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协同出海
搜索文档
“浙里出海”宏观形势报告会在杭开讲
每日商报· 2025-10-29 06:17
魏江提出,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浙江企业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以非对称创新、 制度型市场等战略思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作为浙江省贸促系统聚力打造的"浙里出海"品牌重要活动,本次报告会不仅是政策解读与智慧碰撞的平 台,更成为连接政府、高校、企业的"桥梁"——300余名参会者中,不少企业代表带着实际问题而来, 在互动环节与专家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下一步,浙江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优化服务体系,全力护航浙江企业在全球变局中行稳致远、 勇立潮头。 当天的报告会中,两位专家的主旨分享成为焦点,既有宏观经济分析,也有实操战略建议。邱晓华指 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四轮困难期,面临外部冲击、动能转换与宏观政策交织的复杂 局面,需求不足与通缩压力仍是主要挑战。他建议,面对美国"对等关税"升级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浙 江企业应加快从"成本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型,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推动产业链协同出海,提升本地化 运营与合规能力。 商报讯(记者杨伊琳)10月27日,由浙江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联合浙江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浙里 ...
浙江省贸促会举办宏观形势报告会 护航浙企行稳致远
搜狐财经· 2025-10-28 17:22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介绍,浙江财经大学始终秉持"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发挥高校智库 优势,持续深化与贸促系统的合作,助力企业提升全球战略思维与创新能力。他认为,当前全球政经格 局深刻演变,企业唯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济学家邱晓华围绕《二十届四中全会背景下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作主旨演讲。他建议,浙江企业应 加快从"成本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型,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推动产业链协同出海,提升本地化运营与合 规能力。 现场,魏江还以《浙商出海:时局研判与战略应对》为题作专题分享。他提出,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 背景下,浙江企业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以非对称创新、制度型市场等战略思维,打造具有 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据悉,本次活动是浙江贸促系统聚力打造"浙里出海"品牌的重要举措,该品牌已成为助推浙江企业扬帆 出海的关键平台。下一步,浙江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将继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优化服务体系,全 力护航浙江企业在全球变局中行稳致远、勇立潮头。(完)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8日电(蓝伊旎)10月27日,浙江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联合浙江财经大学在杭 ...
既是“先行者”也是“探索者” 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激活企业出海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29 12:0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模式升级 - 产业出海正从单一产品输出向产业链协同出海转变,形成新模式和新动能 [3][6] - 具体案例包括中国科技公司将新一代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装载到德国造整车上,实现产业链出海新方式 [3] - 中国企业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和解决方案输出的跨越,例如针对各国独特环境定制开发电动客车 [10][12] 海南的战略定位与产业优势 - 海南将借助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展览贸易基地、售后配件转运与售后服务支撑基地 [1] - 海南计划面向国际市场,特别是热带区域市场,打造汽车适配标定与测试基地 [1] - 海南是绿色低碳出行先行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60%,在全国排名第一,并开展900多公里环岛旅游公路的自动驾驶全场景测试 [2]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中国和德国能成为未来移动出行领域的驱动力量,双方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5] - 保时捷等德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加大与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合作,凸显中国在塑造未来电动出行领域的影响力 [8][10] - 中国计划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框架下加强标准互认和规则对接,为产业全球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5] 产业宏观意义与发展方向 - 新能源汽车被视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以及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15] - 中国应与世界各国一道开展联合攻关,共享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成果 [14] - 海南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其他地区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
从“一条链”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韧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1 17:38
这条跨越山海的汽车产业链,正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韧性不断加强的"缩影"。 从一辆新能源车到一条产业链,中国与东盟用深度耦合证明:韧性并非源于单一环节的强韧,而是规则 共筑、产业互补、设施互联、生态互融的系统性成果。这条汽车产业链,正是双方经贸合作"压舱 石"与"增长极"的典型诠释。 转自:新华社 新华财经南宁9月21日电(记者雷嘉兴)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展厅内,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微型新能 源车引得不少来自东南亚的客商驻足、咨询。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备受消费者青睐,越来越 多中国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东南亚国家的街道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汽车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一颗螺丝、一块电池、一粒芯片的供应波动都可能影响全局。在全球供应链 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仍能稳稳"链通"东南亚,秘诀藏在从"产品出 海"到"生态共建"的转型里。 上汽通用五菱已带领17家中国产业链企业"走出去",还开发超100家印尼本土供应商;比亚迪泰国工厂 去年7月投产,涵盖冲压、涂装、焊接和总装全流程…… 从"整车出口"到"构建生态",从跨国建厂到跨国建"链",在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提升背景下,中国新能源 汽车企业在从 ...
国际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共赢未来
新华社· 2025-07-19 16: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东南亚布局 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产业链协同出海模式深度布局东南亚市场,推动属地化生产和技术迁移,与当地共建产业生态 [1] - 东南亚地区凭借政策支持、供应链优势及市场潜力,正成为中国车企"延链"核心目的地 [2][3] - 中国品牌已在泰国、印尼等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地化生产推动销量显著增长 [4][5] 区域合作优势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东盟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中国企业落户 [2] - 泰国具备5G网络、数据中心及强大物流能力,安美德工业园拥有650家汽车配套工厂 [2] - 新加坡应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供应链透明度,越南简化通关程序,马来西亚推广智能制造技术 [3] 市场潜力与销售表现 - 东南亚中等收入群体2030年预计达4.72亿人,电动汽车销售额或从2021年20亿美元增至2035年800-1000亿美元 [4] - 印尼2023年上半年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67%,中国品牌占比超90% [5] - 长城汽车哈弗H6在马来西亚混动SUV市场销量排名第二 [5] 产业链落地案例 - 比亚迪泰国工厂实现冲压/涂装/焊接/总装全流程生产,并引入柔性生产方案 [6] - 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2023年下线全球第300万辆新能源车 [4] - 吉利入股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并参与建设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 [6] 技术输出与生态共建 - 中国车企向东南亚输出智能座舱、自动泊车等新技术,提升当地产业现代化水平 [6] - 比亚迪计划在泰国引入插电混动技术,吉利助力马来西亚打造东盟汽车产业中心 [6] - 中国新能源全产业链(研发/电池/基础设施)优势与东南亚环保需求高度契合 [5]