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表达

搜索文档
报告显示:年轻人文旅消费更追求情绪价值与个性表达
新华财经· 2025-06-27 15:21
放眼整座城市,上海热门演艺、沉浸剧场、新奇体验、都市乐园等新型文化消费场景多元、分布密集, 高浓度、高迭代的文旅供给生态覆盖年轻人社交"打卡"、情绪价值、仪式感等"悦己"诉求。 报告显示,"打卡"上海的外省市青年占比58.5%,其中江苏、安徽、河南三省青年占比位列前三,分别 为11.1%、7.8%、6%。四个季度"打卡"上海的青年分别占比12.7%、34.7%、24.1%、28.5%,4月至6月 被认为是"黄金'打卡'时间"。从年龄分布来看,"80后""90后""10后"占比分别为36.8%、31.7%、11.4%; 其中,"90后"偏好新型文化消费场景,"互动观演"成为主流。从性别分布来看,女性占比为56%。 新华财经上海6月27日电(记者陈爱平、许晓青)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26日联合爱文亿发布《2025上 海文旅场景消费报告》,认为年轻人文旅消费正从传统功能满足向追求情绪价值与个性表达的代际需求 跃迁。 这一报告由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旗下的有数数据创新实验室基于爱文亿自2024年4月15日至2025年2月 28日的平台消费大数据分析形成。 报告分析,年轻人"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趋势显著。近八成青年选择 ...
从“Citywalk”到“Artwalk”,报告分析当代年轻人文旅消费新潮流
搜狐财经· 2025-06-26 20:13
数据显示,年轻人"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趋势显著。逛馆青年中,上海占比46.6%,外省市占比 53.4%,其中江苏、安徽、浙江分别占比10.8%、6.5%、5.0%。近八成青年选择周末出行打卡博物馆、 美术馆和艺术馆,周六、周日逛馆青年分别占比43.4%、36.2%。 上海丰富的文博艺术展馆资源建构了年轻人与海派文化的连接方式,如上海电影博物馆、油罐艺术中心 以建筑再生对话历史与现代;又如外滩美术馆、广富林水下博物馆构建美学地标输出社交货币;再如观 陶艺术馆、豫园华宝楼转化东方美学赋能艺术体验……年轻人在个性观展中完成自我画像的策展实 践,"来上海,看文博大展"日渐深入人心。 上海高浓度的艺术资源、高频次的艺术交流让艺术回归年轻人日常生活。"漫游外滩源""漫游淮海 路""漫游滨江"等经典Artwalk线路,串联起从建筑美学、海派器物到国际艺展等多元立体文化场景。年 轻人精心规划动线捕捉打卡视角,借社交媒体将漫游体验转化为彰显审美品位的社交货币,在Artwalk 中主动参与城市文化构建、深度感知城市与艺术的共生共荣,并将这份体验转化为独特的城市生活方式 与文化消费选择。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李秋莹)近年 ...
素人创作打造浓缩叙事新形态
环球网· 2025-05-26 11:25
来源:文汇报 ■记者 卫中 在注意力快速转移的"短视频"时代,B站推出的"1分钟动画剧场"精准把握这一需求,每期围绕年轻用户 热议话题,由UP主自制10部各1分钟的原创动画短片,全年共四期。该IP秉持"不靠炫技,以现实为创 意注脚"理念,挖掘扶持原创动画UP主,邀请插画艺术家、动画导演及人气UP主参与,以高浓缩叙事满 足观众快速获取信息需求,带来全新视听体验,让人们在忙碌中沉浸于动画奇幻世界,获得放松愉悦。 这也是B站原创动画UP主扶持计划的初衷:让缺乏资源和背景的动画人得以参与创作,同时扶持编剧、 美术等多环节优质创作者,致力于构建多元共生的创作生态,讲述中国当代年轻人风貌的故事。 "1分钟动画剧场"上线后备受好评,《当国宝下班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作品将博物馆文物拟人 化,借陶鹰鼎"摸鱼"、彩绘石骑马人"跳舞"等现代职场梗,让文物在闭馆夜晚"活"起来,上线四天获 190万播放量,展现出传统文化与当代叙事碰撞的强大感染力。文物"摸鱼"映射现代职场生活,让观众 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强烈共鸣,在欢笑中释放情绪、慰藉心灵。与《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思乡情 引发情感共振不同,它用幽默消解历史厚重感,让年轻观众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