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人文交流

搜索文档
加强人文交流 传承伟大友谊——习近平主席贺信为中俄人民相知相亲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 2025-05-09 00:53
中俄人文交流活动 - 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强调中俄传承伟大友谊、加强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提出开展更多连民心、接地气、有温度的人文交流活动,夯实两国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 [1] - 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联合主办,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 [8] 共同历史记忆 - 习近平主席贺信多次提到"共同"一词,强调中俄两国在80年前并肩战斗取得胜利的历史贡献 [2] - 俄罗斯大亚洲电视台台长列别杰夫指出,纪念伟大胜利是为了传承友谊、加强团结,应对当前世界的困难与挑战 [2] -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共同历史记忆是中俄关系的重要基础,应以此为契机深化战略协作和人文交流 [2] 人文交流的意义与成果 - 习近平主席强调加强人文交流对增进相互理解、夯实双边关系社会民意基础具有深远意义 [4] - 俄罗斯文化部长柳比莫娃提到两国人文交流规模空前,包括合拍电影、互办展览等,取得喜人成果 [4] - 2024-2025年为"中俄文化年",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是重要项目,旨在通过电影语言传递共同价值观 [4] 文化交流的具体形式 - 莫斯科大学学者谢梅纽克指出,互译书籍、互办文化展、联合举办音乐会等活动有力促进民心相通 [5] -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洪波提到,两国通过文学、戏剧、影视、旅游等多种形式加强交流,民众互动频繁 [6] 媒体合作与未来展望 - 习近平主席希望两国媒体共担使命,开展更多人文交流活动,为发展中俄关系增添新光彩 [7] -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季莫费耶夫表示,两国媒体在传承历史记忆、增进民众认知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7]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欧总站站长王斌表示,将按照习近平主席要求,推动更多人文交流活动,深化中俄关系 [8]
民心相通助中俄关系从容前行(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8 06:27
中俄人文交流活动 - 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期间双方举办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社会民意基础更加稳固 [1] -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完成6场演出,获得热烈反响 [2] - 中俄合拍影片《红丝绸》在俄上映取得6.88亿卢布(约6000万元人民币)票房,9月将在中国上映 [2] - 中俄艺术家合作打造新版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华演出,融合经典与创新舞台美学 [3] - "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莫斯科创下规模、时长和参与人数新纪录 [3] - 《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在莫斯科举行,900余名代表参与 [4] 经贸与旅游合作 - 2024年中国赴俄游客达84.8万人次,是2023年的4.2倍 [6] - 海南岛2024年接待俄罗斯游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1倍 [6] -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6] - 能源贸易占中俄贸易总额1/3以上,东线天然气管道提前贯通 [6] - 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6] 民意与机制建设 - 俄民调显示10年来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受访者比例保持高位,年轻人好感度达95% [7] - 签证便利化、经贸合作深化和交流机制成熟推动两国人民密切交往 [5][6] - 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实现跨境生活便利化,俄语标识和语言沟通无障碍 [5] - 国家到地方、高校至民间机构的多层级交流机制日益完善 [6] - 人文交流通过上合组织、金砖等多边平台扩展升级 [6] 高层评价与未来展望 - 俄外交部称人文交流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 - 俄中友好协会指出旅游、青年、教育等领域合作促进文化交融 [8] - 专家认为人文交流为两国世代友好注入新动力,基础比以往更扎实 [7][9]
特稿丨人文交流拉紧中俄人民相知相亲纽带
新华网· 2025-05-06 16:00
中俄人文交流活动 - 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俄热映创票房佳绩 [1] - 两国艺术家携手打造新版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华震撼登场 [1] - 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走红"莫斯科 俄罗斯传统谢肉节迎春活动在中国多地举办 [1] - 2024-2025年为"中俄文化年" 数百项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国蓬勃开展 [1] 语言学习与教育合作 - 俄罗斯140多所大学、220余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 全俄约11万人学习中文 [3] - 俄罗斯19所孔子学院、5个孔子课堂从事中文教学 2019年中文纳入俄国家统一考试外语科目 [3] - 中国180多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 约12万人学习俄语 [3] - 两国推出"中俄名校10+10联合培养计划""中俄同类大学联盟发展计划"等教育合作品牌 [3] 艺术交流与文化交融 - 中国原创舞剧《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 获俄媒高度评价 [4] - 俄罗斯文艺表演领域刮起"中国风" 包括话剧《我不是潘金莲》、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作品 [4] - 俄罗斯经典艺术作品如《天鹅湖》《安娜·卡列尼娜》等在中国舞台绽放 [5] - 中国中央歌剧院与俄罗斯艺术家合作再诠释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5] 旅游与民间往来 - 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跨境互动频繁 俄罗斯游客赴华品尝特色早餐 [6] - 2024年中国赴俄游客达84.8万人次 为2023年的4.2倍 [6] - 俄罗斯部分城市机场和景点增设中文标识 "网红餐厅"提供中文菜单 [7] - 莫斯科市在中国春节期间组织系列庆祝活动吸引中国游客 [7]
深化人文交流,传承中俄世代友好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中俄文化年活动 - 2024-2025年举办"中俄文化年",自2023年5月开幕以来已举办一系列接地气、连民心、有热度的人文交流活动 [4][5] - 活动包括文物展览、电影展映、舞台艺术表演、青年文化创意交流等领域,丰富两国民众文化生活 [6] - 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在华演出一票难求,两国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俄票房表现亮眼 [6] 文旅交流成果 - 中国深圳歌剧舞剧院原创舞剧《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融合咏春拳与舞蹈,获得热烈反响 [6] - "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莫斯科举办几百场庆祝活动,地标建筑亮起"中国红" [7] - 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政策恢复后,双向旅游热潮升温,中国游客赴俄感受多地风光,俄罗斯游客赴华旅行目的地不断拓展 [7] 教育合作进展 - "小鹰"中俄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累计开设课程34门,举办中文体验课等800多场次 [8] - 中俄"双向留学"规模持续扩大,中国赴俄留学人员超过6万人,约1.6万名俄罗斯大学生在中国留学 [9] - 俄罗斯逾200所大学开设中文课程,9万多名俄青少年学习中文,两国高校合作建有14个同类学校联盟 [9] 地方合作深化 - 中俄已建立167对友好城市及省州 [10] - 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中俄文化大集"举办10余年,成为文旅交流重要平台 [11] - 第九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两国青年加深理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