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才刚开始”,核心原因是“高质量”而非“低价格”
华尔街见闻· 2025-08-05 16:00
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在全球占比突破20%,反映全球对中国生物技术研发能力的信心转变 [1][4] - 2024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数量达103项,总交易价值520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 [4] - 2024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在全球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中的数量占比达14.2%,2025年至今攀升至16.9% [7] - 在与跨国药企的交易中,中国对外授权交易占跨国药企总交易数量的21%,总交易价值和首付款占比约30% [7] 交易价值与溢价 - 海外公司为中国肿瘤资产支付的平均首付款达2.13亿美元,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1.95亿美元 [3][10] - 在免疫学领域,中国资产平均首付款3.83亿美元,全球平均仅1.77亿美元 [10] - III期临床试验资产的平均首付款超过2亿美元,远高于其他临床开发阶段 [10] - 在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交易中,中国项目的数量占比高达32%,交易价值占比34%,首付款占比30% [9] 核心竞争优势 - 中国资产的三大核心优势:扎实的研发能力、更快的药物开发速度、改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海外监管机构认可 [3][12] - 跨国药企从单纯的成本考量转向对资产质量的深度认可,带来估值重塑机会 [3] 治疗领域分布 - 肿瘤学占过去10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的约60% [13] - 心血管代谢和自身免疫疾病正成为新的交易热点,推动因素包括自身免疫重磅药物专利到期及GLP-1药物全球销售增长 [13] - 跨国药企最关注的四大领域:肿瘤学、心血管代谢、自身免疫和中枢神经系统 [13] 药物形式与靶点 - 中国对外授权交易从传统小分子向先进药物形式转变,双特异性抗体和ADC占比分别达20%和23%,显著超过全球8%的占比 [16] - 小分子药物仍占全球对外授权交易的38%,未来中国小分子对外授权交易潜力大 [16] - 抗体相关交易中,CD3基础的T细胞衔接器(TCE)受欢迎,重点关注靶点包括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OX40、CRBN、STAT6等 [16] - 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可能继续受海外公司青睐,重点关注靶点包括CRBN、PDE5、STAT6、肌球蛋白、TYK-2等 [16]
半年达成14项许可交易!中国创新药拯救“专利悬崖”
第一财经· 2025-06-17 19:00
跨国制药公司对中国创新药的争夺 - 美国制药公司今年已签署14项与中国药品相关的许可协议,潜在价值达18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两项此类交易 [1] - 到2030年前,约2000亿美元药品将失去专利保护,跨国制药商正积极重建产品线应对"专利悬崖" [1]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趋势从2023年开始,外资药厂急需补充管线,国内企业则面临融资渠道不畅的困境 [2]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模式特点 - 对外许可协议通过"里程碑"付款方式降低卖方开发风险,同时保护购买方权益 [1] - 国内企业授权协议呈现"首付款低、总金额高"特点,因多数管线仍处早期阶段 [2] - 授权合作存在退订风险,2024年已发生多起因临床数据异常或出现更好同类产品而取消合作的案例 [3] 中国在全球医药研发地位提升 - 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中的份额接近30%,美国份额降至约48% [3] - 大型制药公司获得授权许可的资产中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预计比例将增至40%-50% [3] - 中国创新药已从口服药扩展到癌症靶向疗法和首创药物,部分已获美国FDA批准 [3] 跨国药企的中国战略与市场影响 - 跨国药企以较低成本获取中国药品权利,同时在中国开展高效早期临床试验获取数据 [4] - 中国创新药爆发带动美国投资热情,再鼎医药近一月股价涨33%,和黄医药涨26%,百济神州涨16% [4] - 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科伦药业等企业经过7-8年研发投入,开始收获创新药成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