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风电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不止度电成本 更供产业红利 中国风电用“价值包”赋能全球绿色发展
出口表现与产业升级 - 中国风电机组2024年出口量同比跃升71.9%,2025年上半年出口增速超20% [1] - 行业出海模式正从单纯“卖设备”向“赋价值”转变,通过技术标准制定、本地化产能合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全球生态网 [1] - 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度电成本,使风电开发能够突破地理限制,应用于低风速、高海拔、深远海等各类地形区 [1] 技术产品创新 - 金风科技推出覆盖海陆全场景的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矩阵,可实现智能发电模式 [1] - 远景能源全球首发伽利略AI风机,将人工智能深度植入能源装备 [1] - 禾望电气推出行业首款全碳化硅功率柜,展示产业技术引领力 [1] 海外市场战略与本地化 - 海外市场需求不仅限于具有价格优势的设备,更希望复制中国产业链的成功经验,以拉动当地就业和技术升级 [2] - 金风科技海外销售收入的约50%来自非风机业务,涵盖物流、安装、服务等环节 [3] - 海外项目对企业一体化能力要求更高,物流成本较高,且安装及配套道路改造工程常被纳入整机供货范围 [3] 本地化实践与能力构建 - 在巴西市场,金风科技在建立总装厂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发本地供应链,为当地高端装备制造环节“补链” [3] - 为实现成本可控的本地化,公司邀请巴西企业来华对标学习,并派遣中国专家团队赴巴西协助提升效率 [3] - 斯凯孚提出“本土化三要素”:服务团队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ESG落地本地化,建议中企重构商业模式、发展本土人才、构建品牌影响力 [4] 长期发展策略 - 行业将践行长期主义视为赢得海外市场的核心策略,市场开拓需“耐得住寂寞”,避免为抢占市场而过度承诺 [4] - 供应链在内的本地化能力的挖掘被视为实现“走进去”和“走得稳”的关键 [2][4]
中国风电出海重构商业模式: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第一财经· 2025-10-22 16:56
从"在海外的中国公司"变成"中国人投资的海外公司"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中国风电供应链正凭借技术与成本优势进入海外市场,"出海"成为2025北京国际 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高频话题。 业内认为,中国风电出海绝非简单的产品外销,而是产业链全球话语权的战略突围,不仅要"走出去", 更要"走进去"。企业在融入当地生态的同时,要将本轮出海作为人才梯队培养、品牌重塑、企业战略与 商业模式重构的绝佳机会。 出海正当时 "公司今年风机出口额预计将增长7-8倍,海外市场对所有风电整机商都有很大吸引力。"运达股份 (300772.SZ)副总经理魏敏在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风电出口规模增长超七成,头部企业海外订单充 足。 技术积累与标杆项目撑起了企业出海的底气。魏敏表示,海外业务布局中,沙特阿尔加特风电项目是公 司在中东市场奠定基础的关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1吉瓦,选用了运达股份80台7.7兆瓦的双馈智能风 电机组,是沙特当地单机容量最大的机型,为公司贡献了较大出口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不同区域情况,中国风电企业采取了不同出海打法。 以西欧为例,当地此前通过一些保护政策排斥中国企业进入。此一背景下,运达股份采取"农村包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