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

搜索文档
网信办出手!“自媒体”医疗科普资质认证趋严,AI生成内容需标注
第一财经· 2025-08-01 20:29
行业监管政策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对账号资质认证、信息传播、内容生产等方面进行规范 [1] - 新规要求严格标注医疗科普信息来源,对发布转发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需标注引用内容或AI生成标识 [3] - 严禁以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医疗产品广告,禁止在同一页面展示商品经营者联系方式或购物链接 [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医生科普在网络盛行但存在资质认证和内容监管不规范问题 [1][2] - 部分"网红医生"将科普作为牟利工具,存在违规导诊、直播带货、夸大疗效等行为 [2] - 主要平台如小红书、B站、微博、微信已加强医生账号资质审核,需提供医院盖章证明和完整执业证件 [2] 平台与机构应对措施 - 上海于2023年3月率先推出《互联网健康科普禁止性行为清单》,明确9类禁止性规定包括误导性诊疗建议和夸大疗效宣传 [3]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需分类核查医师资格证、执业证等资质证件,并提供在职证明 [2] 行业发展趋势 - 科普内容成为部分医院医生职称晋升指标,但"自媒体"科普成果未被纳入评价体系 [4] - 行业专家呼吁推广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性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医学素养 [4]
网红医生公信力崩塌!国家卫健委:都是敛财行为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7 15:35
互联网医疗科普行业现状 - 医疗科普已成为中国各大网络平台上备受关注的内容 尤其在短视频平台成为热门话题 [1] - 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1] 行业乱象 - 部分"网红医生"将医疗科普作为牟利工具 滥用专业权威进行自我背书 [3] - 存在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及高价开药等行为 [3] - 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 [3] 监管措施 - 国家卫健委将与相关部门联合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力度 [1][4] - 强调患者需在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完成首诊后 才能通过合规互联网医院复诊 [4] - 明确医疗质量安全是底线 将重点维护民众健康权益 [4] 行业社群发展 - GLP-1俱乐部已构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库 拥有数百位专业人士 [7] - 社群提供专题讲座、资源链接、学术推广及咨询服务等多元功能 [8] - 目前拥有3W+粉丝基础 定位为减重降糖领域的专业交流平台 [9]
【财闻联播】柬埔寨宣布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网红医生”被点名,国家卫健委紧急提醒
券商中国· 2025-07-05 18:55
宏观动态 - 国家卫健委将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力度 指出部分"网红医生"存在违规导医导诊、直播带货、夸大治疗效果等行为 强调患者需线下首诊后才能通过合规互联网医院复诊 [1] - 中国足协球员自荐系统上线4个月注册人数达25487人 其中6813人提交基础信息 1055人完成技术数据上传并启动自荐流程 [2] - 全国猪肉批发价周环比上涨1.7%至20.58元/公斤 周均价环比上涨0.7%至20.38元/公斤 供应缩量推动价格涨幅扩大 [3] - 柬埔寨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成为继越南后第二个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的东南亚国家 具体税率等细节尚未公布 [4][5][6] 金融机构 - 顺德农商行撤回深交所IPO申请 上市进程终止 成为年内第二家主动撤回申请的中小银行 [7] 市场数据 - 欧股主要指数多数下跌 德国DAX指数跌0.42% 法国CAC指数跌0.77% 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98% 英国富时100指数微涨0.01% [8] - 美股因独立日假期休市一日 [9] 公司动态 - 上海乐高乐园正式开园 包含主题乐园和酒店 西侧预留拓展用地 未来5-10年规划已在制定中 7-8月推出餐饮半价促销 [10] - 3C认证充电宝销量激增 部分商家库存告急 电商平台已全面下架无认证产品 机场加强3C标识查验 [11] - 北京建工集团主要领导变更 路刚接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樊军卸任 [12] -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声明盘古Pro MoE开源模型为自主开发 基础组件代码遵循开源许可要求并标注版权声明 [13][14]
国家卫健委:将加大整治力度!“网红医生”带货要小心了→
第一财经· 2025-07-05 18:08
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 - 国家卫健委将联合多部门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整治力度 重点打击"网红医生"利用专业权威牟利行为 包括违规导医导诊 直播带货 高价开药 夸大疗效 虚构病例等 [1] - 医疗科普已成为短视频平台热门内容 但存在滥用专业背书 假借科普名义进行商业变现的现象 [1] 上海负面清单制度创新 -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健康科普禁止性行为清单》 明确9类禁止性规定 包括禁止误导性诊疗建议 夸大疗效宣传 变相发布医疗广告等 [3] - 清单要求健康科普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禁止个人未经机构批准擅自开设科普账号 禁止账号认证弄虚作假 [3] - 新规实施后已有"网红医生"因纪律要求拒绝外部平台合作邀请 [4] 行业违规行为现状 - 保健品和医美行业成为违规科普重灾区 企业通过线下活动 肖像授权 科普视频等形式变相寻求"网红医生"背书 [6] - 医美领域存在夸大疗效现象 部分社会机构"网红医生"制造患者焦虑 导致过度医美偏离医疗本质 [6] 行业规范与专家观点 - 上海建立健康科普全链条监管机制 在各级医疗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明确禁止变相商业行为 [3][7] - 专家指出合理科普有助于医患沟通和医院品牌建设 但需防范假借科普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7] - 国家卫健委强调互联网诊疗需遵守法律法规 患者必须线下首诊后才能进行互联网复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