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疗

搜索文档
破解“村医知识技能不足、乡村服务吸引力较弱、优质资源难以抵近”难题 激活医疗“神经末梢” 这里做对了什么
四川日报· 2025-06-10 08:31
基层医疗体系改革 - 四川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置于全面深化医改、建设健康四川的核心位置,出台系列政策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 [1] - 眉山市通过"抱团充电"制度化、"导师驻镇"常态化等模式解决村医知识技能不足问题 [2] -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周入村"传帮带",村医全年门诊量从不足千人增至3000多人次 [2] 医疗技术赋能 - 永丰村村医配备便携式心电图机并连接眉山市中医医院远程支持,实现即时诊断 [3]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计划2026年开设研究生班,培养基层"永久牌"人才 [3] - 四川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计划,目标实现"一村一大学生村医" [3] 服务模式创新 - 丹棱县桂香村中医阁采用低廉收费+上门服务模式,"两病"患者住院率年均下降3%以上 [5] -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开设免费"院长门诊",由副院长轮流坐诊发现管理短板 [6] - 洪雅县七里坪镇卫生院引入三甲医院专家暑期驻点,解决景区季节性医疗需求 [6] 优质资源下沉 - 彭山区公义镇卫生院与华西口腔医院合作设立工作站,年门诊量从5000增至7000人次 [7] - 开发川芎、泽泻等道地药材制成茶饮足浴包,3年间门诊量从5万增至7万人次 [7] - 全省建成121个影像、98个心电、87个检验资源共享中心,累计服务3628万次 [8] 系统性改革经验 - 构建梯度培养体系:集中培训+导师带教+学历提升三结合 [9] - 创新服务模式:中医适宜技术与健康管理结合乡土文化 [9] - 机制创新:通过绩效激励和数据共享实现资源从输血到造血 [9] 改革核心要素 - "人":仁寿县建立村医每月固定充电机制,西南医大计划培养本土研究生 [10] - "技":华西口腔工作站+远程会诊系统实现技术根系深扎 [10] - "心":丹棱县中医阁低价服务+仁寿县零挂号费提升信任度 [10]
机制活服务暖 解码眉山乡村医疗“强基”密码
四川日报· 2025-06-06 14:55
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在眉山市开诊 [2]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开诊半年,成为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首个大型综合医院 [4] - 眉山建成16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构建30分钟医疗服务圈 [10] 医疗资源下沉与均衡布局 - 眉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3年间新建7家县级医院,创建6家三甲/三乙医院 [10] - 眉山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成立42个专科联盟和五大资源共享中心,2024年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人次同比上涨19.7% [8] - 眉山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乡镇卫生院100%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0]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眉山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100%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丹棱县桂香村卫生室创新"123服务法"使两病住院率年均下降超3% [11] - 县级医院实现临床服务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覆盖,最快21分钟完成突发性胸痛救治 [12] - 眉山建成智慧医院13家、互联网医院7家,所有行政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12] 人才队伍建设 - 眉山创新乡村医学定向生选培项目,首批100名定向生与4所医学院校合作 [9] - 眉山投入6929万元解决村医养老问题,推行"编制池""县聘乡用"等机制,3年引进2217名人才 [9]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计划开设研究生班培育本地医疗人才 [9] 创新服务模式 - 眉山构建"三级医师参与、三色分类管理"模式服务慢性病患者,组建97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服务125万人次 [12] -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开设免费"院长门诊",洪雅县推出景区"潮汐式"医疗,东坡区开展"中医集市" [12] - 眉山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患者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加强电子化健康档案管理 [1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
新华社· 2025-06-06 11:16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 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1][2] - 要求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攻关,瞄准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明确核心技术突破口[3] - 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3] 院士制度改革 - 提高院士遴选质量,注重重大科学研究和国家工程中的贡献,防止增选不正之风[4] - 加强院士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责任,鼓励专注科研,排除非学术干扰[4] 资源节约工作 - 推进能源、水、粮食、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2][5] - 重点抓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5] - 建立市场化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高重点产业能耗、水耗标准[5]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试点需审慎推进,坚持同地同权同责,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价交易[6] - 严守土地公有制和耕地红线,合理规划土地用途[6][7] 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强化县域医疗资源统筹,优化乡村医疗资源配置[7] -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和疾病防控能力[7]
“全村人的病历都在我心中”(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33
吴光潮翻阅了几十年的《农村医生手册》和收取诊疗费的 铁皮盒。 以上图片均为张力军摄 "高血压的情况稳定住了,但记得按时吃药,注意休息……"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梅塘村卫生室里,村医 吴光潮看完村民吴林星的体检报告,耐心嘱咐道。 平时都在城里带孙子,吴林星前不久刚体检完,这次特意带着体检报告赶回村里找吴光潮瞧瞧,"找他 看了10多年病,我的情况他最了解。" 吴光潮在梅塘村干了59年的村医,大伙碰到头疼脑热都找他。"我从小到大都是他帮忙看病的。"卫生室 里,前来量血压的村民吴六仙说,"小时候大半夜闹肚子,父母就跑去敲吴大伯家门,他肯定会背着药 箱上门来。"在大家眼中,吴光潮值得信任,更是热心肠。 吴光潮告诉记者,梅塘村现有常住人口450人左右,以老年人居多,对他们而言,卫生室也是日常活动 的据点,"不少年轻人出去了,老人们喜欢在这里聊天叙旧,得给他们留个解闷的地方。" 半个多世纪以来,吴光潮见证了村卫生室的变迁,从土坯房搬到祠堂,又从祠堂搬进水泥房,现在更是 面貌一新:输液室里安装了铝合金窗,一家爱心企业捐赠了输液椅、空调和空气净化器,还上新了一套 远程医疗系统,村民可以直接预约镇中心卫生院的签约医生线上会诊…… 坚 ...
情怀丨海岛村民的健康守护者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6 07:41
乡村医疗发展 - 海岛卫生站从渔船改造的简易诊所升级为二层小楼 配备空调 电脑 医疗设备等现代化设施 [1][6] - 金寨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改善乡村医生收入 并配备远程医疗设备连接上海等大城市医院 [6] - 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 村民购药价格与进价一致 如41元药费患者仅需支付14元 [5] 医疗服务模式 - 乡村医生余家军24小时待命 驾驶小船作为移动诊所 20余年出诊从不加收费用 [1][3] - 紧密型医共体发展后工作重点转向慢性病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并担任签约家庭医生 [6] - 年均出诊费用至少15元/次 但从未向村民收取 并经常减免困难家庭医药费 [4][5] 基础设施变迁 - 海岛村民组因1950年代修建水库形成 现有200余居民 出行完全依赖船只 [2] - 20年间更换4条出诊船 反映交通条件持续改善 [6] - 2019年诊所"上岸"工程使医疗场所从船屋变为水泥建筑 抗风雨能力显著提升 [1] 社会支持体系 - 作为公益协会会长组织捐资助学 并通过人大代表身份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5] - 多渠道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 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5] - 暴雪 大雾等极端天气下仍坚持出诊 曾因能见度不足1米导致船只撞山 [3]
低成本高质量的乡村医疗,何以可能?
虎嗅· 2025-05-25 10:24
Z市(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于广东农业大县之一,其农业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Z市 常住人口超百万,约占户籍人口数的72.53%,且近年来外出人口有回流迹象。 作为人口大县,Z市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实践深受本地人民认可。其中,Z市为广大农民提供可及性强、 质量可靠的乡村医疗,并践行了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乡村医疗服务。 基于调研经验,本文将对Z市的乡村医疗服务实践进行剖析,探究其低成本高质量乡村医疗服务的生成 机制。 一、低成本高质量的乡村医疗实践 1. 乡村医疗的服务实践 Z市下属二十多个乡镇,有镇卫生院26间,村卫生站438间,其中有4间二级卫生院,1间乡镇二甲医 院。Z市乡镇卫生院以农村常见病的诊疗为主,涵盖中医科、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基本满足农村人口的就医需求,乡村人口也多在本乡镇完成常见病的治疗。 就就诊情况而言,Z市中部及南部乡镇卫生院每年门诊的就诊人次大多在十万左右,住院人次则多在三 千左右,转院率一般维持在百分之十几。同时,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服务为签约人群提供相应的随访服 务,其中常见病等人群成为重点关注群体。 除卫生院外,村卫生站也是农民就医的有效途径,村医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