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
搜索文档
2025年数字资产系列研究-中银国际
搜狐财经· 2025-09-10 19:21
数字资产体系本质 - 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本质差异在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初衷 法定货币与加密代币(除比特币外)分别是两类体系的激励载体 [1] - 价值取决于生态活跃度 完整性与共识基础 实虚合作和网链融合是趋势 [1] - AI与机器人可助力形成数字规则到现实执行的闭环 提升共识机制灵活性并缓解群体非理性问题 [1] 稳定币市场地位 - 稳定币是锚定特定资产维持币值稳定的数字货币 定位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价值桥梁 [1] - 2024年交易额约37万亿美元超过比特币 [1] - 前十大加密货币中两大稳定币日交易量占比48%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1] 稳定币市场结构 - 美元稳定币占比超95% USDT和USDC市值占比分别为60%和23% [1] - 按抵押方式分类存在不可能三角(价格稳定 资本效率 去中心化难以同时满足) [1] - 不同类型稳定币(如USDT DAI)有各自价格稳定机制与商业模式 [1] 稳定币风险与监管 - 面临脱钩风险 监管风险 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 [1] - 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 与美欧监管存在差异 [1] - 中美数字货币路径选择差异:中国推数字人民币 美国侧重美元稳定币代币化 [1] 稳定币宏观影响 - 对货币供应产生影响 影响美债市场和美元霸权地位 [1] - 香港发展稳定币旨在建设数字资产枢纽和激活人民币生态 [1] - 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共存关系 [1] 稳定币应用场景 - 应用于零售支付场景 跨境转账场景和虚拟资产交易场景 [1] - 在RWA(真实世界资产)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领域有重要应用 [1] - 香港已形成稳定币经济生态圈及主要服务商商业模式 [1] 行业影响与基础设施 - 对传统金融机构业务产生显著影响 [1] - 具体场景拓展需要配套基础设施支持 [1]
从报纸到钞票:技术总是先啃价值链最短的骨头
搜狐财经· 2025-05-12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 技术革命通常从价值链最短、摩擦最小的领域切入 互联网时代重塑了报纸 区块链则从最基础的资产形态“钞票”开始改造 [1] - 比特币和稳定币作为“链上钞票”的两种形态 共同构成了区块链对钞票资产类别的首次成功改造 是当前最清晰、最具确定性的链上资产投资方向 [2][3] - 未来十年链上资产的起点是钞票 而非股票、债券或房地产等体量庞大但链条复杂的大类资产 [8] 比特币与稳定币的定位与属性 - **比特币**:定位为去中心化的“数字黄金” 核心属性是去中心化和稀缺性支撑价值 具有高波动性 适合长期储值和投机 其增长逻辑依赖于共识扩大和供需错配 [4][5] - **稳定币**:定位为中心化的“数字现金” 核心属性是锚定美元等法币 具有低波动性 适合流动性管理、支付和作为DeFi基础设施 其增长逻辑依赖于使用场景的扩大 [4][5] - 比特币的吸引力在于“价值增长” 稳定币的吸引力在于“可用性” 两者在投资属性上走出分化路径 [5] 全球市值与市场地位 - 全球稳定币市值约为2300亿美元 比特币市值约为1.2万亿美元 两者合计占全球约130万亿美元法币存量的极小一部分 [2] - 比特币和稳定币已成为链上世界的战略桥头堡 相比之下 房地产、债券、股票等大类资产由于链条长、合规复杂 链上化突破较少 [2] 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角色 - **比特币的角色**:挑战国家信用的“去中心化货币” 是全球唯一能自由跨境流通、不可冻结、不可增发的资产 在美元体系“武器化”的背景下 承担起“资产中立性”的价值存储角色 [6][7] - **稳定币的角色**:被视为“美元的影子”和美国金融力量的“数字延伸” 其增发相当于美联储在链上的无声扩表 同时作为DeFi世界的“润滑剂” 是链上金融的结算层 [7] - 比特币是链上金融的价值锚 稳定币是链上金融的流动性基础 两者虽路径不同 但都是全球金融体系重构进程中的基础性力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