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人才培养
icon
搜索文档
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经济日报· 2025-11-20 08:41
粮食安全与供给保障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1] - 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应对国际形势、资源约束趋紧及国内需求增长等多重挑战[1] - 完善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和农业保险,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提升种粮积极性[2] 农业科技与生产效率 - 202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22.2%,但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6.8%,显示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非农产业[3] - 加大先进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发展智慧农业,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和质量溯源等环节的应用[2] -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流转率,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 耕地保护与种子战略 - 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严格管控耕地占用,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2] - 加强耕地保护监测,推动土壤改良和退化耕地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2] - 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育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促进育种成果及时转化与推广应用[2] 城乡融合发展 -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以产聚人、以人兴业、以城带乡[5] - 加强人口流入地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置[5] -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人口流出地区科学评估建设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投入[5] 乡村振兴要素配置 - 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有序向乡村集聚,带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协同振兴[7] - 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坚持精准投入、突出重点,强化资金使用与监督,确保财政资源高效落地[7] - 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产权确认、登记、流转与监管机制[7] 乡村人才建设 - 加大对农村本土实用人才、经营主体带头人的支持力度,完善引才聚才机制[8] - 推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向乡村流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8] 产业体系改革 - 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推动从初级农产品销售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3] - 积极培育农业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发展农业服务业,增强农业产业韧性[3] 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 - 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6] - 实现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整合并轨,做到数据共享、标准对接和帮扶协同[6] - 在财政转移支付、人才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给予倾斜支持,培育其内生发展动力[6][7]
余杭破题乡村人才培养路径
杭州日报· 2025-11-13 10:49
新职业设立与官方认可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于2024年7月正式发布“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新职业 [1] - 新职业的设立意味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在人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1] - 该职业获得国家认可 为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 [1] 公司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公司构建了“乡村造梦师助理—乡村造梦师—农村职业经理人”的人才成长通道 [2] - 公司通过理论培训、驻村实践等方式系统锻炼人才的品牌运营、数智应用、团队协作等能力 [2] - 公司的人才培育模式已组成一支13人的专业队伍并取得明显成效 [2] - 公司通过聘任20位电商从业者作为好物推荐官 壮大乡村运营队伍并促进经验交流 [2] 公司业务活动与成果 - 公司团队参与丰收月、米食味大赛等多场大型农文旅活动 [2] - 相关活动助力片区农产品销售额实现快速增长 [2] - 好物推荐官是从全省乡村CEO村播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专业选手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进一步连接高校、企业等资源 为人才培训引入更专业力量 [3] - 目标是让人才成长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