞争中独立生存的国家 [8]
瞄准智能绿色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28
制造业发展重要性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1] - 现代制造业需要科技赋能 要加强技术攻关 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1] 装备制造业增长态势 - 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6.2% [1] - 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 [1] 技术突破与国际竞争力 - 济南二机床成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 大型数控冲压机床进入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 [2] - 国产盾构机打破德日垄断 中铁装备产品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控制精度达毫米级 具备价格优势 [2] - 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前五大厂商均为中国企业 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容量前五中有四家中国企业 金风科技蝉联第一 [2]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位居全球车载锂电池行业前两名 供应链掌控优势不断巩固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部分关键领域存在"卡脖子"现象 如光刻机、航空发动机、高端精细加工机床等 [3] - 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如数控设备所需的电阻电容、传感器、镜头光源等 [3] - 高端人才短缺 尤其缺乏基础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产业工人 [3] 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 - 高端机器人、高端数控设备、新能源设备呈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 [3] - 需加大智能化绿色化研发投入 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 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 [3] - 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生产制造全过程的应用 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 [4] - 发展绿色储能、绿色发电等环保装备 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建设绿色工厂和供应链 [4]
从“黑金”到“绿能” 中国资源型城市重塑发展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5:28
能源绿色转型 - 山西吕梁等中国资源型城市正加速从煤炭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光伏和风电设施显著增加 [1]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4年全球煤炭消费将达87.7亿吨,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2] - 德国2023年风能首次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电力来源,显示清洁能源替代路径可行性 [2] 煤炭产业升级 - 吕梁通过延伸焦煤产业链,将焦煤转化为化工产品和氢气,推动氢能产业链落地 [3] - 鑫岩煤矿实现5G全覆盖,已对接11个智能化子系统,包括智能综采和无人驾驶等 [4] - 煤矸石年排放量达8亿吨,鑫岩煤矿采选充一体化项目年处理能力100万吨 [4][5] 氢能产业发展 - 吕梁氢能重卡每行驶700公里可减少碳排放84公斤,已形成示范效应 [7] - 依托1.6亿吨煤炭储量和3800万吨焦化产能,吕梁计划2030年制氢能力突破50万吨 [7] - 当地企业实现膜电极催化剂自主研发,2025年将交付数百辆氢能重卡 [7] 数字化转型 - 5G技术实现煤矿井下设备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4] - 数字技术推动煤炭产业向智能化发展,改变传统"傻大黑粗"形象 [6] - 能源数字化成为全球趋势,是提升产业性能和效率的关键变量 [4] 区域转型案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模式,建设氢能产业高地 [8] - 陕西榆林形成煤—甲醇—烯烃等多条产业链,发展现代煤化工 [8] - 黑龙江鹤岗等地培育新兴产业和康养文旅,探索多元化转型路径 [8]
东南亚限制中国迂回出口,争取美国关税让步
日经中文网· 2025-05-24 06:40
东南亚限制中国产品迂回出口美国的动向 - 泰国和柬埔寨将收紧原产地证书的签发 泰国政府4月下旬宣布修改规则 以出口到美国的光伏面板 汽车零部件等65个品类为对象 进行工厂现场检查 审查原料当地采购率和生产费用等 原产地证书签发机构统一为商业部外贸厅 [1] - 柬埔寨商业部决定从12日开始 签发面向美国的原产地证书时 可能需要由相关官员对生产基地进行检查 [1] - 马来西亚禁止出口外国产的橡胶手套 橡胶产品是马来西亚对美出口的前五大品类之一 [1][2] 美国对东南亚的关税政策及影响 - 特朗普政府将对柬埔寨 越南 泰国 马来西亚分别征收49% 46% 36% 24%的高水平对等关税 [2] - 美国是越南和泰国的第一大出口伙伴国 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伙伴国 对等关税对这些国家经济影响重大 [2] -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 继中国和墨西哥之后第三高 越南商工部4月中旬要求原产地证书签发机构加强对策 [2] 中国产品迂回出口的现状及应对 - 根据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产品以低关税流入当地 之后更换原产地标签或暂时保管在仓库 隐瞒中国产地出口美国 [2] - 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中国企业接连进入泰国 但大部分零部件为中国产 各国应对措施有助于保护国内产业 [3] - 东南亚国家显示出阻止中国迂回贸易的诚意 希望得到美国让步 [1][2]
“碳路先锋”盐城:沐风逐光添新绿
上海证券报· 2025-05-20 02:52
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盐城被誉为"海上新能源第一城",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连续15年居江苏首位 [1] - 2024年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67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312亿千瓦时 [9] - 盐城光伏产业重点制造企业达80家,2024年完成营收1060.48亿元,在新能源产业中占比最高 [3] 产业发展历程 - 2008-2009年盐城新能源产业开始起步,"十三五"时期进入发展快车道 [2] - 2010年金风科技落户盐城大丰区,带动形成国内集聚度最高、产业链较完整的风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2] - 盐城晶硅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跃升,建立覆盖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3] 产业布局与创新 - 提出"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战略,将风电光伏电能用于制取绿氢,多余电能上网或储能 [3] - 远景射阳储能电站2024年7月建成并网,成为江苏最大独立储能电站,40天收入4000多万元 [4] - 规划建设3个差异化零碳产业园区(大丰港"绿电+氢能"、射阳港"绿电+新型电力系统"、滨海港"绿电+冷能") [8] 科技创新与人才 - 2023年底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高标准建设绿色低碳科创园聚焦7大主题产业 [6] - 2024年开展"盐城科技行"153场,对接139家高校院所,服务1540家企业,提供11535项合作信息 [7] - 发布"黄海明珠人才计划"2.0版本,计划到2027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跻身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前10强 [9] 重点项目与投资 -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吸引岚泽绿色甲醇航煤项目(总投资82.5亿元)和吉电绿氢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0.5亿元)落户 [8] - 国科华创新材料突破钛纤维气体扩散层进口替代难题,成为盐城首个"拨投结合"重点孵化企业 [6] - 远实能源科技选择盐城设立公司从事风电叶片回收处理,实现"上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生态 [6]
日本和欧盟部长级会议担心中国过剩产能流入
日经中文网· 2025-05-09 16:06
日本与欧盟高级别经济对话核心议题 - 讨论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光伏面板和锂离子电池等产品供应过剩问题 双方表明对生产过剩的担忧 认为这对高科技产业优势的日本和欧盟构成共同威胁 [1] - 中国光伏面板2023年供应能力达1036吉瓦时 为全球需求量的1.9倍 产能显著过剩导致低价产品外流 [3] 供应链合作与贸易体制 - 双方确认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合作 强调透明性和安全性等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此前已在重要矿物采购领域多次深化合作意向 [3] - 重申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探讨加强CPTPP与欧盟的协作 [2][3] 外部政策影响分析 - 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145%关税可能导致被排除的中国产品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 加剧当地供应过剩压力 [4] - 中国"新质生产力"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推动高科技产业产能扩张 在中美对立背景下加速技术自主化 但导致产能远超国内需求 [3] 价值观与战略协同 - 日本强调欧盟为共享基本价值观的重要伙伴 呼吁在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深化合作 [1] - 欧盟认同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 将此次对话视为应对供应过剩问题的合作契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