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自主

搜索文档
国货替代逻辑兑现!基金经理看好本土增长驱动
券商中国· 2025-04-12 21:12
国货替代逻辑驱动公募重仓股走强 - 公募基金重仓股在国货替代和业绩自主两大逻辑下强劲反弹,国产品牌因减轻外部竞争压力获得更大市场占有率和收入增长空间 [1][2] - 业绩自主逻辑体现为核心收入来源依赖本土市场,未出海企业凭借国内市场红利实现稳定增长,成为震荡市中优选对象 [2] 化妆品赛道国货替代效应显著 - 雅诗兰黛因生产基地在美、加、日等国面临中国市场竞争和关税压力,被QDII基金全部减持,近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25% [3] - 本土美妆品牌毛戈平、上美股份、巨子生物4月9日分别上涨6.30%、3.89%、5.04%,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等重仓布局 [3] 奶粉与手术机器人赛道国产化加速 - 中国飞鹤受国货逻辑推动港股大涨超10%,平安基金、广发基金将其列为第三和第四大重仓股 [3] - 微创机器人产品线覆盖腔镜、骨科等多领域,4月9日低开高走收盘涨近8%,华商基金重仓微创医疗及机器人 [4] 业绩自主逻辑聚焦本土市场红利 - 波司登94%收入来自中国市场,4月9日股价涨超7%,工银沪港深基金将其列为第四大重仓股 [6] - 春风动力获70只公募基金重仓,富国龙头优势混合基金持仓比例达9.6%,接近单一个股上限 [7] 医药赛道抗外部扰动能力突出 - 创新药企业通过BD合作模式出海,生产销售由合作方完成,关税影响有限 [9] - 部分抗癌药和罕见病用药享受零关税政策,企业可申请关税豁免,外部因素对行业影响极小 [10] 内需政策与错杀机会受关注 -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及内需提振政策(如放松限购、加码基建)为本土企业创造增长环境 [8] - 市场错杀优质公司,基本面强、商业模式稳定的企业被公募基金重点挖掘 [8]
104%关税落地!国货替代机会又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4-10 19:15
国际贸易摩擦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 - 对等关税落地导致进出口企业面临空前压力,反制政策升级[1] - 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440亿美元,美国是其最大市场[4] - 胡志明指数在关税宣布后五天内跌幅近20%[6] - 耐克越南产能占比从2019年的12%激增至51%,越南工厂生产其一半鞋子和四分之一服装[8] - 美国服饰集团Deckers Brands在越南拥有68家供应链合作伙伴[9] - 美国仅2.5%服装和1%鞋类为本土制造[10] 国际品牌面临的挑战 - 关税导致耐克在越南、印尼和中国工厂产品成本飙升超过30%[14] - 关税成本主要由品牌方承担,制造商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16] - 阿迪达斯中国区营收从2018年45.46亿元降至2024年30.97亿元,占比从20.74%降至13.08%[18] - 耐克亚太地区收入同比下滑10.07%,大中华地区批发渠道收入下滑16.8%[20] 国内品牌的发展机遇 - 2018年78.2%消费者经常购买国货,中国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成为国货代表[29] - 李宁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31.85%至138.80亿元,净利润翻倍增长113.93%至14.36亿元[31] - 李宁股价三年内从5港元/股涨至102港元/股,涨幅近20倍[33] - WIND港股品牌服装指数2018-2021年从1161.75点涨至3457.52点,涨幅近300%[35] - 2024年李宁中国大陆营收占比达98.15%,受海外市场波动较小[47]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前景 - 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达5万亿元,占GDP比重2%[41] - 中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目前仅1%,相比发达国家2-3%有较大发展空间[42] - 李宁成为国内跑鞋矩阵最全厂家,核心IP销售突破1060万双[45] - 李宁获得洛杉矶奥运周期中国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身份[45] 企业发展战略建议 - 专注本土市场、提升创新能力、创造品牌溢价将成为企业发展主线[50] - 投资者应关注核心收入来源高度本土化且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