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

搜索文档
署名文章:赖清德所谓“国防”邪说中的谬误
新华社· 2025-07-18 00:00
国防预算与军事开支 - 中国大陆军费占GDP比例预计2025年为1.3%,显著低于美国2024财年的3.4%及北约国家目标5% [1] - 台湾地区计划将防务费增至GDP的3%以上,以配合美国武器采购需求 [1] 军事装备与供应链 - 台湾宣称26家美国军工厂商访台合作打造防务供应链,但所谓"自制武器"如"海鲲号"潜艇依赖外国技术且问题频发 [7] - 美国对台军售30次,但台军未获E-2D预警机、F-35战斗机等关键装备,且部分援助装备存在发霉过期问题 [8] 军事战略与能力 - 台湾提出建立"战略持久与固守韧性"的军事威慑力,但实际装备可靠性和训练不足问题突出 [4][5] - 台军被宣传为"劲旅",但内部存在"不知为何而战"的思想混乱,且依赖美国二手装备 [3][5] 经济影响与产业政策 - 增加防务预算挤压台湾社会民生支出,可能拖累经济发展 [6] - 台湾核心产业如台积电被美国施压迁移,同时面临高关税 [6] 国际关系与外部干预 - 美国对台军售基于自身政策需求和军工利益,非台湾实际需求 [8] - 台湾试图通过美台军事协训强化所谓"防务自主",但实际仍高度依赖外部支持 [7][8]
马英九刚喊出两岸应统一,赖清德就坐不住了,竟向大陆挥舞关税大棒!
搜狐财经· 2025-07-01 12:35
两岸经贸关系 - 赖清德当局宣布对大陆啤酒加征临时反倾销税 百威税率33.85% 麒麟BAR税率13.13% 其他大陆啤酒制造商税率高达64.14% [3] - 大陆热轧扁轧钢品被加征16.9%-20.15%关税 此举被视为针对大陆的经济反制措施 [3] - 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占比达40% 年贸易顺差超千亿美元 大陆是台湾能源和原材料主要进口来源 [3] 军事动态 - 解放军38架战机巡台 进入台北部 西南和东部空域 两艘军舰抵近花莲外海50海里 [5] - 次日35架军机舰持续活动 17架越过"海峡中线" 形成四面围台态势 [5] - 台军推测未计入监控的隐形战机可能参与行动 解放军军事威慑效果显著 [5] 经济依存度 - 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大陆市场 大陆反制措施可能导致台湾经济重创 [3] - 台前副司令警告解放军可能采取封锁战策略 切断海上生命线将导致能源物资短缺 [3] - 大陆"穷台"策略使民进党当局陷入两难 长期经济压力或提升和平统一可能性 [7] 政治表态 - 马英九公开呼吁"和平民主统一" 强调岛内主流民意认同两岸同属炎黄子孙 [1] - 此举被视为岛内统派重大突破 试图削弱民进党"台独"叙事 [1] - 赖清德关税政策暴露民进党焦虑 两岸紧张态势升级 [1][3]
专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和平统一才是正途,需相信社会主义对未来的价值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30 09:28
两岸关系与民进党政策 - 民进党当局将两岸关系比作"公司并购"的说法被批评为对主权概念的无知 主权理论强调不可分割和强制统一的力量 大陆对台湾的惠台政策基于"一家人"的扶持而非条件交换 [3][4] - 民进党从赖清德上台以来一事无成 政治上"大罢免"导致台湾当局永无宁日 经济上台积电被送给美国 外汇存底被滥用 限制陆客来台让经济雪上加霜 社会层面通过修改"人口"构成等政策制造分裂 [5] - 赖清德称"台湾与日本像家人"的言论被批评为美化殖民历史 日本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台湾是全世界唯一被殖民后"爱上"殖民帝国的地方 这是殖民教育的恶果 1945年台湾根据《开罗宣言》回归中国 [5] 中美博弈与台湾地位 - 台湾民众对中美博弈中的台湾地位有三种态度 一是迷信"美国会出手保护台湾" 二是赞成和平统一 三是市井小民只求温饱 美国未必干预 和平统一才是正途 [6] - 大陆在贸易战中有底气 从2018年开始已筹备七八年 预料到美国可能的行动 中央政府的命令能让全民团结对抗美国欺压 持续发展军事科技对美国形成警告 美国国内存在分裂因素迫使特朗普调整政策 [7] - 台湾在贸易战中缺乏话语权 与大陆无法相比 [7] 文化自信与制度优势 - 大陆的制度优势在应对中美贸易战中已显现 准备时间长 中央统筹能力强 军事科技威慑力足 但文化自信仍需进一步强化 部分大陆人对"美国梦""哈佛教育"等存在盲目崇拜 [8] - 对台湾而言 大陆需展现统一后的愿景 不是"吞并"而是"融合" 消解对立 凝聚共识 [8] - 特朗普限制哈佛招收外国学生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的教育影响力 动摇"美国梦"的根基 [9] 台湾青年与媒体生态 - 台湾青年的认知存在分化 部分有识之士主动来大陆求学怀揣"大中国梦" 也有不少青年受民进党"去中国化"影响对大陆认知模糊 大陆可通过文化共鸣证明制度优势 [10] - 大陆媒体需在"事实"与"话语权"上双管齐下 明确惠台政策的本质是基于"两岸一家亲"的扶持 主动解读国际事件 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大陆实力 传递"社会平等"的价值观 [10] - 台湾媒体生态可概括为"放任自由下的政治缩影" 统派与"独派"媒体泾渭分明 部分媒体通过分析国际新闻强调中国崛起 "独派"媒体则以诽谤造谣攻击大陆为主 台湾媒体未促进社会融合反而加深撕裂 [10]
统派智库“三閤实践研究院”在台成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6 07:09
智库成立背景与目的 - 台湾新党发起成立"三閤实践研究院",劳动党等政党团体和社会各界青年参与,旨在以台湾视角建构论述,破除岛内迷思,推动和平统一 [1] - "三閤"取閤、和、合三字同音通意,分别代表两岸一家人、和平交流统一、协商合作合融的理念 [1] - 该平台由新党推动搭建,邀请各党派及社会支持和平统一的青年加入,集思广益讨论统一议题 [1] 智库首次活动与参与方 - "三閤实践研究院"举办首次研讨会,新党、劳动党、统一联盟党、"蓝天行动联盟"等政党团体及社会各界代表参与 [1] - 新党主席吴成典表示,新党32年来目标一直是追求和平统一,通过该平台让岛内民众表达对统一的渴望 [1] 研究成果发布 - 会上发布首个智库研究成果《两岸谋略思维白皮书》,包含四章50多节,深度剖析两岸关系、和平统一等议题 [1] - 白皮书由研究院成员历时半年共同撰写,针对当前台湾如何应对两岸关系发展提出见解 [2] - 新党副主席李胜峰指出,民进党执政后搞"台独"将台湾推向险境,强调两岸是一家人而非敌人 [2]
印巴空战举世震惊,岛内“台独”鸦雀无声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20:56
印巴空战对台湾的影响 - 巴基斯坦空军凭借中国武器系统在印巴空战中轻松击落5架印度战机,包括单价2.88亿美元的法国"阵风"战机[2][3] - 中国武器系统首次在实战中取得战绩,展示了地空导弹系统、战机、预警机等协同作战的军事革命[3] - 台湾装备的法国幻影-2000战机已服役30年,面对解放军现役武器系统更无胜算[6][7] - 台湾和美国生产的F-16战机属于老旧第三代战机,比"阵风"差一个档次,印方未敢在空战中派出[7] 大陆官方的低调反应 - 大陆对台系统官方对印巴空战保持低调,国台办副主任仅隐晦提及"南亚发生的事件"[5][9] - 大陆坚持和平统一原则,同时为非和平方式做好充足准备[9] - 研讨会主题聚焦两岸现代化合作,避免过多讨论军事话题[9] 台湾年轻人的认知局限 - 台湾年轻人尤其是支持"台独"者通过印巴空战首次真切感受到解放军实力[1][13] - 部分台湾年轻人不愿正视大陆发展,导致对世界认知不完整[12][13] - 大陆不仅军事实力强大,还通过现代化进程为两岸带来福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